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苏粤大学城建设考察报告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1924433 上传时间:2018-05-3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苏粤大学城建设考察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沪苏粤大学城建设考察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沪苏粤大学城建设考察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沪苏粤大学城建设考察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沪苏粤大学城建设考察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苏粤大学城建设考察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苏粤大学城建设考察报告(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沪、苏、粤大学城建设考察报告2006 年 2 月 23 日至 28 日,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朱善璐一行考察了上海、江苏、广东三地的教育改革发展情况,深入了解三省市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特别是高校布局结构调整及高教园区建设情况。根据善璐同志指示,3 月 1 日至 7 日,我们重点对上海松江大学园区、复旦大学江湾校区、上海大学新校区,南京仙林大学城、江宁大学城,广州大学城进行考察,通过座谈、实地参观及拍摄等,尽可能多地了解三地大学城建设及高校空间布局结构调整的有关情况,现报告如下。一、三地大学园区建设的基本情况(一)上海“22X”高校空间布局第一个“2”,以复旦大学为核心的杨浦知识创新园区,以上海交

2、通大学为核心的闵行紫竹科学园区;第二个“2”,为松江大学园区和南汇科教园区;“X”即是建设若干个与城市建设、产业发展和社会文化联系密切、优势明显的特色高校。1、松江大学园区(第二个 2 的代表)松江大学园区在上海的西北方向,距市中心区约 33 公里,从市区由快速干道直接到达。周围沪杭高速公路、沪青高速公路、318 国道等纵横交错,另有轨道交通 9 号线即将建成通车,交通便捷。 大学园区共占地约 7900 亩,规划在校大学生 8 万人,规划总建筑面积约 208 万平方米,其中教学建筑面积 123.44 万2平方米,生活区建筑面积 78.5 万平方米,教学资源共享区建筑面积约 6.5 万平方米。大

3、学园区一期建设于 2000 年 3 月,2003年底基本完成,二期于 2003 年开始建设,2005 年上半年基本建成。总投资已达 53 亿元。松江大学园区是一个由多所学科特色鲜明的大学组成的综合性大学园区。目前进入的学校有上海外国语大学、东华大学、华东政法学院、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和上海立信会计学院 6 所高校,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正在建设中。目前大学园区学生规模达 4 万余人。入驻的 6 所高校管理相对独立,地理分布上形成六大校区,总体划分为教学区和生活区两大区域,另辟田径场、会议中心、影剧院等资源共享区。园区各校根据“自愿结合、平等协商、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协调发展”的

4、原则,在保持各校自主办学和教学特色的基础上,形成了园区的学分制管理的办学特色。园区 6 所本科院校占上海本科院校总数的四分之一;教师总数 3030 人,占全市教师总数的 15;本科阶段共有 7 个学科门类 66 种专业,占全市专业种类总数的三分之一,专业总量达 109 个,占全市专业总量的 15。2、复旦大学江湾校区(第一个 2 的代表)根据上海杨浦知识创新园区“三区联动”总体规划以及复旦大学“就地拓展、就近发展”的整体布局,由教育部和上海市政府共同建设。该校区距复旦大学邯郸路校区 3 公里,在杨浦区新规划的江湾新城内。占地 1500 亩,规划总建筑面积 30 万平方米,总投资近 7 亿元,在

5、校生规模 15000 人。主要由行政会议中心、教学楼、图文信息中心、先进材料国家实验室以及后勤辅助用房等组成。该校区建筑风格融合中国传统与西方3文化,外形庄重典雅,内部现代开放。该校区定位于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国际文化交流基地、高质量科学创新基地、多学科协调发展产学研结合基地。3、上海大学宝山新校区(X 代表)上海大学原有 9 个校区,总占地 1356 亩,校舍建筑面积55.3 万平方米,校区分散,难以管理,综合办学效益较差。1998 年上海市政府决定保留原来占地面积较大的延长路、嘉定两个校区,其余 7 个校区的土地和房产进行置换。同时在宝山区征地 1500 亩建设新校区。到 2001 年宝山新

6、校区基本建设完成,各类建筑面积 42 万平方米,投资 14.6 亿元,在校生已达 17000 人。最近市政府又决定在该校区的东面再征地 500亩,规划建设校舍 20 万平方米,使在校生达到 20000 人。上海大学新校区气势恢宏,校园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先进。更为重要的是,上海大学借助新校区建设,带动学科水平和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提高,办学水平已经跨入国内先进高校行列。2005 年,上海市共有普通高校 60 所,另有独立二级学院4 所,共有普通本专科在校生 44 万人,研究生 7 万人,在校生规模接近“九五”末的 3 倍。经过“十五”期间高校布局结构调整,上海高校新增校园面积 24460 亩,比“九

7、五”末增加 147%;新增校舍面积 688 万平方米,比“九五”末增加 93%。目前,上海高校生均占地面积等办学条件指标已基本达到国家标准。办学空间的快速增长,为上海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基础。(二)江苏省高教园区建设情况江苏省从 2001 年开始大规模建设高教园区和大学新校区,相对集中的有 7 个,分别是仙林大学城、江宁大学城、常州大学城、淮安高教园区、扬子津科教园区、无锡高教园区和苏州4国际教育园区。截止到目前,7 个园区规划占地 43791 亩,实际征地 38374 亩;规划校舍建筑 1189 万平方米,已建设 551万平方米;计划建设投资 200 亿元,已投入 130 亿元;规划在校

8、生规模 40 万人,已入住 20 余万人。1仙林大学城距南京市中心仅 15 公里,北抵 312 国道,南达沪宁高速公路,东、西分别以规划中的公路三环和绕城公路为界,对外交通条件优良。仙林大学城由江苏省和南京市共同建设,规划用地 11703亩,规划建筑面积 285 万平方米,计划建设投资 54 亿元,规划建成 910 所院校、在校学生规模达到 1012 万人。到目前为止,大学城实际征用土地 11750 亩,完成建筑面积 200 万平方米,已投入建设资金近 53 亿元,有 10 所高校入住,目前在校生近 10 万人。这 10 所高校分别为: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邮电学院、

9、应天职业技术学院、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南京体育学院。按照规划,仙林大学城将努力建造成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型、智能型、开放型大学城。党和国家领导人李瑞环、李岚清、吴邦国、陈至立等先后到此考察指导工作。2江宁大学城江宁大学城位于南京地区经济最发达的江宁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江宁科学园(1997 年批准)内,地处南京市南郊,距市中心 20 公里,处于南京都市圈发展战略主轴方向,交通极为便利。5江宁科学园由南京民营科技园、江宁大学城和方山森林公园组成,辖区面积 240 平方公里。其中科技园一期 10 平方公里全部建成,投资

10、总额超过 15 亿美元,70入园企业为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了以西门子、日立、高精齿轮、南消股份、五洲制冷、多伦、中圣、汉德森为代表的机电一体化产业。江宁大学城于 2002 年启动,规划用地 9225 亩,规划建筑面积 250万平方米,计划投资近 40 亿元,可容纳在校生 10 万人左右。目前实际征地 7718 亩,完成建筑 80 万平方米,已投入建设资金 22 亿元左右。目前已有 9 所高校入住,分别为:中国药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南京医科大学、南京工程学院、江苏经贸学院、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南京交通学院、南京晓庄学院、金陵科技学院等,学科涵盖了工程、医学、经济、交通、师范、药学、艺术

11、等,成为江宁科学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江宁大学城由两大功能区组成:大学集中区和资源共享区。3其他 5 个园区常州大学城有 6 所高校入驻,规划用地 6214 亩,计划在校生 6 万人。苏州国际教育园有 12 所高校入驻,规划用地10.66 平方公里,已入驻学生 5 万人。淮安高教园区有 3 所高校入驻,规划用地 3,665 亩,计划在校生规模 4 万人。扬子津科教园区有 3 所职业技术学院入住,计划在校生规模 23000人。无锡大学园区有江南大学和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入住,计划在校生 26000 左右。“十五”期间,江苏省以新建扩建校区为主要特征的高校大规模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全省有 62 所高校建设

12、了新校区,占地面积 7 万亩、新建校舍 1100 万平方米,入驻学生 35 万。全省普通高校占地面积由 2000 年的 3333 万平方米增加到610805 万平方米,增加了 2.24 倍;校舍面积由 2000 年的 1562万平方米增加到 3739 万平方米,增加了 1.39 倍。全省现有普通高校 115 所,其中,本科高校 43 所,专科学校 72 所,高校数比 2000 年增加 44 所。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数由 2000 年的47.48 万人增加到 123.77 万人,其中研究生在校生由 2000 年的 2.29 万人增加到 7.79 万人,普通本专科在校生由 2000 年的 45.19

13、 万人增加到 115.98 万人。全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2000 年的 15%提高到 33.5%,比全国高 12 个百分点。同时该省积极推进高校老校区置换工作,去年 12 所省属高校置换了15 个老校区,置换面积达 1822 亩。(三)广东省大学园区建设情况广东省在“十五”期间提出,在珠江三角洲的广州、深圳、珠海、东莞四地启动大学园区建设计划,其目的是以大学园区建设推进本地城市化和现代化。1广州大学城广州大学城位于广州市东南角番禺新造镇小谷围岛及南岸地区,处在“广州高速公路交通(京珠高速公路、城市中部快线)、轨道交通(地铁四号线、地铁七号线)、普通道路交通、宽带网络信息交通”四位一体的城市交通

14、网络体系中,大学城的多元交通需求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规划范围 43.3 平方公里,其中可建设用地面积 30.4 平方公里;规划人口 35.40 万人,其中在校大学生 18.20 万人,教师员工 4.57 万人。目前 10 所高校全部入住,在校学生 14 万多人。大学城 2003 年 10 月开始一期房建工程,到 2005 年 11月全部工程建成完工。整个大学城共建设单体建筑 310 栋、520 万平方米,市政道路 69.9 公里,校园道路 120 公里,绿化7工程及相关配套设施 8.6 平方公里,城市综合管沟 19.79 公里。总投资 320 亿元。整个大学城按照资源分级共享(校区共享、组

15、团共享和城市级共享)的原则进行功能分区,形成了“轴线发展+组团放射”的结构布局。轴线上布局综合发展区、信息与体育共享区及会展文化共享区,实现了城市公共资源、体育设施、商业服务和交通网络的高度共享和充分利用。校区部分共分为五个组团,各组团由教学区、生活区、资源共享区、组团公共绿地构成。各校的主校门都临江开设,各校区均不设围墙。第一组团:中山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规划设计依据地形地貌,强调保护绿化、山体,保留原有水系,校园水波浩瀚。在道路布置、校园分区等方面,充分尊重原有地段的自然地貌。第二组团:华南理工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和广东药学院。突出“以人为本”,体现校园人文情怀。交通设计以人、自行车优

16、先、人车分流为原则,在资源共享区周边,设计一圈以人行和自行车为主的道路广场,保证教学中心区内部以步行为主的安静环境。 第三组团:广州工业大学、广州美术学院。功能分区明确,建筑布局紧凑。建筑均为南北朝向,促进空气流动。全面实现人车分流。建筑立面结合悬挑外廊进行遮阳设计,建筑底层架空。广州工业大学主教学区集中在东面,结合自然高地,大学入口气势恢弘。 第四组团:广州大学。校园布局强调以水为灵魂,形成标志性的校园特色。对基地内的水系进行整理,并在中央放大为湖面,由水分隔出若干个花园绿岛,布置教学楼群,保证湖、岛、8建筑良好的通视性。 第五组团:华南师范大学、星海音乐学院。是全岛自然山水环境最有特色的地块。组团内共有 13 个丘陵。规划充分考虑了对自然现状的尊重和对山体与植被的保护利用。建筑布局北密南疏,朝向有利于通风采光。各功能区规划用地和设施配备相对集中,并有明显空间分隔,动静分区,各功能区之间通过道路绿化隔离。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内,广州大学城在规划设计、工程质量、新技术采用、工期安排、工程造价、安全文明施工等方面,不断刷新城建记录。近一期工程就有 72 个房建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