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文论》名词解释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1810110 上传时间:2018-05-3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代文论》名词解释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历代文论》名词解释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历代文论》名词解释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历代文论》名词解释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历代文论》名词解释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代文论》名词解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代文论》名词解释(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代文论历代文论名词解释名词解释历代文论名词解释诗言志:尚书尧典中提出的关于社会功用的看法, “诗言志,歌永言” 。就是说诗是人的心灵的表现。由此确立了中国文艺的民族特点,与西方文艺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兴观群怨”说:这是孔子在论语阳货篇里提出来的关于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的说法。 阳货篇记载说:“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兴,指诗歌具体安排的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的精神之兴愤,可以使人从诗歌鉴赏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观,是指诗歌真实地反映社会政治和道德风尚状况,因而能让人从中观察出政治的得失和风俗的盛衰;群,则是认为诗歌可以有使人

2、互相交流感情,加强团结的作用;怨,是指文学作品有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孔子的“兴观群怨”说是现实主义的文学批评理论的源头,对后来的现实主义的文学批评理论和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成为后世文学批评的一个标准,影响了我国文学中现实主义传统的形成。论语的“思无邪”说论语为政篇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提出了“思无邪”说。 “思无邪”的批评标准从艺术上说,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诗三百中的作品起初不仅关涉内容(歌词) ,而且与音乐有紧密的关系。因此,从音乐上讲, “思无邪”就是提倡音乐的乐曲,要中正平和,要“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从文学作品上讲,则要求作品从思想

3、内容到语言,都不要过分激烈,应当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论语的“尽善尽美”说孔子论雅乐与正声时说过韶乐是“尽美矣,又尽善也“,又主张“放郑声“,因为“郑声淫“,又说“恶郑声之乱雅乐也“。其主要观点即是提倡雅乐,反对郑声。要求文学作品“尽善尽美” 、雅正中和,这是孔子文艺思想的审美特征。到底什么样才叫“尽善尽美”呢?孔子还说过的另一句话很重要,就是论语为政篇的“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 “思无邪”从艺术方面看,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从音乐上讲,中和是一种中正平和的乐曲,也即儒家传统雅乐的主要美学特征。从文学作品来说,它要求从思想内容到文学语言,都不要过于激烈,应当尽量

4、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诗可以怨孔子在论语阳货提出了“诗可以怨” 。 “诗可以怨”是说诗可以“怨刺上政” (论语集解引孔安国语) ,实际上就是说诗歌可以对现实中的不良政治和社会现象进行讽刺和批判。 诗经中许多民歌和一些文人作品就是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进行讽刺和批判揭露,如著名的民歌魏风中的硕鼠 、 伐檀等,以及小雅中的正月 、 十月之交 , 大雅中桑柔 、 民劳等,都是“怨刺上政”的作品。 “诗可以怨”对我国后世的文学创作,特别是诗歌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我国古典诗歌的批判现实的优良传统。古代乃至现代的许多诗人的作品都有批评和揭露黑暗现实的内容,例如屈原、杜甫、白居易、郭沫若、闻一多、艾

5、青等的批判黑暗政治的诗歌都可以说是受到了“诗可以怨”的影响。“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是孔子论关雎的话,意思就是快乐而不过分,哀愁而不悲伤,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要“诗无邪” ,从音乐上讲,就是提倡一种中正平和的乐曲,从文学作品上讲,就是不能过于激烈,应委婉曲折,不要过于直露。文质彬彬这是孔子在论语雍也中的观点: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就是要求文学作品内容和形式要完美统一,文采和质朴要搭配得当。这一理论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发展中始终起主导作用。(孔子的)“辞达”说孔子说的“辞达而已矣” ,从字面上说,当是说,写文章只要文辞能表达清楚意思就行了,不要片面地离开内容去追求形式

6、的华丽。但并不是说文学作品不要文饰,孔子还说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可以说明孔子认为一定的文饰还是必要的,其目的还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内容,并使它起到更大的作用。以意逆志说孟子在回答弟子咸丘蒙关于诗经小雅北山一诗应如何正确理解后,进而概括说) “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孟子的“以意逆志”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这个“意”应指读者之意,既不断章取义(如诸侯赋诗) ,也不牵强附会(如汉儒解诗) ,比较接近于还诗以文学的本来面目。所谓“以意逆志” ,就是说说诗者(即读者)要根据自己的历练、思想意志,去体验、理解作者的作品,不要死扣字眼,也不要受拘束于词句,曲解甚至

7、歪曲全篇的主旨。孟子以这种方法解说诗中的一些作品,接近于还其作为文学作品的本来面目,为中国文学提供了比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后世大量的诗话词话大抵是在此原则下展开文学批评和记录读后感想的。知人论世说“知人论世”说是孟子在孟子万章下中提出来的说法:“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 其意思是说,读者阅读文学作品应该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这样才能站在作者的立场上,与作者为友,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正确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知人论世”说 “以意逆志“说都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孟子以这种方法解说诗中的一些作品,接近于还其作为文学作

8、品的本来面目,为中国文学提供了比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后世大量的诗话词话大抵是在此原则下展开文学批评和记录读后感想的知言养气说(养气说)这是孟子在孟子公孙丑上中提出来的,篇中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内在的精神品格之美,养成“浩然之气” (具有高尚道德品质而形成的一种崇高的精神气质蕴涵) ,才能有美而正的言辞。这里的“养气”当是指培养自己的高尚思想情操和道德品格。 “养气”了,才能“知言” ,即知道如何写出好作品。这种思想影响到文学创作,就特别强调作家要加强自己的人格修养,然后才能写出好的文学作品。孟子的“知言养气”说抓住了人的最本质的人格蕴涵,被后人在文论

9、中广泛引用,形成了中国文论史上以气论文的悠久传统,对中国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都产生了巨大影响。言不尽意说这是庄子在天道 、 秋水中提出的关于言、意、道关系的看法.。庄子认为,认识主体的人在体认和把握深微之“道”时,语言和心意是有很大差别的,心意虽然也不能完全“察致”玄虚之“道” ,但毕竟可以把握到一些细微之处,即其“精”者;而“言”和记录言的“书” ,则充其量也只能得其“粗”者,因此虽圣贤之文章著作(“书” )也只能是“糟粕”而已,理应鄙弃之。庄子这一看似偏激荒唐之论,其实蕴涵着非常精辟的合理内核,即人的言论和书籍(当然也包括文学作品)在表达丰富复杂的心意时是并不称职的,只不过是蹩脚的工具罢了

10、。这就是后世文论中著名的“言不尽意”理论的源头庄子的“物化“说庄子的“物化“说是与他的“虚静“说联系的。庄子认为 “虚静“ 是认识“道“的途径和方法,是进入道的境界时所必须具备的一种精神状态。从创作主体来说,必须具备“虚静“的精神状态,这是能否创作合乎天然的艺术之关键。而从创作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来说。必须要达到“物化“的状态。什么是“物化“呢?在庄子看来,进入虚静状态之后,人抛弃了一切干扰和心理负担,就会忘掉一切,甚至忘了自己,不再受自己感觉器官的束缚和局限,而达到认识上的“大明“。作为创作者来说,主体的人也似乎不存在了,主体的“自然“(天)和客体的“自然“(天)合而为一,这就是进入了“物化“的

11、境界,这就叫做“以天合天“。处在这样状态下的创作自然是和造化天工完全一致的了。庄子的“得意忘言“说得意忘言“是庄子对言义(即语言与思维)关系的看法。 庄子外物篇说:“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提出了所谓“得意忘言“说。在庄子看来,言是不能完全表达意思的,即言不尽意。他说:“语之所贵者,意也。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天道 )庄子强调语言文字的局限性,指出它不可能把人复杂的思维内容充分地表达出来,这种认识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人的认识实践的实际情况,但也有明星的局限性。不过庄子的以言不尽意为根据的“得意忘言”说对文艺创作却影响深远。文学作品要求

12、含蓄,有回味,往往要求以少总多,追求“味外之旨” 、 “言外之意” ,而庄子的“得意忘言”说,恰恰道出了文学创作中言、意关系的奥秘。这对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产生了巨大影响,它在魏晋以后被直接引入文学理论,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注重“意在言外”的传统,并且为意境说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虚静说“虚静”说是中国古代有关创作构思的理论。 “虚静” ,最早是老子在道德经里提出“致虚极,守静笃”的说法,庄子极大地发展了老子的“虚静”的学说,认为它是进入道的境界时所必须具备的一种精神状态, 庄子大宗师说:“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庄子的“坐忘”就是 “虚静” ,是要使人忘掉一切存在

13、,也忘掉自己存在,抛弃一切知识,达到与道合一的境界。庄子认为虚静必须在“绝学弃智”的基础上方可达到,然而也只有达到虚静,才能对客观世界有最全面最深刻的认识,才能自由地进行审美观照,艺术创造力才最为旺盛,才能创作出和造化天工完全一致的作品。庄子的“虚静”说对后世影响极大,后世的文学家和文学理论家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庄子的“虚静”说的影响。来源:(http:/ - 历代文论名词解释_素心若雪_新浪博客“发愤著书”说司马迁在报任安书历述韩非、屈原等人的事迹后,总结说:“诗三百,大氐贤圣发愤之所作也。“提出了“发愤著书“说。司马迁通过分析历史上许多伟大人物的事迹和作品揭示了一个真理: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真

14、正伟大的作品,大都是作家坚持自己的进步理想或正确的政治主张,在遭到反动势力迫害后,为了抗争迫害而坚持斗争、发愤著书的产物。值得注意的是,司马迁的史记对汉武帝刘彻并没有发泄私愤,而是既写了他残忍、好大喜功和追求长生不老等可笑事迹,也写了他的雄才大略和文治武功的伟大之处,有着公正的“实录“精神。 “发愤著书“说对后来韩愈的“不平则鸣“说、欧阳修的“诗穷而后工“说都有很大的影响。发乎情,止乎礼义(主文而谲谏)这是毛诗序中提出来的,认为诗歌创作要“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原则,就是说诗歌创作要从感情抒发出发,但不能超越“礼义”的规范。由此,在揭露黑暗方面,必须“主文而谲谏” , “文”就是“文艺、艺术的方

15、式和手段” 。谲谏就是用隐约的言词劝谏而不直言。这就是说要用委婉的言辞来表达劝谏的意思。使“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亦戒”具有一定的民主因素,为后来进步的文家学运用文艺来揭露现实的黑暗提供了理论依据,但没有脱离儒家诗教的保守性,限制了诗歌的发展,容易成为说教的工具。情志统一说“情志统一”说(吟咏情性)是毛诗大序提出来的一个诗论观点,文章里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 从这里可以看出毛诗大序是承认诗歌是抒情言志的,它一方面肯定:“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另一方面又强调诗歌是“吟咏情性”的。故孔颖达说:“在己为情,情动为志,情、志一也。 ”情与志

16、是统一的。情,是感情,志,是志意怀抱,但具体所指,当多指对人伦教化、政教礼义得失的观点和看法。感情受到激发,就会发言成诗,而诗歌抒发这种感情,表达心中的志意。 毛诗大序强调诗歌“吟咏情性” ,但在情志关系上,它更重在志。这基本上是继承先秦“诗言志“的观点,但它正确地阐明了诗抒情言志的特点,说明对文学本质的认识已较先秦时代进一步深化了。 毛诗序这一关于诗歌本质的理论,进一步发展了荀子以来的情志结合的思想,比较明确地指出了诗歌通过抒情来言志的特点。情志说对后来文学批评的影响很大,后世对诗歌思想内容的评价多集中在情和志上。讽谏说毛诗序中提出讽谏说:“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 , “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讽谏“是讽而谏,就是在讽刺之中包含着“谏(劝说) ”的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