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利率该调,还是不调?——基于博弈论的解读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41585920 上传时间:2018-05-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存款利率该调,还是不调?——基于博弈论的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存款利率该调,还是不调?——基于博弈论的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存款利率该调,还是不调?——基于博弈论的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存款利率该调,还是不调?——基于博弈论的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存款利率该调,还是不调?——基于博弈论的解读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存款利率该调,还是不调?——基于博弈论的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存款利率该调,还是不调?——基于博弈论的解读(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存款利率该调,还是不调?存款利率该调,还是不调?基于博弈论的解读基于博弈论的解读摘要摘要利率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在存款产品的利率竞争过程中,各家银行不甘落后,步调总体上基本保持一致。因为,谁都难以承受储户流失之伤。在股份制银行之间,利率之战难以避免。如何在利率战中抢占先机,居于主动?本文认为,利率之战,其实就是一个多家银行多阶段动态博弈的过程。因此,可以尝试着从博弈论的角因此,可以尝试着从博弈论的角度加以解读。度加以解读。基于博弈论的分析视角,遵循对客观事物“具体抽象具体”的认识过程,本文以兴业、中信、民生、浦发和光大这五家在规模、利润方面更具可比性的同类型银行先后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调存款利

2、率”的实例为基础, 通过抽象的博弈过程来解释为什么现实中各家银行会纷纷选择上调存款利率及其背后的逻辑。既然利率之战可以理解为是一个“多家银行多阶段动态博弈”的过程,因此,今后每次央行调整基准利率及其浮动范围时,把握利率因此,今后每次央行调整基准利率及其浮动范围时,把握利率调整的最佳窗口以抢占先机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调整的最佳窗口以抢占先机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此外,在利率浮动此外,在利率浮动范围进一步放开之后,利率调整的节奏和节拍也很值得我们研究,范围进一步放开之后,利率调整的节奏和节拍也很值得我们研究,不能简单地一浮到顶。需要讲究策略、讲究方法。不能简单地一浮到顶。需要讲究策略、讲究方法。这也可以尝

3、试着从博弈论角度进一步展开探讨,为实践提供一些思路。一、背景提要一、背景提要央行宣布 6 月 8 日起将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 1.1 倍的首日,各家银行的存款利率出现了较大差异,我国银行业的存款利率首次出现分化: 工、农、中、建、交五大行,其活期存款利率上浮 1.1 倍至 0.44%;1 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 3.5%,约为基准利率的 1.08 倍; 大多数股份制银行活期存款利率为 0.4%,1 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3.25%,未在基准利率水平上上浮。 宁波银行、南京银行为代表的城商行,除活期利率上浮 1.1 倍达到 0.44%外,1 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也达到上限,为 3.575%,

4、位居前列。就在大家还在比较究竟把钱存进哪家银行更划算的时候,多家股份制银行于 9 日又纷纷调高了 8 日才对外公布的利率(央行制定的基准利率),直追五家大型银行。而包括华夏、深发展、兴业在内的六家银行更将一年期利率上调至 3.575%,与南京银行、宁波银行并列成为“存款最划算银行”。不过有意思的是,这种情况仅维持了一天,9 日即出现了大反转。股份制银行纷纷调高了存款利率。民生、招行、光大、浦发、中信、渤海银行,其相关存款利率均进行了上调,调整后与大型银行保持了一致。即:一年期存款利率调整为 3.5%,活期利率调整为0.44%。但渤海银行是个特例,其 2-5 年期存款利率均高于其他银行。而华夏、

5、深发展、兴业、广发、恒丰、浙商六家银行,更将存款利率上浮至 1.1 倍上限,挤入“存款最划算银行”行列。到了 6 月 14 日,中信和民生两家银行终于坐不住了,将存款利率调整为和兴业等股份制银行一样,即将一年期及其期限以内的存款利率上调至上限。紧接着,15 日、16 日和 19 日,光大、招商、浦发三家银行也陆续跟进。至此,兴业、招商、中信、民生、浦至此,兴业、招商、中信、民生、浦发和光大这几家同类型银行的存款利率完全保持一致。发和光大这几家同类型银行的存款利率完全保持一致。在这短短一个月内,各家银行多次利率调整背后的推手是什么?遵循着怎样的逻辑?这是本文试图要解决的问题。二、利率调整的逻辑二

6、、利率调整的逻辑基于博弈论的解读基于博弈论的解读基于博弈论的分析视角,遵循对客观事物基于博弈论的分析视角,遵循对客观事物“ “具体具体 抽象抽象 具体具体” ”的的认识过程认识过程,下文将以兴业、中信、民生、浦发和光大这五家在规模、利润方面更具可比性的同类型银行 11先后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调存款利率”的实例为基础, 通过如下的博弈过程来解释为什么各家银行在现实中会纷纷选择上调存款利率及其背后的逻辑。图表 1 上调利率博弈之分阶段图解11 若加入招商、华夏等其他股份制银行,并不影响分析结论。为方便分析,本文试图将现实中同类型的银行抽象为五个主体加以分析。在现实中,同类型银行可以分为三大种群:工

7、农中建交五大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区域性股份制银行及城商行。不同的种群内部都可以用上述模型进行分析。一般而言,由于各家银行的经营特点总是存在异质性( heterogeneity)。在市场细分、利润摊薄的情况下,为了争夺稀缺的客户资源,总有某一银行 A 在博弈的初始阶段首先选择“上调利率”,其余四家银行选择暂时放弃上调利率。譬如,兴业银行在 2012 年 6 月8 日,就因为准确预测到市场潜在的存款流失的巨大风险而制定了具有洞见性的策略,从追求市场中储户的“信任度”和由此导致的长远利益出发,果断地选择上调利率至基准利率浮动上限,抢占了先机。为了讨论的方便,并不失一般性,假定五家银行均匀地分布

8、在一个圆周的边界上。五家银行分别以 A、B、C、D、E 代表,以 Y代表“上调利率”,以 N 代表“坚持不上调利率”,那么五家银行的博弈过程如下:该博弈内涵的逻辑思想为该博弈内涵的逻辑思想为: : 由于有限理性和信息的非完备性, 当且仅当任何一家银行观察到上一博弈阶段其相邻的银行中至少有至少有一家银行一家银行“上调利率”,其在紧接着的博弈阶段就选择“上调利率”; 而若任何一家银行观察到上一博弈阶段其相邻的两家银行都选择“不上调利率”,那么其在随后的博弈阶段选择“不上调利率”。详细解释如下:(一)如果银行 A 在初始阶段选择上调利率,那么可能是基于如下原因:该银行的行为(上调利率)含蓄地向市场证

9、明诸如“自己更重视储户利益”、“在应对利率市场化方面的能力更强”等等以保持良好的形象;该银行希冀于通过“上调利率”行动将自己区别于其它的银行。照此,我们可以合乎逻辑地进行如下推定(体现为多阶段的博弈) : 步骤 1: 如果其他银行再无动于衷,则被市场辨认为诸如漠视储户利益、在应对利率市场化方面的反应能力不足等不好的印象,进而可能使自己的存款维护方面的利益受到损失; 步骤 2: 随后,储户将会调整其对这些“未上调利率”的银行的印象,从而可能质疑对“未上调利率”的银行的经营策略,转而拒绝继续将自己的存款存储在该类银行; 步骤 3: 储户将会理性地选择变更银行,或以脱离业务关系为“要挟”,敦促仍未“

10、上调利率”的银行尽快上调利率,这可能导致继续维持现状、拒绝上调利率的银行的长期利益将受到一定损失; 步骤 4: 为了避免因为拒绝上调利率、丧失储蓄客户而导致的长远利益损失,留住弥足珍贵的储蓄客户资源,银行往往会理性地选择上调利率。 佐证: 本文第一部分揭示的兴业、中信、民生、光大、浦发、甚至招商银行等先后上调利率的事实,为本文以上的分析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二)此外还必须注意到一个现实,那就是: 针对“是否上调利率”,各家银行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 指是否“上调利率”的不对称) , 那么在博弈一开始,不可能出现各家银行旋即全部选择“上调利率”的情况。所以,更为合理和可能的情况是,所以,更为合理和可

11、能的情况是,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 在了解、比较了“上调利率与否”的经济后果后,紧邻率先实现“上调利率”银行 A 的两家银行 B、C,虽然缺乏分析交互动态关系的能力和对未来的洞察力和预见能力,但是他们却对初始阶段的博弈结果进行了总结,作出相应的博弈策略调整选择采取“上调利率”措施。所以 B、C 银行会根据需要跟进、并选择“上调利率”,而另外两家银行 D、E 则由于信息不对称,继续暂时保持其存款利率不变。(三)遵照如上的逻辑,我们可以依次推知,只要任何一家或一家以上的银行选择“上调利率”,则最终市场中的所有银行都会选择“上调利率”,也就是说“上调利率”是一个纳什均衡。若至少有一家银行在初始阶段

12、自愿“上调利率”,那么市场中任何两家银行多阶段博弈的结果必然收敛于(Y,Y),即( 上调利率,上调利率),而且概率竟然高达 31/32。因为 32 种情况中,有 31 种情况满足至少有一家银行上调利率的前提条件。进一步将该结论进行拓展,若市场中有 n 家银行,那么最终银行“上调利率”的概率为(2n- 1)/2n 。随着银行数目的增加,该概率最终必然收敛于 1( 即几乎全部银行都毅然选择“上调利率”) 。(四)唯一的例外情况是,所有银行在博弈的初始阶段一致性地形成“联盟”(或合谋),并选择拒绝“上调利率”。但是,这种联盟存在如下特点:一是概率极小。一是概率极小。在五家银行共存(n = 5)的情况

13、下,概率仅为 1/32。而 n 为任意自然数的情况下,概率为 1/2n ,收敛于 0。二是严格的前提条件、均衡的不稳定性和蝴蝶效应。二是严格的前提条件、均衡的不稳定性和蝴蝶效应。能够保持“拒绝上调利率”均衡的前提条件非常严格,至少应该同时满足如下条件:银行间初始状态的同质性、银行间的完全理性、银行业务发展演进的同步性、银行经营效率的一致性。假若任何一个条件不满足假若任何一个条件不满足,其中必然衍生出某家银行主动偏离原来一致性的,其中必然衍生出某家银行主动偏离原来一致性的“ “拒绝上调利率拒绝上调利率” ”联盟均衡,那么就演变成了以下情况:联盟均衡,那么就演变成了以下情况:至少有一家银行在博弈的

14、初始阶段选择自愿“上调利率”, 最终博弈必将收敛于“上调利率”。所以在市场中,银行间“拒绝上调利率”的均衡并不具有稳定性。相反,它容易带来一种所谓的“蝴蝶效应”即原本形成“拒绝上调利率”均衡的初始条件发生细微的变化,就必然产生偏离均衡的银行;该银行选择“上调利率”的策略使得最终该系统必将远离原本的平衡。因此,若一定要用博弈论的语言来进行表述,则对于各家银行而言,“上调利率”是一个进化稳定策略 22,而“拒绝上调利率”则是非进化稳定策略。22 所谓进化稳定策略也叫演化稳定策略,是指如果占群体绝大多数的个体选择进化稳定策略,那么小的突变者群体就不可能侵入到这个群体。或者说,在自然选择压力下,突变者

15、要么改变策略而选择进化稳定策略,要么退出系统而在进化过程中消失。它是博弈论中的一种策略,源自于达尔文的进化论。三、结语三、结语利率市场化的脚步不断加快。在存款产品的利率竞争过程中,各家银行不甘落后,步调总体上基本保持一致(虽然在很短的时间窗口内有先后之别)。因为,谁都难以承受储户流失之伤。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存款产品的利率竞争必将愈演愈烈。除了工农中建交这五家网点布局较为广泛,且实质上已经存在着“隐性的存款保险制度”之外的银行,利率已然成为各家银行招揽、维系客户最重要的手段。各家股份制银行相对于五大银行的利率溢价,可以视为对储户“存款安全性”以及“业务办理便捷性”方面较次的一种补偿。在股份制银行之间,利率之战难以避免。利率之战,其实就是一个“多家银行多阶段动态博弈”的过程。因此,今后每次央行调整因此,今后每次央行调整基准利率及其浮动范围时,把握利率调整的最佳窗口以抢占先机就基准利率及其浮动范围时,把握利率调整的最佳窗口以抢占先机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显得尤为重要了。此外,在利率浮动范围进一步放开之后,利率调此外,在利率浮动范围进一步放开之后,利率调整的节奏和节拍也很值得我们研究,不能简单地一浮到顶。需要讲整的节奏和节拍也很值得我们研究,不能简单地一浮到顶。需要讲究策略、讲究方法。究策略、讲究方法。这也可以尝试着从博弈论角度进一步展开探讨,为实践提供一些思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