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工程师(中级)资格考试模拟试题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2029152 上传时间:2018-05-31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工程师(中级)资格考试模拟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质量工程师(中级)资格考试模拟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质量工程师(中级)资格考试模拟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质量工程师(中级)资格考试模拟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质量工程师(中级)资格考试模拟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质量工程师(中级)资格考试模拟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工程师(中级)资格考试模拟试题(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质量工程师质量工程师( (中级中级) )资格考试模拟试题资格考试模拟试题质量专业理论与实务(中级) 一、单选共 5 题,每题 1 分,总计 5 分 1、找出关于组距的正确描述( ) 。 A组距必定相等 B组距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 C组距不相等的情况用的比较多 D对应于数据最大及最小的一个或两个组,使用与其他组不相等的组距,这样的情况不可能存在 2、判定点估计优良性的标准有( ) 。 A简易性与准确性 B准确性与有效性 C无偏性与有效性 D无偏性与简易性 3、随机事件不用( )表示。 AD BA CB DC 4、10 个螺丝钉中有 3 个不合格品;随机取 4 个使用,4 个全是合格品的概率是(

2、 ) 。 A1/6 B1/5 C1/4 D1/3 5、以下概率分布为离散分布的是( ) 。 A B C D 6、对于产品的某个质量特性 X 的不合格品率,我们在计算之前需要知道的条件有( ) 。 A产品质量特性 X 的分布,在过程受控情况下 X 的分布常为正态分布(,2),这是稳定过程的概括 B某个公认标准对产品特性的要求 C产品的上规范限 TL 和下规范限 TU DX 低于下规范限的概率和 X 高于上规范限的概率 7、已知 n=3000 的一批产品提交作外观检验,采用(20,1)的抽样方案,当 p=1%时,Pa 为( ) 。 A0.8831 B0.9831 C0.7831 D0.6831 8

3、、生产方风险 和使用方风险 的含义分别是( ) 。 A好的质量被拒收时生产方所承担的风险 好的质量被拒收时使用方所承担的风险 B坏的质量被拒收时生产方所承担的风险 好的质量被拒收时使用方所承担的风险 C坏的质量被拒收时生产方所承担的风险 坏的质量被接收时使用方所承担的风险 D好的质量被拒收时生产方所承担的风险 坏的质量被接收时使用方所承担的风险 9、在使用计数标准型一次抽样表时,只要给出( ) ,就可以从中求出样本量 n 和接收数 Ac。 Ap0,P1 B, CP0, D1, 10、GB/T2828.1 中规定了( )三种抽样方案类型。 A一次、二次、三次 B一次、二次、四次 C一次、二次、五

4、次 D一次、二次、三次 11、在 GB/T2828.1 中,以不合格品百分数表示质量水平时,AQL 的范围是( ) 。 A1.0100 B0.0110 C0.01100 D0.11000 12、有关特殊检验说法错误的有( ) 。 A特殊检验规定了四个检验水平 B用于检验费用较高的场合 C用于允许有较高风险的场合 D对于不同的检验水平,样本量是相同的 13、将质量波动区分为偶然波动与异常波动两类并分别采取不同的对待策略,是( )的贡献。 A休哈特 B戴明 C朱兰 D罗米格 14、分析用控制图的调整过程即是( )不断改进的过程。 A质量 B技术 C工序 D状态 15、过程性能指数( )进行计算。

5、A要求在没有偶然因素下 B要求在未出现重大故障状态下 C要求必须在稳态条件下 D不要求在稳态条件下16、用于控制不合格率、废品率、交货延迟率、缺勤率、邮电、铁道部门的各种差错率等的控制图是( ) 。 Ac 控制图 BU 控制图 Cp 控制图 Dnp 控制图 17、 ( )控制图用于观察正态分布的分散或变异情况的变化。 A BR C -R D -S 18、 ( )是针对由于轮流使用两台设备或由两位操作人员轮 流进行操作而引起的系统效应。 A准则 3 B准则 5 C准则 4 D准则 6 19、某产品由 5 个单元组成串联系统,若每个单元的可靠度均为0.95,该系统可靠 度为( ) 。 A0.77

6、B0.87 C0.97 D0.67 20、在进行可靠性鉴定试验时,投入试验的产品数一般在( )个以上。 A910 B23 C78 D56 21、为了验证开发的产品的可靠性是否与规定的可靠性要求一致,用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在规定条件下所作的试验叫( )试验。 A环境应力筛选 B可靠性增长 C可靠性鉴定 D可靠性测定 22、可靠性鉴定试验是一种( )试验。 A工程试验 B性能试验 C统计试验 D环境试验 23、常用的维修性度量参数是( ) 。 AMTTF BMTBF C DMTTR 24、一个由若干组成部分构成的复杂产品,不论组成部分故障是什么分布,只要出故障后即予维修,修后如新,则产品的故障分布就近

7、似( ) 。 A二项分布 B威布尔分布 C对数正态分布 D指数分布 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维修安全设计是指能避免维修人员伤亡或产品损坏的一种设计 B在维修性设计时不需考虑防机械损伤、防电击、防火、防爆和防毒等 C在所有的部件上,应提供醒目的标记 D在维修完全性设计中应考虑测试方式、检测设备、测试点配置等问题 26、排列图可用来确定采取措施的顺序,从排列图中( )的项目着手采取措施能够事半功倍。 A矩形柱面积 B累计频数 C矩形柱高 D发生次数 27、亲和图是由( )于 1970 年前后研究开发并加以推广的方法。 A美国的甘特 B美国的奥斯本 C日本的喜田二郎 D意大利的巴雷特 2

8、8、对应于过程输出无偏移的情况,西格玛水平 Z0 是指( ) 。 A规范限与 1.5 的比值 B规范限与 的比值 C规范限与 2 的比值 D规范限与 3 的比值 29、假定在 500 块电路板中,每个电路板都含有 2000 个缺陷机会,若在制造这 500 块电路板时共发现 18 个缺陷,则其机会缺陷率为( ) 。 A0.9% B1.4% C0.0018% D0.14% 30、日本玉川大学著名质量管理专家谷津进教授曾将质量改进的步骤用图表示为( )二、多选共 5 题,每题 2 分,总计 10 分 31、随机变量的分布包含( )内容。 A随机变量可能取哪些值,或在哪个区间上取值 B随机变量取这些值

9、的概率是多少,或在任一区间上取值的概率是多少 C随机变量的取值频率是多少 D随机变量在任一区间的取值频率是多少 E随机变量在某一确定区间上取值的概率是多少 32、描述样本集中位置的统计量有( ) 。 A样本均值 B样本中位数 C样本众数 D样本方差 E样本标准差 33、参数估计中所说的参数主要是指( ) 。 A分布中的主要参数,如二项分布 b(1,P)中的 P,正态分布中的, B分布的均值 E(X)、方差 Var(X)等未知特征数 C其他未知参数,如某事件概率 P(A)等 D统计中所涉及的所有未知数 E据样本和参数的统计含义选择出来的统计量并作出估计的 34、 是总体的一个待估参数,R,U 是

10、其对于给定 的 1-的置信下限与置信上限。则 1- 置信区间的含义是( ) 。 A所构造的随机区间R,U覆盖(盖住)未知参数 的概率为1- B由于这个随机区间随样本观测值的不同而不同,它有时覆盖住了参数 ,有时则没有覆盖参数 C用这种方法做区间估计时,不能覆盖参数 的机率相当小 D如果 P(RP(U)(/2),则称这种置信区间为等尾置信区间 E正态总体参数的置信区间是等尾置信区间,而比例 P 的置信区间不是 35、设随机变量 X1 与 X2 相互独立,它们的均值分别为 3 与 4,方差分别为 1 与 2,则 y4X1X2 的均值与方差分别为( ) 。 AE(y)=4 BE(y)=20 CVar

11、(y)=14 DVar(y)=24 EVar(y)=15 36、若在每一水平下重复试验次数不同,假定在 Ai 水平下进行了mi 次实验,那么方差分析仍可进行,只是在计算中有( )改动。 A此时 n= B此时 SA 的计算公式改为 C此时 SA 的计算公式改为 D此时将 表示所有 n=rm 个数据和改为表示 n=rmi 个数据和 E此时将 Se=ST-SA 改为 Se=SA-ST 37、因子常被分为( ) 。 A定性因子 B定量因子 C相关因子 D不相关因子 E变量因子 38、关于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检验两个变量间是否存在线性相关关系的问题便是对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问

12、题 B建立回归方程的目的是表达两个具有线性相关的变量间的定量关系,因此只有当两个变量间具有线性关系,即回归是显著的,这时建立的回归方程才是有意义的 C求两个变量间相关系数,对于给定的显著水平 ,当相关系数r 的绝对值大于临界值 r1-/2(n-2)时,便认为两个变量间存在线性相关关系,所求得的回归是显著的,即回归方程是有意义的 D为了推广到多元线性回归场合,另一种检验方法是方差分析的方法 E当 SR、SE、fA、fE 已知,对于给定的显著性水平 ,当 FF1-(fR,fE)时,认为回归方程显著,即是有意义的 39、利用回归方程进行预测的步骤为( ) 。 A将给定的 x0 的值代入所求得的回归方

13、程,得到预测值 B求 的估计 C用给定的 ,查 t 分布表得 t1-/2(n-1)的值 D按 计算 的值 E写出预测区间 40、用正交表 L25(210)安排实验时,下列叙述中( )是正确的。A有 10 个不同条件的实验 B每一个因子可以取两个不同水平 C最多可安排 10 个因子 D有 25 个不同条件的实验 E最多可安排 25 个因子 41、按检验特性值的属性可以将抽样检验分为( ) 。 A计数抽样检验 B计量抽样检验 C计件抽样检验 D计点抽样检验 E序贯抽样检验 42、抽样检验的对象是一批产品,一批产品的可接收性即通过抽样检验判断批的接收与否,可以通过样本批的质量指标来衡量。下列叙述中正

14、确的是( ) 。 A在理论上可以确定一个批接收的质量标准 Pt B在理论上不可以确定一个批接收的质量标准 Pt C若单个交检批质量水平 PPt,则这批产品可接收 D若 PPt,则这批产品不予接收 E在实际中除进行全检,否则不可能获得 P 的实际值 43、根据 GB/T2828.1 规定,抽样标准的使用程序为质量标准和不合格分类的确定,抽样方案检索要素的( )确定进一步的信息。 A抽检方案的检索 B样本的抽取 C抽样方案及对批的可接收性的判断 D转移规则 E交检批的检验 44、有关抽检特性曲线和平均样本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 GB/T2828.1 中,虽然只给出了一次正常检验的 OC

15、曲线,但它们同样适用于二次和多次的正常检验,以及一次、二次和多次的加严检验 B调整型抽样方案是由转移规则把正常、加严、放宽三种抽样方案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 一个称为方案组的整体 C通过较长时间对连续检验批进行验收之后,具有过程平均不合格品率为 的产品批,其接收概率应是这三种抽样方案综合作用的结果 D当产品批的实际质量在一段时间内远远小于 AQL 时,为了节省检验费用,更快地获得批质量信息,允许由正常检验转为加严检验 E当产品批质量 P 稳定地处于 AQL 附近时,使用正常抽样方案可以保护生产方的利益 45、SPC 的特点有( ) 。 A强调全员参加 B应用统计方法 C从整个过程、整个体系出发来解决问题 D依靠少数质量管理人员 E应用会计方法 46、为了保证预防原则的实现,20 世纪 20 年代美国贝尔电话实验室成立了两个研究质量的课题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有( ) 。 A两个课题组分别为过程控制组和质量控制组 B过程控制组的学术领导人为休哈特,而产品控制组学术领导人为道奇 C道奇与罗米格提出了抽样检验理论和抽样检验表 D休哈特提出了过程控制理论和控制过程的具体工具-控制图 E休哈特与道奇是统计质量控制的奠基人 47、有关 p 图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