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原题】广西省2010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泄题的那份申论题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2022887 上传时间:2018-05-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非遗)【原题】广西省2010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泄题的那份申论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非遗)【原题】广西省2010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泄题的那份申论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非遗)【原题】广西省2010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泄题的那份申论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非遗)【原题】广西省2010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泄题的那份申论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非遗)【原题】广西省2010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泄题的那份申论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非遗)【原题】广西省2010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泄题的那份申论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遗)【原题】广西省2010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泄题的那份申论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 年广西录用公务员考试年广西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申论试题试题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考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 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材料 40 分钟,作答 110 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依次作 答。 4请在申论答题卡上作答,在草稿纸或其他地方作答一律 无效。 5严禁折叠答题卡。 二、给定资料 【资料 1】 大风泱泱,大潮涛涛。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文明圣 火,千古未绝者,惟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中华文明,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卓越辉煌。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 之一,有将近四千年

2、的文字可考的历史。在源远流长的发展史中, 中华民族创造过素称发达的农业文明和手工业文明,诞生过许多伟 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艺术家, 有丰富的文化典籍。在很早的时候,中国就有了指南针的发明,还 发明了造纸术、印刷术和火药,中华民族又是一个有优秀历史遗产 的民族。 然而由于生活环境的变迁和人们对现代物质生活的追求,作 为优秀历史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曾被忽视,甚 至遭到了人为的破坏,其中不少面临消失的危险。随着小康社会的 建成,人们在满足物质生活的同时,更加注重精神文明的追求,非 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越来越得到重视。特别令人欣喜的是,党和政 府加大了非物

3、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力度。2007 年 6 月 9 日“文化遗产 日”期间,温家宝总理在中华世纪坛观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 展时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民族智慧的象征 和民族精神的结晶。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物质性。物质性就是文象, 非物质性就是文脉。人之文明,无文象不生,无文脉不传。无文象 无体,无文脉无魂。 ”专家指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深入挖 掘、充分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凝聚的深刻内涵,将其融入建设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有益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深刻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历史意 义和现实价值,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所蕴涵的历史价值、

4、文化价值、 科学价值进行认真梳理,有益于弘扬、传承优秀文化传统和民族精 神,促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和传播形式,有益于增强我国非物 质文化遗产的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提高中华文化软实力。 【资料 2】 从文化的范畴来看,人类创造的文化一般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 文化两大系统。前者是人类的生产、生产过程及生产活动的产物, 可以说是人类的器物文化或物态文化。后者主要包括人们的各种文 化空间及活动。根据人类文化的这种特性,文化遗产也分为物质文 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个种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族人民世 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

5、形式(如民俗活 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 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包括:(一)口头传说,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 语言;(二)传统表演艺术;(三)民俗活动、礼仪、节庆;(四)有关自 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五)传统手工艺技能;(六)与上 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于人类的精神领 域中,也存在于人们的口头传说和表述中,以及传统工艺技能操作 实践中。 【资料 3】 随着城镇化建设速度的加快,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 农耕文化和相关的自然环境发生变迁,一些依靠口传心授的非物质 文化遗产正面临消失的危险。如何挖掘、保护、发展非物质文化遗 产,广

6、西壮族自治区文联主席潘崎建议,要加强保护和抢救非物质 文化遗产目的和意义的宣传,正确处理好挖掘、保护和利用的关系。 他说:“挖掘的目的不是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锁在柜子里, 而是为了利用,这样才能提高它的价值,人们才能自觉地抢救和保 护我们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 广西河池市南丹县里湖瑶族乡怀里村的蛮降屯、化图屯、化桥 屯是白裤瑶的聚居地位于崇山峻岭之中,至今这里的自然环境、 社会结构、经济状况和经济生活仍保存在一种较完整的文化生态中。 为了在当地做好白裤瑶文化的保护工作,2003 年南丹县在这里建立 了广西第一座生态博物馆,将三个瑶寨作为生态博物馆的保护范围。 这项政府主导、专家指导

7、、当地居民参与的民族文化保护系统工程, 为“白裤瑶”文化的延续传承和原生态保护、记载、展示等创造了 有利条件,也为白裤瑶的学术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契机。这座生态博 物馆的建立,逐步提高了当地白裤瑶的生活水平。当地居民利用生 态博物馆这一手段保护了自己的遗产,并利用这些遗产创造未来。 【资料 4】 2003 年 10 月,第 32 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了保护非 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特别要求对各国和各地区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清点,列出急需抢救的重点和有重要代表意义的遗产项目, 并要求建立一个由专家和各会员代表组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委 员会协调有关工作。 2004 年 8 月,经全国人大常委

8、会批准,我国正式加入了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这是我国非遗保护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 件大事,标志着中国的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入国际保护的整体行动 之中。2005 年 12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 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 ,要求建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国 家名录,确定“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 导方针及“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 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的工作原则,并从 2006 年起将每 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确定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 【资料 5】 刘三姐传说是我国南方著名民间传说之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 中,以歌

9、多、歌巧、歌美、能歌善对而获得“歌仙”美誉的刘三姐, 集聪慧、美丽、善良、勤劳、勇敢于一身,成为壮族优秀儿女的化 身。从远古的少数民族村寨歌圩,到现代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舞 台,再到远隔重洋的欧洲、美国,刘三姐的歌谣一次又一次被唱起, 刘三姐的艺术形象也频繁呈现在歌舞剧、彩调剧、电影等艺术形式 中,并成为一张优秀的民族文化名片。刘三姐文化的底蕴是一种对 生活的热爱、追求和礼赞,一种根植于壮族民间的生生不息的活力, 一种生活的智慧和生活的艺术。它滋养着我们的精神生活。对刘三 姐文化的挖掘、保护和开发一直是广西政府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 作的重点。 2004 年 3 月 20 日,桂林广维文华旅游文

10、化产业有限公司投资 运作,由张艺谋、梅帅元等导演和策划、群众演员为主体的大型山 水实景印象刘三姐开始在桂林阳朔正式公演。 印象刘三姐 通过采用大量的科技元素,采用大量的灯光系统、音响系统、烟雾 造景系统等高科技旅游设备,将阳朔县城附近的漓江及方圆 2 公里 内的 12 座山体全部设计成为山水实景剧场根据天气的变化和景观 的不同,大写意地将刘三姐的经典山歌、民族风情、漓江渔火等元 素创新组合,不着痕迹地融入秀丽的山水之中,创造出如诗如梦的 视觉效果,成功诠释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印象刘三姐实景 演出让观众在白天观看刘三姐山水实景后,晚上可以体验不同的民 俗文化韵味,改变了传统的白天看景、晚上睡

11、觉的旅游方式。同 时传统的观光型旅游产品季节性非常明显,而民俗文化旅游产品 一年四季都可以开发利用,没有明显的季节之分。比如现在的 印象刘三姐拥有春夏秋冬四季以及雨天晴天等不同的版本,针对漓江水流、水位的变化,也采用了相应的调整措施,使印 象刘三姐除了恶劣天气外都能够全天候的演出,淡化了旅游的 淡旺季。此项目因此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非物质文化旅游精品。 经过四年的运营,到 2008 年,演出总场次已超过 1400 场,观众 260 多万,票房收入达 5 亿元。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厅长余益中说:“这个项目将世界级的 桂林山水风光、民族艺术经典刘三姐和世界级的艺术大师强强 组合,在漓江河畔倾力打

12、造世界级的民族文化艺术精品探索了文 化产业与旅游结合的产业化新路子,在引领广西文化产业项目上有 特别积极的意义。 ”桂林市市长李志刚说:“为了看一场印象刘 三姐演出,游客选择在阳朔留宿,带动了当地服务业的发展,有 的农民每月出租望远镜的收入就达上千元。过去农民农闲时娱乐活 动无外乎打牌,年轻人大多数外出打工,现在通过参加演出,他们 不仅得到了一份稳定的收入,也丰富了自己的生活,改变了精神面 貌。 ”有专家评价说, 印象刘三姐使刘三姐和她的民族山 歌以及史无前例的漓江风情再次糅合,创造性的拓展了“刘三姐” 的艺术性、震撼性、民族性和视觉性。许多媒体将这样的演出视为 艺术上的巨大革命,叹为观止。

13、印象刘三姐在取得巨大成功受到广泛赞扬与追捧的同时, 也同样引来了质疑甚至是批评的声音:“在空旷的山水中做演出, 其核心到底是景观还是演出,是重听还是重看?” “印象刘三姐 无非是场景大+业余演员+民俗的大杂烩。大制作形式主义的印 象原生态只会将老谋子乏内容、少内涵的艺术缺陷暴露得更为明显。 动辄占地数千亩的场地,耗资数亿的烧钱。成千数百当地民间演员 的参与,锣鼓喧天,人声鼎沸,谈笑间一场纷扰的游戏结束。 ” “印象刘三姐重视形式的辅陈与忽视内容的叙述所导致内涵 的浅陋削弱了作品的生命力。生命力赢弱的东西是很难保持永恒魅 力的。 ”广西文联主席潘琦说:刘三姐经过时间和审美的检 验业已成为广西民族

14、民间文化中的经典、精华。既然是经典、精 华,我们就要尽量展示,让熟悉刘三姐传说的观众们重温她的魅力, 让不熟悉的观众领略她的魅力。在这个意义上,我认为印象刘 三姐的主题应该进一步升华。我们面对的是来自国内外不同文化 背景的观众群,层面不一致。我们要有意识地告诉观众, 刘三姐 是什么, 刘三姐在哪里。我建议,将刘三姐的形象贯穿整个表演 过程。 ” 【资料 6】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传承人的保护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 题。从某种意义上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仅是一种物态的“保存” ,更体现为对那些作为传承载体的传承人的活态的保护。 也就是说,正是传承人的存在和发展,才赋予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鲜

15、 活和持久的生命力。 山东潍坊的传统花丝首饰制作工艺与十三陵出土的古代皇帝头 上戴的龙凤冠制作工艺一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胡以方是花丝 首饰制作老艺人,为了将这门手艺传授下去他曾经试图找过徒弟, 但学习花丝首饰制作,不是三天五日的功夫,这里有四五十道工 序每道工序里也有不少技术,没有三五年的功夫,难以出徒。受 各方面因素制约,没有年轻人愿意花工夫啃下这个艰难的技艺。已 经退休在家的他忧心忡忡地说:“这是一门艺术,不能丢啊,失传 了。将是潍坊传承多年古老工艺美术的损失,但是,从事花丝首饰, 除了技艺难学外,还要用到金、银、铜等贵重物品,要有很多磨具, 又是很复杂的工序,我已经 65 岁,空有满

16、腔热情,似乎已经乏力了。 ” 广西侗族多声部民歌以其优美的旋律、动人的节奏、浓郁的侗 族文化底蕴蜚声海内外,是我国民族音乐的瑰宝。三江县梅林乡新 民中寨是侗族大歌传承基地。该乡村村寨寨男女老少均会唱侗族大 歌。为了将这个瑰宝代代相传,梅林新民中寨成立歌班,孩子们一 记事就要进歌班学歌。歌班一般以族姓为单位按性别、年龄段组成。 其中 5 至 8 岁的为孩童班,9 至 16 岁的为学歌班,17 至 20 岁则为 青年班。青年班将承担所有演唱任务,壮年班参加部分演唱,老年 班偶尔也参与演唱。优秀歌手进入壮年期即为歌师,负责教孩童和 少年班系统地学歌。2000 年,三江梅林乡中学将侗族大歌引入课堂 后,三江县梅林中心小学等 5 所小学陆续将侗族大歌引入课堂学 校聘请民间艺人为学生们授课。这些举措,使侗族大歌得到了很好 的传承和发展。目前梅林新民中寨有老、中、青、少年大歌队 8 个。 【资料 7】 2008 年陕西省省级“非遗”保护专项经费预算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