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着教育的理想寻梦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1596125 上传时间:2018-05-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怀着教育的理想寻梦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怀着教育的理想寻梦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怀着教育的理想寻梦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怀着教育的理想寻梦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怀着教育的理想寻梦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怀着教育的理想寻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怀着教育的理想寻梦(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6 页怀着理想的教育寻梦怀着理想的教育寻梦记平坝县逸夫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王艳琼肖树西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美丽, 领着一群小鸟飞来飞去”每次走进她的办公室,电脑里总是放着这首有名的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上,王艳琼,这位美丽而平凡的女性,正如歌词中缩写的那样,自小便怀揣当教师的梦。三十多年来,她坚守在平坝基础教育事业的第一线,一路走来,以理想的教育不断实现着教育的理想。如今,人们审视着这位年已四十八岁的女校长,目光里充满了敬佩和惊叹1978 年的 7 月,在中考的志愿书上,年仅十五岁的王艳琼面临着人生的一个重大抉

2、择,对她寄予厚望的双亲希望成绩一向拔尖的她填报高中,然后在她身上实现他们这一生没有实现的大学梦。王艳琼若有所思,沉默不语。 “我想教书!”在父母那充满疑虑而又严厉的目光的追问下,王艳琼语气坚决而又果断说出了自己的打算,并不顾父母的再三劝阻毅然在志愿书上写上了“平坝师范”四个字,从此,平坝教育界有幸有了这么一位辛勤的耕耘者。1980 年 9 月,一个丰收的季节,秋风送爽,艳阳高照。王艳琼兴高采烈地走进了乐平区大屯中心小学的教室。课堂是她神往的殿堂,讲台是她心仪的圣地。看着孩子们一个个稚嫩的面孔,求知的眼神,她心中顿时涌起一股甜蜜的幸福感。从这一天起,她在三尺讲台上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中国共产党成立

3、 90 周 年“党旗飘飘”主题征文第 2 页 共 6 页业不懈追求,开始了漫漫的求索路。1996 年 8 月,刚过而立之年的王艳琼被组织从待遇优厚、工作舒适的教师进修学校调到新成立的逸夫小学任校长。此时的逸夫小学,只有一座孤零零的四层新建教学楼,水电不通,教室办公室空空如也,尚未硬化的操场路面荒草丛生,泥泞不堪,没有围墙一些选调来的老师一看这个环境,吓得扭头就走。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来报名,看到条件如此简陋,也在唉声叹气之余,摇着头将孩子带往了其他学校。王艳琼没有怨言,也没有气馁,她深知万事开头难的道理。她挨家挨户上门动员那些被吓跑了的教师到学校上班,制定了学校发展规划张贴到辖区醒目处,说学校的困

4、难是暂时的,承诺一定会在短期内改善学校的软硬件环境,给广大家长吃了定心丸。一些对她抱着期待和信任的家长终于把孩子送来了,但许多家长还是在驻足观望学校终于勉强招收了一年级三个教学班一百二十多名学生,在 9 月 1 日这一天顺利开学了。为了尽快改善办学环境,王艳琼带领学校的九名教师在艰难中跋涉。学校不通水电,配套的水冲式厕所无法使用,孩子们男男女女都在操场边的田坎边上解手,看着不雅不说,也污染环境。王艳琼和老师们买来锄头、砖刀等工具,拉来砖头、水泥、沙子和石板,大家在放学之后,当起了建筑工,短短三天,硬是在校园东头修建了一个男女分用的简易厕所,暂时解决了燃眉之急。为了尽快让学校通上水电,王艳琼一个

5、星期不知要跑自来水公司和供电部门多少趟,但由于资金不到位一直未果。经过她和学校教师向两家单位介绍学校创业伊始,资金短缺,困难诸多的现状,并晓以“发展教育,全民有责”的大义,两家单位终于减免了多数费用,派人为学校通上了水电。为了解决操场硬化、围墙修建等一大堆难题,王艳琼开第 3 页 共 6 页始了漫长的“化缘”之路。她揣上教育局开的介绍信,走东家,跑西家,厚着脸皮到平坝各个有钱单位厮磨求助,向私营企业主和社会各界搞募捐。对此很多人很不理解,他们说办学本来是政府行为,政府投资少导致学校硬件设施差不是你王艳琼的责任,学校又不是你家的,干嘛要低声下气地到处求爷爷告奶奶的。面对人们的说三道四,王艳琼一笑

6、置之,仍然锲而不舍地穿行于“求人”的坎坷道路上多少个不眠之夜,多少次风雨兼程,多少次跌跌绊绊,说了多少好话,求了多少人情,真是说破了嘴,跑断了腿。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王艳琼一片赤诚倾情教育事业的顽强精神的感召下,终于争得了各级部门与社会各界的同情、支持和赞助,学校终于初步告别了那粗陋不堪的环境古人说“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王艳琼,你不是男儿却巾帼不让须眉,你具备男儿的气概,男儿的风范。逸夫小学尽管基础薄弱,步履维艰。然而,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你在困境中挺直腰杆,四处奔走,八方游说,换得了“建设逸夫新校园,大庇学生俱欢颜”的成就。你的精神着实令人可钦可佩!在千方百计改善学

7、校硬件环境的同时,王艳琼没有忘记学校的中心任务是“抓好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提高办学效益和水平” 。为此,她坚守在教育教学第一线,身体力行带头抓教学工作。在王艳琼看来,教书育人是金子般的事业,最大限度追求教育教学质量是她的淘金目标,在淘金过程中实现着她金子般的人生价值。早在建校那年的第一个学期,逸夫小学便在全县的期末考试中夺魁,三个班语文、数学两个学科的及格率均达 100%,平均分都在 95 分以上,占据了全县第一、二、三名。由于一炮打响,第二个学期,要求把孩子转第 4 页 共 6 页入逸夫就读的家长几乎挤破了门。从那时起,学校九也不再为生源发愁了。建校十多年来,逸夫小学的教学质量每年跃上一个新台

8、阶,在全县从未跌破前三名,被人称为“逸夫现象” 。这是与王艳琼重视和狠抓教育教学管理是分不开的。在三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从一般教师到学校领导,王艳琼她无时不把慈母般的师爱洒在中小学的校园里,洒在平坝这块富饶而美丽的土地上。她情系热土,心系孩子。为学校、为孩子,她总是把自己个人和小家置之度外,把孩子的学习和安危系在心上。在教师面前,她是校长是领导。她勤于钻研,治学严谨,对教育教学工作一贯高标准、严要求,一丝不苟。她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使学校全部工作走上制度化、正规化。她努力工作,以身作则,使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发生了深刻变化,学科竞赛、升学考试都取得优异成绩。对同志,她总是关心爱护,无微不至。

9、老教师赵继惠说:“在逸夫小学,王校长是个重感情的好领导,她以情管人,关心每一位教师,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十几年来她从未和我们红过脸,闹过纠纷。我们和睦相处,互敬互爱。 ”在学生面前,她既是严师又是慈母。她时刻想着孩子,关心着孩子。在城关中学(现平坝第二中学)任教时,她上两个班的语文,还兼任学校的团支部书记。她了解到部分学生家庭极为困难,许多住校生正在在身体的黄金时期,但一日三餐清汤寡水,导致营养不良,面黄肌瘦,有的学生甚至饿得昏倒在课堂上。此情此景,王艳琼是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她在每天下午放学后请这些学生来到她家,亲自下厨做上一顿可口的饭菜给他们打牙祭,补充营养。这种做法她一直坚持了十年之久,

10、直到调离城关中学为止。第 5 页 共 6 页2002 年元月,王艳琼的爱人调到关岭工作,一星期很难回家一次。从此,赡养七十多岁婆婆和抚养教育孩子的家庭重任就完全落在了她一个人的肩头上。从这个时候起,王艳琼的人生就在学校和家庭间两点一线来回徘徊。白天,她在学校里忙活,晚上,她回到家洗衣做饭,为老人尽孝,教育孩子,做到了家庭工作两不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王艳琼在教育战线上高质量、超负荷的辛勤耕耘,精心播种,使逸夫小学的教育之花终于结出累累硕果。如今你走进逸夫小学,高高的围墙、敞亮的教室、翠绿的草坪、圆形的花圃、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映衬着那紫荆、那月季,那青竹,那飘荡地朗朗读书声,给学校平添了无限生

11、机与希望。从建校起,逸夫小学的各项工作连连在全县同级同类学校中屡屡拔得头筹,从学校管理到教育教学质量,从教师队伍建设到学生素质发展,从推行素质教育到实施新课程改革,逸夫小学取得的一个个优异成绩令广大同行刮目相看。学校在发展,王艳琼本人也在成长,小学中高级教师,省级语文骨干教师、特级教师、贵州省教育名师、全国中小学骨干校长,平坝县县乡基础人才,安顺市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安顺市市管专家一个个荣誉、一个个奖项金子般熠熠生辉。王艳琼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竭尽全力,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在平坝县人民中间广为传诵着。记录她先进事迹的文章情倾育人路在安顺日报上刊登,电视访谈节目倾一腔热血育华夏人才2011 年

12、 11 月在平坝电视台滚动播放,在全县引起极大反响。十几年来,先后主持并承担四个省级教科研课题的立项研究,发表(获奖)学术论文 50 多篇,各级各类报刊杂志社寄来的索稿信绵延不断,优质课在国家、省、市、县频频第 6 页 共 6 页获奖成就斐然的王艳琼并没有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也没有以此为资本追名逐利。我曾开玩笑说:“王校长,你在小学校长的岗位上干了这么多年,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你却没有真正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没有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谋个一官半职。 ”她笑笑说:“平平淡淡才是真”“清风播四海,百世留芬芳” 。王艳琼,你用你的满腔热血和青春年华,殚精竭虑,以实际行动不断践行着入党时在党旗下的铮铮誓言,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在无悔的教育人生里铸造了中华民族崇高的师魂风范,谱写了一曲中国共产党员、巾帼英才的华美乐章!你的生命之灯将因热情而大放异彩,你的生命之舟将因拼搏而胜利前行。作者姓名:肖树西工作单位:平坝县逸夫小学联系电话:139857145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