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答题五字诀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2030396 上传时间:2018-05-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答题五字诀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答题五字诀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答题五字诀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答题五字诀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答题五字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答题五字诀(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答题五字诀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答题五字诀贵州省岑巩县中学 杨启雯材料解析题是每年高考历史试题的重头戏和亮点,是考生能否获得高分的关键所在, 它能有效地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和提取材料信息的能力,同时也有效地检查了学生把所学 知识牵引运用于具体历史语境的能力,近年来,随着高考改革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材 料解析题的命题日益倾向于能力立意和社会化、生活化,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把课本知识与 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归纳整理 能力。笔者多年从事高考复习教学工作,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材料解析题高效 答题的五字诀“看读提联表” 。 “看”即看“

2、问什么”,也就是首先必须搞清楚题目要求回答什么问题。因为,材料 题的问题设计是非常有针对性的,而且每一道问题会指向某一段或几段材料,因此,解题 时,不要急于去阅读材料,而是要去看看问什么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阅读材料,这样, 有针对性地去阅读,使思考的方向更明确,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避免了盲目性,尤其 是节约了有限的考试时间,如:(2009 江苏卷)江苏卷)历史学家李洵认为:“明代江南地区的 士大夫是十六世纪以来中国历史上有特点的社会势力。他们凭借着江南地区发达的经 济文化有利条件,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政治上的功名,然后扩展经济实力,引领当时的社会 风潮,在江南社会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阅读

3、下列材料: 材料一 士大夫家多以纺绩求利。其俗勤啬好殖,以故富庶。如华亭相(徐阶)在位,多蓄 织妇,岁计所积,与市为贾。明于慎行谷山笔麈卷四 材料二 江南役重甲天下,祖父以役累中落。启中举,尽免其役,家业复振。 (植蚕)与市为贾,骤富焉,市人多效之。徐光启文集卷十一 材料三 (松江)嘉、隆以来,豪门贵室,导奢导淫,博带儒冠,长奸长傲,日有奇闻叠出,岁多 新事百端。伦教荡然,纲常已矣。明范濂云间据目抄卷二 材料四 前明吾乡(苏州)富家甚多,席费千钱而不为丰,长夜流酒而不知醉。有邹望,亦 有田三十万亩,僮仆三千人,而好讼致穷。清钱泳登楼杂记 (1)据材料一、二,概括江南士大夫致富的主要途径。 (2

4、)据材料三、四,士大夫的活动引起了江南社会风气的那些变化? 此题的第一小题要求回答的是“致富的主要途径”,第二小题要求回答的是“江南社 会风气的变化”,答题时必须按照试题的要求阅读相关的材料并理解思考。 “读”即读材料,就是根据要求回答的问题及指向的材料去阅读相关的材料,在阅读 材料时,力求按题目的要求把材料的意思读清楚,并把能体现和说明题目问题要求的所谓 “关键词语”划出来,这样,我们的思路就更有指向性,使答案更符合材料的意思,不会 离题,答案的质量更高。如上述试题,第一小题是要求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关键词语是 “多以纺绩求利中举,尽免其役(植蚕)与市为贾,骤富焉”;第二小题是要求阅读 材料

5、三和材料四,关键词语是“导奢导淫伦教荡然席费千钱而不为丰,长夜流酒 而不知醉好讼致穷”。 又如:(2012 新课标全国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1868 年,英国伦敦议会大厦前的十字路口安装了世界上第一盏煤气信号灯。它由一位 警察牵动皮带操作:红灯停,绿灯行。这盏信号灯出现后,伦敦这个最繁忙的路口交通秩序有 所好转。 1903 年,美国颁布实施了首部交通法规,第一次提出了建立红绿灯信号、行人安全岛、 人行横道标志等设施,后为世界各国所仿效。 1914 年,美国的克利夫兰、纽约和芝加哥相继出现了由电力驱动的交通信号灯,缓解了 这些城市出现的交通问题。随着美国汽车制造业迅猛发展,城市人口

6、不断增加,对城市道路 通行提出更高要求。此后,美国开始把多个交叉路口信号灯联接为一个联动式信号系统,由人工集中控制,使路口通行能力有所提高。 1926 年,英国第一次安装和使用自动化的控制器来控制交通信号灯,成为城市交通自 动控制的起点。 20 世纪 30 年代初,美国开始使用车辆感应式信号控制器,雷达、超声波、电磁等检测器 相继问世。 1952 年,美国丹佛市首次把模拟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交通信号灯控制。 1964 年,加拿大多伦多建立了一套由计算机控制的交通信号协调控制系统,成为世界 上第一个拥有电子计算机交通控制系统的城市。这是道路交通控制技术发展的里程碑。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以来,

7、城市交通状况日趋恶化,拥挤、阻塞、交通事故和噪声、环境 污染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人们认识到,只有综合考虑路口交通流与信号控制方案,并 完善配套的城市交通法规,才有望改善城市交通,消除相关社会问题。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应 运而生,它采用实时侦测数据并自动调控信号灯,以保证道路的畅通。据郑祖武城市道路交通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城市道路交通信号灯诞生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影响 20 世纪交通信号灯重大改进的主要科技成果。 (3)根据城市交通信号灯的发展历程,说明技术进步在哪些方面改善了城市生活。 此题第(1)小题问的是历史背景,第(2)小题问的是成果,第(3

8、)小题问的是说 明。材料中的关键词是“1868 年,世界上第一盏煤气信号灯1914 年出现了由 电力驱动的交通信号灯1926 年第一次安装和使用自动化的控制器来控制交通信号 灯1952 年首次把模拟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交通信号灯控制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 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应运而生”。“提”即提取信息,就是在读懂材料意思的基础上进行思考、提取有效信息,思考时 尽量利用材料中提示性的“关键词语”,还有时间、空间、事件、人物、出处等等,使思 考得出的观点尽量准确、深刻、全面。如:阅读材料: 材料一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夷”主要指我国少数民族) 材料二 1793 年,

9、乾隆帝在给英国国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 夷货物以通有无。” 材料三 1842 年 5 月,道光帝向疆吏大臣打听:“究竟该国(英国)地方几许?又英吉利至回疆各部(新疆)有无旱路可通?” 材料四 魏源说:“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夷者,外夷制之。” 材料五 19 世纪末,欧洲诗人吉卜林写道:“承担起白人的责任,将你们培育的最好的 东西传播开来,让你们的子孙离家远去,去满足你们的俘虏的需要。”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唐太宗怎样的“华夷”观?对唐代社会有何影响? (2)材料二反映了乾隆怎样的“华夷”观?结合材料三分析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3)材料四与材料二对

10、比观念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这种变化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 影响? (4)材料五反映了当时西方人的什么观念?分析这种观念产生的历史背景并指出其实质。 此题的第一、二小题都问了不同时期中国封建帝王的民族观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我 们认真阅读材料,可以看出,材料一的“民族观”可以从“朕独爱之如一”一句体现,材 料二中的“民族观”可以从“天朝”二字体现,第三小题中的“观念变化”可以从“师夷” 一句中去思考,第四小题中的“观念”可从“承担起白人的责任满足俘虏的需要”去思 考。(附参考答案:(1)观点:民族和睦相处,华夷一体。影响:加强了民族交往,丰富 了中华文明,促进了社会繁荣。 (2)观点:天朝上国(

11、华夏至上) ;闭关锁国,愚昧无知, 发展落后。影响:在鸦片战争中失败,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变化: 由鄙夷到师夷。影响: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开眼看世界,探索救国之路。 (4)观 念:白人优越,欧洲中心,自认为是传播文明。背景: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国家资本主义 迅速发展并进行殖民扩张;经过两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列强要求扩大 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瓜分世界。实质:用种族、文化优越论为侵略扩张辩护。 ) “联”即联系所学知识,也就是必须联系所学知识去组织答案,表达观点,解决问题。因为所有的命题者都不会偏离考试说明、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教材去命题, 所谓“万变不离

12、其宗”。如:(20102010 年高考全国二卷年高考全国二卷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明清时,唐宋以来被称做“草市”的新型市镇得到充分发展,据统计,宋代江浙地 区在行政中心之外,出现了 71 个市镇,明代达 316 个,清代增至 479 个,市 镇之 间的直线距离不过数十里。一些市镇的规模和居住人口都超过府县治所,这些市镇充斥着牙 行,市庄与手工作坊,收纳周边个体民户产品 ,进行深加工,吸引外地客商,行销远方市场。 摘编自赵冈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 材料二 近代中国出现的新兴城市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其中,香港、青岛等长期为列强占 据;上海、天津、汉口等被辟为通商口岸,出现了畸形繁荣的商

13、业区;近代工矿企 业,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唐山、无锡等城市的兴起,郑州、石家庄等因地处铁路枢纽得到较大 的发展。 帝国主义的侵入把大批商品送进来,只能使人失业,不能使人得业。帝国主义的商品冲击 了农村手工业,制造了众多的游民无产者。而新式工厂发展滞后,无力吸收 多数游民无产者。“外国商品来得愈多,制造游民无产者的功用便愈大;中国工业发达愈慢, 吸收游民无产者的能力愈小”。 摘编自周谷城现代中国社会变迁概论等 材料三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国家。从 18 世纪后期到 19 世纪中叶,城市人口占全国 总人口的比例从 20%上升至 51%。约克郡的城镇数量由 1801 年的 15 个增长到 1891

14、 年的 63 个。从 1820 年到 1830 年,曼彻斯特、伯明翰等主要工业城市的人口增长达 40%以 上,是增长最快的 10 年。 摘编自阿萨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况指出明清江南市镇的特点及兴起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新兴城市的特点和影响。 (3)近代中、英两国城市发展的差异很大,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此题第一小题中的“特点和兴起背景” 我们可以联系教材中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 的 原因及其表现等知识点,第二小题中的“特点和影响”要联系到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变化去回答,第三小题要联系列强侵略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和

15、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等知识点去 回答。(附参考答案:(1)特点:以工商活动为主要功能;辐射范围广:分布密集;与周 边农村联系密切。背景:江南地区农副业迅速发展;手工业技术进步;区域性分工与商业 活动加强。 (2)特点: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近代工商业的推动;铁路等新式交通的影响; 带有殖民地、半殖民地色彩。影响:改变城市布局;成为列强商品、资本输出的基地;加 速自然经济的瓦解;引起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转变。 (3)中国:列强经济侵略,近代工 业发展缓慢,破产农民难以转化为产业工人。英国:工业化快速发展;社会经济重心由农 村转移到城市) “表”即表达,在表达时要求学生必须有组织、有条理、有针对性,不要想到什么就 写什么,漫无目的,写出来的答案象流水帐,答案要中肯、分要点、有层次,简练扼要, 而不要长篇大论。 总之,只要我们在复习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就一定能使他们的 解题能力和水平得到迅速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