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表格式

上传人:n**** 文档编号:41183344 上传时间:2018-05-28 格式:DOC 页数:114 大小:908.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表格式_第1页
第1页 / 共114页
2017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表格式_第2页
第2页 / 共114页
2017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表格式_第3页
第3页 / 共114页
2017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表格式_第4页
第4页 / 共114页
2017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表格式_第5页
第5页 / 共1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表格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表格式(1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1 1)授课时间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形如 ax+_b=c 的方程的解法,会列上述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 现实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3、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 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课前分析 及准备这节课内容主要教学用形如 ax+_b=c 的方程来解决相关的实际问 题,并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有关方程的解法。引导学生在分析问题 的基础上,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并能根据等量关

2、系列出方程 解答实际问题。 教学预设教学预设教学生成 复习:1.X4=34 X3.3=4.8 12X=60 X6=8 总结解答简单方程的方法.(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等 式仍然成立,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 除外,等式仍然成 立.) 2.寻找题中的等量关系: 白兔和黑兔一共 20 只 白兔比黑兔少 4 只. 白兔只数的 2 倍正好相当于灰兔的只数.(追加条件变成应用题.灰 兔有 30 只,白兔有多少只?) 白兔的只数比黑兔只数的 2 倍多 10 只. 师:寻找等量关系,最关键是找到其中的关键词. 一、教学例 1 1、谈话导入:西安是我国有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有很多著名的古 代建

3、筑,其中就包括闻名遐迩的大雁塔和小雁塔。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一个与这两处建筑有关的数学问题。 (出示例 1:西安大雁塔高 64 米,比小雁塔高度的 2 倍少 22 米,小雁 塔高多少米?) 2、提问:题目中告诉了我们哪些条件?要我们求什么问题? 启发:你能从中找出它们高度之间的关系吗?题目中的哪句话能清 楚地表明它们之间高度的关系? 提出要求:你能不能用一个等量关系将它们高度之间的相等关系表 示出来? 板书学生交流中可能想到的数量关系式:小雁塔的高度222=大雁塔的高度;小雁塔的高度2=大雁塔的高度+22;小雁塔的高度2大雁塔的高度=22。 3、引导学生观察第一个等量关系式,提问:在这个等量关系式

4、中, 哪个数量是已知的?哪个数量是要我们去求的? 追问: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明确方法,并提示课题:这样的问题可以列方程来解答。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 4、谈话:我们已经学过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请同学们先回忆一下,列方程解决问题一般要经过哪几个步骤? 让学生先自主尝试设未知数,并根据第一个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 5、提问:这样的方程,你以前解过没有?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你能解出这个方程吗? 交流中明确:首先要应用等式的性质将方程两边同时加上 22,使方程变形为“2x=?” ,再用以前学过的方法继续求解。 要求学生接着例题呈现的第一步继续解出这个方程

5、。学生完成 后,组织交流解方程的完整过程,核对求出的解,并提示学生进行 检验,最后让学生写出答句。 6、提问:还可以怎样列方程? 学生列出方程后,要求他们在小组内交流各自列出的方程,并 说说列方程的根据,以及可以怎样解列出的方程。 7、小结:刚才我们通过列方程解决了一个实际问题。你能说说列 方程解决问题的大致步骤吗?其中哪些环节很重要? 引导学生关注:1)要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寻找等量关系,而且一般 要找出最容易发现的等量关系;2)分清等量关系中的已知量和未 知量,用字母表示未知量并列方程;3)解出方程后,要及时进行检验。 二、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读题,并设想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然后让

6、学生独立完成。 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找出了怎样的等量关系,根据等量关系列出 了怎样的方程,是怎样解列出的方程的,对求出的解有没有检验等。 再让学生核对自己的答案,检查自己的解题过程。 启发思考:这个问题与例 1 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 地方?2、做练习一第 1 题 先让学生说说解这些方程时,第一步要怎么做,依据是什么, 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交流反馈时,要在关注结果是否正确的同时, 了解学生是否进行了检验。 3、做练习一第 2 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再要求说说写出的每个含有字母的式子分别表示哪个数量,是怎样想到写这样的式子的。 4、做练习一第 3 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进

7、一步突出根据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的。 三、作业:做练习一的第 4、5 题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还有没有疑惑的地方? 教 学 评 价 及 反 思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1 1)练习)练习授课时间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形如 ax+b=c 的 方程的解法,同时理解并掌握形如 axb=c 的方程,会列上述方 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提高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课前分析 及准备这节课内容主要是进一步教学用方程来解决相

8、关的实际问题,主 要是在上节课的基础上进行巩固练习,同时学习用形如 axb=c 的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并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有关方程的解法。 教学预设教学生成一、复习准备1.口答:3X=60 X3=20 X2.1=7.9 2X3=232、解方程4x1250 2.3x-1.020.36 1.34X=4.1 三位同学上黑板计算,全班集体订正。二、尝试练习师:刚才的两道题同学们完成得很好,这道题你们还能自己解决吗?试试看。 30x2360学生独立尝试完成,全班交流。指名学生说一说,解这个方程是第一步需要做什么?这样做依据了等式的什么性质?三、巩固练习1、出示练习一第 7 题(1)师:三角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9、你能根据这个公式列出方程吗?指名列方程,全体独立解答,集体订正。(2)学生自己列方程解答,全班交流订正。2、练习一第 8 题引导学生把杨树与松树有关的信息分别列表整理,再结合列表找出数量关系。3、练习一第 9 题学生独立思考,指名分析数量关系,是结合学生回答画出线段图。生独立解答并订正。4、练习一第 10 题师学生简单介绍相关天文知识后,学生独立解答。5、练习一第 11 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提示学生用不同的字母分别表示晓玲出生时的身高与体重。6、练习一第 12、13 题学生独立列方程解答,同桌同学互相检查,再集体订正四、全课小结说一说你这一节课的学习收获。五、作业完成相关习题1、一本书有 28

10、0 页,小明每天看 15 页,看了几天后,还剩 40 页没有看?2、一桶油有 21 千克,35 天后,桶里还剩 7 千克,平均每天用去多少千克?3、一个三角形的底是 6 厘米,面积是 15 平方厘米,它的高?4、学校买来 4 个足球和一个篮球共付 390 元,已知一个篮球是 98元,一个足球多少元?5、一块梯开面积是 240 平方分米,它的上底是 13 分米,下底是27 分米,它的高? 教 学 评 价 及 反 思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2 2)授课时间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形如 ax+bx=c 的方程的解法,会列上述方程解决

11、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掌握根据题意找出数量间相等关系的方法,养成根据等量关 系列方程的习惯。课前分析 及准备这节课内容主要教学用形如 ax+bx=c 的方程来解决相关的实际问 题,并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有关方程的解法。引导学生在分析问题 的基础上,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并能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解答实际问题。 (和倍问题) 教学预设教学预设教学生成一、复习:化简:3X+2X 5.3XX 4XX 6.8X2.2X 5.2XX二、学习新知1、出示例 2:北京颐和园占地 290 公顷,其中水面面积大约是陆地面积的 3 倍,颐和园的陆地和水面大约各有多少公顷?2、提问:题目中告诉了我们哪些?条件要我们

12、求什么问题?师:你能有线段图表示出题目中数量之间的关系吗?学生尝试画图,集体交流。得到:水面面积+陆地面积=颐和园的占地面积启发:这大题目中有两个未知数,我们设谁为 x 号呢?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师:如果用 x 表示陆地面积,那么可以怎样表示水面面积呢?指名学生了出方程,鼓励学生独立求解。集体交流解答方法。追问:这道题可以怎样检验?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检验。3、师:观察我们今天学习的方程,与前面的有什么不同?小结:像这样含有两个未知数的问题我们也可以列方程来解答。4、学生独立完成为能够第 4 页练一练。三、巩固练习1、解方程2x+3x=60 3.6x-2.8x=12 100x-x=198师:

13、这几道方程以例题中的方程有什么共同特点,解这一类方程时要先做什么?依据是什么?指名学生回答后,独立解答,集体订正。2、完成练习二第 2 题提示学生要对结果进行化简。3、完成练习二第 3-5 题学生独立解答。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解题思路记忆依据了怎样等量关系列出的方程。四、全课小结者皆可我们学习了列怎样的方程解决问题?在解答这一类应用题时应注意什么?引导学生交流小结。五、作业完成补充习题相关练习 教 学 评 价 及 反 思今天教学了解方程的例 2.今年我的教学,与以往进行了一些改变。其中一点比 较大的,就是每天都要留出时间来让孩子完成第二天的作业。 以前我比较怕孩子预习,因

14、为我觉得有的内容预习了再上就没有意思了,但我 现在又觉得那样对孩子限制的太多了,不利于孩子能力的培养。所以我还是再次改 变。效果会在以后的反思中总结。 昨天我直接布置孩子做练习二 16 题。1、2 题不存在什么问题,做到第三题, 有孩子问我,说不会。我了解了一下,他连例题都没有看。 尽管有了孩子昨天的预习,今天上课的效果还是不太好。因为电脑还没有接好, 所以例题就写在黑板上了,讲解的时候觉得需要讲解的东西太多了,自己都糊涂, 重讲了一遍。书上练一练的效果不太好!教学内容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2)练习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形如 ax+_b=c的方程的解法,同时

15、理解并掌握形如 axb=c 的方程,会列上述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2、提高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3、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课前分析 及准备这节课内容主要是进一步教学用方程来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主要是在上节课的基础上进行巩固练习,重点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教学方法 及媒体运 用练习法,通过列方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达到算理的理解与 掌握。提高方程计算的能力。教学预设教学生成一、基础练习解方程18x2x60 5x+6x12.1 6.6x-5x=84x-x=24 1.5x-x=1 1.9x+0.4x=9.2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选

16、择一题指名说说怎样做的,依据是什么。二、提高练习1、练习二第 7 题出示题目:指名读题师:这是一道什么问题的应用题?(相遇问题)你知道小明和小丽各自所走的路程与总路程有什么关系吗?指名说一说等量关系式。学生根据数量关系式独立列式解答,集体订正。2、练习二第 8 题师:相距 182 千米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这道题与第 7 题有什么异同?引导学生思考后列出等量关系式并解答。集体订正。3、练习二第 9、10 题学生独立思考,指名说说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以及等量关系。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5、练习一第 11 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时说一说是根据那个条件列出等量关系式的。6、完成思考题独立思考,小组交流意见并列式解答。可提示:甲比乙多跑了一圈说明了什么?三、全课小结说一说你这一节课的学习收获。四、作业完成补充习题相关习题 教 学 评 价 及 反 思1、因为列方程的关键是等量关系,所以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