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城市广场的理解与思考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1440085 上传时间:2018-05-2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城市广场的理解与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对城市广场的理解与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对城市广场的理解与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对城市广场的理解与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对城市广场的理解与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城市广场的理解与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城市广场的理解与思考(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对城市广城市广场场的理解与思考的理解与思考来源:现代园林论坛 摘摘 要:要:城市广场作为一种重要的空间形式,在城市建设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本文通过对城市广场发展的历史沿革和城市广场的空间特性的研究与解读,从空间与社会关系的角度对广场这一概念进行了深入的理解与剖析。通过分析我国城市广场建设现存问题,强调批判后的反思与探索,并指出具有特色的城市广场才是好的景观,广场的精神内涵和内在价值更能体现广场的特色。 关关键键字:字:城市广场;公共空间;历史;社会;特色;精神内涵 城市作为物质的巨大载体,为人们提供生存的空间环境,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精神上影响着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每一个人。城市

2、广场,作为城市重要的公共开放空间,是现代城市空间环境中最具公共性、最富艺术魅力,也是最能反映现代都市文明和气氛的开放空间,它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一个城市的风貌,是展现城市特色的舞合,甚至可以成为城市的标志与象征1。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建设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人们对生活方式、城市形态和生存空间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城市广场作为当前城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热点,在城市空间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由于建设者对于广场这种空间形式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误解,使得国际性城市的狂热曾经让不少的城市广场建设迷失了发展方向2。如何正确的理解和看待城市广场?如何理性地、科学地发展城市广

3、场?这是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重点。本文旨在从城市广场的起源和发展历史出发,探讨这一概念背后深层次的社会意义,从而对城市广场建立全面深刻的理解,结合当前广场建设的突出问题,寻找适合广场发展的道路和方向。 1.城市广城市广场发场发展的展的历历史沿革史沿革 1.1 欧洲城市广场发展史 城市广场,作为一种传统的城市开放空间,是起源于欧洲的,最早的广场可以追溯到古希腊3。古代希腊文明是工商业发达的城邦文明,那个时期的广场是作为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集会性场所而自发形成的,且多为自由的形式。作为早期希腊城市广场典型代表的雅典中心广场,是群众聚集中心,兼具司法、行政、商业、工业、宗教、文娱交往等社会功能。广场的形

4、式和功能可以与古希腊的一系列社会性质相联系起来,包括其发达的商业以及公民政治生活与社会生活相融的状况。在古希腊社会,国家与市民社会、公民政治生活与社会生活是复合的,那个时候的广场就犹如一个大家庭,是公民的日常生活中心。 作为古希腊文明传承者的古罗马,在共和初中期,民主政治较雅典更为健全,市民社会与城邦政治生活密切相联。罗马共和时期的广场与希腊晚期相仿,布局比较自由、开敞,是市民集会和交易的场所,也是城市的政治活动中心,其典型代表如罗马城中心的罗曼努姆广场。而随着共和末期向帝国的转化,对外征服和疆域的不断扩展,民主政体不可避免地被专制体制所替代。广场的功能随着社会性质的改变而改变,如相继建立的恺

5、撒、奥古斯都和图拉真广场。皇帝的雕像、巨大的庙宇、华丽的柱廊无不显示出浓重的皇权色彩,广场成为统治者歌功颂德的工具,广场形式也由开敞转为封闭,由自由转为严整。“从罗曼努姆广场到图拉真广场,形制的演变,清晰地反映着皇权一步步加强的过程”4。 而进入中世纪后,经历了漫长的“黑暗时期”,欧洲一些新型城市开始发展,出于非政治的目的,市场广场出现,刺激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随着近现代史序幕的拉开,传统的社会等级制度秩序发生改变,城市社会逐渐摆脱王权和封建政治掌控,城市发展更加自由,市民社会生活日益拓展,城市公共生活与私人生活逐步分离。广场也不再是城市中心,而是演化出各种不同的类型与功能,公共性和市民性进

6、一步加强,成为人们节日欢庆、集市的公关活动场所,空间形式也更加开放多元。 1.2 中国城市广场发展史 中国城市的发展与欧洲截然不同。中国的传统公共空间是街市5,广场只是一种外来的空间形式。因此,中国广场的大规模兴起几乎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受到了欧洲文化的影响才开始的。虽然中国城市广场发展史没有欧洲那样渊源和复杂,但是中国城市开放空间也随着复杂的社会转型而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演变。探索其背后的社会动因,发掘广场与公民和社会的关系,有助于对广场这个概念内涵的更深刻的理解。 在中国,国家自产生起就凌驾于社会之上,兼并和同化了市民社会。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过程中,强大的皇权、严格的政治等级制度、高度集中统一

7、的政治统治,使得中国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未曾有西方国家那种曲折多变的发展经历,而是个人、家庭、社会与国家浑然一体,社会群体和个人的自由和权利湮没于皇权之中,形成马克思所称“普遍奴隶制”。中国城市的空间布局主要基于体现封建等级制度、为皇权服务和对市民的统治要求,进一步导致了中国城市空间结构和布局的封闭、内向的特点,像西方那样作为市民社会交往和活动的开放的公共空间几乎是不存在的6。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和传统文化意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无比强大的国家行政力量在社会生活各领域仍居于支配地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令社会结构简单化、一致化,导致城市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仅仅是一种空间存在,而真正

8、的开放式的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受到了束缚和限制。我国城市规划在苏联专家指导下,建成的城市广场也多是为政治集会服务的,如典型的天安门广场,以其宏大和壮阔向世人展示新中国成立后的面貌。但是这种广场不具有服务性,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能容纳多种功能和社会生活的市民广场。它们也缺乏“公民”、“城市市民”的概念。 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历程和结构体制中,无论是封建社会,还是计划经济时代,几乎从来没有把广大公民作为主体。我国的城市广场功能多为政治生活服务,往往追求表面,追求形象,而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多功能的市民广场。茶馆、会馆这种传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空间形式,最初的功能和意义也都不复存在,而更多的倾向于私密空间,服务

9、于特定人群。从这个角度来讲,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的城市公共空间总的说来是在减少、萎缩和退化7,我国的城市公共空间发展是畸形的,不健全的。随着中国日益走向民主政治和平民化时代,城市广场作为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场所,应该更多的面向广大民众,广场的人性和公民性应该得到更多的尊重和体现。 对于中国和欧洲城市广场发展历程的回顾,可以看出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走向是息息相关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广场的形式与功能是当时社会价值主体和价值观的缩影。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变,广场这种公共开放空间形式的定位值得我们重新思考。了解广场的发展历史,掌握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与公共空间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的一

10、般规律,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把握城市空间演变和发展的深层社会动因,发掘城市广场的本质,认清当今景观设计师面临的重要任务和使命,那就是如何把普通市民作为主体,尊重人性,尊重场地,寻回广场的本性。 2.城市广城市广场场的空的空间间品品质质 城市广场的概念是城市中由建筑物、道路等围合或限定的城市公共活动空间,通过这个空间把周围的各个独立的组成部分结合成整体8。是城市中人为设置可以提供市民公共活动的一种开放空间。 通过分析这一概念可以看出,广场的空间品质包含了社会和物理两大范畴。其中社会品质指的是非物质要素,即人的活动。人在广场上的活动类型按照其目的性可分为 6 类:政治性活动、宗教性活动、经济性活动、军

11、事性活动、社交性活动、休闲性活动。从这些活动类型出发,可以将广场分为以下几类9: 1)仪式性广场满足人们的政治和宗教活动,包括集会、游行等仪式。城市广场本质上就是一种政治景观,历史上每一个时期的广场空间都体现了当时的政治体制。 2)交通性广场作为空间的节点,满足交通的汇集、分流等功能。 3)商业性广场满足人们的经济活动,即市场活动。市场这种空间形式导致了欧洲城市的产生与发展,但是现代城市广场的集市功能几乎已经完全丧失。 4)休闲性广场满足人们日常的公共交往和休闲娱乐活动。从生物学本质出发,人作为群居性动物是需要交流和共处的。在当今通讯技术发达的情况下,更加导致人们缺乏公共生活的机会,因此广场担

12、负起促进公共生活与交往的重任。新兴的城市休闲广场正在逐渐成为城市建设的新重点。 5)复合型广场具有多方面的综合性功能,是最具有社会品质的一类广场。 城市广场的社会品质可以通过人的活动来得以评价。人的活动强度和活动复合度是对广场的社会品质进行衡量的两个指标。人的活动强度大,活动复合度高,说明广场的利用程度高,综合性功能强,具有良好的社会品质。 广场的物理品质即物质要素。主要指的是空间实体构成。主要包括 3种:分别为基面、边围和家具。具体到广场实体,指的就是路面铺装、周边建筑和广场内的小品设施。这些物质实体在尺寸、大小、肌理、功能等方面各自具有不同的特征。三种要素通过不同的组合作用,可以形成不同的

13、广场空间,满足不同的空间功能,可以通过广场围合性和方向性来衡量广场的空间品质10。 在这里,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广场空间的质量评价。到底怎样的空间品质才是好的?显然,一个高品质的广场,必须要达到空间和活动的统一,即通过对空间造型的组织,满足不同的场地功能,同时为人的活动提供合理的空间。例如,广场要为人的休息和休闲活动提供足够的设施;广场本身的工程水平要高,除了“结实耐用”,还应尊重人性化的尺度,在安全性等方面具有充分的保障;另外,广场还应具有一定审美的功能。但是这些从物理品质和社会品质两方面出发进行的评价,都是物质层面上的,是站在实用性和功能性的角度来分析的。另外一方面,即广场的文化

14、特性和内在价值,是属于精神内涵的问题。比如一个广场的主题,它和广场的空间品质之间有没有相关性?它能在多大程度上引起人们精神世界的理解与共鸣?在这个层面上,目前还没有适当的评价体系。 3.城市广城市广场场建建设现设现存存问题问题 近些年来,我国城市广场建设的实际项目和实践不少,也涌现出了一些像都江堰人民广场这样较为成功的案例。可是更多的广场是属于粗制滥造型,深受大众欢迎的广场并不多见。具体的广场设计中还存在着大量的问题,归结如下11: 1)有些城市广场与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脱节,缺乏自身合理、合适的定位。一些市政建设者好大喜功、贪大求全,为了追求政绩而盲目追求“档次”,强调宏大的气派或用材的豪华考究

15、,造成了土地和空间上的浪费,结果导致了空旷、冷漠、空无一人的广场景观。 2)有些城市广场过分强调展示性和纪念性,忽略了作为主体的公民的最基本的需求。广场缺乏人情味,交流场所和休憩空间不足,服务设施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都显示出景观对于人性和公民性关怀的缺乏。 3)有些城市广场在设计上不顾生态环境,忽视了乡土植物的重要性,盲目追求大面积草坪的景观效果,而忽视乔木、灌木的种植。这种重草轻树的行为不仅消耗了大量的水资源用于灌溉,而且造成了在酷热的夏日里广场“无人光顾”的尴尬景象。 4)有些城市广场缺乏对于场地和地域的理解和尊重,盲目跟风,忽略了对城市地域文化的探寻和挖掘,使得广场景观雷同,低头是铺装加草

16、坪,平视见喷泉,仰脸看雕塑,台阶加旗杆,中轴对称式,终点是政府,千篇一律,俗不可耐。这种景观往往因缺乏特色性和地方风格而无法使公民找到认同感和归属感。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在广场建设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已经被人们所意识和发觉到了,对这些现象进行批判的文章也比比皆是。但是有一点是需要特别强调的,那就是所有的问题和错误都有其背后深层的社会动因。其实这些建设不当的广场同时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是我国发展历程中的一个环节,反映了特定时期城市快速发展情况下出现的一些问题,同时也体现出背后中华民族一直以来对于公民价值的忽略和缺失的传统。对于这些已经存在的问题和错误,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呢?是继续批判?还是努力反思和探索如何进行广场建设?在这里,笔者呼吁叫停一味的批判。发现问题并批判是必要的,但是在明白了这种现象之后的社会动因后,如果还是停留在这个表层一味进行批判而停滞不前,那是没有任何希望和意义的。 4.城市广城市广场场的特色的特色 由当今广场建设存在的种种弊端,引出了下一步的问题,那就是什么样的城市广场才是好的以及应该如何进行广场建设。在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