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哈哈迪德及其作品赏析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131556 上传时间:2017-08-1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扎哈哈迪德及其作品赏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扎哈哈迪德及其作品赏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扎哈哈迪德及其作品赏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扎哈哈迪德及其作品赏析(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扎哈哈迪德及其作品赏析(一)哈迪德简介2004 年全球建筑界最高荣誉普利策奖授予伊拉克裔英国女建筑师扎哈哈迪德。哈迪德1950 年生于伊拉克,其作品以大胆运用空间和几何结构为特征,也因此被冠以解构主义大师称号。2004 年的普利策奖评审因哈迪德“突破了陈规和高科技,总是具有独创的东西,而且改变了建筑的几何意义”而将今年的奖项授予她,解构主义与哈迪德也一度成为 2004建筑业界的焦点之一。(二)哈迪德结构主义建筑思想1 面向未来的建筑观哈迪德的广州歌剧院 “圆润双砾” (见右图) ,是珠江水冲来的两块大石头组成。对此方案曾有记者问道与周围环境谐调与互动时,哈迪德说她不相信和谐,更愿意用语境。“语

2、境”即不再试图模仿毗邻的东西,而是使得看上去达到一种和谐,这是在肇始一种新的观念,使下一个建筑有一个不同的语境。这一点也体现了哈迪德大胆而勇于标新立异的风格,是哈迪德作为解构主义者“打破建筑传统”的体现。2 追求自然与地方文脉的延续哈迪德追求自然的曲面和斜线,她的建筑表现出呈自然的力量,如雨后的春笋。哈迪德所说的自然不同于赖特的有机建筑中的自然。哈迪德不相信和谐,她只是用倾斜的不规则的东西来表达自然的张力。如她的作品辛辛那提当代艺术中心(见下图) ,用连续的底层城市肌理对抗地段周围的高层体量,使这个中心更像是一次城市移植,成为地段的第二层皮肤。参观流线更是与城市文脉缠绕在一起,路径和开放空间相

3、互重叠。从城市文脉中发掘出来的建筑走向和面貌也使建筑把自己纳入地段的特殊条件之中。3 建筑思想的矛盾性和复杂性(三)哈迪德设计手法特征1 分解与整合分解是在描述解构主义建筑时使用较多的一个词。解构主义建筑在形态上表现为散乱破碎,不遵循古典的轴线与秩序。哈迪德的建筑创作中,分解的手法更是得到很好的说明。在香港山顶俱乐部设计中,她利用很多交叠的横梁,形态如同工地的木材堆,横梁构成悬臂梁和层叠的空间,延展了空间的垂直性。建筑远观如同一堆杂乱无章的铁片,并不能给观众者产生愉悦的感觉。也许这正是解构主义者追求的视觉冲击和破碎之美。在广州歌剧院的中标方案中,哈迪德却将庞大的体量整合成相对规整的形态。复杂的

4、功能,富于变化的空间包裹在不规则表面的灰色大石头中,并赋予诗意的名字“圆润双砾” ,这是解构主义整合手法的体现。2 倾斜在哈迪德的维塔消防站中,倾斜的手法得到了最多的体现。造型主要由三个放射型的体量组成。水平板块与干净利落的墙面传达出消防队快速而时刻准备的精神。建筑墙面基本上都是倾斜的,体现出动态美。这种动感也正是哈迪德所追求的自然的力量。3 流动性哈迪德的建筑没停留在静态的功能分区和这些分区的单一联系上,而是在运动的观念和形态下解决建筑的使用功能问题。在她的建筑中,一切皆在闪烁,冲击,流淌,凝固只是瞬间的。在 2004 年初的北京未来家具展上,哈迪德的未来家居设计采用了她最钟爱的流动交错的线条,内部看不到横平竖直的墙体和门窗,而是通过一系流动的空间和组合形成了客厅,卧室的分隔,室内室外的空间也在不断的交错,空间的变化形成了多种可能性,充分体现了解构主义者所说的流动性。未来家居在色彩上也选用了大胆的玫瑰红,有人甚至用“性感”来形容哈迪德的未来家居。香港山东俱乐部分解 “圆润双砾”整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