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第二单元 文言文复习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1999719 上传时间:2018-05-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三第二单元 文言文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必修三第二单元 文言文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必修三第二单元 文言文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必修三第二单元 文言文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必修三第二单元 文言文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三第二单元 文言文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三第二单元 文言文复习(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必修三第二单元必修三第二单元 文言文复习文言文复习一、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 所守或匪亲。 (匪:通“非”,不是。 ) 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或今义 以手抚膺坐长叹 (古义:徒,空。 今义:作动词。 ) 丛菊两开他日泪 (古义:往日,过去。今义:以后,将来的某一天或某一时期。 ) 无边落木萧萧下 (古义:树叶。 今义:树木。 )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 (古义:第二年。 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古义:因此写了。 今义:表原因。 ) 老大嫁作商人妇。 (古义:年纪大了。 今义:长子,长兄等。 ) 朝来暮去颜色故。 (古义:容貌。 今义:

2、色彩。 ) 又闻此语重唧唧。 (古义:叹息声。 今义:一般指虫鸣。 ) 凄凄不似向前声。 (古义:刚才。 今义:朝着前面。 ) 三、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义 言:感斯人言 (话语) 为:因为长句 (写 凡六百一十六言 (字) 初为霓裳后六么 (弹奏) 自言本是京城女 (说) 为君翻作琵琶行 (为,替) 命:遂命酒 (吩咐) 暂:凝觉不通声暂歇 (短暂) 命曰琵琶行 (取名) 如听仙乐耳暂明 (顿时,忽 语:琵琶声停欲语迟 (说话) 转: 砯崖转石万壑雷 (使转 今夜闻君琵琶语 (曲) 却坐促弦弦转急 (更,越) 转轴拨弦三两声 (转动) 幽:别有幽愁暗恨生 (深沉) 暗:寻声暗问弹者谁 (

3、轻声地) 幽咽泉流冰下难 (形容隐晦,不畅达) 别有幽愁暗恨生 (隐藏的 野芳发而幽香 (清幽幽的) 偏听则暗 (糊涂,愚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昏暗) 可:畏途巉岩不可攀 (可以) 此情可待成追忆 (难道,哪能) 四、指出下列加点词的词类活用情况并解释 使人听此凋朱颜 (凋:使动用法,使凋谢。 ) 猿猱欲度愁攀援 (愁:为动用法,为发愁) 侧身西望长咨嗟 (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砯崖转石万壑雷 (砯:名词用作动词,冲击。 转:使动用法,使滚动。 ) 玉露凋伤枫树林 (凋伤:使动用法,使凋落衰败。 ) 闻舟中夜谈琵琶声 (夜:名词用作状语,在夜里。) 遂命酒 (酒:名词用作动词,摆酒席

4、。 ) 歌以赠之 (歌:名词用作动词,作诗。 ) 商人重利轻别离(重、轻:形容词用作动词,看重,轻视。 ) 五、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2难于上青天 (状语后置) 感斯人言 (被动句) 转徙于江湖间 (状语后置) 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状语后置) 问其人,本(是)长安倡女 (省略句) 送客(于)湓浦口 (省略句) 使(之)快弹数曲 (省略句) 沉吟放拨插(于)弦中(省略句) 六、要点选析 1、李白,盛唐诗人,字( 太白 ) ,号(青莲居士) 。现存诗歌九百多首,人称(诗仙) 。他的诗歌想像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彩瑰丽,语言清新自然,是继屈原之后的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杜甫曾称赞他“

5、笔落惊风雨, (诗成泣鬼神) 。 ” 2、 蜀道难是乐府旧题,大约作于742年。诗歌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形势,含有入蜀艰难和蜀地不可久居之意。末段寄寓了对蜀中军阀可能割据叛乱的隐忧,意在警戒当局者在形 式险要之处应当好好地用人防守。诗歌句式以七言为主,杂以其他长短句 3、杜甫,字(子美) ,后世称为(杜工部) 。他生活中唐朝由盛而衰的时代,因仕途失意,遭遇坎坷,历经战乱,因而能体念和同情人民的疾苦。其诗抒写个人情怀,往往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刻, 意境开阔,后世称(“诗史”) ,代表了我国古代现实主义诗歌的高峰。其诗形成了特有的(沉郁顿挫)的风格,他被后人称为(“诗圣”) 。 4、

6、 秋兴八首 (其一):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歌通过对巫山巫峡萧瑟的秋景的描写,引发对国家盛衰和个人身世的感叹,抒发了作者忧国思乡之情和孤独寂寞之感。 咏怀古迹 (其三):咏怀古迹是杜甫以夔州或夔州附近有遗迹的五位古人(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庾信)的身世遭遇为材料,发掘古人的情愫,抒发自己的感慨。本诗借昭君当年想 念故土、夜月魂归的形象,寄托自己想念故乡的心情,诗人借咏昭君村、怀念王昭君来书写自己的情怀。 登高:诗人在垂暮之年,在深秋时节,独自登高远望,纵目山河,俯仰宇宙,可谓壮怀激烈,慷慨悲歌。诗中有对漂泊生涯的感叹,有对老弱多病的嗟伤,但也有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执着。 让人感受到诗人忧

7、国忧民、感时叹逝的博大胸怀。此诗被后人推崇为“古今七言律第一”。 5、白居易,中唐诗人,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他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新乐府,就是一种用新题写时事的乐府式的诗。新乐府专门“刺美见事”, “歌诗合为事而作”,所以作者的新乐府50首全 都列入“讽喻诗”,这些诗歌广泛深刻地反映民生疾苦,揭露统治者的种种罪行,反对穷兵黩武,为妇女鸣不平,具有强烈的人民性和现实主义精神。代表作有秦中吟 、 新乐府 。 6、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 ,是一首叙事诗。诗歌借叙述琵琶女的高超演技和她的凄凉身世,抒发了作者个人政治上受打击、遭贬斥的抑郁悲凄之情。 在写作上,虽为叙事诗,但具有相当浓厚的抒情成分。特别

8、是琵琶女弹奏琵琶的一段,由于作者精通音乐,运用细致生动的艺术语言,描写音乐的音响和旋律以及演奏琵琶的指法,并通过“急雨”、 “丝 语”、 “流泉”、 “大珠小珠落玉盘”等具体事物来比拟各种不同音响,写出音乐的复杂变化,写出声音的疾徐轻重,更从这音响节奏中,衬托出弹者、听者的面部表情和内心活动,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 声,这都充分显示出作者诗歌创作的杰出才华。且“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等对琵琶声的侧面描写,渲染了当时的环境气氛,衬托了乐曲强烈的艺术魅力,也使读者面对如此情境、氛围、 心灵摇荡,不能自已。 7、李商隐,晚唐时期著名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诗歌创作上继承了唐代积极浪漫主义

9、精神和严谨、深沉、雄浑的语言特点,同时又融合了齐梁诗歌绮丽浓艳的色彩,形成自己的风格和流派。与 杜牧并称“小李杜”,与温庭筠齐名“温李”。 8、 锦瑟:这首诗全篇笼罩着一层浓重的哀伤低回、凄迷朦胧的情调氛围,反映出一个衰颓没落的时代中正直而不免软弱的知识分子典型的悲剧心理:既不满于环境的压抑,又无力反抗黑暗社会; 既有所追求向往,又时感空虚幻灭;既为自己的悲剧命运而深沉哀伤,又对造成悲剧的原因感到惘然。诗歌主要是运用象征的手法来表达情感,多用典故。马嵬(其二) :这是一首咏史诗。作者用倒叙的手法来记叙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叙事中又采用对比、反衬的手法。诗歌批判了唐玄宗的自私虚伪,同时也隐

10、含了人生无常,富贵难安 之意,启发世人记取唐玄宗沉迷情色,荒废朝政,致使国家陷于动荡、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的历史悲剧 第三单元 文言常识 一、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直不百步耳。 (直:通“只”,仅仅。 )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通“毋”,不要。 )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通“斑”,花白。 ) 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涂:通“途”,道路。 ) 輮以为轮。 (輮:通“煣”,使弯曲。 ) 虽有槁暴。 (有:通“又”,再。 暴:通“曝”,晒。 )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通“智”,才智。 ) 君子生非异也。 (生:通“性”,资质,禀赋。 ) 合从缔交。 (从:通“纵”,合纵,六

11、国联合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 ) 威振四海。 (振:通“震”,震慑。 )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弊:通“敝”,困顿,失败。 )3陈利兵而谁何。 (何:通“呵”,呵问。 ) 始皇既没。 (没:通“殁”,死。 ) 而倔起阡陌之中。 (倔:通“崛”,崛起。 )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传授。 ) 赢粮而景从。 (景:古“影”,像影子一样。 ) 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指不从师学习。 )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和今义。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古:黄河。 今义:泛指河流。 ) (古:谷物收成不好。 今义:凶恶,厉害。 ) 弃甲曳兵而走。 (古:逃跑。 今义:行,

12、走路。 )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古:供养活着的人。 今义:保养身体。 )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古:可以凭借。 今义:表示同意、认可。 )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古:这样,却。 今义:转折连词。 )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古:不要归咎。 今义:没有罪过。 ) 金就砺则利。 (古:指金属制的刀剑。今义:黄金。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古:检查。 今义:参加、参见等。 ) 用心一也。 (古:用,使用;心,心力。 今义:集中注意力,存心。 ) 蟹六跪而二螯 (古:足,脚。 今义:两膝弯曲,单膝或双膝着地。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古:安置,安身。 今义:托付,把理想、希望等

13、放在某人、物身上。 ) 流血漂橹。 (古:盾牌。 今义:指划船的工具。 ) 以为桂林、象郡。 (古:把作为。 今义:认为。 ) 赢粮而景从。 (古:背负,担负。 今义:获得,获胜。 )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古:崤山以东。 今义:山东省。 ) 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求学的人。 今义:有专门学问的人。 ) 吾从而师之。 (古:跟随并且。 今义:表因果的连词。 )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古:无论。 今义:没有。 )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古:一般人,普通人。 今义:许多人。 )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古:风尚。 今义:道路,道德。 ) 小学而大遗。 (古:在小的方面学习。 今义:指与中学、大学相对的“小 弟子不必不如师 (古:不一定。 今义:用不着,不需要。 ) 三、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义 数: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几。若干) 发: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打开) 数罟不入洿池 (密) 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派遣)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 (数目) 百发百中 (发射) 扶苏以数谏故 (屡次)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花开) 直: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只,不过) 兵:非我也,兵也 (兵器)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不弯曲) 穷兵黩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