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爱国卫生运动与健康教育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1696852 上传时间:2018-05-3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爱国卫生运动与健康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农村爱国卫生运动与健康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农村爱国卫生运动与健康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农村爱国卫生运动与健康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农村爱国卫生运动与健康教育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爱国卫生运动与健康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爱国卫生运动与健康教育(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农村爱国卫生运动与健康教育农村爱国卫生运动与健康教育何 汉 文第一第一节节 序序 言言爱国卫生运动,由爱国、卫生、运动三个语汇组成,哲理深邃,内涵丰富。爱国,就是公民要对祖国无限忠诚和热爱,树立起对自己祖国的无限忠诚和热爱的思想感情和信念,爱国卫生运动冠以“爱国”二字,把爱国之情寓于群众卫生运动之中,可以广泛持久地动员组织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地参与,使爱国卫生运动有着坚实的社会基础、广泛的凝聚力和强大的生命力;卫生,在我国古代主要是指“养生”,有“护卫生命”的意思 ,从医学上讲,卫生可以解释为人的身体或精神健康的状况。 辞海对卫生的解释是:为增进人体健康、预防疾病,改善和创造合乎生理要求的生产环

2、境、生活条件所采取的个人和社会措施;运动,是个哲学名词。指物质存在的形式及固有属性,也指在政治、文化、生产、生活等方面有组织、有目的而声势浩大的群众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 21 条规定:“开展群众性卫生活动,保护人民健康” 。这充分反映了爱国卫生运动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爱国卫生运动是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切关怀下,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发展起来。1952 年,毛泽东主席发出“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粉碎敌人的细菌战争!”的伟大号召,一2个以除四害、讲卫生、消灭疾病为中心的群众卫生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开展起来。1980 年,中央爱卫第四次全委会议明确指出:随着

3、全党工作重点的转移,爱国卫生运动也随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除努力完成原有的除害灭病任务外,还要认真解决日益严重的威胁人民健康的环境污染问题。此外,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诸如生活环境、学习环境的改善,生态的平衡,食品的结构以及配合计划生育提高人民体质的问题,也都要提到议事日程上。因此,爱国卫生运动的内容和范围更加广泛,任务也更加艰巨和繁重。1992年,江泽民主席为爱国卫生运动四十年题词:“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高全民族的卫生素质,促进两个文明建设。 ”1996 年,江泽民主席指出:“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是我国社会主义卫生事业的一个创造,对于改善环境卫生,提高人民卫生知识和健康水平

4、,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优良传统,要继承和发扬下去。要继续把创建卫生城市、普及九亿农民健康教育行动及农村改水改厕,作为卫生工作的重点,积极加以推进,把这项工作同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活动结合起来。 ”江泽民主席的这一指示,为新时期爱国卫生运动指明了方向。50 多年来的实践证明,爱国卫生运动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卫生工作方式,符合我国国情和民意;爱国卫生运动是大卫生观念在我国现实条件下的体现,符合卫生工作自身发展的规律和要求;爱国卫生运动既是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又是物质文明建设的必要条件;爱国卫生运动是落实“预防为主”方针,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最佳途径;爱国卫生运动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落

5、实科学发展观,3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健康教育的基础是健康知识传播,健康教育的基本手段是教育和干预,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改变不健康行为,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减少或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因此,健康教育是一门研究以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影响个人和群体行为,消除或减少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科学。实践证明,我国于 20 世纪 50 年代初开始,在全国范围开展的以“爱国卫生运动”为代表的健康教育活动,就是基于我国国情的非常成功的伟大健康促

6、进实践,对大幅度提高中华民族的健康水平和人民群众的期望寿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第二第二节节 爱爱国国卫卫生运生运动动的工作方的工作方针针、基本任、基本任务务、主要内容、主要内容一、一、爱爱国国卫卫生运生运动动的工作方的工作方针针1998 年 11 月 13 日,国务院副总理、全国爱卫会主任李岚清指出,“今后一段时期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目标,大力改进和提高社会环境卫生水平,按照政府组织,地方负责,部门协调,群众动手,科学治理,社会监督,分类指导的工作方针,继续广泛深入地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李岚清同

7、志的这段4讲话,准确表达了爱国卫生工作的方针。政府组织,是指爱国卫生工作必须由政府领导、负责组织,应当把爱国卫生工作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列入各级政府领导的任期目标,将爱国卫生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地方负责,是指爱国卫生工作应当由各级地方政府的责任和义务。各级地方政府要从实际出发,全面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完成爱国卫生工作任务。部门协调,是指爱国卫生工作应当通过爱卫会及其办事机构,把有关部门的相关工作协调起来,组织起来,综合起来。爱国卫生工作,涉及 40 多个有关部门的工作,需要通过爱卫会及其办事机构,把这些部门的相关工作协调起来,寻找共同点、结合点,力

8、求同步进行,整体推进,形成合力,提高效率,取得效益。群众动手,是指爱国卫生工作必须放手发动群众,号召群众广泛参与。爱国卫生运动,其本质就是群众运动,只有把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调动起来了,才能取得成功。科学治理,是指爱国卫生工作必须讲究科学,依靠科学进步,治理城乡卫生环境的脏乱差现象。如城市污水处理、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除四害工作等,都依赖科学进步,都要讲究科学的方法。社会监督,是指爱国卫生工作的效果,如卫生城市、卫生县城、卫生村镇和卫生文明单位的创建工作,必须接受全社会的监督,接受社会的评价,同时,要靠社会舆论监督来参与爱国卫生的行为。5分类指导,是指爱国卫生工作的推进,应当根据不同地区经

9、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同,实施分类管理和指导服务。比如,经济发达的地区,可以鼓励其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卫生县城、省级卫生村镇等,经济欠发展达地区,卫生创建的水平可以低一点。二、二、爱爱国国卫卫生运生运动动的任的任务务不同时期的爱国卫生运动的主要任务,有所不同。建国初期,爱国卫生运动是为了粉碎美帝国主义的细菌战而发动起来的一场全国规模的卫生运动,既是一场卫国战,又是一切移风易俗,改变我国卫生面貌的卫生战。这时期爱国卫生运动的主要任务是大搞环境卫生,消灭病媒生物,融卫生工作于爱国运动中。到 1955 年以后的爱国卫生运动,主要以配合农业发展纲要的实施,以改善农村卫生状况,保护劳动力为主要任务,以除四

10、害、讲卫生、消灭疾病为主要内容。爱国卫生运动不仅限于预防和消灭疾病,而且关系到改变人们的精神面貌。1957 年中国共产党八届三中全会对除四害、讲卫生、消灭疾病进行了讨论,进一步明确了爱国卫生运动的任务和目的是:“除四害,讲卫生、消灭疾病,振奋精神,移风易俗,改造国家。 ” 由于 10 年动乱,爱国卫生运动一度停滞,无论城乡,大多数地方开始呈现出脏、乱、臭的现象,苍蝇、蚊子、老鼠等病媒虫害大量繁殖,到处为害,一些烈性和急性传染病也乘虚而入,暴发流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爱国卫生运动出现了新的转机,我国宪法作出了“开展群众性卫生工作,保护人民健康”的明确规定。1978 年 4 月,中共中央发出

11、决定,恢复中央和地方各级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提出6了“加强领导,动员群众,措施得力,持之以恒”的 16 字方针。新时期爱国卫生运动不仅要完成原有的除害灭病任务,而且还要研究解决各行各业在实现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新的卫生问题。从农村来说,主要是粪便无害化和饮用水源的净化问题;从城市来说,卫生基本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比例失调,垃圾粪便污物不能及时清运和处理;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是涉及多种学科的社会卫生管理科学问题。从认识上说,必须看到和病害作斗争,既要有主动的积极的精神,又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危害人体健康的各种病害,都有其发生发展的规律,必须掌握和利用它的规律,有针对性采取措施,才能收到应有效果

12、。从工作方法上说,同病害作斗争,必须把治标同治本结合起来,坚持以治本为主。 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内容更加广泛,任务更加繁重,它既是四个现代化建设的组成部分,又要为实现四个现代化服务。运动的重点在于提高科学性,向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和经常化迈进。通过提高运动的科学性来提高运动的效果,它的具体任务是:1、继续广泛发动群众开展除害灭病运动,坚持标本兼治,治本为主,研究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各行各业出现的影响卫生、危害人民健康的问题;2、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普及卫生科学知识,提高人民群众的卫生文化水平;3、健全完善卫生规章和管理监督制度,发扬中华民族爱清洁、讲卫生的优良传统,树立以卫生为光荣,不卫

13、生为耻辱的社会主义新风尚;4、把爱国卫生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各行各业规划,结合城市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因地制宜地加快7城乡卫生基本建设,农村以“两管五改”管水、管粪,改水、改厕、改畜圈、改炉灶、改厕所为重点,城市以搞好垃圾、粪便、污水、污物的清理和无害化处理为重点;5、配合植树造林,绿化、美化环境,防治污染,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 爱国卫生运动过程,是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的过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求,每一个历史时期的任务都赋予了新的内容。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已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爱国卫生运动的任务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其主

14、要任务是:组织领导除四害活动,切断病媒疾病传播途径,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组织开展创建卫生城市(县城)及文明卫生单位(村镇、小区)活动;组织协调农村改水改厕,推进村镇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维护村容整洁,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作用;开展全民健康教育,不断提高群众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组织协调重大疫情和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群防群控工作。爱国卫生运动的目的是发挥国家、集体(部门)、个人的协同作用,运用群众路线的方法,组织全社会力量,除害灭病,改善工作生活环境,从而达到提高人民健康的目的。三、三、农农村村爱爱国国卫卫生工作的主要内容生工作的主要内容目前,农村爱国卫生工作要突出抓好以下工作:1、

15、大力开展创建卫生县城(镇)和卫生村活动。创建卫生县城(镇)和卫生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树立农村形象,改善投资环境的重要举措,是党和政府为人民群众营造良好的生产、生活、学习环境,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重要手段,是社会主义物质文8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载体。文明不文明,首先看卫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从清洁卫生上突破。不能想象,一个环境脏、乱、差的城市,能称得上文明,能吸引投资者。县乡党委政府在抓经济建设的同时,要重点抓好卫生县城(镇)和卫生村创建工作。目前全国已有 188个国家卫生县城(镇),我省嘉禾、长沙、石门、澧县、沅陵县已进入了国家卫生县(镇)行列,全省还有 27 个县城、

16、2 个建制镇 24 个村分别获得省级卫生县城、省级卫生镇、省级卫生村称号,但仍要不断地创新、提高。卫生县(镇)不是终身制,它一旦停滞不前或是不能坚持长效管理,将随时取消其命名。全省各城市(镇)要认真总结经验,更广泛地组织和动员群众,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把创建卫生城市(镇)活动搞得更扎实、更有成效。2、积极推进农村改水改厕。要把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在农村。做好农村卫生工作,保护和增进农民健康,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农村改水改厕是带动农村环境改善的龙头,对预防和控制疾病,加快农村脱贫致富和防止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具有重要作用。据统计,我省虽有 96%的农村人口饮水卫生条件得到了改善(相对于直接饮用塘、河、湖、沟水),但只有 55%的农村人口饮用水自来水(包括中小型自来水厂供水、山泉引流、高位水池以及用微型电泵提水等)。全省有卫生厕所 701 万座,占农村总户数的 54%,其中真正能做到粪便无害化的不足 330 万户,还有近600 万户农村厕所仍然是两块板一个坑或两块板一口缸。近两年,我省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