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健康教育认识管理论文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1976141 上传时间:2018-05-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育健康教育认识管理论文 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德育健康教育认识管理论文 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德育健康教育认识管理论文 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德育健康教育认识管理论文 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德育健康教育认识管理论文 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德育健康教育认识管理论文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育健康教育认识管理论文 (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德育健康教育认识管理论文德育健康教育认识管理论文 现在的中小学生在不久的将来就要担负起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要在未来社会中掌握竞争的主动权,并走在发展的前面,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必不可少的。心理学家的调查表明:一个人能否成功,知识和智力方面的因素占30,非智力因素占 70。许多追踪性的研究指出:在突出人才与平庸者之间,最显著的差异不是智力水平的高低,而是意志和性格等心理品质方面的优劣。翻开科学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大凡有造诣的科学家,他们的才能和成就与他们良好的性格特征、心理品质相映成趣、密不可分;他们之所以能成为高层次的创造型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是否具有坚定的自信、炽热的情感、宽广的胸怀、拼

2、搏的精神、顽强的意志等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在中小学开设心理辅导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学生家长教师的需要,下面我就从几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我们认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可分为 3 个层次:第一层次:学生心理健康维护。这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教育内容。智能训练,即帮助学生对智力的本质建立科学认识,并针对智力的不同成分,主要是通过种种现象的分析让少年学生认识人的心理世界,并把握一些最基本的心理学原理,如,什么是观察,记忆是怎么回事,上课时为什么会分心,怎样开动脑筋等。学习心理指导,即帮助学生对学习活动的本质建立科学认识,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短暂

3、兴趣与长远兴趣,广泛兴趣与中心兴趣,有趣、志趣、乐趣等;合理选择学习方法,如自主学习法,SQ3R 学习法;正确对待学习问题,如学习与学习动机强度,学业成功与学业失败,如何对待学习竞争和学习焦虑等。情感教育,即教会学生把握和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学会有效控制、调节和合理宣泄自己的消极情感,体察与理解别人的情绪情感,并进行相关技巧的训练,如敏感性训练、自我表达训练、放松训练等。人际关系指导,即围绕亲子、师生、同伴三大人际关系,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各类关系的本质,并学会处理人际互动中各种问题的技巧与原则,包括冲突解决、合作与竞争、学会拒绝,以及尊重、支持等交往原则;健全人格的培养,即关于个体面对社会生存压

4、力应具备的健康人格品质,如独立性、进取心、耐挫能力等。自我心理修养指导,即通过训练和教导帮助学生科学的认识自己,并在自身的发展变化中,始终做到能较好地悦纳自己,如悦纳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培养自信、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等;性心理教育,即关于性生理和性心理知识的传授与分析,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性别观念和性别认同,指导学生认识和掌握与异性交往的知识及技巧,如异性同学交往指导、早恋心理调适等。第二层次: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矫正。这是面向少数具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而开展的心理咨询、行为矫正训练的教育内容,多属矫治范畴。具体包括:学习适应问题,主要指围绕学习活动而产生的心理行为问题,如考试焦虑、学习困难、注意力不

5、集中、学校恐怖症、厌学等;情绪问题,主要指影响学生正常生活、学习与健康成长的负性情绪问题,如抑郁、恐惧、焦虑、紧张、忧虑等;常见行为问题,主要指在学生生活、学习中表现出来的不良行为特征,如多动、说谎、打架、胆怯等;身心疾患,主要指因心理困扰而形成的躯体症状与反应,如神经衰弱、失眠、疑心症、神经性强迫症、癔病等;性行为问题,主要指由于性心理障碍而产生的各种性变态行为,这一问题在小学生中出现的比例较少。这层次是帮助学生知道怎样才是一个健康的人,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及消除;如何保持健康的心理、良好的情绪,适度的智力活动,正确的自我观念,坦荡的胸怀,和谐的人际

6、关系;心理健康训练、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等。第三层次:学生心理潜能和创造力开发。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小学时期是心理潜能开发的最佳期。因此,心理潜能的开发与创造力的培养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它主要包括对学生进行判断、推理、逻辑思维、直觉思维、发散思维及创造思维等各种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同时,还包括对学生自我激励能力的训练等,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与能动性。三者互为条件,互相渗透,又各代表不同的目标层次,我们只有全面地把握它们之间的联系,才能发挥其整体功能。二、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应遵循的原则1、向全体的原则。由于现代心理辅导的价值取向由矫治转向预防和发展,故辅导应面向全体而不局限于部分寻求指导的学

7、生,唯此才能真正发挥心理辅导的作用。同时,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与个性特点。无论一个学生学习成绩和行为怎样,教师都有责任协助他们健康成长。2、尊重学生的原则。教育与辅导的基本信念是:人皆有其价值与尊严,人皆是平等而自由的。教育与辅导实际上是双方的一种交往过程,尊重是实现这种交往的基础,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最佳渠道。故辅导过程应无条件地接纳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即相信每个学生都是有价值和潜能的,尊重他们的文化背景、生活习惯以及独特的性格和行为,甚至对学生种种的不足采取宽容的态度。双方在人格上平等,心理上相容,学生才能开放自我,才能实现自尊、自爱、自强、自信。 “只有学生问题没有问题学生”。反之,不仅不

8、会取得辅导实效,而且很可能为学生的心理发展带来种种不良影响。3、发展性原则。人生是一个连续发展的整体,所以要将心理辅导贯穿教育的整个过程。心理辅导首先要关注的是学生的心理发展,协助学生学会接纳、适应、交往等,给学生以全面的心理支持,其次才是帮助学生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成长中的危机。4、以合作的态度视之的原则。心理教育与辅导的目的主要是助人自助,因此,教师不是以“万事通”的态度代替学生解决问题,而是从旁协助他们学到经验,并促其内化成自己的人生技能,使潜能充分发挥,迈向自我实现。辅导员绝不能使用强迫或高压的手段使当事人就范。辅导的效果乃基于当事人内在动机的表达与改变意愿,而不在外在的强迫或威胁。5、

9、活动性原则。根据实践性与应用性的要求,在确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时应突出活动为主的特点,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渗透于灵活多样、富有情趣的活动中,发挥心理教育活动的优势,注重活动过程的教育作用。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中,创造性地设计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与游戏,如角色扮演、绘画、想象、辩论、演讲、表演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在参与中、在亲身的体验中获得成长与发展。三、以有效的方法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套方法,总的说来是:“心理教育要全面、心理咨询应及时,心理调查、心理训练为辅佐”。具体做法是:1、开设心理辅导课程。目的是通过专门的心理辅导课,使学生能系统学习有关知识,并得到系统、科学的训练

10、。中小学的心理辅导课有多种模式,可以是以活动课为主的教学模式,即教师在较短时间内简明扼要地讲完要讲的心理知识,剩余的大多数时间用来组织学生在各种模拟的情境中活动,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活动中产生体验,学会自助;也可以是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即以教师为主导,让学生直接获得必要的心理知识,使他们对自身的心理能够得到科学的认识。从实效性来看,心理辅导课应以活动为主,形式有角色扮演、情景体验、讨论分析、谈话勾通、行为训练、心理陈述等。2、开展专题心理辅导。目的在于通过专题辅导,解决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同时,对确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要及时与医疗卫生部门联系就诊。其形式有二,一是团体心理辅导。通过创设团体情

11、境和开展活动,预防个体在各发展阶段由各类问题引发的一般性困扰。内容以个体成长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关键事件为主。二是小组心理辅导。小组人数一般以 510 人为宜,小组的活动时间、活动内容不宜作统一规定,应以学生实际需要和效果为准。具体包括小组长的选定、组员的具体组合、活动主题的确立等环节。内容以学习助人、自我认识等方面为主。3、进行学校心理咨询。它是指辅导教师运用心理学、医学等学科的专业知识和相应技术,针对学生的心理现状或问题作出分析、建议和辅导。学校心理咨询遵循的是教育模式,而不是医学模式,把来访的学生看作是正常人,而不是病人。心理咨询的形式:学校心理咨询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是个别咨询,即通过学生

12、来访、热线电话及“知心姐姐信箱”等,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心理咨询。二是团体咨询。即通过讲座、恳谈会、电视、广播、板报、书刊等,对学生提出的带有普遍意义的问题予以集体的解答与宣传。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应注意的两个问题:其一,学校心理咨询室不负责治疗心理疾病。的患者。应在初步诊断之后,推荐到心理医院或专业性医院去治疗。其二,心理咨询应有完整的记录,咨询教师应在每次咨询之后,立即补作咨询记录,补记得越详尽,对后来的咨询越为有利。4、渗透到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各种教育教学活动蕴含着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要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因素,把心理辅导有机地渗透在各科教学和各项教育活动之中。通过组织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科技

13、、体育、卫生、艺术等活动和各种参观、考察、心理训练及公益劳动等,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5、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辅导网络。学校要在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注意同家庭和社区建立联系,逐步形成学校与家庭、社会相互协作的心理辅导网络。从学校内部来说不仅要有清新、整洁、优美的物质环境,而且还要创设尊重、理解、信任的心理环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发展积极情感,增强适应能力和耐挫折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家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学校要通过家访、家长会、家长接待日、举办家长学校等多种形式,同家长建立经常性联系,帮助家长提高认识,争取他们与学校心理辅导的良好配合。要充分利用医疗、社区等社会资源,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心理辅导。总之,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我们的教师和家长“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式心机,它是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精神实质的重要环节,应该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以上几点,只是我在工作中的认识与探索,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进行尝试和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