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学生一同读《药》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1293422 上传时间:2018-05-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和学生一同读《药》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和学生一同读《药》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和学生一同读《药》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和学生一同读《药》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和学生一同读《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和学生一同读《药》(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和学生一同读和学生一同读药药 作者:王栋生阅读教学的成功有时也取决于教师的阅读体验。对学生而言,教师的阅读体验有可 能比其他各种解说都更能有冲击力,更有借鉴价值。教师对经典作品的敬重以及阅读感悟, 有可能影响学生的终生阅读。 鲁迅的药我读了四十多年。当年刚读初中时,我就喜欢看高中的语文课本,我在那个 年龄就为“人血馒头”的故事而震惊,对旧时代和黑暗充满恐惧。现在,我仍一遍遍地和 学生一同读这篇当年使我惊悚的小说。从鲁迅作品中获得的精神资源帮助我认识了中国, 认识了时代。经典作品常读常新,然而我真正读懂夏瑜的“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 并为之热血沸腾时,已经快三十岁了。当年所受的教育和所处

2、的那个时代的气氛,把我们 的阅读理解力限制在一个低水平上,而今天,我们不能让学生再去经历那样漫长的感悟过 程。 记得上个世纪 80 年代我第一次教药,教到夏瑜的“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 时,教室里一张张脸平静漠然,学生似乎认为这是一句谁都能够说出的话,并没有谁表现 出特别的感奋。我从中看到这一代学生和我们那一代人的不同,于是想到,语文教育无论 如何不能培养坐在茶馆里“谈药”的无聊之辈。 及时开启思考的窗口及时开启思考的窗口 不止一次地听到同行质疑:“学生能读懂药吗?” 我的回答是:“教师自己能否读懂是关键。” 我有过期待,按“学生主体”及“自主合作探究”的要求,由学生讨论,解决基本问 题。

3、我也希望学生能够从文本的语言文字入手,从具体的情节及环境描写入手,把握小说 的主题和人物。用这些方法,达到基本要求是没有问题的,很多同行的实践证明了这点。 然而希望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进而理解把握经典作品,并非易事。有一线教学经验 的教师也许会有同样的体会:我们期待学生探究,然而由于他们缺少宽阔的阅读背景,缺 乏阅读经验,缺乏理解问题的思想基础,所以往往不是买椟还珠,就是郢书燕说。更有干 扰力的是在应试模式教育下,对“考不到”、“不容易出题”的教学内容,教师往往自行 淡化处理,因而很少有学生能在高二阶段就能清楚地认识鲁迅写夏瑜之死的深刻含义。我 们固然可以期待他在 20 年以后感悟到其中的深意

4、,但是教师为什么不能利用自己的阅读体 验,启发学生去关注文本呢?教育的机会往往可遇不可求。如果不及时开启思考的窗口, 万一以后再也遇不到一位可以交流并读懂药的人,万一以后再也遇不上一位热爱夏瑜 的教师,学生学习的机会也有可能永远地失去。如果这篇作品读懂了,不但阅读同类作品 可以少去许多难点,对解读 20 世纪初期中国社会也极有帮助。 教学中师生平等对话,师生共学,教学相长,这是正确的教学观。但这并不表示教师 一定要让出讲台。“告知”是落后的教学方法,但是并不意味着一切都得靠学生去探究, 应该告知而不告知也不对。师生在学识素养和阅读技能方面的差异是客观存在,传道受业 解惑,教师当然要发挥主导作用

5、,不能把所有的问题都交给学生去探讨。我主张师生共同 阅读,共同探讨。当然,我不会急于把自己 40 多年读药的体会全告诉学生,但我可以减少他的弯路。我愿意让学生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让这些问题萦绕在他的脑际,形成思维 环境,学生依据这些问题积极思考,同时能提出新的问题。 要读懂药,要读懂夏瑜,最好从群众形象入手。引导学生注意除夏瑜之外的每个 人物,找出他们身上的共性。鲁迅作品中,群众的精神状态多是麻木的,在这篇小说中, 鲁迅如何表现这种状态,也是学习重点。我问出的第一个问题是:买药的那一夜,华老栓 睡得平静吗? 在这一问题的引发下,学生接着提出的问题是:华老拴会不会想到,那个即将被杀头 的人是谁?会

6、不会想到他有多大的年纪,他犯了什么罪?会不会想到他也有父母?-这 些问题,长夜中的华老栓难道就不该想一想?他心灵深处会不会产生一些同情?他对将死 者会不会感到一丝歉疚?华老栓真的没有任何“知觉”吗? 学生讨论的结果:华老栓认为给儿子治病是惟一值得关注的事,至于夏瑜为何而死, 在他看来不重要;现在,有个人即将被砍头,而在华老栓,“倒觉得爽快,仿佛一旦变了 少年,得了神通,有给人生命的本领似的,跨步格外高远。”我们观察周围,愚昧麻 木者的神情往往正是这样的轻松愉快。 再看茶客众生相。提请学生讨论:你认为这群人中最值得注意的一个人是谁?学生认 为每个人都不是随便写的,经过讨论,一些同学认为“最有评说

7、价值的可能是那个坐在 后排的一个二十多岁的人”,“坐在那群人中间和他的年纪似乎不大相称”,“他出现 在那个环境中似乎有些不协调”,而他对夏瑜的“造反”似乎表现出格外的愤怒,“让人 感到不可思议”。 接着提出的一问是:鲁迅为什么会写出这一笔?大家的看法比较分散,我在小结时作 简要点拨。但结束在这节课时,我加了一句:“你们长到 20 多岁时,可别坐在那群人中间。” 初步探讨的结论是:作品中直接出场的人物没有一个是清醒的。除了死去的夏瑜,小 说中的所有人,从华老栓、华大妈、夏四奶奶、华小栓,从康大叔到驼背五少爷、花白胡 子,以及红眼阿义,没有一个是健康的。不是脑袋有毛病,就是身体有病,不是性格有缺

8、陷,就是心理不健全!这是一个病态的社会。一个清醒的人面对这麻木的一群,他该 怎么办? 抓住关键语句提出问题抓住关键语句提出问题 在很长一段时期,高中语文教科书对药的解说不够准确,总要强调作品是“总结 辛亥革命的教训”,批判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局限性”,讲“革命者脱离群众的教训”。 (习惯的用语是课本“预习提示”中的“批判了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者脱离人民群众、 革命不彻底的错误”。)一些教科书借领袖语录,把“推翻皇帝”一事故意说得轻描淡写。 辛亥革命的伟大,先烈赴死的慷慨,似乎都不那么重要。那种教育观、价值观会造成怎样 的结果,会让青年形成怎样的错误判断,好像并没有多少人去关注。其实这类解说搞乱

9、了 学生的思想,根本不利于学生对作品理解和把握。(对药的主题,新的教科书已经改 为“表现了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对经典作品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但是经典作 品进入教科书,解说必须言之成理。在很长时期内,“局限性”和“脱离群众”两说之所 以成为教学难点,正是因为缺少令学生信服的合理解说。 作品中只是借康大叔之口转述了夏瑜的两句话,一句是他说“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 家的”,二是他对打了他两个嘴巴的阿义说“可怜可怜”。仅此两句话,不得不成为解读 人物形象的关键语句。但是这两句话实在耐人寻味,品味这两句话,我们能想象出这位孤 独的战士在狱中是怎样的一副形象,我们能据此推测出他的内心世界,当其时,这

10、样的话 只有夏瑜说得出来。一句石破天惊的“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是对几千年专制发出的挑战!用一 度时髦的语言说:夏瑜发出了“时代最强音”。应当说,夏瑜作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 他的宣传语言是很朴实的,他并没有自说自话,大谈宪政大谈主义理想,把红眼阿义绕晕 了头,而是试图用一句实实在在的话语去触动他。偏偏阿义的奴性旺盛,卑贱无比,他不 明白自己其实是毫无地位的奴才,或许他认为自己能当稳奴才,高人一等。夏瑜向他宣讲 革命,真是找错了对象。 我请学生思考:如果说“革命者脱离群众”,那么你认为夏瑜怎样做才“不脱离群众” 呢?他应当到哪里去宣传革命,该到哪里去找革命的拥护者呢?夏瑜的这句话还有可能

11、对 谁说呢?有人评论,认为夏瑜向阿义宣传革命是革命党“脱离群众”的典型失误,你的看 法呢? 讨论的便捷方式是使用假设。夏瑜如果对康大叔说,同样会得到两个嘴巴;如果 他对华老栓说,华老拴只能是表情呆滞,张口结舌,他根本不懂,他只想要“馒头”;夏 瑜如果对母亲说,也许夏四奶奶会大惊失色地说:“毋妄言,族矣!”如果他对未庄的那 个“革命者”阿 Q 说,阿 Q 首先会想到分银子抢东西,但更有可能的是去告官,然后“嚓” 也就是说,不是夏瑜“脱离群众”,而是他的周围,暂时没有要求革命的群众,有的 只是唤不醒的一群。 那么,怎样理解夏瑜对阿义说“可怜可怜”?面对愚昧没有觉悟无法唤醒的人,夏瑜 表现出他极度的

12、悲哀。从茶馆谈话中,可以看出,革命者的忘死奋斗与人民群众的不觉醒 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这是作品中最为悲凉的一节。读懂这里的悲凉,就读懂了夏瑜,也就读懂了鲁迅内心 的悲凉。革命者无私地为大众谋利益,争人权,而大众不感恩;不但不感恩,而且不理解; 不但不理解,还要吃他的血!在人民不觉醒的时代,像夏瑜这样的先知先觉注定是孤 独寂寞的。这是他的悲剧,然而正因为众人皆醉惟其独醒,也显出了他的伟大!面对红眼 阿义自以为得意其实如猪狗一样的人生,夏瑜除了说“可怜可怜”之外,还有什么可说的 呢?我在教学中反复强调:那一句“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惊世骇俗,只有夏瑜那种 只要真理“不要命”的坚定的革命者才喊得出

13、。 在长夜如磐的黑暗中,夏瑜预见到了光明。有幸的是他获得了精神的自由,不幸的是 他先大众一步觉醒,因而他寂寞到极点,孤独到极点。这种孤独寂寞同样被后来的革命者 所体验。1929 年,海丰农民运动领袖彭湃(他被认为是“深入群众”的典型)被捕,披枷 戴锁被敌兵押着游街,围观群众嘲笑喝彩,麻木不仁,彭湃见此极为感慨,有绝命词 一首曰:“急雨渡江东,狂风入大海;生死总为君,可怜君不解。”这说的不正是夏 瑜吗?这说的不是所有孤独的先知吗?看到那麻木冷漠的脸,你怎么能不哀而怜之?从来 的历史,先知先觉总是极其寂寞,后知后觉总是真正的受益者,而不知不觉者是最“幸福” 的,没有思想,也就没有了所谓的精神痛苦。

14、我感慨万端地说到这里,学生说,从那 以后对“不知不觉”有了警惕。我认为这是读懂了。 有学生说,坟地一段写得有点森人,尤其是“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一丝发抖的 声音,在空气中愈颤愈细,细到没有,周围便都是死一般的静”,这样的描写和寂寞的先 知者的形象非常和谐。我认为这是读懂了。 学生评论说,他们的寂寞,不是因为道路错,也未必是策略错,而是因为他们是先知 先觉。既是先知先觉,如何“密切联系群众”?历史上所有的先知先觉不都是这样孤独寂 寞吗?我认为这也是读懂了。 教药这种经典作品,我愿意留点问题让学生去思考。我最近一次教药留的问 题的是:为什么鲁迅写夏瑜就用了那么两句话?学生作业比较精彩的回答是“

15、一个原因是暗线,不能多写;另一个原因是只要传神, 几笔就够了”。诚如其言,鲁迅的悲凉只能写这么几笔,只需要写这么几笔,对聪明的读 书人来说,足够他想一生的了。无论是从小说手法,还是从人物形象的塑造,几句话 足够人想一生,这也许就是语文学习的真正价值。 20 世纪初,中国有夏瑜那种追求真理而“不要命”的人物,有林觉民和黄花岗七十二 烈士那样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这是中华民族史上光辉的一页。鲁迅塑造夏瑜这个形象已经 八十多年(秋瑾就义快要一百年了),那一句“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依然激荡在思 想者的脑际。且不说其他,就看电视台在黄金时段“应广大观众要求”播放的大清国列位 皇爷贵妃风流韵事的既臭且长的连续剧,就理解了他们那个“不脱离群众”,就知道一些 人推崇的“先进文化”竟是些什么货色。药是不朽的经典,而夏瑜作为先知先觉,面 对认为他有“局限性”的大众,仍有资格叹息“可怜可怜”。这是学生和我一同读过药 以后的发现。 千万不要浪费了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