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配置管理论文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1999541 上传时间:2018-05-3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资源配置管理论文 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教育资源配置管理论文 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教育资源配置管理论文 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教育资源配置管理论文 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教育资源配置管理论文 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资源配置管理论文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资源配置管理论文 (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资源配置管理论文教育资源配置管理论文 提要:我国现阶段资源供给的短缺,既有总量性短缺,又有财政性、体制性和结构性短缺。为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动态平衡,当前要把重点放在解决财政性、体制性和结构性短缺上,因此,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与财政支出结构,扩大政府宏观调控下的市场参与,强化政府在教育资源配置中调节公平与效率关系的作用。在过去二十多年间,随着与经济体制的转轨,我国解决了长期存在的“短缺经济”。与此相对照,教育领域的供求关系却仍然十分紧张,一方面教育供给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另一方面教育财政资源的供给不能满足教育事业迅速发展的需求,尤其是教育经费供给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我们实

2、际上面对着“短缺教育”的现实,许多教育问题由此而生。 “短缺教育”的特征及其成因,寻找其解决途径与策略,成为现阶段教育战略与政策的必要依据,也是我国教育经济学的一个现实课题。本文试图就“短缺教育”条件下教育资源的供给和配置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做初步的探讨。一、 “短缺教育”的发展性特征作为一个具有超大规模教育人口的发展家,教育供给不能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在我国将会持续一段相当长的时间。这是由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所制约的财力供给和教育发展的客观需求之间的现实矛盾所决定的。不过,不同时期这种短缺具有不同的阶段性特征。一般而言,开始主要表现为满足基本教育机会的资源供给短缺;之后主要是扩大和增加

3、教育机会的资源供给短缺;再后则是接受高水平、高质量教育机会的资源供给短缺。我国现阶段可以说是这三个阶段的教育短缺同时存在,只有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区侧重点有所不同。西部欠发达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尚未实现,资源性短缺首先集中反映在满足基本教育机会方面;中部中等发展程度地区,初步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资源性短缺转移到巩固“普九”成果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方面;东部发达地区,正在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资源性短缺集中在高等教育和优质基础教育资源方面。可见,教育资源的短缺会经历一个发展过程,在低层次教育短缺问题没有解决时,高层次的教育短缺必然存在,除非采取逆向发展战略,把有限的教育资源首先投向高等教育和精英

4、型基础教育,才可以暂时缓解高层次、高品质教育的供求矛盾。但是,从长远看,由于缺乏扎实的基础教育的支持,高等教育的发展必然会受到制约,最终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把握“短缺教育”的发展性特征,对于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地区的教育资源配置,教育发展战略重点的选择,具有与实践意义。我国现阶段教育资源供给的短缺,还具有过渡性的特征,既反映经济发展成熟程度的特点,又反映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过程的特点,突出地表现为既有总量性短缺,又有财政性、体制性和结构性短缺。总量性短缺是基本的、长期起作用的因素,取决于经济发展是否能够为教育发展提供充足的财政资源。而财政性、体制性和结构性短缺,则是在经济体制

5、转轨过程中的暂时现象,可以通过有效的市场调节和政府的政策调控得以缓解。因此,从政策研究与战略研究的角度,要把重点放在解决财政性、体制性和结构性短缺上。教育资源供给的总量性短缺,是我国教育供求关系基本矛盾的反映。例如庞大的受教育人口;居民生活进入小康水平后,教育需求高移,教育消费成为生活消费的新热点;国家确定以信息化带动化,教育必然要实行适度超前发展战略。这些因素使我国社会教育需求持续增长,教育规模不断扩展,仅各类学历教育的在校生就达到亿人。而由于国家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必然制约教育的投入水平。以 1998 年为例,我国人均公共教育经费为 167 元,生均公共教育经费为 945

6、元,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就使教育经费的供给难以满足现有教育规模的需要,更制约了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这就是我国现阶段教育供求关系的基本国情:由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的教育资源的总量性短缺,是制约教育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根本解决;而现在的问题是财政性、体制性、结构性短缺,加剧了教育资源供给的短缺程度,因此,现阶段解决好财政性、体制性、结构性短缺,可以缓解总量性短缺的程度。二、缓解财政性短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与财政支出结构随着的持续快速,我国财政性经费不断增长,从1990 至 2000 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由 569 亿元,增加到2563 亿元,其中政府拨款由 426 亿元增加到

7、2086 亿元。但是,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20 世纪90 年代前期逐年下降,从 1990 年的 3%下降到 1995 年的%,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之后开始回升,但直到 1999 年也只占%,并未达到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定 2000 年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 4%的要求,也低于 1995 年公共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世界平均水平。在 20 世纪90 年代中期实行分税制之后,中央财政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例从 38%上升到 52%,地方财政收入所占的比例由 62%下降为 48%,尤其是县、乡两级财政十分困难,严重基础教育,主要是基础教育的发展,因此,提高财政性教育

8、支出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例,是增加教育经费总量的基本途径,需要特别予以关注。改变财政性教育经费供给不足,从长远说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为教育发展提供坚实的财力基础,而从财政收支而言,一方面是努力增加财政收入,提高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我国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在 20 世纪 80 年代连年下降,从 80 年代初的 32%下降到 90 年代初的%,直到 1998 年才提高到 14%,明显偏低,影响财政对教育的支持能力。改变这种状况,一方面要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减少较为普遍存在的生产性浪费和行政性浪费现象,尽力扩大化税源,足额征税,堵塞各种漏洞,提高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

9、的比例,预算外收入纳入预算内管理,也就是要做大“蛋糕”,增强政府教育投入的财力基础。另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在财政支出结构中真正体现教育优先和适度超前发展的方针。现在国家财政对于亏损的国有的直接或间接的补贴,对于生产性建设项目的投资,仍然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势必影响国家对公共事业的投入。在公共开支中,行政管理费的增长过快,从 1991 年至 1998 年行政管理费增加了 4 倍,而同期预算内教育经费增加了倍,在全国正在实行政府机构改革的情况下,行政管理费的增加幅度超过了教育经费的增加幅度,是很难令人理解的。这里还没有中央部门的行政管理费与地方政府行政管理费增加幅度的差

10、别,也没有分析政府行政管理费增加的项目。总之,即使在现有财政收入总量的条件下,合理地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也有可能提高教育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例,进而提高财政性教育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为此,需要完善财政预算的审核制度,实行教育经费在财政预算中单列,增加预算的透明度和教育部门参与预算编制与审核的权力,保证财政支出真正体现国家发展的战略意向。三、摆脱体制性短缺:扩大政府宏观调控下的市场参与所谓体制性短缺,是指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办学体制和投资体制,造成单一的办学主体和投资主体,限制了非政府渠道的资源投入,其结果一方面政府投入越来越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另一方面非政府的教育资源难以进入教育

11、市场,加剧了教育资源短缺的程度。我国长期来沿袭计划经济同步的单一公办教育体制,政府承担了公办学校的几乎全部经费,随着教育普及程度的提高和教育规模的扩大,有限的政府教育投入越来越不能满足公办教育的经费需求。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来,我国逐步发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力量办学,开始突破单一的公办教育体制。到 1999 年止,全国共有民办教育机构 4138 所,在校学生 140 多万人,当年经费收入 48 亿多元,仅占全国教育经费总收入 2949 亿元的%;社会捐资和集资办学经费亿元,占教育经费总收入的%,其中农民集资 53 亿元,占%;学费、杂费收入亿元,占教育经费总收入的%.可以看出,各种非政府的

12、教育投入正在增加,尤其是学费、杂费的收入占教育经费的比例,从 1990 年的 2%到 1999 年的%,有了明显的增加。但是,与社会教育需求以及居民的支付能力相比,非政府的教育投入比例仍然偏低,现有的办学体制和投资体制,仍然没有为各种民间资本的投入提供宽松的环境,体制性障碍还是教育资源供给短缺勤的重要原因。既然体制性短缺的根源是办学主体和投资主体的过于单一,那么,改变体制性短缺的出路就在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尤其是改革单一的公立教育和政府投资的体制,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加大市场参与和市场调节的力度。具体地说,政府要改变作为教育资源供给的惟一主体的角色,分别教育的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私人产品的不同

13、属性,保证公共产品的供给,退出私人产品领域的供给,调节准公共产品的供给,扩大社会参与和市场调节,充分发挥市场调节教育供求关系的作用,增加教育资源的供给,缓解教育资源的体制性短缺,实现教育供求的动态平衡。解决教育资源的体制性短缺,政府与市场要在保证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与效率方面,发挥各自的作用。政府把保证义务教育的经费供给作为主要责任,实现基本教育机会的公平原则,同时把对非义务教育的投入,主要用于帮助处境不利的地区和人群获得公平的教育机会,并运用多种间接调控手段,创造市场参与的法规和政策环境。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探讨市场参与的多种途径,扩大市场准入,从社会吸纳教育资源供给,为社会增加更多的教育机会

14、。这里,仅就正在发展的几种社会参与的形式作些政策性探讨。发展多种形式的民办教育,广泛吸纳社会力量对教育的投入,这是解决体制性资源短缺的主要途径。在我国教育供求关系紧张的条件下,民间对教育的投入有很大的潜力,民办教育应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是,民办教育的规模仍然有限,学校数和在校生数仅占公办学校数的%,即使这样,现有的民办学校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一方面国家有关民办教育的法规和政策尚不完善,发展民办教育的政策和制度环境还不够完备;另一方面我国有着庞大的公立教育系统,民办教育起步不久,基础薄弱,在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因此,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发展民办教育需要采取多种形式,大体包

15、括:由非政府机构和公民举办的民办教育机构;公办学校改制,即校产国有,民办机制运行,亦称“国有民办”;公办学校举办民办二级学院或按民办机制运行的分校;由混合办学主体举办的民办学校,即一部分由公办学校的校产入股,大部分由民间资金投入,按民办学校机制运作;中外合作办学的学校,也按照民办机制运作。在各种非政府办学投资中,有国有企业、民主党派、社会团体,也有民营企业、公民个人等,而实际的经费来源主要还是来自学生缴费。因此,不能单纯以投资来源作为衡量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的依据,也就是说公立学校可以吸纳非政府的资金来源,而政府也可以资助民办学校;民办教育既可以由非政府机构和个人新建学校来发展,也可以利用公办教

16、育资源,通过改制来发展;作为非盈利性机构,公立学校与民办学校,可以通过发展多种形式办学,发展出各种混合型的学校。总之,办学体制的改革,要在国家法规和政策的规范下,更多地市场机制,按照有利于增加教育资源供给,有利于扩大教育机会,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的原则,突破现有体制的束缚,发展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多种办学体制,增强教育满足社会多种需求的能力。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公立学校,实行教育成本由受益者分担的原则,也是解决体制性资源短缺的改革举措。在教育普及程度不断提高教育规模迅速扩大的情况下,政府已经不可能承担公立教育的全部经费供给,非义务教育阶段按照教育成本的一定比例,适当收取学费,既是在教育投资上效率优先原则的体现,也符合教育公平的原则。20世纪 80 年代中期开始,在高等学校实行公费生、自费生、委培生制度,对一部分计划外的学生实行收费。20 世纪 90年代中期限,非义务教育阶段实行收费制度,高等学校实行收费并轨,统一按教育成本的一定比例收取学费和住宿费,义务教育阶段的公立学校收取少量杂费,使学杂费收入占教育总经费的比例由 1990 年的 2%增加到 1999 年%,成为教育经费各项收入中增长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