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解析山东文综穆佃堂

上传人:di****ng 文档编号:42031389 上传时间:2018-05-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高考解析山东文综穆佃堂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3高考解析山东文综穆佃堂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3高考解析山东文综穆佃堂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3高考解析山东文综穆佃堂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3高考解析山东文综穆佃堂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高考解析山东文综穆佃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高考解析山东文综穆佃堂(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3 年高考题写解析模板示例(高中政治)年高考题写解析模板示例(高中政治)科目:科目: 政治政治 试卷名称试卷名称 2011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文综山东文综知识点检索号新课标题目及解析101 (2013山东文综T17)山东省自 2012 年开始试点推行政策性农业保险,参保费用由政府 承担 80%,农户承担 20%。在保险期间,因暴雨、干旱等人力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对投保农产 品造成的损失,由保险公司根据受害程度给予农民补偿。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实施有利于( )A.降低生产成本,确保农民稳定增收B.优化资源配置,转变农业发展方式C.完善初次分配,实现

2、社会公平正义D.降低生产风险,切实保护农民利益【解题指南解题指南】本题以政府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为背景,考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知识。解答本题关键要认清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目的。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目的是在农民受到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的情况下,降低生产风险。【解析解析】选选 D D。 政府推行政策性农业保险,在农民遭受自然灾害时可以减少损失,降低生产风险,D 项符合题 意。这一政策并没有降低生产成本,也不能确保农民稳定增收,A 项夸大了这一政策的作用。 政策性农业保险与资源配置、初次分配没有关系,B、C 与材料无关。92 (2013山东文综T18)2012 年,我国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控

3、,实现了预 期调控目标。下列调控目标、调控政策、具体措施三者对应最恰当的是( )A.控物价稳健的货币政策严控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贷款B.稳增长积极的财政政策减轻服务业和小微型企业税收负担C.调结构积极的财政政策下调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贷款基准利率D.惠民生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财政支持力度【解题指南解题指南】本题考查宏观调控的目标、调控政策和具体措施。解答本题关键是区分财政政策 和货币政策。 【解析解析】选选 B。 A 项中严控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贷款属于调结构的政策,不符合调物价的目标。B 项实施 积极的财政政策,减轻企业负担,有利于拉动积极增长,符合题意。C 项下调金融机构存

4、贷款 基准利率,属于货币政策,不是财政政策,不能实现调结构的目标。D 项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 业的财政支持力度,属于财政政策,不是货币政策,不能实现惠民生的目标。143 (2013山东文综T19)2013 年 3 月,新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正式启动,内容之一是实行铁路政企分开,组建国家铁路局和中国铁路总公司,不再保留铁道部。这项改革旨在( )A.协调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减少市场监管职能B.进一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扩大政府职权C.强化对权力的监督,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D.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建设服务型政府【解题指南解题指南】本题以国务院机构改革为背景考查政府的职能。解答本题关键是根据材料的表述,分析

5、铁路改革的必要性。长期以来,我国铁路部分存在政企不分的弊端,改革的目的在于理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解析解析】选选 C C。选项具体分析结论A政府要正确履行政府职能,加强市场监管,减少市场监管说法错误。排除B政府要依法行使权力,不能扩大权力,该项观点错误排除C材料与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无关。排除D组建国家铁路局和中国铁路总公司,不再保留铁道部,这样可以实现政企分开,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建设服务型政府入选174 (2013山东文综T20)1992 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 革目标。20 多年来,党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使我国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到充满活力的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转折。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坚持科学执政和民主执政具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具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A.【解题指南解题指南】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及执政能力。解答本题需要明确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事业,但不能代替政府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解析解析】选选 C。 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领导我国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 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具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符合题意。与材料不符,说法错误, 政府具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

7、建设的职能。故选 C 项215 (2013山东文综T21)如今,互联网已成为未成年人认知和参与社会的新途径。调查显 示,我国未成年人中,91.4%使用过互联网,72.5%上网时遭遇过不良信息,64.9%会模仿网络 语言和行为。因此,文化建设应当( )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净化网络社会文化环境深入开展道德教育,提高未成年人道德修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全方位提升文化竞争力积极推广信息技术,促进传媒的商业化发展A.【解题指南解题指南】解答本题,关键要把握材料中反映的现象。解答本题,关键要把握材料中反映的现象。材料列举了未成年人使用互联网的状况,从使用互联网的比例来看,超过 90%,但是也存在着令人忧虑的现

8、象,文化建设应该针对上述情况采取有效措施。【解析解析】选选 A。 针对材料中反映的事实,当今为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必修加强文化市场市场管理,净化文 化环境,同时要加强对未成年人道德教育,提高抵御不良文化影响的能力,符合题意。 与材料不符;材料中出现的现象正是市场商业化发展的不良影响,应该加强市场管理,与材 料不符。故选 A 项。256 (2013山东文综T22)16 世纪意大利生产的一件青花瓷壶,壶柄类似中国瓷的器型,纹 饰颇似中国的缠枝莲,而细部又表现出欧洲纹饰的特点。有专家评价说,这是“由进口中国青 花瓷而得到的灵感” 。由此可见(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

9、众长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文化交流消融了世界文化多样性A.【解题指南解题指南】本题描绘好 16 世纪意大利的青花瓷壶,具有明显的中国特点,又兼具欧洲风味。根据专家评价可以看出,意大利青花瓷壶是以商品贸易实现文化传播的结果。回答该题要注意把握以上信息。【解析解析】选选 C。 本题考查文化传播及创新的途径。意大利产的青花瓷吸收了中国青花瓷的长处,同时又具有欧 洲纹饰的特点,体现了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符合题意。商品贸易,使青花瓷艺 术传递欧洲,存进了文化交流的,符合题意。与材料无关;说法错误,文化交流并没有 消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故选 C 项。367 (2013山东文综T23)“梦想

10、是海市蜃楼,还是绿洲,关键取决于你是否停止跋涉的脚步。 ”与这句话内涵相一致的是( )A.“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C.“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D.“人类的心灵需要到理想甚于需要物质”【解题指南解题指南】本题以名誉警句的形式考查对哲学原理的理解。解答该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中名言警句蕴含的哲学寓意:“想”要靠“做”来实现,要在实践中实现理想。其次分析每一个题肢中名言警句蕴含的哲理;最后对号入座,找出符合题干的选肢。【解析解析】选选 C。【解析解析】选选 C C。选项具体分析结论A该项强调了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排除B该项强调了学习和思考相互促

11、进,相辅相成。排除C该项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符合题意。入选D该项强调了理想的重要性排除358 (2013山东文综T24)24.身体每况愈下的病人看着窗外的一棵树,树叶在秋风中一片一片地掉落下来。她说:“当树叶全部掉光时,我也就要死了。 ”一位老画家得知后,画了一片青翠的树叶挂在树枝上。看着这片始终没有掉落的绿,病人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故事蕴含的哲理是( )A.精神的力量可以派生出物质的力量B.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用C.实践活动可以割断不利于人的联系D.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解题指南解题指南】本题故事为背景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解答该题关键是分析故事的内涵。 【解析解析】选选 B

12、。 材料中画家通过画一片树叶,唤起了病人对生命的希望,依靠这种信念力量,使他奇迹般活下 来,这体现了意识对生理活动的调控作用,B 项符合题意。A 项说法错误,精神的力量不能 “派生”物质力量,实践不能割断联系,A、C 两项观点错误。材料体现了主观世界的改造,D 项与材料不符。419 (2013山东文综T25)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关注发展质量、增加民生福祉被 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在城市形象宣传中, “幸福” “活力” “生态”等成了常见的宣传 语。这说明( )A.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C.语言的变化决定意识的变化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解题指南解题指

13、南】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幸福” “活力” “生态”等宣传语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其次,要明确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辩证关系。【解析解析】选选 A 。 本题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幸福” “活力” “生态”等宣传语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 是对社会物质生活的反映,体现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A 项符合题意。B、D 强调了社会 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及作用,不符合题意。语言的变化反映了意识的变化,意识的变化由由物质 的变化决定的,C 项说法错误。91410. (2013山东文综T30) (22 分)30.(22 分)科技创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驱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表 3 为

14、20082012 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与经济发展情况。表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经费支出(亿元)461658027063868710240国内生产总值()(亿元)314045 340903 401513 473104 519322经费支出占的比重(%)1.471.701.761.841.97注:经费支出占比重是目前国际通用的衡量科技活动规模、科技投入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标。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该指标平均水平为 3%。材料二:近年来,为推进科技创新,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完善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健全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

15、贡献紧密联系和鼓励创新创造的分配激励机制;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材料三:科技发展丰富了公民的政治生活,政府网站、政务微博拉近了公民与政府的距离,使表达和倾听更加贴近;科技发展振奋了国人的精神,航母入列, “神九”飞天、 “蛟龙”入海我们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更加自信。(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6 分)(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所采取的推进科技创新措施的依据。(8 分)【解题指南解题指南】本题以科技创新为背景,考查综合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的运用。解答第(1)问,要注意“三看两比”,即:看题头、看表格、看小注;两比即对表格数据进行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还有总正反两个方面分析。第(2)问,属于依据类题目,注意解答材料中的措施,根据措施找依据。【解析解析】第(1)小问,属于图表类题目,通过对图表中数据的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经费占 GDP 的比重不断上升,但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第(2)问,要求从经济生活角分析材料中采用的推进科学技术创新措施的依据。首先分析分析 材料中三项具体措施涉及到经济生活的知识点:措施一财政作用;措施二分配制度; 措施三企业经营及资源配置。然后围绕知识点结合材料分析即可。 【答案答案】(1)20082012 年我国 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