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藏古玉 老问题连着新问题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1640403 上传时间:2018-05-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藏古玉 老问题连着新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民藏古玉 老问题连着新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民藏古玉 老问题连着新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民藏古玉 老问题连着新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民藏古玉 老问题连着新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民藏古玉 老问题连着新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藏古玉 老问题连着新问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民藏古玉民藏古玉 老问题连着新问题老问题连着新问题民间玉器收藏发生变化了吗?古玉收藏者与古玉专家正在思考怎样的问题?在刚刚结束的全国工商联古玩业商会中国古玉器研究会主办的“首届民间古玉展”上,民间古玉收藏圈内一些专家们根据自己不同的背景、经验就不同方面提出了他们各自的看法。面对我国数量巨大的文物遗存,吕济民一直主张国藏与民藏并举,同时引入市场化机制,通过激活收藏市场来鼓励民间力量完成文物与文化的传承,当收藏市场发展到今天,这位当初力主修订文物保护法的权威人士又怎么看民间收藏的发展呢?吕济民:民间古玉收藏三大趋势当前民间古玉收藏趋势的标志性特征有三点。第一,当前古玉收藏一个显著的趋势就是更为积极

2、地投入市场,进入流通领域,增加商业含量。民间收藏必须投入市场,这是我当初的观点。民间收藏古已有之,是古老的事物,但在当代改革开放后又成了新的事物,而且是面对商业化社会。在当初修订文物保护法时,对这个收藏市场化的问题争议很大。现在回头再看,市场化以后,民间收藏发展的形势是好的,而且,以前旧有的古玉收藏就是玩儿古董,都是自己玩,不展览,不流通,不卖,历朝历代如此,但现在市场化之后,古玉要通过各种形式推向社会,推向市场,这是时代赋予的特征。但是,在新的形势之下也遇到一些问题,其中最大的是真假问题。不过收藏市场不怕假货,收藏者要从不断提高自我水平来考虑问题。第二,古玉收藏正由分散的个体转向群体。自古以

3、来,收藏都是个体行为,一家一人收藏,但是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下,一个人很容易吃亏。收藏个体向群体化转化,并形成层次,这是一个方向。第三,古玉收藏正在把收藏、研究、展示融为一体,扩大社会影响。由于个体收藏向群体化发展,过去是收藏的做收藏,研究的搞研究,展示的做展示,现在演变为各种力量融为一体,一个人在组织中不用分担更多,也就有可能在研究上更下功夫,其余的事情交给组织中更擅长的人去负责,这对于民间收藏的发展是有利的。记者观点:市场化对于收藏与文化传承的积极作用勿庸置疑,但是市场化这把双刃剑的另一面也始终保持着锋利,收藏者要在喜悦中保持清醒。如果说,古玉收藏的组织化是古玉收藏经历了长期的积累才出现的,是

4、收藏市场进步的表现,那么民间古玉收藏组织也面临良性发展与如何作用于市场的课题。收藏市场常有人说“古玉卖不过新玉,新玉卖不过仿玉” ,还有观点认为玉器收藏,年代是一个并不重要的问题,应该把目光放在玉器本身的材质等特点上不管怎么说,古玉的收藏价值被有意无意地贬低了,那么如何认识古玉的收藏价值呢?周南泉:古玉收藏价值何在古玉收藏总的来说比较混乱,一方面真假难辨,另一方面玉器鉴定群龙无首,没有一个人能说了算,而对于一件高古玉,要么就是否认,要么就是不敢认,问题一大堆。同时,由于高古玉不能上拍卖会,市场被禁锢,因此高古玉在市场上的地位甚至不如料器,这很不正常。玉器材质的特殊,不损坏,不怕水,不拍摔,就是

5、坏了,大件也可以改小件,在历史上其他各种材质都不能够留存下来的时候,往往只有玉器才能够把历史搞清楚,比如说龙的产生,比如说古代人的头饰、衣服、宗教信仰等,在玉器上都有反映。很多人只注意高古玉的材质与珍稀性,忽视了高古玉的历史价值,因此对于高古玉的价值认知也就出现了偏差。“黄金有价玉无价” ,因为在古代,玉器曾经是被古代政治、帝王放在第一位,老百姓根本不能用,价值无法估量。在文化上,古人会把最好的东西献给神、祭祀天地,也会把最好的东西留给子孙,现在我们也用玉来雕观音等用来佩戴。在道德上,玉器所代表的文化同样深厚。如今,玉器又具备了经济属性。所以,玉器是一种很特殊的艺术品,它的很多方面值得收藏者再

6、深入探讨。玉器从原始社会就为部落首领所使用,直至唐代以前,都是帝王才能使用,没有民间的东西。古代玉器为什么那么漂亮?就是因为不惜工本来做。唐代以前的玉器如果套用瓷器的说法,都是“官窑” 。宋代以后,民间也可制作收藏玉器,但也主要还是用于宫廷。有人认为,红山文化玉器有 300 件。我想,当时大型的活动与重要人物都要使用玉器,1000 年时间能做多少这样的玉器呢?一年做 1 件就是 1000 件。古玉不像金属会被改铸,古代人对古玉还要加以保护,因此历史上大部分的古玉都会留存下来,数量肯定会很多。现在是古玉收藏最低潮的时候,古玉不会是现在这个价格,最终国内古玉市场应该是世界上价格最贵的地方。 记者观

7、点:周南泉先生始终认为,只要有眼力,在如今的收藏市场上,少则百元,多则千元就能买到像样的古玉,你说古玉数量有多少?但这一点的确和很多藏家的认识并不一致。有藏家指出,古玉收藏市场对于一般收藏者来说险象环生,而不识玉是影响古玉价值评估的根本所在。理解先人,理解古玉可能是古玉上路的第一步。齐家文化是古玉收藏一个不断升温的领域,有人热衷于齐家古玉,也有人袖手旁观,觉得齐家文化面目模糊,究竟应怎样看待齐家文化呢?雷从云:齐家文化玉器被低估目前齐家文化考古发现有 1000 多个墓葬,只有 30 多处遗址被发掘,每一处都有玉器。早在上世纪 50 年代,其中一座墓葬就出土了 83 块玉璧。怎么这么多?材质如何

8、?工艺怎样?问题并未解决。前两年台湾出版的关于黄河流域玉器的书,收入的大部分玉器标为“故宫旧藏” ,很有意思。其中一本图录中 140 多件新石器玉器当中,黄河流域有 98 件,其中黄河上游有 50 多件,大量是被今天称之为齐家文化的玉器。 “故宫旧藏”中还有 14 件有乾隆题词,有的是乾隆先后三次题诗,还有四方印玺。我相信这是真实的。再有,清末吴大征在古玉图考的图录当中,也有素面无纹的玉器图,和今天齐家文化出土的玉器也没有什么两样,相信吴大征也一定是从各种渠道获得了资料。以上两个例子说明,齐家文化不是新问题,但是大家的认识却不一样。现在齐家文化玉器的市场情况比较复杂,有些“齐家文化风格”的玉器

9、超出了考古所知,材质与沁色与出土齐家文化玉类似,这些玉器怎么看?从造型看,齐家文化出土的东西平面的多,兽类的、有纹饰的少,但是民间收藏的情况要丰富得多,不仅有片状器,还有立雕。片状器不仅工整,而且有纹饰。玉璧接近正圆,钻孔也接近正圆,打磨磨光好。刀、钺、璋都有,有的东西和后来得二里头、三星堆没有两样。这些东西怎么看呢?难道说民间的东西都是假的?现在收藏古玉的情况是,收藏不敢收藏,卖不敢卖,买不敢买,古玉市场相当混乱,也相当困难。以前,齐家文化的玉卖不上价,但在三年前已经达到几千元一件,现在是几万、几十万一件,但齐家文化比起红山文化与良渚文化来,价格低得多,但玉质又好很多,应特别关注。 记者观点

10、:齐家文化在收藏界是一个充满争议的领域,无人拥有绝对权威的话语权,红山古玉何尝不是如此?是民间收藏走得太快,是市场化泡沫泛滥,还是考古与国藏研究先天不足呢?无论何种原因,只有真正的思考者与研究者才会走得更远。良渚玉器是古玉当中一个重要的收藏代表,相对而言,高水平良渚玉器的仿制难度更高,良渚玉器的业内专家也更希望藉此告诉收藏者,他们完全有能力学会玉器鉴定,用眼力战胜仿品。汪遵国:克服玉器鉴定的心理障碍要研究玉文化,就要鉴定玉器,这回避不了。认为玉器研究难度太大,不可捉摸,真伪放在一起,不能判断,似乎玉器鉴定是随意性很大的学问,这是古玉爱好者面临的共同的心理障碍。实际上不对,玉器鉴定是一门科学,入

11、门不难,深造也办得到,只要路子对,完全可以上道。在玉器界,除专业人员外,有许多很好的鉴定专家就来民间,收藏者应该有自信今天可能只有 60 分,明天就可能 80 分,后天就可能是 90 分,因此收藏者面对古玉一定要相信自己。以良渚玉器来说,已发现的良渚玉器有上万件,那么民间有多少呢?我举个例子,有一次南方搞某项工程,一次性就出土了几千件良渚玉器。现在大型工程很多,有些出土的玉器流落到了民间。良渚玉器做假的也很多,且相当逼真,但如果对良渚认识得比较透,完全可以看出来。目前能鉴定良渚玉器的大约有 20 到 30 人。判断良渚并不难。比如以玉料来说,良渚所使用的是地方性玉料。经对比研究发现,良渚玉器与

12、小梅岭玉矿所产的玉吻合,小梅岭有近 10处玉矿点,玉质与和田玉类似,属透闪石、阳起石系列,呈浅灰状,但与和田玉又有质量的区别。和田玉要在百倍的显微镜下面才能看到纤维,而良渚玉在 20 倍放大镜下就可以看到平行纤维,材质不如和田玉,而与岫岩、四川、甘肃等地的玉质也都有区别,因此在玉料上可以区分清楚。其次,良渚玉器也有良渚玉器特殊的受沁特点。玉料一般情况下,无论是地上还是地下,表面会起变化,即二次氧化。浙江的沁就是所谓“鸡骨白” ,这个真“鸡骨白”是要有亮光的。江苏出土的沁色没有浙江严重,出来的玉比较鲜艳,有的没有沁。在玉器主体纹饰上,各种纹饰繁简不一,其中最典型的神人骑兽纹,对比一下真迹就很好识

13、别。再有做工,良渚玉器很细腻,钻孔是大小头,细部纹饰再用细石器帮忙加工,工艺特点也容易把握,再加上 30 多种器型,良渚玉器不是多难把握,因此收藏者只要这些要点把握住了,鉴定没有那么难。记者观点:对于古玉鉴定,行家一直认为“有人用 5 年可以成为高手,有人用 30 年仍然一窍不通” ,原因在于收藏者是否在不断思考中掌握了鉴定的要领。而最基本的收藏真谛还在于实事求是,同时远离“唯利是图” 。 周南泉:古玉收藏价值何在古玉收藏总的来说比较混乱,一方面真假难辨,另一方面玉器鉴定群龙无首,没有一个人能说了算,而对于一件高古玉,要么就是否认,要么就是不敢认,问题一大堆。同时,由于高古玉不能上拍卖会,市场被禁锢,因此高古玉在市场上的地位甚至不如料器,这很不正常太不正常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