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观察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41757898 上传时间:2018-05-3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堂教学观察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课堂教学观察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课堂教学观察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课堂教学观察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课堂教学观察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堂教学观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堂教学观察(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研究课堂观察诊断技术的意义和作用 课程改革的核心和难点在于课堂教学 核心领域 中介技术 教育改革研究前沿 教师专业成长阶梯案例 实践反思的镜子 温家宝总理到黄城根小学听课 高效教学为什么不少教师意识不到教学中的问题? 1、 课堂是繁忙的场所,课堂决策复杂多变,课堂事件不可预测且公开化,老师忙得没有 时间仔细思考在做什么。 2、 教师培养未经课堂观察技术的专业训练,教师对课堂教学缺乏反省意识,因此对一些 问题会视而不见(“概念标签”“多一双眼睛” ) 3、 教师很少被人系统观察过,因此,他们很少收到有关如何提高他们教学效能的有价值 的反馈信息或建议。 4、 教师对教学行为的判断,大多是建立在

2、原有经验的基础上,需要先进理论与先进经验 的引领。 5、 缺乏一种机制,引导专家与教研员深入课堂,观察指导,与教师平等对话与交流。改进教学,促进教师、学生共同发展 首先不是为了打分,以地教师进行奖惩,而是为了利用观察诊断技术,发现教师理想与现 实的差距,创造的欢乐与两难的困惑,教师的教学行为,提供客观的信息,以促进其反省。教学是一门艺术,成功的教师应该关于善于观察和体认到课堂上所发生的复杂行为并迅速 做出恰当的回应。学会一种观察、描述、思考和解释课堂现象的方法,以便能对课堂教学 做出持续的改进。为制定学校改进计划提供依据,作为老师评价、晋升、录用、培养、表彰之参考,促其提 高。关注师生的课堂质

3、量,促进教师持续的专业发展。课堂教学的本质:积极参与 交往互动 共同发展做一个积极的课堂参与者积极参与的含义: 行为参与指学生、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行为努力程度,它包括了课堂表现(努力和钻研两 个变量)和时间参与(每天完成作业时间和每周补充学习时间)两个方面 认知参与是指学生、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其思维水平的学习策略,它分为深层次、浅层 次和依赖策略的三种变量; 情感参与是学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情感体验,它分为乐趣感、成功感、焦虑感和厌倦 感四个变量。教学的本质之一:对话性实践 对话是一种平等、开放、自由、民主、协调、富有情趣和美感、时时激发出新意和遐想的 交谈。师生与教材的对话 师生与情境的

4、对话 师生与自己的对话 师生 的对话,教学相长 生生的对话, “构筑伙伴” 老师与教师的对话:同伴互助二课堂观察诊断的含义 科学视角下“课堂观察”源于西方科学主义思潮,作为一种研究课堂的方法,发展于 20 世 纪 50、60 年代,美国课堂研究专家弗兰德斯 于 1960 年提出,后经不断修正:“互动分类 系统” ,即运用一套强编码系统记录课堂中的师生语言互动,分析、改进教学行为,这标志 着现代意义的课堂观察的开始 一般地,课堂观察是指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如眼、耳等)及有关辅助 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 ,直接或间接(主要是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 依据资料作相应研究

5、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堂观察强调“观课”的目的性,有别于听课的随意性。 而课堂诊断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评课,特指依据观察角度搜集课堂信息,判断筛选有价值 信息并进行整理,根据有价值信息对课堂教学的效果、师生的实际状态进行评价,提出改 进建议,提炼教学经验。 其中, “诊断”旨在伸进老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而传统的“评价”更多地指向狭义的终 结性评价。也可以这样说, “诊断”不仅仅有评定优劣的功能,更注重客观分析原因这一促 进老师教学水平提升的作用,寻找教师自身因素和外部因素,帮助教师改进教学。英国剑桥大学倡导的课堂教学观察 专业背景下的课堂观察:科学的观察,记录和关注关键教学事件(现场观察记

6、录与观看分 析录像带相结合) 就课堂的具体过程进行分析和讨论,得出结论,对照课前制定的教学目标和课程标准用课 堂观察结果来改进课堂绩效,提高教学质量三、课堂观察的用途 评估哪些这是有效的,哪些是低效的(重点关注课堂实际发生的过程) 详细了解不同的学生分工进展的情况,详细收集信息/数据,评估和判断教学的效能 在校内和校际间对课堂教学绩效进行比较和改进如何评估教和学的有效性评估教师评估学生评估作业较好地掌握了学科知识 制定有效的计划,有清楚的学习目标和适 当的教学策略 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调动学生参与 向学生提出挑战并期盼学生取得最好成绩 使用各种方法和资源,使所有学生学好获得新知识 和新技巧

7、, 发展思维, 加强理解力 积极参与, 学会应用,老师全面而有建设 性的评估了学生的 作业 根据教学目标设计 作业,既满足个体 发展,也满足不同有效利用时间,坚持用高标准约束行为 有效利用助教和其它方面的支持 有效利用作业扩展并巩固课堂知识 促进机会均等专注于学习, 并学有成效 发展独立学 习和合作学 习的技能技 巧层次学生的需要 评估学生在多大程 度上知道自己作业 完成情况是如何改 进的什么是有效的课后反馈? 放松但专业的氛围,提供讨论的机会; 清楚而准确的评估,提供有帮助的建议: 必须实事求是,公开评估优缺点,缺点不要太多 ; 着重行为,而不是个人 执教教师和学校了解自己的表现,并积极努力

8、改进; 执教老师乐于收到教学反馈,并在自我反思中尽快有所改进; 所有听课、评课教师都能从对话中获益,学到很多东西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育学院的研究 1、 知识来源 课堂知识是来源于老师、学生、教材、生活 2、 师生互动 强调老师提问的水平(填空式,思考式,封闭唯一、个性理解) 机会要、均等,个别差异 学生按兴趣,自愿组成学习小组 是否上升到原理、本质的高度,不是就生活论生活 3、 结果反馈 既要动手参与(过程) ,又要理性动脑(关注结果) 关注解决问题能力(有台阶分析性思考,能力提升方式)一个人能够对某个问题有所知的唯一办法是听不同的人对这个问题所提出的不同意见,了 解具有不同思维特点的人是如何

9、使用不同的方法来探究这个问题的。所有有智慧的的人都 是通过这种途径获得其智慧的。人的智力 的本质决定了只有这种方法才能使人变得聪明起 来。 约翰 斯图尔特 密尔自由论现场指导循环的三个阶段: 说课评课:反思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原因,改进的策略;提出新的教学理想和设计,继 续观察、分析和改进 备课说课:教师表达个人的教学观念,关注的焦点、对学生需求的了解与对课程的理解; 帮助理清教师的教学理想。 上课观课:共同搜集课堂教学资料,分析教师实际教学行为;弄清教师教学理想与实际行 为之间的差距。传统教学设计与现代教学设计比较传统教学设计现代教学设计赫尔马特和凯活夫教学论基本形成于 20 世纪 70 年

10、代,用系统方法整合了现指导下的教学准备和计划 工作。这种教学设计对规 范教学行为,使复杂的教 学工作有序可循起着积极 的作用。 (组织教学、检查 复习、讲授新课、检查巩 固新教材、布置作业) 1、 主要依据的是哲学的认 识论和教师的经验; 2、 教学设计侧重教,忽视 学生学,强调史学家科 知识传授,缺少对学生 学习心理机制关注; 3、 缺乏系统观代学习论、教学心理学和媒体技术,形成了教学设 计的系统方法。 加涅概括了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与环节: 1、 确定教学目标(学科、学期、单元、课) 2、 分析教学任务 3、 分析学生起点能力和个性特征 4、 行为目标 5、 编制标准参照测验 6、 选择与开

11、发教学策略与技术 7、 开发与选择教学材料 8、 设计与进行形成性评价 9、 修正与补救教学10、实施新课程的教学设计特点:为学习服务的教学设计对实施基础教学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 指导意义。 教学设计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学习,是为学习服务 教学设计要体现主体性, 。是核心 教学设计要体现情感性。 教学设计要让有多种机会应用所学的知识。 教学设计要广泛运用教学资源。 克服三种现象:教学目标分析中的“知识结果中心”倾向;学习分析中“教材中心”倾向; 教学策略制定中的“教师中心”倾向。四、课堂观察研究视角:趋向“整合”与“平衡” (一)国仙外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第一方面,教师特征与教学的有效性 始于 2

12、0 世纪上半叶:什么是有效的教学?什么 是有效的教师? 1、从观察入手,分析教师提问技巧水平 司蒂文森(1912)发现:教师 66%的问题是直接从教科书上提取的记忆性问题。 弗洛伊德(1966)重复研究:教师 77%提问的答案要求的是具体的事实。 2、问卷方法,要求各类对象写出优秀成熟教师和优秀青年教师身上十个最重要的显著特征。 赖安用肯定和否定两极相对 形式表述为: 热情、理解冷漠、无情 有组织、有效率散漫、草率 有刺激、富于想象力单调乏味、墨守成规 只是将教师心理特征与教学效果机械相连,而忽视了课堂实际过程。第二,课堂教学活动与教学的有效性 1、关注学生的学习,对教师教学提出更高要求加涅:

13、学习的条件 应用信息加工心理学和建构主义思想,阐明了五类学习的性质,有 效学习的条件及从四个方面分析有效教学: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结果。 布鲁纳:提出:任凭学科的基本原理都可以用某种的方式教给任何年龄段的任何儿童;强 调应该广泛应用“发现法” ,教师应“尽可能保留一些使人兴奋的观念” ,引导学生像科学 家那样“自己去发现它” 。 奥苏贝尔:学习包括有意义的发现学习和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学习的实质在于学习者能在 学习新知识时,与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之间建立起实质性的和非人为的联系。 2、关注交往与沟通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之间的交往与沟通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因素关注课堂内的社会

14、互动和文化环境。 强调合作、交流与“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如何处理高水平的认知水平与学生积极主动高参与度的关系? 如何运用启发式进行讲授式教学?如何改进提问技巧?相互对话学生能学多少?如何使对 话更有效?全班提问值得吗?如何更有效地组织小组讨论?英国朗曼公司出版一套有效教师丛书教学即沟通 ,提倡一种健康的、富有创建性的、既 能体现教师权威与纪律,又能体现平等与关爱的师生关系。3、关注教师策略和学生的学习策略 必须将具体的方法、技巧上升为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高层次的学习策略:解决问题的策 略、选择方法的策略、高认知策略、合作学习的策略、科学利用时间的策略、原理学习的 策略。 加涅按教学过程提出的系

15、统的教学策略: 1、 引起注意 2、 告知学习者课的目标 3、 激起对先前课的回忆 4、 呈现有区别性特征的刺激 5、 指导学习 6、 引起行为表现 7、 提供信息性反馈 8、 测量行为表现 9、 促进保持和学习迁移第三、教学环境与教学的有效性 为所有学生设计有效的学习环境(沃勒内 1988)的原则:轻松舒适(光线、温度、空 气、色彩、学习用具、教师布置) ;有益于教与学(明显区分的学习区、丰富的物质环境、 易于指导与监控) ;有足够的学习材料(宽松、材料丰富、自己和私人空间) 。 进而关注课堂气氛和课堂文化 对每一个学生接纳、理解与尊重。建立一个民主、开放、平等、和谐的学习共同体。创 设充满

16、情趣和问题的教学情境。第四、教学技术与教学的有效性 1、斯金纳的程序教学(上世纪五十年代要)强调“刺激反应”式的机械学习,但其思想很价值:即使用教学技术延伸人的感觉器官,代替一部分人的功能(计算机教学) 2、美国加州大学的微格教学(上世纪 60 年代 )针对某个教学片断,情境模拟,录像带复放,评议改进,培养提高教师课堂教学实际操 作能力,为控制条件下的练习和教学反馈提供了技术支持。 3、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多媒体及其组合的视听教学(取代静听)与计算机辅助教学。跨越时空,扩大受教育面,减少教学难度,便于及时反馈巩固,提高教学速度,扩大知 识容量,其于真实世界的问题情境,提供促进学习的支架和工具。但技术并不能保证学习的有效性,技术运用不当反而会阻碍学习。第六、教师专业知识与教学的有效性 L舒尔曼:教师专业知识分析框架 1、学科知识 2、一般教学知识 3、课程知识 4、学科教学知识(教学内容知识) 5、学习者及其特点的知识 6、教育情境知识 7、关于教育的目标、目的和价值以及它们的哲学和历史背景的知识 通过论证认为:学科教学知识(P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