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中学)模拟试卷2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1711144 上传时间:2018-05-30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中学)模拟试卷2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中学)模拟试卷2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中学)模拟试卷2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中学)模拟试卷2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中学)模拟试卷2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中学)模拟试卷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中学)模拟试卷2(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 (中学中学) )模拟试卷模拟试卷 2 21. “以僧为师” 、 “以(书)吏为师”成为古代(D)教育的一大特征。A.印度B.中国C.巴比伦D.埃及古代埃及在中王国以后开设了职官学校。这些学校都是以吏为师和以法为教,招收贵族和官员子弟。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校。文士精通文字,能写善书,执掌治事权限,很受尊重, “学为文士”成为一般奴隶主阶级追求的目标。于是“以僧为师” 、 “以(书)吏为师”成为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 2.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A) 。A.培养人B.传播科学文化知识C.促进社会政治进步D.促进经济增长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人,这是教育的

2、质的规定性。 3. 在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 、整齐划一的方法,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D)A.不平衡性B.阶段性C.顺序性D.差异性由于每个学生在知识、技能和兴趣特长方面的发展情况均有不同,所以在教学中不能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简单化处理方式,不能仅仅满足于每个学生一般的共同发展。而要采取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可行性的分层教学组织形式,根据人的个性差异创造适当条件,促使每个学生得到最大发展。4. 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A) 。A.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B.关于人的发展的理想C.人的各方面的和谐发展学说D.空想社会主义者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

3、展学说是确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5.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体现了教师职业的(D)角色。A.管理者B.示范者C.授业解惑者D.传道者教师负有传递社会传统道德、价值观念的使命,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 6. 国家课程的管理权属(D) 。A.国务院B.地方教育机关C.人大D.中央级教育机关所谓国家课程,是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其管理权属中央级教育机关。国家课程是一级课程。 7. 在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中,居于中心环节的是(A) 。A.领会知识B.引起学习动机C.巩固知识D.检查知识领会知识是教学的中心环节。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感知和理解教材。8. 在一次测试中,如果水平较高的

4、学生能得高分,而水平较低的学生只能得低分,那么就说明该测验的(D)较高。A.效度B.信度C.难度D.区分度专家点评:测验的区分度是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即具有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 9.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反映了德育的(C)原则。A.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B.导向性C.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D.疏导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教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10. 当班主任接到一个教育基础较差的班级时,首先要做

5、好的工作是(A) 。A.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B.建立班集体核心队伍C.组织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D.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教师在班集体的组建阶段,就应着手正常秩序的建立工作,特别是当接到一个教育基础较差的班级时,首先就要做好这项工作。 11. 智商是智力测验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简称 IQ,其公式表述为(B) 。A.IQ=智力年龄实际年龄100B.IQ=智力年龄实际年龄 100C.IQ=实际年龄智力年龄100D.IQ=实际年龄智力年龄100专家点评:智商是智力测验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简称 IQ。IQ=智力年龄实际年龄100。 12. 当条件反射形成后,对引起条件反射泛化的类似刺激不予强化,使类似的不同的刺

6、激被辨别出来,这是条件作用的(C) 。A.强化B.消退C.刺激分化D.习得刺激分化指的是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 13. 根据维纳的归因理论,如果学生把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学生会感到(B) 。A.惊喜和感激B.满意和自豪C.内疚和无助D.学习没有积极性根据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学生把成功归因为自己的努力,会感到满意与自豪。如果归因于运气,则会感到惊喜和感激。 14. 注重训练的形式而不注重内容的学习迁移理论是(D) 。A.关系转换理论B.经验类化理论C.共同要素说D.形式训练说专家点评:形式训练说认为心理官能只有通过训练才能得以发展,迁

7、移就是心理官能得到训练而发展的结果。 15. 知识根据不同的反映深度,可以分为(A) 。A.感性知识、理性知识B.具体知识、抽象知识C.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D.方式方法知识、普遍原理知识专家点评:由于反映活动的深度不同,知识可分为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 16. 在操作技能形成的哪个阶段,动觉控制起主导作用?(C)A.操作模仿B.操作整合C.操作熟练D.操作定向专家点评:在操作熟练阶段,动觉控制增强,不需要视觉的专门控制和有意识的活动,视觉注意范围扩大,能准确地觉察到外界环境的变化并调整动作方式。 17. 看阅读题的时候,带着问题去看文章,这种元认知策略是(C) 。A.调节策略B.注意策略C.计

8、划策略D.监控策略元认知计划策略包括设置学习目标、浏览阅读材料、产生待回答的问题以及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 18. 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B) 。A.道德理念B.道德行为C.道德品质D.道德意识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 19. 在发现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A) 。A.促进者和引导者B.示范者C.管理者D.领导者和参谋在发现教学中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发现和探究新的知识与问题。 20. 课堂纪律是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B) 。A.监控与管理B.准则与控制C.限制性影响D.限制与规范专家点评:课堂纪律是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准则与控制。 多

9、选题1. 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表现在(ABCDE) 。A.决定教育的规模B.决定教育的速度C.制约教育结构的变化D.制约教育的内容和手段E.决定教育发展的水平生产力水平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也对教育提出与一定生产力相适应的要求。教育的各个方面均会受到生产力的制约。 2. 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持外铄论观点的代表人物有(ABE) 。A.荀子B.华生C.孟子D.弗洛伊德E.洛克孟子和弗洛伊德是内发论者。 3.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有别于其他社会制度,概括起来有以下哪几个方面?(ACD)A.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B.优越的社会制度保证教育的极高的社会效益C.教育目的有鲜明的

10、政治方向D.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E.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学生都可以获得全面发展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有:以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教育目的有鲜明的政治方向;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4. 放纵型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往往具有如下哪些特点?(ABCE)A.任性B.懦弱C.幼稚D.思想活跃E.蛮横胡闹放纵型教养模式下的儿童是最不成熟的,他们缺乏自我控制力和探索精神,有极强的依赖性,遇到新奇事物或紧张事情就会退缩。 5. 学生具有三种最基本的内在动机,即(BCD) 。A.探索内驱力B.好奇内驱力C.胜任内驱力D.互惠内驱力E.尊重内驱力学生具有三种最基本的内在动机,即好奇内驱力

11、(即求知欲)、胜任内驱力(即成功的欲望)和互惠内驱力(即人与人之间和睦共处的需要)。6. 动机的功能有(ABD)A.激活功能B.指向功能C.持续功能D.强化功能E.刺激功能动机具有激活功能、指向功能、强化功能三种功能。 7. 影响迁移的个人因素有(ABD) 。A.认知结构B.学习态度C.学习材料的特性D.学习的心向E.教师的指导学习材料的特性属于影响迁移的外在客观因素。 8. 心智技能的培养,其原型应该具有的特点是(ABC) 。A.完备性B.独立性C.概括性D.整体性E.系统性心智技能的培养,开始于主体所建立起来的原型定向映象。在原型建立阶段,一切教学措施都要考虑到有利于建立完备、独立而具有概

12、括性的定向映象。 9. 发现教学要经历的阶段包括(ABCD) 。A.创设问题情境B.提出解答假设C.验证假设D.得出结论E.修改原有认知发现教学要经历的四个阶段有:创设问题情境、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验证假设、得出结论。 10. 下列属于教师促成纪律中结构创设的是(ABD) 。A.指导B.奖励C.协助D.操纵E.征求学生意见教师的指导、监督、惩罚、规定、限制、奖励、操纵、组织、安排日程和维护标准等,都属于结构的创设。而体贴则包括同情、理解、调解、协助、支持、征求和采纳学生的意见等。 填空题1.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生产劳动)与(教育)相结合。2.作为国力竞争的基础工程的教育,必须培

13、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这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3.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4.道德讨论中教师的提问可以分为“引人性提问”和“(深入性提问)” 。5.班集体是训练班级成员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主开展活动的最好载体。6.心理自我是在(青年初期)开始发展和形成的,这一时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7.现代迁移理论中,以(加特纳)和(吉克)等人为代表,认为如果两种情境中有产生式的交叉或重叠,则可以产生迁移。8.阅读技能、运算技能、记忆技能等属于(心智)技能。9.问题解决的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即 (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

14、假设和检验假设。10.个人可能为了避免他人的(非议或排斥),避免受孤立,因而发生从众现象。 简答题1. 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A.会B.不会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反映了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它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例如,失明者可通过听觉、触觉、嗅觉等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补偿。互补性使人在某方面机能缺失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与环境协调,为继续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条件。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能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因此培养自信和努力的品质是教育工作的重要

15、内容。 2. 简述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基本思想。A.会B.不会作为国力竞争的基础工程的教育,必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一代人才,这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1)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创新能力离不开智力活动,离不开大量具体的知识,但创新能力决不仅仅是智力活动它不仅表现为对知识的摄取、改组和运用,不仅表现为对新思想、新技术的发明,而且是一种追求创新的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倾向,是一种善于把握机会的敏锐性,是一种积极改变自己并改变环境的应变能力。(2)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相辅相成。对教育来说。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应成为教育活动的根本追求,成

16、为素质教育的核心。能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3)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传统教育把掌握知识本身作为教学目的,把教学过程理解为知识积累的过程。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没有也不可能得到重视。现代社会,知识的学习成为手段成为认识科学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学习方法的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的是“发现”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强调的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的精神。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应变能力、创新能力也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了培养和发展。 3. 教学的主要作用有哪些?A.会B.不会教学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不仅是智育的主要途径,也是德育、体育、美育等的基本途径,在学校整个教育系统中居于中心地位。教学的主要作用有以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