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充实社保资金的途径有三条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2002546 上传时间:2018-05-31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赵晓:充实社保资金的途径有三条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赵晓:充实社保资金的途径有三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赵晓:充实社保资金的途径有三条(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赵晓:充实社保资金的途径有三条赵晓:充实社保资金的途径有三条近日,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建议划拨 30%到 50%的国有资产到社保基金。这确实是个好主意。充实社保资金的途径无非有三条:一是提高个人或企业的缴费比例;二是增加财政投入;三是用国有企业资金在线弥补。先看第一条,居民收入占 GDP 比重持续下降所导致的“国富民穷”现象早已被大家质疑,进一步提高个人缴费比例显然不现实。而现在企业给职工缴纳的各种保险加上住房公积金,基本上已经占到了职工工资的 50%,在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和世界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如果继续提高企业的社保缴费比例,恐怕企业只能关门了事。抑制了经济发展的活力不说,还影响了劳动就业。

2、再看第二条,在行政运行支出和社会公共服务支出刚性的当前条件下,给社保基金增加财政投入的途径就是增税或者提高财政赤字。可是,2011 年我国小口径的宏观税负(税收收入占 GDP 比重)已超过 19.0%,2012 年上半年这一比例更是上升到 24.2%;而大口径宏观税负(包括税收、社会保障基金收入、土地出让金收入和其他制度外收入)2011 年为 33%左右,今年则很可能已超过 35%,已经远超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已接近身为世界最发达国家的美国。近年来,公众对我国税负持续走高一直质疑声不断,“结构性减税”如果到头来成了“明减实增”,恐怕我们也难以向公众交代。如此看来,以国有资产来充实社保基金可能

3、是剩下的唯一办法。2007 年 9 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意见文件中也规定,国有企业的税后红利需按一定的比例上缴国家,而且上缴的收益中可以部分用于社会保障支出。实际执行的情况怎么样呢?根据财政部公布的关于 2012 年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说明统计,已纳入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范围的中央企业资产总额为 338144.5 亿元,2011 年实现利润总额 14943.9 亿元,实现净利润 11115 亿元,2012 年预计收取中央企业税后利润 823 亿元。2012 年央企预计上缴给国家的红利仅占其净利润的 7.4%,而这一比例欧美国家为 42%至 65%、新西兰 70%、挪威

4、 20%至 53%。无论如何看,这一红利上缴比例实在是太低了。再看红利上缴后的支出情况就更能发现问题了。2011 年中央国有资本经营收入 765.02 亿元,支出 769.54 亿元,其中调入公众财政预算用于社会保障的资金仅 40 亿元,占全部上缴红利的 5.2%,占央企全部净利润的比例则不到万分之五。2012 年汇总中央和地方预算安排,全国国有资本经营支出总额约为 1277 亿元,其中用到社会保障等民生方面的部分为 50 亿元,占比 3.9%。用于社会保障的资金比例如此之低,只能用“可怜”来形容。那其他的资金都哪里去了呢?主要用于了国有经济的产业结构调整、中央企业灾后恢复生产重建、中央企业热门投资项目合作、中央企业改革重组补助支出或用于其他中央企业的亏损弥补。也就是说,从央企手中收上来的钱又变了一个方法还给了他们,“左兜出右兜进”,其实“肉还在锅里”,上缴上来的国有企业红利跟国有企业的所有者国民大众好像还真没有太大关系。资金合作(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