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工程管理模式 保障工程安全运行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1332864 上传时间:2018-05-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工程管理模式 保障工程安全运行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创新工程管理模式 保障工程安全运行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创新工程管理模式 保障工程安全运行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创新工程管理模式 保障工程安全运行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创新工程管理模式 保障工程安全运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工程管理模式 保障工程安全运行(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创新工程管理模式创新工程管理模式 保障工程安全运行保障工程安全运行 淠史杭灌区管理总局工程管理情况介绍淠史杭灌区管理总局工程管理情况介绍淠史杭灌区管理总局(淠史杭灌区管理总局(2007 年年 4 月月 13 日)日) 安徽省淠史杭总局直管工程主要包括:总干渠 127.737 公里、干渠 71.837 公里、中小型水闸 45 座、放水涵口 279 座、渡槽 6 座、渠下涵 43 座、溢流坝 2 座等;直属工管单位包括 3 个管理局、2 个渠首管理处以及将军岭管理处;3 个管理局下设 12 个管理分局(所)、37 个管理段。 2006 年,淠史杭总局以岗位责任制改革为核心,以强化工程管理基础为主

2、题,以保证工程安全为目标,以开展省级工程达标单位创建为抓手,全面推行落实工程管理岗位责任制,夯实了各项工程管理的基础,提高了工程管理水平。 一、灌区骨干工程管理的基本经验 (一)全面实施岗位责任制,明确管理责权利(一)全面实施岗位责任制,明确管理责权利 对工管单位每个岗位都制订岗位说明书,规范管理职责、范围和考核标准。通过落实岗位责任制,做到有章可循,责任到人,各项巡查、养护、维修、考核工作履行必要的程序和手续,按章办事,进行规范化管理。完善和优化了内部机构,理顺了内部工作关系。通过科室(管理段)职责说明书的编制和职工岗位说明书的制定,规范了岗位的管理,使职能、职位和职责有机结合,因事设岗,以

3、岗定人,从而解决了职责交叉,职位重叠或因人设岗,事岗分离的问题。通过岗位责任制的建立,巡堤制度、工程检查制度、机电设备保养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的建立,职工有了努力的方向和目标。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分工不明、职责不清、遇事推诿扯皮的现象。通过合理设置岗位职责,开展竞争上岗、双向选择工作,人才得到优化配置,职工有了紧迫感和责任感。分配以岗位评价为基础,向脏苦累和急难险重岗位倾斜,分配系数与岗位职责捆到一起,实行月考核制,考核结果与职工的经济利益直接挂钩。职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有很大程度上提高,职工的精神面貌也为之改变。 (二)开展工程达标考核工作,促进管理规范化(二)开展工程达标考核工作,

4、促进管理规范化 为加强工程目标管理,2006 年总局以争创省级工程达标单位为契机,从体制和机制上全面开展工作。根据安徽省水利厅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办法,结合总局实际情况,制订安徽省淠史杭灌区工程管理目标考核标准,每年对直管工程的 15 个考核单元组织检查评比,查看工程状况,总结经验,考核评比,提高管理水平,努力使工程管理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方向前进。2006 年,总局组织局直有条件的单位申报省级管理单位,对照考核标准,逐条查找不足,落实专人负责整改,工程管理考核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淠河总干渠三十铺管理分局和红石嘴管理处分别获得省二级工程管理达标单位的称号。 (三)完善制度建设,推行规范管

5、理(三)完善制度建设,推行规范管理 各工程管理单位建立了岗位责任制度、工作学习制度、工程管理制度、灌溉调度制度、日常养护制度等。为进一步推动工程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2006 年总局又相继出台了淠史杭总局工程检查办法、安徽省淠史杭灌区工程管理目标考核标准、安徽省淠史杭灌区水闸养护与管理暂行办法、淠史杭总局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办法、淠史杭总局岁修工程建设实施细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各单位也在此基础上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及实施细则,一些主要的规章制度制成标牌挂在墙上。为配合岗位责任制的考核并规范巡堤记录,总局为一线管理职工每人印发一本工程管理日志,工程管理日志记录的工作内容作为考核的

6、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促使职工将日常巡堤、防汛道路的修补、朝天洞的回填、截水沟清淤等工作基本上都能按时进行,另外也加大了对渠堤杂树、杂草及垃圾的清除力度,使工程的养护与管理做到常态化。严格涉河建设项目管理,总局对涉河建设项目均按省厅要求认真审查,严格实行审批制度,建设过程中加强监督,严格按批准的设计方案施工。既支持了社会发展建设的需要,又保证了工程运行标准不降低。 (四)严格工程检查、健全工程档案(四)严格工程检查、健全工程档案严格执行淠史杭总局工程检查办法和工程“三大查”,加强春灌前工程检查和灌溉期间及灌溉后工程检查。过去基层管理单位往往比较注重于灌前、灌后的定期检查以及专项检查,而对经常性检查

7、的重视程度不足。2006 年随着三项制度的落实(岗位责任制的落实、淠史杭总局工程检查办法的制定、工程管理日志的印发),使得经常性检查成为职工管理工作中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工程的经常性检查得到应有重视,促使工程检查制度的完整。 总局在强化工程管理的同时,注重工程档案的收集整理。各单位普遍建立了工程卡片 、险工险段观测资料、水工建筑物运行资料、工程的检查记录、工程竣工验收报告、白蚁防治等一系列档案资料。各单位将水闸、放水涵等工程基础数据制成卡片挂于相应的建筑物内。管理局以上工管单位和部分有条件的三级管理单位已建立电子档案。总局要求各单位对各种资料的数据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更新。完善总局工程数据库,把

8、总局直管工程的基础数据、图文、图纸集成在计算机网络内,并实现总局局域网内资源共享。 (五)规范岁修投入,保障工程运行(五)规范岁修投入,保障工程运行 针对总局工程具体问题,区别轻重缓急,有序安排工程岁修。首先满足工程日常维修养护的需要,优先安排养护经费,确保工程应急除险,重视基层基础工作,加大对管理设施的维修与建设,实施安居工程,保障基层的稳定与发展。本着“先急后缓,安全运行”的原则,制定岁修项目库和工程维修计划。2001 年以来,岁修项目近 300 项,资金 1000 多万,发挥了巨大的效益,保障了工程安全运行,确保了灌溉输水,维护了工管单位的稳定与发展。 根据局属单位编报的岁修项目库和建议

9、计划,通过现场调查研究,确定拟立项的单项工程项目,初步拟定岁修方案,估算工程投资,按“总体计划、单项编制、处室审查、会议研定”的程序分级组织实施,并规定 5 万元以上的单项工程必须进行竞争性谈判(内部招标),必须成立工程项目组负责建设管理,所有项目必须有专人负责。严格造价管理。 (六)精心组织,积极推进管养分离(六)精心组织,积极推进管养分离 根据安徽省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在灌区直管工程积极推行管养分离,编制安徽省淠史杭灌区水工建筑物专业养护中心养护实施细则,试点推行水闸工程管养分离。由养护中心负责养护的中小型水闸每年在灌前、灌后进行正常养护和专项养护,总局对养护中心就养护方法、程序

10、、步骤、质量、工期、经费等下达要求,各工管单位现场管理监督实施并进行验收。 (七)排查险工险段,增强应急能力(七)排查险工险段,增强应急能力直管工程中有 100 多处险工险段。重点为渠下涵、填方渗漏、渠道滑坡、渡槽、水闸、放水涵等。总局组织各管理单位每年对险工险段进行排查,一线职工则对岗位职责范围内的险工险段负责经常性的观测记录。作为重点观测的将军岭滑坡测压管水位观测、将军山渡槽裂缝观测两项资料按年度上报总局备案。2006 年,在总局的组织安排下,对局属工程范围内的渠下涵进行了一次专项检查,对渡槽有条件的部位进行检查并清除了将军山渡槽槽墩上的野生树木,对部分防雷设施进行检测,同时安排资金对板桥

11、填方段等直接影响工程运行安全的险工险段进行应急处理。 编制总局直管工程险工险段汇编,明确责任人和应急预案。总局多渠道筹集资金,对一些工程隐患进行了治理和除险加固。对于暂时不能安排治理的工程隐患,总局一方面安排加强观测,并充分储备抢险物资,另一方面布置各单位制定工程抢险预案,同时组织管理职工按照预案进行演练,保证了工程出险时能有条不紊的按应急预案进行处理。重视科技工作,成立总局科技工作领导组和相关专业委员会,继续落实“工程带科研、科研为工程”的措施,保障工程安全运行,促进经济发展。 (八)强化安全意识,确保安全生产(八)强化安全意识,确保安全生产 总局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安全生产实行一票否决制

12、。2006 年出台了淠史杭总局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定期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全局系统内层层签订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重视和加强安全生产督查工作,每年组织两次综合性的安全检查。对职工定期进行安全教育,不断强化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2005 年和 2006 年连续两年获得了六安市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 各单位制定了安全运行以及安全操作规程,在对各类机械设备及电气设备进行操作或维修养护时,要求严格执行有关规程,对出现的违章操作根据岗位职责的规定进行严肃处理。2006 年工程运行安全,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淠史杭总局的工程管理工作虽然有了很大的进步,逐步

13、实现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并由应急性管理转变为常态性管理,但仍有一些问题尚未得到彻底解决,主要表现在: (一)管理体制不顺。一些损害灌区水工程事件时有发生,干扰着灌区工程管理正常开展。(二)灌区工程老损。淠史杭灌区自 1958 年开始建设以来,受投资、技术、材料限制,工程质量远未达到设计标准的要求,加之工程运行后实行低价供水,国家投入不足,无力进行全面大修,致使工程老损严重,配套不全,一直带病运行。 (三)跨渠道桥梁管理权限不清,受益和责任主体分离,造成有人使用,但无人管理与维修,部分渠下涵长期浸在水中,对小管径渠下涵管理人员难以进入,难以进行正常的检查观测。 三、加强灌区工程管理工作的建

14、议 (一)加强工程管理基础工作,提高工程管理维护水平。(一)加强工程管理基础工作,提高工程管理维护水平。加强工程基础工作,开展灌区工程普查,复核主要技术参数,摸清灌区工程管理现状。建立并进一步完善工程数据档案,加大工程应急管理投入的力度,创新管理模式,建立符合现代化大灌区工程养护制度,进一步提高服务灌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 (二)积极开展灌区工程管理达标考核。(二)积极开展灌区工程管理达标考核。以灌区工程达标考核为手段,强化工程管理责任,推进工程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现代化。开展创建省级工程管理单位达标活动,推动全灌区工程管理的进步。逐步开展以干渠管理为单元,以县为单位的灌区工程管理达标考核活

15、动。 (三)实现由管理型向管理服务型的转变。(三)实现由管理型向管理服务型的转变。运用是建设的目的,管理是建设的延伸。树立“强化管理,服务灌区”的大局意识,调整工作思路,实现从“管理型”向“管理服务型”的转变,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更好地为灌区服务,实现由经验型管理向科学型管理的转变。 (四)加强农民用水户协会的建设和末级渠系管理工作。(四)加强农民用水户协会的建设和末级渠系管理工作。根据国务院三部委下发的关于加强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的意见的精神,要充分认识到,加强农民用水户协会的建设是适应灌区改革和发展的需要。积极研究政策,探索末级渠系水价实现途径,推动末级渠系管理体制创新。积极开展灌区用水户协会建设评比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