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选择学说教学设计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2030413 上传时间:2018-05-3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选择学说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自然选择学说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自然选择学说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自然选择学说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选择学说教学设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达尔文和他的自然选择学说达尔文和他的自然选择学说一、导入: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有一个生物学家小的时候,一 次跟妈妈到花园里为小树培土,妈妈说:“泥土是个宝,小树有了泥土才能生 长,别小看这泥土,是它长出了青草,喂肥了牛羊,我们才有奶喝,才有肉吃; 是它长出了小麦和棉花,我们才有饭吃,才有衣穿,泥土太宝贵了。 ”小男孩问: “妈妈,那泥土能不能长出小狗来?” “不能呀!”妈妈笑着说:“小狗是狗妈 妈生的,不是泥土里长出来的。 ”小男孩又问:“我是妈妈生的,妈妈是姥姥生 的,对吗?” “对呀!所有的人都是他妈妈生的。 ” “那最早的妈妈又是谁生的? ”小男孩充满疑惑地问。妈妈

2、说:“是上帝!”小男孩又问:“那上帝是谁生 的呢?”妈妈答不上来了,她对小男孩说:“孩子,世界上有好多事情对我们 来说都是个谜,你像小树一样快快长大吧,这些谜等待你们去解开呢!”同学 们能猜出这个生物学家是谁吗? 二、讲授新课 1、达尔文简介 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18091882)英国博物学家,科学进化论 的奠基人。18251827 年在爱丁堡大学学医,18271831 年在剑桥大学学神学。 1831 年 12 月 27 日, 随“贝格尔号”皇家海军探险船,进行了为期 5 年的环 球航行。 2、展示:达尔文提出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贝格尔号”首先沿着南美洲海岸线航

3、行,在巴西和阿根廷,达尔文看到 了许多千姿百态的动物。在南美洲西海岸中的加拉帕戈斯群岛,达尔文发现了 许多罕见的生物。例如:26 种陆栖鸟类中有 25 种是特有的,海生鱼类有 15 种 是新种,25 种甲壳虫中只有 23 种在其他地区有分布,185 种绿色开花植物中 有 100 种是新种。 达尔文还发现,群岛上的鬣蜥和南美洲大陆上的鬣晰在形态特征上有很大 的区别。我们一起来观察这组图片(展示幻灯片鬣蜥的图片展示幻灯片鬣蜥的图片)通过观察图片, 你觉得这两种鬣蜥长得不一样的地方主要有哪些呢?(学生回答:主要是颜色 和爪的大小不同。生活在南美洲大陆上的鬣蜥体色为绿色,爪比较小;而生活 在群岛上的鬣

4、蜥爪比较大。 ) 达尔文还注意到,群岛上栖息着 13 种地雀, (展示地雀图片展示地雀图片)通过观察图 片,你觉得这 13 种地雀的喙形是否一样呢?(学生齐回答:不一样)从图片中 我们可以看出这 13 种地雀来源于共同的祖先,但为什么它们的喙形会不一样? (学生回答:地雀是通过喙来啄食的,它们的喙形不同可能是因为它们的食物 不同。 )对,也就是说,每种地雀的喙形和大小都是和它所吃的食物相适应的。 除此之外,达尔文还发现不同岛屿上龟壳的形态不同.。有的呈圆拱形,有 的呈马鞍形。(展示龟图片展示龟图片) 3、提出问题:为什么祖先相同的生物,其后代却存在明显的差异?(学生回答:因为他 们生活在不同的

5、地方,食物也不同。)达尔文进一步观察发现:存在差异的后代之间食 物来源和生活环境不同。于是达尔文意识到群岛上动物与环境的协调一致不是上帝创 造的,而是各种生物发生着适应环境的变化,这种变化显示出环境的影响和大自然的 选择。我们可以简单概括为:不同自然环境下生存下来的个体不同,生物的变化显示 出大自然的选择作用。24、那么达尔文是怎样来论证这一过程的? 达尔文在结束了长达 5 年的环球航行,回到英国后,他继续思索着环球航行和考 察的见闻,并试图弄明白加拉帕戈斯群岛的生物是怎样形成各种适应性变化的。 达尔文注意到人们饲养的动物和栽培的植物,都是从野生原种经过代代的精心选 择和培育形成的。 (展示幻

6、灯片金鱼、宠物狗等图片展示幻灯片金鱼、宠物狗等图片)像金鱼、宠物狗、不同品种的鸡、 菊花、毛质优良的绵羊等。那么什么叫做人工选择呢?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见解(学 生回答:人工选择就是人们对动植物的培育总是选那些对自己有利的品种)好,这位 同学答得不错,但还不全面。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什么叫做人工选择(出示人工选出示人工选 择概念的幻灯片择概念的幻灯片) (通过人工方法保存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和淘汰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 以改良生物的性状和培育新品种的过程叫做人工选择。 )那么达尔文从人工选择中得到 了什么启示呢?(学生回答:自然界中也一定存在着与人工选择相似的过程,即自然 选择。 )对, (展示幻灯

7、片)也就是说人工选择能培育出不同的动植物品种,自然环境 的选择作用应同样能够促进生物进化。5、大自然是怎样对生物的变化进行选择的呢?达尔文通过查阅大量的资料,并受到马尔萨斯的人口论中为生存而斗争的观 点的启发,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并于 1859 年发表了物种起源 。 那么,什么叫做自然选择呢?哪位同学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下?(学生回答:自 然选择就是,自然环境对生存在里面的生物进行了选择,那些能够适应环境的就能生 存下来,不能适应环境的就被淘汰掉。 )这位同学回答得不错,但还不全面,现在让我 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个概念:(出示幻灯片出示幻灯片)(全班齐读全班齐读)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 存斗争

8、,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就是自然选择。在进化论研究的历史上,长颈鹿的长颈的形成原因曾经是人们争论的焦点。 (出示出示 长颈鹿幻灯片长颈鹿幻灯片 )通过观察图片你能否说出长颈鹿的颈为什么会变得这么长?(学生学生 回答:因为长颈的个体容易吃到树上的树叶,获得充足的能量而存活,短颈的个体吃回答:因为长颈的个体容易吃到树上的树叶,获得充足的能量而存活,短颈的个体吃 不到树叶而被饿死。不到树叶而被饿死。 )这位同学回答得不错。对于长颈鹿长颈形成的原因,按照自然选 择学说是这样解释的:(解说:古代长颈鹿的颈,有的长、有的短,颈的长短可遗传。 长颈者可以吃到树叶,短颈者吃不到树叶。短颈者因为吃不

9、到树叶,在演化过程中逐 渐被淘汰。所以长颈鹿的颈才会这么长。也就是说长颈鹿的长颈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那么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通过阅读课本的内容,我们请一位同学 来回答。 (学生回答学生回答:绝大多数物种繁殖的后代数量,往往超过生存环境的承受力,致 使后代无法获得足够的食物、水和栖息环境等。在竞争生存空间或有限的自然资源时, 某些微小变异使生物更能适应环境变化,这样的个体容易生存和繁殖后代,它们的后 代可能继承了这种有利性状。这样,经过许多代以后,微小的有利变异在物种内积累 起来,一个更加适应环境和生命力更强的新物种形成, 这就是自然选择。 )那么现在我们简单地来概括一下自然选择学

10、说的主要内容:(出示幻灯片出示幻灯片:过度 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那现在我们来观察几组图片,看看你是否能辨认出是自然选择学说的哪个内容。 (展示幻灯片展示幻灯片) (全班一起回答全班一起回答)那么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下活动:模拟自然选择(展示幻灯片展示幻灯片)在一个遥远的星球 上曾有 4 种“豆豆鸟” ,它们长相近似,但喙的大小和形状不同。先前生存的 3 各豆豆 鸟喙形分别像晾衣夹子、镊子、解剖针。后来又出现了像汤匙一样的喙形。今天我们 就让同学们来扮演这 4 种豆豆鸟。我们先来看看这个活动的目的要求、材料用具和方 法步骤。好,那么现在有哪些同学愿意来参与这个活动呢?3从这个活动的结

11、果来看,我们可以看出哪种喙形的豆豆鸟在生存竞争中更具优 势?这个活动的结果说明了什么?(出示幻灯片出示幻灯片)请你填空。 (学生回答:自然选择是 通过生存竞争实现的,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我们知道在自然界中,生物的生存要受到环境的选择,也就是说,选择在自然 界中是普遍存在的。那么选择是否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呢?我们来看一下下面这个例子。 (展示幻灯片桦尺蛾图片展示幻灯片桦尺蛾图片)这分别是 18 世纪的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和 1950 年的曼彻斯 特地区桦尺蛾的种群特点。这两张图片中显示了桦尺蛾的种群特点是否一样?(学生 回答:不一样,左边图片中我们能明显地看到了一只黑色蛾,仔细看

12、还能发现有很多跟 树皮颜色相似的浅色蛾。而右边图片能明显看到的是一只白色蛾,仔细地看同样能发 现有很多跟树皮颜色相近的深色蛾。 )这位同学观察得很入微,那么大家思考一下,为 什么随着时间的改变,这里的桦尺蛾的种群特点会发生改变呢?(学生回答:因为桦 尺蛾所栖息的树皮颜色发生了变化,树皮由原来的浅色变成了黑褐色。 )回答得很好。 18 世纪的曼彻斯特地区山青水秀、绿树成阴。那里的森林中生活着一种桦尺蛾,它们 夜间活动,白天栖息在长满地衣的树干上。1850 年一些生物学家来这里考察,发现绝 大多数桦尺蛾的颜色是浅色的,只有少数是深色的。这些深色桦尺蛾是浅色桦尺蛾在 自然状态下的变异类型。1950

13、年,曼彻斯特已经变成一个工业城市。这里工厂林立, 烟雾弥漫,工厂排出的煤烟杀死了地衣,结果使树皮裸露并被熏成黑褐色。这时候, 又有一些生物学家来这里考察,使他们惊讶的是,这里的深色桦尺蛾变成了常见类型。 而浅色桦尺蛾却成了少数。从桦尺蛾的例子可以看到,桦尺蛾的体色有深有浅,只有 当体色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时,才具有保护色的意义,不易被天敌发现。环境是不断变 化的,变化的环境选择生物进化的方向,环境的选择造成了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导 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缓慢地进化。由此可见,是什么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呢? (学生回答:环境的定向选择作用。 ) 那么,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个例子, (展示幻灯片展示幻灯片)在某个经常刮大风的海岛 上,有许多无翅或残翅的昆虫(见上图) ,请分析,在这个海岛上,为什么无翅的昆虫 特别多?(学生回答:因为有翅膀的昆虫容易被大风吹走。 )对,由于有翅膀飞行,但 翅膀不够强大的个体容易被海风吹到海里,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较少。而残翅或无 翅的昆虫不能飞翔,不容易被海风吹到海里,它们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较大,这样 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后,这个海岛上的无翅昆虫就会变得特别多。 三、小结 1、自然选择的概念2、自然选择的主要内容3、自然选择的特点 四、作业课本 P1920 4、5、6 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