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古文及诗词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2000595 上传时间:2018-05-31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册古文及诗词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八年级下册古文及诗词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八年级下册古文及诗词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八年级下册古文及诗词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八年级下册古文及诗词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册古文及诗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册古文及诗词(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八年级下册古文及诗词与朱元思书原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pio)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tun)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mio),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lng)作响;好鸟相鸣,嘤嘤(yng)成韵。蝉则千转(zhun)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yun)飞戾(l)天者,望峰息心;经纶(ln)世务者,窥(ku)谷忘反。横柯(k)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注释:1选自艺文类聚(中华书局 1982 年版)卷七。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现在浙江安吉)人

2、。南朝梁文学家。2风烟俱净:烟雾都消散尽净。风烟,指烟雾。俱,都。3共色:一样的颜色。4从流飘荡:(乘船)随着江流飘浮荡漾。从,顺、随。5自富阳桐庐:富阳与桐庐都在富春江沿岸。富阳,在富春江下游。桐庐,在富春江中游。6独绝:独一无二。7缥(pio)碧:青白色。8直视无碍:可以看到底,毫无障碍。形容江水清澈见底。9甚箭:甚于箭,比箭还快。为了字数整齐,中间的“于”字省略了。10奔:这里指飞奔的马。11寒树: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形容树密而绿。12负势竞上:凭借(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13轩邈:意思是这些树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轩,高。邈,远。这两个字在这里作动词用。14直指:笔直地向上,

3、直插云天。指,向。15千百成峰:意思是形成无数的山峰。216泠(lng)泠作响:泠泠地发出声响。泠泠,拟声词,形容水声的清越。17相鸣:互相和鸣。18嘤(yng)嘤成韵:鸣声嘤嘤,和谐动听。嘤嘤,鸟鸣声。韵,和谐的声音。19千转:长久不断地叫。千,表示多。转,通“啭”,鸟叫声。20无绝:就是“不绝”。与上句中的“不穷”相对。21鸢(yun)飞戾(l)天:是鸢飞到天上。这里用这句话比喻那些为名为利极力追求名利的人。鸢,古书上说是鸱一类的鸟。也有人说是一种凶猛的鸟,形状与鹰略同。戾,至。22望峰息心: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23经纶世务者:治理政务的人。经纶,筹划、治理。2

4、4窥谷忘反: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反”通“返”。25横柯上蔽:横斜的树木在上边遮蔽着。柯,树木的枝干。26在昼犹昏: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27疏条交映: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译文:译文:风停了,烟雾都消散尽净,天空和远山呈现出相同的颜色。(我乘着船)随水流漂浮移动,随心所欲,任船所致观赏景物。从富阳到桐庐大约(相距)一百里左右,奇异的山水,是天下绝无仅有的。江水都呈青绿色,深深的水流清澈的千丈也能见底。游鱼和细石可以看得清清楚楚,一直看下去,毫无障碍。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汹涌的波浪猛似奔马。两岸的高山,都长着耐寒常绿的树,(高山)凭依山势,争着向上,仿佛竞相向高处

5、和远处伸展;(它们)争相比高远,笔直地向上指向(天空),形成了成千成百的山峰。泉水冲激着石头,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儿相向鸣叫,鸣声谐而动听。(树上的)蝉儿长久不断地鸣唱,(山中的)猿猴也时刻不住地啼叫。像老鹰飞到天上那样追逐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追逐名利的心就平静下来;那些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可以见到阳光。3五柳先生传五柳先生传原文原文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ho)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

6、(sh)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zh)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cng)不吝(ln)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h)穿结,箪(dn)瓢(pio)屡空,晏(yn)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qin)娄(lu)之妻有言:“不戚(q)戚于贫贱,不汲(j)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chu)乎?衔觞(shng)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y)?葛天氏之民欤?注释:【何许】何处,哪里。许,处所。 2.【亦】也。 3.【不详】不知道。 详,详细地知道。 4.【因以为号焉】就以此为号。因,于是,因此。以,把,用。为,作为。以为,以之为

7、。焉,语气助词。 5.【不求甚解】这里指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甚,深入,过分。 6.【会意】指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会,体会,领会;今意指领会别人没有明白的意思。 7.【嗜】喜好。 8.【亲旧】亲戚朋友。亲,亲戚。旧,这里指旧交,旧友。 9.【或】有时。 10.【造】往,到。 11.【造饮辄(zh)尽】去喝酒就喝个尽兴。辄,就。 12.【期在必醉】希望一定喝醉。期,期望。 13.【曾(zng)不吝(ln)情去留】竟没有舍不得离开 (意思是五柳先生的态度率真,来了就喝酒,喝完就走)。 曾不,竟不。曾,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吝情,舍不得。去留,意思是去,离开。 14

8、.【环堵萧然】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环堵,周围都是土墙,形容居室简陋。萧然,空寂的样子。 15.【短褐(h)穿结】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短褐,用粗麻布做成的短上衣。穿结,指衣服上有洞和补丁。 16.【箪(dn)瓢(pio)屡空】箪和瓢时常是空的(形容贫困,难以吃饱。)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瓢,饮水用具。屡空,经常是空的。 17.【晏(yn)如】安然自若的样子。 晏:安然 如:的样子。 18.【颇】“稍微“。 19.【忘怀】忘4记。 20.【自终】过完自己的一生。 21.【赞】传记结尾的评论性文字。今义称赞、赞美。 22.【黔(qin)娄】战国时齐国的隐士。 23.【不戚(q)戚于贫贱,不汲(

9、j)汲于富贵。】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戚戚,忧虑的样子。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于,介词,由于、因为,的意思。 24.【其言兹若人之俦(chu)乎】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若人,此人,指五柳先生。俦,辈,同类。 25.【衔(xin)觞(shng)赋诗】一边喝酒一边作诗。觞,酒杯。衔,含着。 26.【乐】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乐。 27.【志】:心志。 28.【无怀氏】:跟下文的“葛天氏”都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据说在那个时代,人民生活安乐,恬淡自足,社会风气淳厚朴实。翻译:翻译:五柳先生不知道是哪里的人,也不知道他的姓名和表字。房子旁边种着五棵柳树,就以此为号。他安安静静的,

10、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爱好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五柳先生喜欢喝酒,但家境贫寒而不能常喝。亲戚朋友知道他有此嗜好,有时摆了酒席来招待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五柳先生(只要)喝醉了就回家去,并不装模作样,说走就走。 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不能遮蔽风和太阳;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喝水用的瓢里常常是空空如也,但他依然安然自若。经常以写文章来自娱自乐,能够表露出自己的志向。不把自己得失放在心上,就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语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这话大概说的就是

11、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为自己的志趣而感到快乐。他大概是无怀氏或葛天氏的时候的百姓吧马说马说原文原文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zh)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n)死于槽(co)枥(l)之间,不以千里称也。5马之千里者,一食(sh)或尽粟(s)一石(dn,古音为 sh)。食(s)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sh)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n),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s)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y)?其真不知马也。注释:1 辱:

12、受屈辱 2 祇 zh:只是,注意:在古文中,“只”译为“只是”,并不是通假字。3 于:在。 4 奴隶人:马夫。 5 骈死于槽枥之间:(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面。6 骈(pin):两马并驾,引申为一起。7 骈死:并列而死。 8 槽枥:喂牲口用的槽。9 不以千里称也:意思是不以千里马著称,即人们并不认识这是千里马。10 以:把。 11 一食:吃一顿。食,吃。12 或:有时 13 尽:全,这里作动词用,是“吃尽”的意思。14 粟 s:本指小米,也泛指粮食。石,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15 食(s):通“饲”,喂养。 16 其:指千里马,代词。17 是:这样,指示代词。 18 能:才能。19 外见:

13、表现在外面 见:通“现”,表现;显现。 20 且:犹,尚且。21 欲:想要。 22 等:等同,一样。23 不可得:都做不到。 24 得,能,表示客观条件允许。25 安:怎么,哪里,疑问代词。 26 策之:鞭打马。27 策:名词,马鞭。前后有名词时,策字名词活用作动词。28 之:指千里马,代词。29 以其道:按照(驱使千里马的)办法。 30 道:正确的方法。31 食之:食,通“饲”,喂养它。32 尽其材:竭尽它的才能。这里指喂饱马,使它日行千里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 33 材:通“ 才 ”,才能。 34 鸣:马叫,35 之:无意义。 36 通其意:通晓它的意思。637 临:面对 38 呜呼:表示惊

14、叹,相当于“唉”。39 其(1):难道,表反问语气。 40 其(2):其实,表推测41 邪:同“ 耶 ”,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42 虽:即使。 43 知:懂得。二、通假字(1)才美不外见: “ 见 ” 通 “ 现 ”,显现。(2)食之不能尽其材: “ 材 ” 通 “ 才 ”,才能。“食”通“饲”,喂(3)其真无马邪: “ 邪 ” 通 “ 耶 ” ,表示疑问,相当于“ 吗 ”。(4)食(s)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也:“食“通“饲”,饲养;喂养。译文:世上先有了像伯乐那样擅长相马的人,然后才有日行千里的马被发现。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所以即使有很名贵的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里受到屈

15、辱,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不能以千里马著称。能够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尽一石粮食。饲养马的人不懂得根据千里马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这样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才能,(因)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不能显现出来,想要和一般的马一样尚且不可能,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养马人)驱使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养它不能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听到)马鸣叫但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起马鞭面对千里马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的不能识得千里马啊!送东阳马生序送东阳马生序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了,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