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历史试题三

上传人:正** 文档编号:41328269 上传时间:2018-05-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假期历史试题三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假期历史试题三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假期历史试题三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假期历史试题三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假期历史试题三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假期历史试题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假期历史试题三(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历历 史史 试试 题题 (三) 2013.2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8 页。满分 100 分。考试用 时 90 分钟。第卷(选择题,5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分,共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历史老师要求同学们开展一堂题为“大唐长安商业”的探究课,以下是同学 们收集的部分史料,其中不符合探究课主题的是A“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响,而众以会”B“皆云西市,能辨识珠宝”C“夜三更,东市失火,烧东市曹门以西十

2、二行四千余家”D“草市多樵客,渔家足水禽”2黄宗羲在一首诗歌中感叹:“近来学人少,谁何识真伪。括帖上下文, 原无真实义。推之入理窟,涂车可略地。有明三百年,人物多憔悴。”该诗 歌主要抨击明朝A君主专制加强 B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C理学的空疏学风 D土地兼并现象 31913 年底,张謇出任农商总长,一上任就提出了施政纲领,大力推行经济 改革。下列不属于他的改革措施的是A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制定经济法规完善经济秩 序C改革不合理的税收制度 D奖励和补助民营企业 4“自由选举产生的领导人对村民更负责任,他们的土地管理的决策反映了对 公平的再分配的大众偏好。选举往往导致村民委员会主任把投票人的 利益

3、放在乡镇机关和党支部之上。”材料反映了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制度A有利于农村重新公正分配土地所有权 B保障了农民的合法权益C不利于农村基层管理 D得到进一步普及5有一部著名的历史话剧中有以下的一段对话,由此推断出这部话剧反映的 历史是A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的美妙设想 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C巴黎公社运动 D十月革命 6“马歇尔计划要求欧洲打破支离破碎的单个市场,1948 年,英、法等 16 个 国家成立了欧洲经济合作组织,负责分配和使用美国提供的援助。在这种 合作的气氛下,1950 年西欧国家成立了欧洲支付同盟。”这说明马歇尔计 划A促进了关贸总协定的成立 B加快了欧洲的复兴C是美国冷战政策的具体表现2

4、D对战后西欧的一体化进程起到了推动作用 7根据苏联报纸所做的估计,苏联妇女平均每天花二小时排队购物,全国合计 一年浪费掉一百亿小时在排队上,相当于一千五百万人一年工作五十周, 每周工作四十小时的时间。此项统计反映了 苏联计划经济体制效率低下,人力的浪费严重 苏联妇女喜欢借购物时机联谊交友 苏联物质匮乏,供需失衡 苏联物价上涨过快,出现抢购风潮A B C D 8里根在 1981 年就任美国总统时发表演讲:“我们目前的困难,与政府机构 因为不必要的过度膨胀而干预、侵扰我们的生活同步增加,让我们以掌握 的一切创造力来开创一个国家复兴的时代吧。”里根为此采取的对策是A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增加福

5、利开支以提高人民购买 力C大力倡导凯恩斯主义 D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 9西汉时期的盐铁论一书记载:“(铁匠们)家人相一,父子戳力,各务 为善器,农事急,輐远衍之阡陌之间(意为:用车具运到田间),民 相与市买,得以财贷民不弃作业,置田器,各得所欲”。这些“铁匠们”A成为家庭手工业生产的典型 B代表当时冶铁业的最高水平C采用的是大作坊的雇佣生产方式 D生产的产品具有商品生产的性 质 10根据朱熹与他的弟子们的问答录朱子语类中记载,“黄仁卿问:自秦 始皇变法之后,后世人君皆不能易之,何也?(朱熹)曰:秦之法,尽 是尊君卑臣之法,所以后世不肯变。”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朱熹认为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集权制度为历

6、朝沿用B朱熹与黄宗羲都对君主专制进行了批评C体现了朱熹从君臣关系角度对专制制度的批评D中国的君主专制在精神上靠儒家支持 11被誉为洋务第一流人才的郭嵩焘认为:“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 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其强。”这表明其A主张“中体西用” B未超越洋务派的历史局限C认为造船、制器不重要 D认识到西方强盛之本在政治制 度 12中华全国风俗志记载了某一时期江苏宜兴地区民间婚礼:“新郎高冠峨 峨履声,在前面视之,固俨然一新人物也,讵知背后豚尾(注:即长辫) 犹在,红绿辫线,坠落及地。又有所谓陪宾者,新郎之护卫也,多亲友任 之,通常四人。此四人中,有西服者,有便服者,有仍服满清

7、礼服者,形 形色色,无奇不有。”这一时期最有可能是A清朝末年 B20 世纪 40 年代 C民国初年 D20 世纪 50 年代 13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曾经声称他的某些主张不容匡正,而匡正者却层 出不穷。林纾在自编的小说中表达了把陈独秀、胡适、钱玄同诸人一网打 尽的愿望,除了留下一个笑话外,没有任何实际效果。这反映了新文化运 动期间3A思想和言论相对自由 B学术自由得到切实保障C学术宽容得到广泛认同 D科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14下面是一名同学整理的历史读书笔记,记录了某一历史时期的情况 农业强调“以粮为纲”;工业强调“以钢为纲” “三面红旗”迎风飘扬,六亿人民奋发图强; 适当缩小基本建设规模,

8、统筹兼顾,全面安排。对此历史时期的认识,正确的是A从国民经济恢复到“一五”计划完成 B从“左”倾冒进到国民经济调整C从“文化大革命”到实施拨乱反正 D从改革开放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 15在雅典,每一个能够实际完全享有参政的公民必须要服兵役,保卫自己的 城邦,而对当时要靠自备武器和粮食的战士来说,就一定要有购买能 力赫尔俄德曾经说过:“假若没有充足的粮食存结起来,那么,你 就不要参加公民大会,听取法庭诉讼。”其主旨是A公民实际享有的民主权利不同 B雅典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C雅典民主排斥外邦人和奴隶 D雅典对外战争频繁 16“所以,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 事,即使

9、他们试着去做,也是要失败的。”这种观点A有力地批判了封建神学的世界观 B把人的认识从神灵转移到自然界C认为人应当通过具体的感知获得知识 D揭示了知识对人的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17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路易斯布兰代斯说:“我们的国父们认为自由既是手 段也是目的。缺少言论和集会自由,讨论将变得毫无意义;有言论和 集会自由,公共讨论就可以抵抗邪说的散布流行。长久安定依赖于人 们自由的表达不满以及提出补救的方法。正因为他们认识到强权统治 的可能,他们才修订宪法保证言论和集会的自由。”此番话体现了美国大法 官的权力是A言论自由权 B司法审查权 C司法解释权 D弹劾总统 权 18以下是英、德两国煤炭消费量的数据

10、(单位:千吨),从此表中可以直接 提取的信息包括 英国德国 年份数量指数数量指数 18617765710013957100 1913189074244187000 1340英国是第一个完成工业化的国家 英国早期工业化水平高于德国 政治制度的先进性与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 英、德两国经济发展不平 衡 A B C D 191963 年戴高乐访问希腊希腊时说:“希腊和法国可能作出的最大贡献将是 保持独立的国家地位,而不做卫星国。”言下之意是戴高乐不满意A布雷顿森林体系 B美国控制西欧4C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D欧洲共同体 20周谷城学术精华录:“史学成立的经过,当在求真;其存在的理由,则 为致用。”作者在这

11、里主要强调的是A真实历史和史学研究的区别 B史学方法与实用价值的矛盾C历史教学与真实历史的关系 D史学根本原则与社会功能的统 一 21罗马皇帝曾有句名言“朕诚为陆上之主,但海法乃海上之王”。 从英文 的 Law 来看,既包含法律,又包含自然规律的意思;俄文中的 也是同时 包含法律和规律两个意思。这些表明 A自然法不完全是为体现立法者意志而产生的法律 B一切法律都是从自然规律中派生和发展出来的 C国家意志和自然规律或社会规律间处于对立状态 D统治者必需要服从自然法的规则来统治国家 22. 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 种为民族生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

12、避害趋利意识。 “世俗理性 的觉醒”是指 A明末清初提出的“工商皆本” 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 想 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 D义和团运动的“扶清灭洋”主 张 23. “通过使投资更好地用于生产事业的办法以协助会员国境内的复兴与建设,包括恢复受战争破坏的经济,使生产设施回复到和平时期的需要,以及鼓励欠发达国家生产设施与资源的开发”上述材料应出自A欧洲联盟条约 B布雷顿森林协定 C罗马条约 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24 “要勇于探索未知!要有勇气运用你的头脑!”主张这种观点的是 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 C.启蒙运动D.新文化运动 25、刘志琴在服饰变迁一非文本的社会思潮中提到:“断发易服

13、是清王朝最忌讳的事,然而正是断发易服成为点燃人民大众反清斗争的火 种。当革命的矛头指向满清统治的时候,断发易服成为动员民众支持革命 党组织有力的召唤。”材料的叙述最能说明 A政治革命具有移风易俗的作用 B断发易服带有政治色彩C革除社会旧俗阻力重重 D人们的审美观念已经发生变化5第 II 卷题号26272829总分得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其中第 26 题 12 分,第 27 题 13 分,第 28 题 14 分,第 29 题 11 分,共 50 分 26、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文化传播丰富了人类的精神生活,推动了历史进步。阅读下列 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叶梦得避暑录话云:“凡有井水

14、饮处,即能歌柳词。”陈师道后山诗 话云:“仁宗颇好其词,每对酒,必使侍从歌之再三。”柳永词的内容和语言都趋 向俗化,既符合了歌唱者低文化层次的需要,也更有利于市井百姓的接受。张学辉试论柳永词的“大众传播效果”材料二:启蒙运动一经兴起,就越出国界,跨过时代,成为各国先进人士的思想理论 武器。许多作品,已传遍世界,一直起着鼓舞人们奋勇上进的积极作用。沈炼之法国通史简编材料三:据人民网报道,韩国歌手朴载相演唱的歌曲江南 styleMV2012 年 7 月 15 日在国外视频分享网站 YouTube 上线后,其夸张的“骑马舞”被各国网友疯狂传播,至 12 月 22 日 YouTube 点击率已破 10 亿次。 (1)据材料一概括柳永的词流传广泛的原因。(2 分)(2)18 世纪下半期启蒙思想在美国传播结出了累累硕果,请概括其中两项最重要的成果 及其意义。(2 分)20 世纪初,启蒙思想在中国反封建斗争中“鼓舞人们奋勇上进” 的表现有哪些?请运用史实说明。(4 分)(3)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的文化传播呈现了什么样的趋势?概括最近 20 年世界文化传 播具有这种趋势的原因。(4 分)627.从古代的农业,到近代的机器生产,再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现代化 经历了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