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异物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 Word 文档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1426449 上传时间:2018-05-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可见异物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 Word 文档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可见异物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 Word 文档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可见异物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 Word 文档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可见异物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 Word 文档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可见异物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 Word 文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见异物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 Word 文档(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可见异物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可见异物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可见异物系指存在于注射剂、眼用液体制剂中,在规定条件下目视可以观测到的不溶性物质,其粒径或长度通常大于 50m。 中国药典2010 年版二部附录 IX H 中采用了灯检法和光散射法两种检查方法。第一法第一法 灯检法灯检法1 1 简述简述本法为注射剂和眼用液体制剂中可见异物检查的常用方法。本法还用于光散射法检出可见异物的供试品的复核确认。本实验所用供试品必须按规定随机抽样。灯检法应在暗室中进行。2 2 环境、装置与人员环境、装置与人员2.1 环境 实验室检测时应避免引入可见异物。当制备注射用无菌粉末和无菌原料药供试品溶液时,或供试品溶液的容器不

2、适于检测(如不透明、不规则形状容器等) ,需转移至适宜容器中,均应在 100 级的解决环境(如层流净化台)中进行。灯检操作应在暗室中进行。2.2 检查装置 光源 采用带遮光板的日光灯,光照度在 10004000lx 范围内可以调节。用五色透明容器包装的无色供试品溶液,观察所在处的光照度应为 10001500lx ;用透明塑料容器包装或用棕色透明容器包装的供试品溶液或有色供试品溶液,观察所在处的光照度应为 20003000lx;乳状液或混悬液观察所在处的光照度应约为 4000lx。2.2.2 背景 不反光的黑色面作为检查无色或白色异物的背景;不反光的白色面作为检查有色异物的背景。2.3 检查人员

3、条件 远距离和近距离视力测验,均应为 4.9 或 4.9 以上(矫正后视力应为 5.0 或 5.0 以上) ;应无色盲。3 3 检视距离检视距离检查人员调节位置,使供试品位于眼部的明视距离处(指供试品至人眼的清晰观测距离,通常为 25cm) 。4 4 操作方法操作方法4.1 液体供试品的检查方法 除另有规定外,除去容器标签,擦净容器外壁。手持容器颈部(装量在 10ml 或 10ml 以下的供试品每次可手持 2 支)轻轻旋转和翻转容器,使药液中存在的可见异物悬浮(注意不使药液产生气泡) ,并分别在黑色和白色背景下,目视检查,重复 3 次,总时限为 20s。液体制剂中如有结晶析出,可参照药品使用说

4、明书中溶解结晶方式先进行处理,再进行可见异物检查。4.2 固体供试品的检查方法 除另有规定外,应在 100 级的洁净环境(如层流净化台)中用适宜的溶剂及适当的方法使药粉全部溶解后,按 4.1 项下的方法检查。配带有专用溶剂的注射用无菌粉末,应先将专用溶剂按溶液型制剂检查合格后,再用以溶解注射用无菌粉末。溶解供试品所选用的适宜溶剂应无可见异物。如为水溶性药物,一般使用不溶性微粒检查用水(参见附录 IX C 不溶性微粒检查法)进行溶解制备,或按各品种项下规定的其他溶剂进行溶解制备。溶剂量应确保药物溶解完全并不便于观察。固体供试品溶解所用的适当方法应与其制剂使用说明书中注明的临床使用前处理的方式相同

5、。5 5 记录记录记录光照度,检查供试品的数量,异物存在情况。6 6 结果判定结果判定 各类注射剂、眼用液体制剂在静置一定时间后轻轻旋转时均不得检出烟雾状微粒柱,且不得检出金属屑、玻璃屑、长度或最大粒径超过 2 的纤维和块状物等明显可见异物。微细可见异物(如点状物、2 以下的短纤维和块状物等)如有检出,除另有规定外,应分别符合下列规定:6.1 溶液型静脉用注射液、注射用浓溶液 20 支(瓶)检查的供试品中,均不得检出明显可见异物。如也未检出微细可见异物,判为符合规定;如检出微细可见异物的供试品仅有 1 支(瓶) ,另取 20 支(瓶)同法复试,均未检出可见异物,判为符合规定;如仍有 1 支(瓶

6、)或以上供试品检出可见异物,判为不符合规定。6.2 溶液型非静脉用注射液 20 支(瓶)供试品中,均不得检出明显可见异物。如也未检出微细可见异物,判为符合规定;如检出有微细可见异物超过 2 支(瓶) ,判为不符合规定;如不超过 2 支(瓶) ,则另取 20 支(瓶)同法复试,初、复试的 40 支(瓶)供试品中,检出微细可见异物的供试品不得超过 2 支(瓶) ,判为符合规定,否则判为不符合规定。6.3 溶液型滴眼液 20 支(瓶)供试品中,均不得检出明显可见异物。如同时也未检出微细可见异物,判为符合规定;如检出有微细可见异物超过 3 支(瓶) ,判为不符合规定;如不超过 3 支(瓶) ,则另取

7、20 支(瓶)同法复试,初、复试的 40 支(瓶)供试品中,检出微细可见异物的供试品不得超过 3 支(瓶) ,判为符合规定,否则判为不符合规定。6.4 混悬型、乳状液型注射液及滴眼液 20 支(瓶)供试品中,均不得检出金属屑、玻璃屑、色块(与药品颜色明显不同的固体物质) 、纤维等明显可见异物。6.5 临用前配制的溶液型和混悬型滴眼剂,除另有规定外,应符合相应的可见异物规定。6.6 注射用无菌粉末 5 支(瓶)供试品中,均不得检出明显可见异物。如检出微细可见异物,每支(瓶)供试品中检出微细可见异物的数量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如仅有 1 支(瓶)不符合规定,另取 10 支(瓶)同法复试,均符合下表的规

8、定,判为符合规定;如仍有 1 支(瓶或以上供试品)不符合下表的规定,判为不符合规定。配带有专有溶剂的注射用无菌粉末,专有溶剂应符合相应的溶液型注射液的规定。类别可见异物限度化学药4 个2g10 个 生化药、抗生素药和中药 2g8 个6.7 无菌原料药 5 份检查的供试品中,均不得检出明显可见异物。如检出微细可见异物,每份供试品中检出微细可见异物的数量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如仅有 1 份不符合规定,另取 10 份同法复试,均应符合规定,判为符合规定;如仍有 1 份或以上供试品不符合下表的规定,判为不符合规定。 。 类别可见异物限度化学药2 个生化药、抗生素药和中药5 个6.8 既可静脉用也可非静脉用

9、的注射剂应执行静脉用注射剂的标准。 第二法第二法 光散射法光散射法1 1 简述简述当一束单色激光照射溶液时,溶液中存在的不溶性物质使入射光发生散射,散射的能量与不溶性物质的大小有关。本方法通过对溶液中不溶性物质引起的光散射能量的测量,并与规定的阈值比较,以检查可见异物。2 2 仪器装置和检测原理仪器装置和检测原理仪器由旋瓶装置、激光光源、图像采集器、数据处理系统和终端显示系统组成,并配有自动上瓶和下瓶装置。供试品通过上瓶装置被送至旋瓶装置,旋瓶装置应能使供试品沿垂直中轴线高速旋转一定时间后迅速停止,同时激光光源发出的均匀激光束照射在供试品上;当药液涡流基本消失,瓶内药液因惯性继续旋转,图像采集

10、器在特定角度对旋转药液中悬浮的不溶性物质引起的散射光能量进行连续摄像,采集图像不少于 75 幅;数据处理系统对采集的序列图像进行处理,然后根据预先设定的阈值自动判定超过一定大小的不溶性物质的有无,或在终端显示器上显示图像供人工判定,同时记录检测结果,指令下瓶装置自动分检合格与不合格供试品。3 3 仪器校准仪器校准 仪器应具备自动校准功能,在检测供试品前须采用标准粒子进行校准。除另有规定外,分别用粒径为 40m 和 60m 的标准粒子对仪器进行标定。根据标定结果得到曲线方程并计算出与粒径 50m 相对应的检测象素值。当把检测象素参数设定为与粒径 50m 相对应的数值时,对 60m 的标准粒子溶液

11、测定 3 次,应均能检出。4 4 操作方法操作方法除另有规定外,按第一法中溶液型注射液、注射用无菌粉末和无菌原料药项下要求取供试品规定数量或制备供试品溶液,同时除去不透明标签,擦净容器外壁,置仪器上瓶装置上,从仪器提高的菜单中选择与供试品规格相应的参数设置,并根据供试品瓶体大小将参数进行适当调整后,启动仪器连续测定 3 次,记录结果,然后将仪器判定为不合格者再改用灯检法进行确认 。但用有色透明容器包装或供试品色泽较深等灯检法检测困难的品种不用灯检法复检。5 5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5.1 供试品溶液应为目视透明溶液,安瓿上的印字在仪器旋瓶时如不脱落并不影响测定结果。5.2 检测参数特别是取样视窗大

12、小、旋瓶时间、静置时间等对测定结果影响不大。一般情况下,取样视窗的左右边线和底线应与瓶体重合,上边线与液面的弯月面相切;旋转时间的设置应 能使液面漩涡到底,以能带动固体物质悬浮并消除气泡,旋转时间太短,使常见的玻璃碎屑因不能旋起而漏检;静置时间的设置应尽可能短,但不能短于液面漩涡平复的时间,以避免气泡干扰,同时也保证摄像启动时固体物质仍在转动;嵌瓶松紧度参数与瓶底直径(mm)基本相同,可根据安瓿质量调整。如瓶体不平正,转动时瓶体摆动幅度较大,易产生气泡,此时应将嵌瓶松紧度调大以减小摆动,但同时应延长旋转时间,使漩涡仍能到底。5.3 本法不适用于易产生气泡且气泡不易消除的供试品,如高分子溶液。6 6 结果判定结果判定 同灯检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