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大考研之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简介

上传人:洪易 文档编号:41599552 上传时间:2018-05-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安交大考研之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简介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西安交大考研之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简介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西安交大考研之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简介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西安交大考研之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简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安交大考研之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简介(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第 1 页 共 3 页西安交大考研之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西安交大考研之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 重点实验室简介重点实验室简介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其前身创建于 1908 年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交通大学前身) 电机专科,是中国高等教育创办最早的电工学科;是全国电工二级学科设置齐全、师资力 量雄厚、实验设备先进的电气工程学院之一。历经百年沧桑,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今天已 成为我国电气工程领域人才培养和研究创新重要基地。学院目前主体学科为电气工程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并涵盖控制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 与技术 2 个一级学科。拥有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科基

2、础课程电工电 子教学基地、陕西省智能电器及 CAD 工程研究中心。现有教职工 190 人,其中院士 2 名、国家教学名师 1 名、“”4 名、“国家 杰出青年”2 名、陕西省教学名师 3 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 15 名、教授 51 名(其中博士生 导师 34 名)、研究员 2 名、副教授及高级工程师 75 名;拥有教育部创新团队 1 个、国家级 教学团队 2 个、陕西省优秀教学团队 1 个。另聘有双聘院士 3 名、海外兼职教授 4 名。学院设有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 2 个本科专业,其中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专业在全国排名第一,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目前在校本科生 1679 名,各类研究生

3、1688 名, 其中博士生 209 名、工学硕士生 770 名。百年来,学院本着兴学强国,尚实严谨的精神,以育人为本,历经几代电气人的传承 与创新,形成了“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的办学特色。迄今,已为国家培养 本专科生 18000 余名,硕士研究生 2909 名,博士研究生 398 名。其中包括钱学森、邱爱慈 等 30 位两院院士和邹韬奋、江泽民、陆定一、蒋正华、王安等众多著名的专家和杰出人物。学院教学改革成绩显著。十余年来编写出版各类教材、科研专著、译著 150 余种,建 成国家级电工电子教学示范中心,获国家精品课程 5 门、国家教学成果奖 8 项、优秀教材 4 部;陕西省精品课程

4、 3 门、陕西省教学成果奖 29 项、省部级优秀教材 11 部。学院是教 育部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单位,也是电气工程领域工 程硕士教育协作组的组长单位。电气工程学科紧紧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学科创新开展科学研究,2003 年以来电气工程 学科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 79 项、国家电网公司和国家南方电网公司有关特高压输电项目 15 项。制定了国家电网公司 750kV 系统用主设备技术规范 Q/GDW103-2003 至 Q/GDW108-2003 等 6 项标准,为世界第一套高海拔 750kV 输变电主设备技术规范;制定 了国家电网公司 1000kV 交流特高压输变电设备试

5、验规范,为国际首创。2009 年我校被评 为“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建设特殊贡献单位,邱爱慈院士和彭宗仁、马志瀛、李盛 涛、郭洁四位教授被评为特殊贡献专家。 2005 年以来,电气工程学科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4 项,省部级奖 20 项;授 权发明专利 181 项。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1800 余篇,其中 SCI 收录论文 385 篇、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第 2 页 共 3 页EI 收录论文 910 余篇。在电工学科领域主办的国际学术会议共 3 次,在国际上产生了重大 的影响。本学科已与美国、日本、加拿大、法国、德国、英国、瑞典、荷兰、波兰、韩国、 新加坡等 14

6、 个国家近 60 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科技协作关系,在国际上已有较高 的学术地位。 现代设计及转子轴承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 1999 年由教育部批准正式成立。其核心 机构始建于 1958 年,1963 年开始培养研究生,1984 年设立机械学博士点,1994 年经国家 教委批准建成润滑理论及轴承转子国家教委开放研究实验室,1999 年成为教育部现代设计 与转子轴承系统重点实验室,是教育部首批重点实验室之一,已经发展成为我国摩擦学研 究的三大基地之一。实验室的支撑学科为机械设计及理论重点学科。实验室现任主任由轴 承转子系统专家陈渭教授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雒建斌教授担任。总

7、体定位“现代设计及转子轴承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依托西安交通大学建设的国 家级研究平台,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承担国家高水平应用基础研究任 务,解决国家重大转子轴承系统-工程摩擦学系统需求,面向纳米表面摩擦学领域国际前沿 科学问题研究的特色基地。发展目标建立提升我国产品设计竞争能力的现代设计理论,推动我国大型高速精密转子轴 承系统的创新设计发展,提高我国重大装备摩擦学系统全生命周期内服役能力,确立纳米 表面摩擦学在国际学术前沿中的引领地位。取得具有显著社会价值和重要国际影响的学术 成果。主要研究方向现代设计、转子轴承系统动力学、工程摩擦学、纳米表面摩擦学、滚动轴承系统 动力学

8、。与国内外同行相比,重点研究现代设计中的知识流理论及知识服务(现代设计), 高速高精度水润滑滑动轴承系统设计(转子轴承系统动力学),重大装备摩擦学系统的全生 命周期监测技术(工程摩擦学),纳米表面设计实现及摩擦学行为原理研究(纳米表面摩擦学), 高速精密滚动轴承服役性能研究(滚动轴承系统动力学),并取得了相应的代表性成果。以 知识获取及新知识流理论的现代设计思想为指导,以满足国家重大需求的转子轴承系统的 摩擦学动力学设计研究为核心,以面向国际学术前沿的纳米表面摩擦学科学为特色,成为 转子动力学与摩擦学的国际化科研基地。主要研究项目及成果在 20072012 年期间,主持 973 课题 2 项、

9、子课题 3 项,国家重大专项子课题 4 项。主持 863 计划项目 10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1 项,重大培育项目 1 项,面上 项目 22 项,青年项目 4 项;国际合作项目 9 项;国内大型企业合作课题 127 项,军工课题 18 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2 项,三等奖 2 项。在国内外刊物上发 表论文 286 篇,其中 SCI 检索论文 90 篇,出版专著 8 部,参与编写英文专著 1 部。已获 准发明专利 38 项,软件著作权 20 项。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 38 人,其中有院士 1 人,教授 14 人,副教授 12 人,讲师 11

10、 人。经过多年来的科研、教学实践和国际交流,在实验室的绝大多数研究方面已经形成 了以中青年科研人员为主的学术骨干队伍。实验室现有站内博士后 2 人,在读博士研究生 78 人、硕士研究生 124 人。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自 2007 年,承办国际生物摩擦学大会 1 次,西安交通大学-名古屋大学摩擦学双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第 3 页 共 3 页边研讨会 2 次和全国性轴承研讨会 1 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50 余人次,本实验室教授和博 士研究生多次前往美国,英国,日本等地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在国家及学校的资助下,先 后有 8 名博士研究生前往美国哈佛大学、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英国

11、里兹大学、日 本东京大学和日本东北大学等国际一流研究机构进行为期 1-2 年的研究工作,建立国际合 作平台。实验室主持多项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与国际企业(日立基础研究所,日本精工 NSK 基础研究所,美国 Honeywell 公司,等)建立合作研究关系;并将研究成果应用转化到 英国 Newcastle,美国 Purdue 大学等高校。此外面向国内重大需求,实验室与瓦轴,沈鼓, 河南煤化等多个大型企业共建试验平台,推动我国大型高速精密转子轴承系统的设计理论 发展,提升我国重大装备摩擦学系统全生命周期内服役能力。主要研究设备在依托单位 985 工程的资助下,实验室建立包括有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

12、微 镜,接触角测量仪等大型仪器的公共测试平台,面向学校及社会开放。此外,本实验室的 最大特色是自制设备,本评估期内的自主创新实验台显著增加。实验室仪器设备主要由三部分组成:(1)服务于摩擦学的:ECR 等离子体溅射设备, 人工关节实验模拟机,小载荷摩擦微振动位移测量装置,矿用刮板输送机减速器润滑油在 线监测,以及硬盘摩擦数据丢失/退磁测试装置等。(2)服务于转子轴承系统力学的:高速水 润滑电主轴系统样机,高速水润滑动静压滑动轴承试验台,滚动轴承摩擦力矩测量装置, 以及球形纳米粒子气膜润滑实验装置等。(3)服务于现代设计及网上合作研究的软、硬件设 施及设备。这些实验装置等均是实验室人员自制组装,和在原有设备基础上进行功能开发 完成的,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这些自主创新平台由于其功能的特殊性,面对实验室内部或 学校内部开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