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七、八单元教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2048440 上传时间:2018-05-3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七、八单元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七、八单元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七、八单元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七、八单元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七、八单元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七、八单元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七、八单元教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瑞安市莘塍第七小学 五年级数学下册 林忠源- 0 -六六 统统计计一、教学目标 众数统计 复式折线统计图综合应用二、教学重难点1 理解众数的含义,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理解众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2 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3 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三、教学分析1 注意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对比和衔接。教学本单元时,可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与所学知识的对比,体会统计量的含义及统计图的特征和适用范围。如教学复式折线统计图时,可先用单式折线统计图分别表示两组数据,让学生体会

2、单式折线统计图可以清楚地反映出一组数据的增减变化,但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时就不方便了,由此引出复式折线统计图。从而使学生深切体会到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加深对折线统计图的认识。 2 注重对统计量意义的理解,避免简单的统计量的计算。教学中应避免单纯从计算的角度引导学生学习统计知识,应当注重对统计量意义的理解。如众数,不仅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众数,会求众数,更要注意结合具体数据理解众数的作用和特点。3 注重对学生开展统计活动的过程性评价。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是学习统计知识的首要目标。这就要求老师应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让学生亲自从事简单的统计活动,如调查同学们的视力情况、

3、所穿鞋子的号码、喜爱的电视节目等。老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投人到各种活动中,留给他们足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并在此基础上加强与同伴的合作交流。从事统计活动的过程中,老师应起到引领、指导的作用。四、 课时安排1、众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课时2、复式折线统计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课时瑞安市莘塍第七小学 五年级数学下册 林忠源- 1 -1. 众众数数备备课课时时间间5 5. .2 28 8授授课课时时间间课课时时编编号号:

4、4 48 8第第一一课课时时一一 教教学学内内容容众数教材第 122 、123 页的内容及第 124 、125 页练习二十四的第 1-3 题。 二二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 使学生理解众数的含义,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理解众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2 能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3 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习的兴趣。 三三 重点难点重点难点1 重点:理解众数的含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2 弄清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的区别,能根据统计量进行简单的预测或作出决策。 四四 教具准备教具准备投影。 五五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提问:在统计中,我们已学

5、习过哪些统计量?(学生回忆)指出:前面,我们已经对平均数、中位数等一些统计量有了一定的认识。今天,我们继续研究统计的有关知识。(二)教学实施1 出示教材第 122 页的例 1 。提问:你认为参赛队员身高是多少比较合适?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进行汇报。学生会出现以下几种结论:( l )算出平均数是 1 . 475 ,认为身高接近 1 . 475m 的比较合适。( 2 )算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1 . 485 ,身高接近 1 . 485m 比较合适。( 3 )身高是 1 . 52m 的人最多,所以身高是 1 . 52m 左右比较合适。2 老师指出:上面这组数据中, 1 . 52 出现的

6、次数最多,是这组数的众数。众数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3 提问: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学生比较,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交流。老师总结并指出: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可以用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它们描述的角度瑞安市莘塍第七小学 五年级数学下册 林忠源- 2 -和范围有所不同,在具体问题中,究竟采用哪种统计量来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要根据数据的特点及我们所关心的问题来确定。4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 123 页的“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并结合生活经验谈一谈自己的建议。5 完成教材第 124 页练习二十四的第 1 、2 、3 题。学生独立计算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集体交流。(三

7、)思维训练小军对居民楼中 8 户居民在一个星期内使用塑料袋的数量进行了抽样调查,情况如下表。住户1 号2 号3 号4 号5 号6 号7 号8 号数量个l5 29 l6 2O 22 16 18 16 ( 1 )计算出 8 户居民在一个星期内使用塑料袋数量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可以使用计算器)( 2 )根据他们使用塑料袋数量的情况,对楼中居民(共 72 户)一个月内使用塑料袋的数量作出预测。第二课时第二课时备备课课时时间间5 5. .2 28 8授授课课时时间间课课时时编编号号:4 49 9 一一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众数教材第 125 页练习二十四的第 5、6 题。 二二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 能

8、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2 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习的兴趣。 三三 重点难点重点难点1 重点:理解众数的含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2 弄清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的区别,能根据统计量进行简单的预测或作出决策。 四四 教具准备教具准备投影。 五五 练习过程练习过程(一)完成教材第 125 页练习二十四的第 4 题。学生先独立完成,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指出:五(1 )班参赛选手的成绩有两个众数, 88 和 87 ,意味着在这次竞赛中得 88 分和87 分的人同样多。而五( 2 )班没有众数,则表示这次竞赛中没有集中的分数。在一组数据中,众数

9、可能不止一个,也可能没有众数。(二)完成教材第 125 页练习二十四的第 5 题。瑞安市莘塍第七小学 五年级数学下册 林忠源- 3 -学生先独立计算出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然后说一说用哪个数代表公司员工工资的一般水平比较合适?为什么?8 完成教材第 125 页练习二十四的第 6 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先在课前调查本班学生所穿鞋子号码,然后填在统计表中,再进行分析。(三)课堂作业新设计1 小明对本班 15 名同学拥有课外书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拥有2 本的有 1 人,拥有 3 本的有 2 人,拥有 4 本的有 4 人,拥有 5 本的有 3 人,拥有 6 本的有 5 人。根据以上调

10、查的情况,把下面的统计表填写完整。小明的同学拥有课外书的情况统计表2006 年 9 月人数人数平均每人拥有本数( 1 )估算一下,这 15 名同学平均拥有课外读物大约有几本?你估算的理由是什么?( 2 )估算出这 15 名同学拥有课外读物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2 小力对本单元 10 户居民订报刊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没订任何报刊的有2 户,订 1 份的有 3 户,订 2 份的有 4 户,订 3 份的有 1 户。根据以上调查情况,把下面的统计表填写完整。本单元居民订报刊情况统计表 2006 年 5 月 户数每户订报刊份数( 1 )想一想,平均每户订报份数是在 1 ? 2 之间吗?为什么?(

11、 2 )计算出这 10 户居民订报刊份数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5)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众数这一统计量,并且通过练习理解了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这三个统计量的联系与区别,根据我们分析数据的不同需要,可以正确选择合适的统计量。瑞安市莘塍第七小学 五年级数学下册 林忠源- 4 -2. 复式折线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备备课课时时间间5 5. .2 28 8授授课课时时间间课课时时编编号号:5 50 0 一一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复式折线统计图教材第 126 、127 页的内容及第 129 一 131 页练习二十五的第 1-3 题。 二二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 使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

12、特点,根据需要,选择条形、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3 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三三 重点难点重点难点归纳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了解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区别。 四四 教具准备教具准备投影及多媒体课件。 五五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投影出示第 914 届亚运会中国和韩国获金牌情况的统计表。提问:从表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如果要看出两个国家各届亚运会所获金牌数的变化情况,该怎么办?学生回忆并回答,师生达成共识,可以利用折线统计图把数据表示出来。提问: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可以很容易地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师生共同完成两

13、个国家所获金牌的折线统计图,然后老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两个单式折线统计图。(二)教学实施1 老师提问:怎样做才能更方便地比较两国获得金牌数量的变化情况呢?学生思考,并说出可以把两个单式折线统计图合并成一个。老师与学生共同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并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统计图。2 提问:观察、比较单式折线统计图与复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不同点?学生试总结出:复式折线统计图可以比较容易地比较出两组数据的变化趋势。在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时,要注意画出图例。3 引导学牛回答教材第 126 页例 2 中的问颗,从而讲一步认识到从两条折线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中国获得金牌的数量呈上升趋势,韩团则趋于平稳。瑞安市莘塍第七小学

14、 五年级数学下册 林忠源- 5 -4 指导学牛异成教材第 129 负练习二十五的第 l 题。I 学生看图回答问题,得出 7 一 15 岁的男生、女生平均身高都随着翎龄的增加而增高,但13 岁之后女生的身高增长趋于平稳,增长速度比男生慢。5 完成教材第 129 、130 灾练习二十五的第 2 、3 题。,学生看图回答问题,全班交流。(三)思维训练下面是 2005 年 1 月 22 日到 28 日北京市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指数的统计数据。2006 年月 1 11 查阅 2006 年同期北京市空气中可吸人颗粒物的指数,填入表中,然后利用下面的材料制成折线统计图,并和同学们进行交流。22 日23 日24

15、 日25 日26 日27 日28 日2005 年 1 月119174143951151731632006 年 1 月。瑞安市莘塍第七小学 五年级数学下册 林忠源- 6 -第二课时(练习)第二课时(练习)备备课课时时间间5 5. .2 28 8授授课课时时间间课课时时编编号号:5 51 1 一一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材第 131 页练习二十五的第 4、5 题。 二二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 使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根据需要,选择条形、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3 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三三 重点难点重点难点进一步归纳复式折线统计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