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生物(北师大版)一轮复习:生物与环境第八单元 第36讲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1433856 上传时间:2018-05-29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高考生物(北师大版)一轮复习:生物与环境第八单元  第36讲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4高考生物(北师大版)一轮复习:生物与环境第八单元  第36讲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4高考生物(北师大版)一轮复习:生物与环境第八单元  第36讲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14高考生物(北师大版)一轮复习:生物与环境第八单元  第36讲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14高考生物(北师大版)一轮复习:生物与环境第八单元  第36讲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高考生物(北师大版)一轮复习:生物与环境第八单元 第36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高考生物(北师大版)一轮复习:生物与环境第八单元 第36讲(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第 36 讲讲 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环境的保护考纲要求 1.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3.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一、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1)现状: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目前已进入了低生育水平国家的行列。(2)前景:人口基数大,在较长的时期内仍将持续增长。(3)目标:2020 年,人口总数要控制在 14.5 亿以内;21 世纪中叶,人口总数达到峰值以后,将开始缓慢下降。2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人均耕地减少,粮食需求增加。(2)自然资源被大量消耗。(3)环境污染加剧等。3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1)继续控制人口增

2、长。(2)加大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力度。(3)监控、治理江河湖泊及海域的污染。(4)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5)推进生态农业。二、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1列举环境问题2不同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连一连)三、生态环境保护1善待自然(1)物种的减少使生物多样性降低,对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巨大威胁。所以,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2)措施: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对于珍稀物种和濒危物种,主要通过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两种途径加以保护。判一判 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禁止开发利用( )提示 合理利用是最有效的保护,反对掠夺式开发利用。鼓励人们进入自然保护区,给鸟类建巢、

3、喂食( )提示 减少人类干扰。迁地保护就是把大批野生动物迁入动物园、水族馆等进行保护( )提示 不是大批,也不是一切,而是濒危灭绝的物种。(3)保护森林森林的功能:地球的“基因库” ;在生物圈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具有净化空气、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降低噪声等多种环境功效。我国在 1984 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国家对森林资源实行了采伐限额管理,实现了对森林资源的持续利用。(4)保护海洋: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我国从 1995 年开始, 在东海、黄海、渤海海域实行全面伏季休渔制度。2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物理技术、化学技术和生物技术,其中生物处理技术是与生物

4、科学密切相关的污染治理措施。3拯救地球是全世界人民的重任地球是一个整体,一个区域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最终将导致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大家应该都来关心环境问题,形成自觉地保护环境的意识。考点一 分析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观察下面的人口增长对环境影响的模型,回答相关问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增长会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压力有:1资源短缺:人类的生存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能源是有限的,过度利用使其减少。2环境污染:人口增长,人类需求也不断增加,为了满足衣食住行的要求和经济发展,污染物的总量增大,大量工农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排放到环境中,影响了环境的纳污量以及对有毒、有害物质的降解能力,加剧了环境污染。易

5、错警示 区分我国目前人口的增长率和增长速度(1)增长率:由于实行计划生育,出生率大幅下降,我国目前人口的增长率比较低。(2)增长速度:我国人口基数大,虽然增长率较低,但增长速度比较快。1下列关于人口数量与环境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数量增多,对资源的需求量会增大,给环境带来巨大压力B人口数量的变动只取决于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动C环境对人口数量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实现的D农业的出现和发展时期,由于人口数量不是很多,人类对环境没有破坏答案 A解析 人口数量增多,对资源的需求量会增大;人口数量的变动由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来决定。2下列有关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的叙述,

6、正确的是( )A目前人口数量已经超出了地球环境容纳量B生物种群消长规律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情况C科技进步能解决因人口增长过快导致的资源短缺问题D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与人口过度增长有密切联系答案 D解析 人口过度增长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很难用科技进步来解决;生物种群消长规律不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因为人类有思想、有主观能动性;目前人口数量还未超出环境容纳量。人口增长与其他生物种群增长规律的关系人口增长与其他生物种群增长规律的关系1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全部人口可以看作一个种群,它同样具有种群的特征,其相互关系如下:2人口增长规律与其他生物种群增长规律并不完全相同。(1)人是生物界中的一员,

7、所以生物种群增长规律有适用于人口增长情况的一面。(2)人不同于一般的生物:人具有发达和善于思维的大脑,具有制造工具和能动地调控人口增长以及能动地改造和保护自然的本领等。因此,人口增长规律又有其特有特点,如实行计划生育。考点二 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1比较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破坏形成原因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导致大气中 CO2的含量增多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导致大气中 SO2和氮氧化物的含量增多人类活动中产生的氮氧化物和氟利昂增多危害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水体酸化;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伤害植物的叶和芽;腐蚀建筑物和金属材料导致人患皮肤癌等疾病;农作物减产防治措施减少

8、化石燃料的燃烧;开发新能源;大量植树造林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使用脱硫煤;开发新能源;植树造林减少氮氧化物和氟利昂的排放2.比较海洋污染和土地荒漠化原因表现结果海洋污染生活污水、工业废水进入海洋水体,海洋运输时石油泄露和倾倒污染物等富营养化发生赤潮土地荒漠化植被(如草原、森林等)破坏土地沙漠化出现沙尘暴3. 说出生物多样性锐减的原因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掠夺式开发和利用;环境污染;外来物种入侵。易错警示 有关环境问题的 3 个关注(1)区分水污染的类型污染情况成因危害无机污染水中富含 N、P 营养元素湖泊中表现为水华,水体缺氧,水生生物大量死亡有机污染水中富含有机物异养生物繁殖,使河水变黑发臭重

9、金属、农药污染重金属、农药进入食物链较高营养级生物体内浓度高(2)水体富营养化富营养化产生的原因:如图所示引起的后果:水华(发生在池塘和湖泊中)和赤潮(发生在海洋中)。(3)外来物种入侵引发生态危机的原因:入侵物种对环境适应能力强,迁入地环境条件适宜,缺少天敌的控制。引起的后果:短时间内有可能呈现指数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会破坏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或生态平衡,使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3下列选项中,由温室效应所产生的影响是( )A永冻土融化,造成冻土区域内公路的破坏B水体富营养化,对近海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C酸雨加剧,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D臭氧层破坏,使全球皮肤癌患者数量增加

10、答案 A解析 大量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大气中温室气体增多,导致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干旱范围扩大。4奶牛场每天排放大量的粪便、饲料残渣,如不处理会严重影响周边人、畜的饮水安全等。下图是某奶牛场废水处理流程图,请据图回答:(1)输入此氧化塘的能量有 。氧化塘中的风车草、圆田螺、细菌等生物共同构成 。(2)植物细胞吸收的磷酸根离子用于合成的生物大分子主要是 。氧化塘后部的溶解氧含量比前部的 。(3)废水流入厌氧池前,需经稀释处理,是为了防止 。(4)氧化塘后部种植莲等挺水植物,有利于减少出水口处水中的浮游藻类,原因是。(5)控制废水流入氧化塘的速率,除有利于氧化塘中有机物被充分分解外

11、,还有利于 ,使出水口处的水质达到排放要求。废水不能过量流入氧化塘,说明生态系统的 。答案 (1)太阳能和化学能 生物群落 (2)核酸 高(多)(3)微生物失水过多死亡 (4)挺水植物起遮光作用,影响浮游藻类进行光合作用 (5)无机盐被充分吸收 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解析 (1)输入池塘的能量有光能和厌氧池中的未彻底分解产物中的化学能。(2)植物细胞中含 P 的生物大分子主要是核酸。因在氧化塘前部微生物分解厌氧池输入的有机物而消耗溶解氧,在后部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故后部溶氧量较高。(3)若废水中的有机物含量过高,则厌氧池中的微生物就会因渗透作用大量失水而死亡。(4)挺水植物通过与藻类竞争矿质元素

12、和光而有效地限制了藻类的生长。(5)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故一次性注入氧化塘的废水不能过多,控制废水进入氧化塘的流速还可以使植物充分利用其中的矿质元素,使出水口处的水质达标。环境污染的治理方法环境污染的治理方法处理污染水体、土壤常借助于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特别关注微生物代谢类型与环境的关系。(1)自养型微生物处理无机物污染,如富营养化问题的解决、重金属污染等。(2)异养型微生物处理有机物污染,如生活污水、农药等。(3)异养需氧型微生物处理时保证充足的空气采用搅拌、通气等措施。(4)异养厌氧型微生物处理时保证厌氧环境密封、池底沉积物等措施。考点三 保护生物多样性1分析生物多样性的原

13、因(1)从分子水平看DNA(基因)多样性蛋白质多样性生物性状多样性转录翻译(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即生物多样性)(2)从进化角度看:物种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样性主要是生物的不定向变异与定向选择在进化过程中共同作用的结果。2分析生物不同层次的多样性(1)蛋白质多样性形成的原因: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不同;肽链的空间结构多样。(2)DNA 分子多样性的原因:每个 DNA 分子中四种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3)细胞多样性的原因: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主要体现在细胞的形状、大小、种类、结构和功能等方面。(4)物种多样性的原因:是生物进化和自然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5)生态系统多样性

14、的原因:是生物多样性及其生存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易错警示 生物多样性的 2 个关注(1)区分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就地保护除了保护区域内的物种,还应保护相应的生态环境,而在物种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不再适于物种生存后,就只能实行迁地保护。(2)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与间接价值的作用大小: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是指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功能的价值,如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5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A模拟苍蝇后翅平衡棒原理,研制出的新型导航仪是利用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15、B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C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物种和生态系统两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D引进物种不慎或对引进物种管理、监测不到位可能破坏生物多样性答案 C解析 运用平衡棒原理研制出新型导航仪属于生物多样性在科学研究方面的应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其中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的一种方式,它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引进物种不慎或对引进物种管理、监测不到位时,引进物种可能成为入侵物种,破坏当地生态系统,降低生物多样性。6人类活动影响生物多样性。以下措施中,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是( )A大量引进外来物种,使当地生物群落中的物种更多样化B禁止游人进入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地区,让生物自然繁衍C把沼泽改造成农田,种植多种农作物,增加经济收入D在亚热带林区大面积种植速生桉树,以增加林木生长量答案 B解析 大量引进外来物种,很可能引起生态危机,破坏当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三个水平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主要有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制定必要的法规。把沼泽改造成农田和在亚热带林区大面积种植速生桉树都会破坏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巧妙设计网络图理解生物多样性巧妙设计网络图理解生物多样性序号错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