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中考总复习之记叙文阅读技巧(整合)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41475984 上传时间:2018-05-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中考总复习之记叙文阅读技巧(整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8届中考总复习之记叙文阅读技巧(整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8届中考总复习之记叙文阅读技巧(整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8届中考总复习之记叙文阅读技巧(整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8届中考总复习之记叙文阅读技巧(整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届中考总复习之记叙文阅读技巧(整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中考总复习之记叙文阅读技巧(整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记叙文阅读技巧记叙文阅读技巧 【概念概念】 一、表达方式:一、表达方式: A.A.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B.B.描写: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对人物、事件和环境所作的具体的描绘与刻画。描写: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对人物、事件和环境所作的具体的描绘与刻画。 C.C.抒情: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等主观感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抒情: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等主观感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 D.D.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

2、示的意见 E.E.说明:是对事物与事理进行的解释和介绍。说明:是对事物与事理进行的解释和介绍。 二二. .记叙文记叙文 1.1.记叙文概念:记叙文以写人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记叙为主)记叙文概念:记叙文以写人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记叙为主) 。2.2.分类:分类: 广义的记叙文,包括记叙性的文学作品,如散文、小说等。广义的记叙文,包括记叙性的文学作品,如散文、小说等。 狭义的记叙文是指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的狭义的记叙文是指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的 情态变化和发展进行叙述和描写的一类

3、文章,常见的如消息、通讯、特写、报告文学等。情态变化和发展进行叙述和描写的一类文章,常见的如消息、通讯、特写、报告文学等。3.3.记叙六要素:记叙六要素: 时间时间 地点地点 人物人物 事件(起因事件(起因 经过经过 结果)结果) 4.4.记叙顺序及作用记叙顺序及作用 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

4、,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三三. .小说小说 1 1、小说概念:是以刻画典型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着的环境的描、小说概念:是以刻画典型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着的环境的描 写来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写来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 2 2、小说种类: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小说种类: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 3 3、小说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小

5、说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 4 4、环境的种类及作用、环境的种类及作用 (1 1)自然环境)自然环境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衬托人物的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衬托人物的心情,渲染了心情,渲染了的气的气 氛。氛。 (2 2)社会环境)社会环境 交代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衬托人物交代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衬托人物性格,推动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情节发展,揭示文 章章主题。主题。 5 5、情节:(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情节:(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 (尾声尾声) ) 四四. .散文散文 1.1. 散文概念:散文是作者运用生动

6、形象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深入散文概念:散文是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哲理,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的一种文体。挖掘其中的内涵、哲理,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的一种文体。 2.2. 散文特点散文特点 形散:形散:1 1、取材自由:写人,记事,绘景,状物、取材自由:写人,记事,绘景,状物 2 2、表现手法灵活多样:象征、衬托、对比、表现手法灵活多样:象征、衬托、对比、 3 3、表达方式不拘一格:往往以抒情为主,把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融为一炉。、表达方式不拘一格:往往以抒情为主,把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融为一炉。 神聚:主

7、题集中鲜明神聚:主题集中鲜明 3.3.散文的分类散文的分类 抒情散文(托物言志或写景抒情类)抒情散文(托物言志或写景抒情类)记叙散文(叙事散文)记叙散文(叙事散文)议论散文(哲理散文)议论散文(哲理散文)4.4.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 象征象征 衬托衬托 对比对比 借景抒情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托物言志 咏物寄情咏物寄情 寓理于事寓理于事 融情于事融情于事 先抑后扬先抑后扬 以小见大以小见大 5.5.散文的主题散文的主题 散文的主题归根结底就是作者对自然、社会或人生的感悟,把握住了作者融会在文章内散文的主题归根结底就是作者对自然、社会或人生的感悟,把握住了作者融会在文章内 容中的主观

8、感受,就能挖掘出文章的深刻意义。容中的主观感受,就能挖掘出文章的深刻意义。 6.6.散文的语言散文的语言 质朴、自然质朴、自然 生动、形象生动、形象深刻、隽永深刻、隽永 【记叙性文章阅读考点及技巧记叙性文章阅读考点及技巧】 一一. . 修辞手法(两个字)及作用:修辞手法(两个字)及作用: 1.1.概念概念 比喻比喻: :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 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拟人: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

9、促使读者产生拟人: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 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夸张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 表达事物的作用。表达事物的作用。 排比排比: :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 对偶对偶: :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

10、近的意思。从形式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 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有强调语气、强化内容的作用。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有强调语气、强化内容的作用。 设问设问: :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 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反问反问: :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

11、语气,表达强烈感情。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引用:直接引用原文要加引号,概述大意的不能加引号。用来加强真实性,丰富文章引用:直接引用原文要加引号,概述大意的不能加引号。用来加强真实性,丰富文章 内容,帮助说明论理,增强表现力,说服力。内容,帮助说明论理,增强表现力,说服力。 反语:使用与本意相反的话语来表达本意。多数是用来表示讽刺嘲弄的。反语:使用与本意相反的话语来表达本意。多数是用来表示讽刺嘲弄的。 借代:不直接把人或事物的名称说出来,而用跟它有密切关系的事物名称或它本身的借代:不直接把人或事物的名称说出来,而用跟它有密切关系的事物名称或它本身的 某种属性来

12、代替。作用是使语言多变,丰富多彩,具体形象,揭示出人与物的特征,并某种属性来代替。作用是使语言多变,丰富多彩,具体形象,揭示出人与物的特征,并 引发读者联想。引发读者联想。 2.2.修辞赏析格式修辞赏析格式 比喻:比喻:“”“”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比作比作“”“” ,生动形象地写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了(事物)的(事物)的特点,表达作者特点,表达作者的感情(或写出的感情(或写出的道理)的道理) 。 拟人:拟人:“”“”一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一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一词赋予一词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事物)以人的性格 (或思想、感情、动作)(或思

13、想、感情、动作) ,生动形象地描写,生动形象地描写(事物)的(事物)的特点,表达作者特点,表达作者的感的感 情。情。 夸张:夸张:“”“”一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一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事物)的(事物)的特点,强烈表达特点,强烈表达 作者作者的感情。的感情。 排比:排比:“”“”一句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句式工整,条理清晰,突出一句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句式工整,条理清晰,突出(事物)(事物) 的的特点,强烈抒发作者特点,强烈抒发作者的感情,读起来节奏鲜明,语气强烈。的感情,读起来节奏鲜明,语气强烈。 对偶:对偶:“”“”一句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工整,形式优美,突出一句运用对偶的修辞

14、手法,句式工整,形式优美,突出(事物)(事物) 的的特点,表达作者特点,表达作者的感情,读起来音韵和谐。的感情,读起来音韵和谐。 反复:反复:“”“”一句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一句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的意思,突出文章的意思,突出文章主题。抒主题。抒 情强烈,富有感染力。情强烈,富有感染力。 设问:设问:“”“”一句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自问自答,强调一句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自问自答,强调的意思,引人注意,的意思,引人注意, 启发思考。启发思考。 反问:反问:“”“”一句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态度鲜明,强调一句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态度鲜明,强调的意思,语气强烈,的意思,语气强烈, 抒发抒发的感

15、情。的感情。 引用:引用:“”“”一句运用引用的修辞手法,准确地突出一句运用引用的修辞手法,准确地突出(事物)的(事物)的特点,深特点,深 刻地表达作者刻地表达作者的感情。的感情。 反语:反语:“”“”一句运用反语的修辞手法,强烈讽刺一句运用反语的修辞手法,强烈讽刺(事物)的(事物)的(特点)(特点) ,深,深 刻地表达作者刻地表达作者的感情。的感情。 3.3.从语言角度赏析:从语言角度赏析: 先举含修辞的例句再赏析其修辞先举含修辞的例句再赏析其修辞“”“”一句运用一句运用修辞手法,写出修辞手法,写出(事物)(事物) 的的(特点)(特点) ,深刻地表达作者,深刻地表达作者的感情(或写出的感情(或写出的道理)的道理) 。 二、语段、句子的描写方法及其作用二、语段、句子的描写方法及其作用 1.1.形式形式 从不同的感觉来描写(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从不同的感觉来描写(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 以动衬静,动静结合(写景方法)以动衬静,动静结合(写景方法) 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环境描写) 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