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情境创设误区

上传人:正** 文档编号:41197664 上传时间:2018-05-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课堂情境创设误区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数学课堂情境创设误区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数学课堂情境创设误区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数学课堂情境创设误区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数学课堂情境创设误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课堂情境创设误区(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误区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误区范范 小小 明明 摘要摘要 :“数学来源于生活,学习数学是为了帮我们更好的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是数学课 程改革中一个重要的新理念。通过教学我们要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所以在课 堂上,我们就要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更加生活化的情境,使数学知识不再是孤立的,不再是 为了解题而解题。 关键词关键词 : 情境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 生活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于地进行着。这股东风吹遍了课堂的每一个角落,令 不少实践者“鱼跃阔海,鸟飞高空” 。步入任何一节新课程的课堂,我们都会欣 慰的发现或者看到;数学教学目标从纯粹的知识技能转向了“三维”目标,尊 重代替了束缚,开

2、放代替了封闭,自主建构代替了被动思考,课堂上教师也开 始关注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愿望、学习能力的培养。在以教师为主导,学 生为主体的活动中,不时呈现出一道道亮力的风景,可是在我们欣喜、快慰的 同时;我们的数学课堂在自主、活跃、生动的同时也好象失去了些什么?情境教学的创设。 情境,即情景、境地。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创设情境是 非常重要的。因为数学情境,不仅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 的重要源泉,而且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 梁。数学情境,还可以引起学生更多的联想,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从而自 主、快乐地学习新知识。然而,细细品味某些精心设计的情境。还存在着

3、偏差,经常导致教学情境 的价值缺失,甚至出现为情境而创设情境的现象,这种流于形式的教学情境很 难真正起到为教学服务的目的。一、情境教学如何为教学目标定位一、情境教学如何为教学目标定位某教师在讲解“两步计算式题” ,课始,创设了去游乐园门口遇到了“拦路 虎” ,要求学生闯过“迷宫”才能进门。教师充满激情地问“同学们有信心闯过 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有!” ,课件显示迷宫图;把算式和正确的答案 连起来,连对了就能走出迷宫(只有一题是两步计算式题,其余均是一步计算 式题) 。学生顺利闯关后,教师表扬:“真能干!”追问, “这些题目中哪一题 是与众不同的?”从而揭示课题“两步计算式题” 。缺憾:

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的三维目标在数学课程中具体细化为四个方面;知 识与技能、数学与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 “计算题”是不是一定要创设情境才算 是为达成“情感与态度”方面的目标设了载体?如何将课程目标中的四个目标在数学教学 活动恰到好处地揉合在一起呢?二、教学情境的创设过分突出二、教学情境的创设过分突出“兴趣化兴趣化”而忽视而忽视“数学化数学化” 。案例二:平移和旋转 (课前教师准备了大量的肯德基玩具、电池风扇等学具) 师:同学们课桌上有许多玩具,你们想玩一玩吗? 生:想!(学生深深地被教师所提供的玩具所吸引久久不能进入学习状态。 )师:这些物体的运动方式一样吗?生:不一样!师:有什么不

5、同?生 1:电风扇有电池,而这个玩具有弹簧。生 2:这个玩具能跑到桌子外面,而其它的不行。生 3:这些玩具跑得很快,而它跑得要慢些。(学生关心的是这些玩具为什么会运动。 ) 由于该案例中教师对学生在情境中的活动缺少必要的引导,所以学生关注 的只是“玩玩具”本身,而对两种运动的特点很少进行观察和思考。这样的教 学情境在突出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却忽略了数学学习的本质“数学化”(运 用数学的方法观察现实世界,分析研究各种具体现象,并加以合理组织的过程), 结果学生在兴致高昂地玩过之后,对情境中所蕴含的数学知识却一无所知,这 不能不说是个极大的遗憾。创设情境的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培 养学生以

6、数学的眼光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所以在创设情境时不仅要考虑如 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应该考虑如何引起学生对“数学自身特点”的强 烈关注。如在本案例中可以明确活动的目的,让学生带着思考去玩:你能根据 这些玩具的运动方式给它们分分类吗?以使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更多地从数学的 角度进行观察与思考,发现其中蕴含的数学现象或事实。教学情境的创设应追 求一种:“在活动中激发兴趣,在活动中生成数学,寓数学学习于实践活动之 中的教学境界” ,如果只追求“兴趣化”而脱离“数学化”的教学情境是没有实 际教学价值的。三、情境创设的虚伪三、情境创设的虚伪伴随着上课的铃声,一位教师笑容满面,手提一盒月饼大步流星地走进教

7、 室。师:“谁能将这 12 快月饼分给 2 位小朋友,并且使每一位小朋友分地一样 多呢?如果大家帮助老师解决了分月饼的难题,老师就将这盒月饼送给大家解 馋,好吗?”众生欢呼雀跃;耶!学生们的热情被充分调动起来,纷纷献策, 方案有;一块一块地逐分、 四块四快地分,等等。在这样积极、主动投入热烈的氛围中,很好的解决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什么是平均分,怎样进行平均分。学生学得快乐且有实效。下课铃声响起了。 学生门的兴奋达到了最高点。他们互相看看,用眼神交流快吃到月饼的喜悦。 一双双眼睛盯着老师。只见这位老师慢条斯理地将一块块月饼重新装进包装盒 里,提着它走出了教室。全班四十多双眼睛可怜巴巴地目送快

8、到嘴边的月饼跟 着老师走了。他们有相互看看,所有的眼睛都在问:老师,您这是怎么了?撒 谎? 让数学走进生活,让生活充满数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将数学与 生活有效地融合、贯通。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热情。当“数学味” 与“生活味”融于一体时,一定要关注还原教育的“真诚味” 。整堂课积极、主 动投入、热烈的氛围是以月饼为载体,以学生的食欲为诱惑,是以欺骗为手段 得来的。这样的课堂知识教学再成功也不值得为它高兴。因为它至少向学生灌 输了这样一种思想:人有的时候可以不讲诚信,甚至可以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 不择手段。尊敬的老师啊,教育的本质是让孩子学会如何生活,学会如何做人, 为什么要用虚伪

9、的情境教学灌输给学生虚伪的劣性呢?四、牵强的情境四、牵强的情境师:同桌小朋友自由讨论一下你的好朋友是谁?你们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生 1:我和 xx 是好朋友,我们是邻居,是一对好姐妹,xx 常常帮我整理书 包。生 2 我和 xx 是最好的朋友。一起回家,一起画画和看电视。生 3:我和 xx 是最好的朋友。xx 教我跳舞,我们一起湖、做游戏。 师:我很高兴看到小朋友都介绍了自己的好朋友,老师太羡慕了。老师想 和你们做朋友你们愿意吗?(掌声热烈响起)师:谢谢小朋友!今天我们要做的游戏,就是考考小朋友,谁能在最短的 时间里找到自己的朋友,谁就可以获的小星星奖章。分发卡片:2+2,5-4,3-1,5-

10、1,4-2,2+3,5-2,5-0,4,5,3,2,1,0 师:小朋友,先看看手上的卡片,想一想你的朋友是多少?当听到音乐时, 就开始找出你的朋友,再手牵手一起到教室中间来。音乐响起-音乐停止。同学们找不到他们的“朋友” ,为什么?教师的本意是要创造教材,引导学生之间要相互关心、相互帮助,进行亲如 一家的人文精神熏陶和品德教育。但生活中的“朋友”与“算式、数字”间的 “朋友”有什么内在的联系?生活中是一共同的爱好、互帮互助的品质走到一 起, “算式与数字”间的朋友关系是以他们之间是不是相等为依据,难怪学生们 无法帮算式与数字找到他们的朋友。五、狭隘的情境五、狭隘的情境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一位教

11、师设计了以下问题情境:玩具商店有一架 遥控玩具飞机售价 85 元,小欣身上只有 10 元的人民币,问:小欣至少要带上 这样的人民币几张才能买回这架遥控飞机?请说说最佳方案。生 1;要带 9 张,共 90 元,理由是足够买下这件玩具。生 2;要带 10 张,理由是一部分用于买玩具,一部分用于车费。生 3;要带 8 张,理由是可以要求售货员打折。师;我认为生 1 的方案是最佳的,生 2 和生 3 的想法都不切题意,存在较 大的局限性。 我们为什么学数学?为考试?不是,是为了让数学服务与我们的生活。而 生活中的问题就是现实的、丰富的,这样的问题怎能要求有惟一的、最佳的答 案?后两位同学的回答,不正是

12、生活经验的体现吗?为什么要为了惟一、最佳 的答案而去否定他们呢?如此狭隘的教学怎能让它走进我们的课堂。六、荒诞的情境六、荒诞的情境为了巩固“分数应用题”的知识,一位教师创设了以下问题情境:一位司 机叔叔开一辆载重 4 吨的货车,车上装满了沙子,每隔 2 分钟卸下它的 1/8,以 此类推,几分种后可全部卸完?这样的问题情境严重违背了生活常识,这样的“神经病叔叔”还配开车吗? 仅仅为了题型而出题,让学生觉得数学离生活太遥远了,数学是可以随意编出 来的,设计这样的问题情境还有意义吗?又如;有位教师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是,在课尾出示 20 粒糖果,问;20 粒糖果的 1/2 是多少?生:是 10 粒。

13、老师当场将 10 粒糖果奖给它,有问;剩 下糖果的 1/5 是多少?学生答对后,有将 2 粒糖果奖给他。这一情境的创设,既活跃了课堂氛围,也起到了巩固所学知识和及时反馈 学习效果的作用。但任何事情只有从正方两方面进行思考,才能把问题研究的 更深刻,把事情观察的更清楚。用“20 粒糖果的 1/2 是多少?”这样浅显易解 的问题,来检查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原本就不是很恰当,却以如此丰厚的 10 粒糖果作为回报,岂不是太夸张了吗?况且“剩下糖果的 1/5 是多少?”这一 问题难度虽有所提高,得到的却只是 2 粒糖果,这种奖励机制欠科学、太随意。 更为重要的是,如此丰厚的物质激励能否真正起到积极、持久

14、地调动学生兴趣 的作用?创设新颖、有效的教学情境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 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由发展的阵地。虽然目前在我们的 课改实验中,情境的创设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但只要我们真正吃透课改精神, 准确把握新理念的本质,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积极创新,相信我们一定能创 设出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贴近生活实际并紧扣学习主题的教学情境,更好地 为数学教学服务、为学生的发展服务。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需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 活的联系,巧妙地创设情境,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 问题的过程中做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教学散论2.教育新理念 3.小学教育参考 4.基础教育研究2011、1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