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题考点及技巧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1131465 上传时间:2018-05-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题考点及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题考点及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题考点及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题考点及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题考点及技巧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题考点及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题考点及技巧(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题考点及技巧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题考点及技巧一、 近几年中考说明文试题概说 最近几年中考说明文的阅读是必考内容,考试分值在10分以上,约占整个试题分值的 8以上。从全国各地的中考试题看,信息的处理是说明文阅读的常见考点之一。因此,阅 读说明文,要做到:1、从文本中准确而迅速地捕捉、筛选、提取出所需要的言语信息,这 句话意思简单的理解就是说明文阅读题的答案都在文本中。2、合理地整理、组合信息,概 括其要点。3、能按照要求加工信息。 从题型上看,主观性试题在说明文阅读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而且还增加了试题的 开放性。此外,科技文阅读试题创新上注重体现课程间的整合,强调人文精神。因此

2、,加 强说明文阅读的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二、 说明文知识概说 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 态、性质、功能的特征,或阐述事理。说明文的范围比较广泛,如科普读物、知识 小品、解说词、说明书等均属于说明文。 (一) 说明文分类 根据说明对象不同分: 事理说明文事理说明文旨在说明事因、物因。 事物说明文事物说明文旨在介绍某一事物的特征(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 的标志)。P 根据 根据表达方式和写作目的分: 1、平实性说明文语言平实 2、文艺性说明文语言生动 (二)说明方法 为了说明事物特征或说明事理,需要采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 分类别、举事例

3、、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画图表等。(三) 说明顺序 说明要有顺序,这是使说明内容条理化的必要条件。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 顺序(程序顺序是时间顺序的一种) 、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说明文的顺序,根据 说明的目的和对象,可以以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他顺序。b (四)说明文常见的结构。M 说明文的结构常见的形式有:“总(概说)分(具体) ”式、 “总分 总”式、 “分总”式、并列式、递进式等。f:Jk (五)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有的以平实见长,有的以生 动活泼见长。 三、梳理说明文中经常出现的考点、考查类型及答题对策。 考点之一:说明对象考点之一:说明对

4、象 考查类型:直接让学生回答:“这篇文章(或文段)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对策: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因 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 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事理说明文指出说 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内容)。 考点之二:说明对象特征考点之二:说明对象特征类型1:直接找出说明事物特征的句子。 对策:A、看题目;B、在首段中找;C、抓关键词句(比如:运用了说明方法的语句、 中心句)。 类型2:概括说明事物的特征。 对策: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

5、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 考点之三:说明顺序考点之三:说明顺序 类型: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 对策:1.了解说明顺序的基本常识:说明文有三种写作顺序。空间顺序:说明事物 的形状、构造,多在建筑物的结构,如上下、远近、左右、内外、东西南北中等。时间 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逻辑顺序:说明事理,多说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逻辑 顺序的具体分为: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一 般个别(特殊)、概括具体、整体局部、总分。 2.掌握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 理解。(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

6、 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 、 “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 考点之四:说明方法考点之四:说明方法 类型1:直接让考生回答文章或段落的说明方法 对策: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 摹状貌、引用说明)的主要特点,然后根据文段内容分析判断。 类型2:文章某段或某句运用何种说明方法,简要说明它的作用? 对策:找出运用的说明方法,再根据下列说明方法的作用具体回答。 1.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2.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分门别类加以 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3.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

7、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4.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5.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6.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或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 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7.列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8.引用法: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 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9.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10.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8、11.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 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引用说明在 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答题方式:本句用了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具体直观、深入浅出(科学准确) 地说明了(说明内容) ,使读者。考点之五:说明语言考点之五:说明语言类型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好在哪里?) 答题方式:用了“” ,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能够激发读 者的兴趣(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 类型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

9、语?并说明理由。 对策:(1)不可以;(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4)换了后意 思有何改变,与不符合实际。 类型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对策:(1)表态(删还是不删)。(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 “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 “多”“有余”等表数量。(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 了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4)xx 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 性。 答题方式:不能,用了“”生动地说明了,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去掉就 没有这种效果。不能,删掉“” ,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显得太绝对化;用了 “”词,准确地说明了,

10、符合实际情况,留有余地,具有科学性。类型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 对策:找出语言准确的词句,然后说明其作用。找准确词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找有精确数据的句子;找有概数的句子;找使用限制性词语的句子。 类型5:指示代词的含义类型:指示代词如“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 中具体指代什么? 对策: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一般往前找) 。有时要注 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找到后,将找到的内容放在指示代词所在的句子 中读一读,看是否合适。 【牢记】总之,无数次的考试经验告诉我们,无论是什么文体的阅读题,我们都可以

11、 直接或间接地从文章中找到答案,说明文也不例外。 三、 真题解析: 【目标点击一】 把握特征,抓住要点 阅读说明文最重要的是分析把握说明事物的特征。把握事物的特征,可从以下两个方 面入手:1、有的标题在指出文章说明对象的同时,指出其特征;有的标题用设问句的形式, 引导读者有针对性地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有的标题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拟人的方法说明 事物的特征。2、从分析材料入手,即逐段分析作者介绍有关事物的哪一方面特征,然后归 纳小结。有的事物的本质特征,作者已在文章中明确地指出来了,阅读时要找出这些关键 句。如中国石拱桥 、 苏州园林 【实例精析】 细菌和病毒都是可以致病的微生物,但它们的特征区别

12、很大。细菌虽然小,要在光学 显微镜下才能看得见,但它除了拥有生命的基本单位核酸之外,还有一大套赖以生存的配 套设施。包括作为居住“公馆”的细胞壁,储存营养物质的“仓库” ,以及进行新陈代谢的 “化工车间” 。依靠这些,细菌能够摄取外界的物质并加工成需要的能量。 而病毒就更小了,也可怜得多,且不奢谈“库房”和“车间” ,就连作为保护外壳的“茅草 房”也没有。实际上它只有一个分子大小,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得见。整个家当也只是一 条表示生命的核酸而已。如果拿人来做比喻,细菌最起码也有条裤子,有只讨饭碗,有根 打狗棒。所以细茵虽然必须在人体内部的良好环境中才能繁殖,但处在恶劣环境中仍能生 存较长的一段时

13、间。而病毒则像个刚出生的婴儿,除了它的生命和一张吃奶的嘴外便一无 所有,毫无独立生存的能力。因而病毒只能寄生在人或动物的细胞内部,靠“窃取”细胞 里的现成营养才能生存。一旦被排出体外,病毒就活不了几小时。大部分抗生素对细菌起作用,是因为抗生素可以抑制细胞繁殖,干扰它们形成新的遗 传结构或者细胞壁。而正因为病毒只能寄生在别人的细胞内,自己不能完成这些生化反应,所以抗生素对病毒全无作用。病毒的生存能力既然这么弱,为什么还会那样猖獗呢?例如埃博拉的感染力极强,病死 率可达80。实际上大多数病毒远没有那么可怕,有的也不会使人得病。冠状病毒本来致 病的能力并不强,问题在于“变种”上。变异的病毒和原来的不

14、同了,它可能是无害的, 但也可能变成“杀伤力”更大的病毒。然而我们不必担心它会因反复变异而使杀伤力次第 增大。因为就杀伤力而言,变异就像赌博,总是有输有赢,不断地赢下去的几率是微乎其 微的。至少有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的记录。如果有过,可能现在就没有我们的存在了。必须指出的是杀伤力的大小不仅取决于病毒一方,更重要的是人群的免疫力。变种冠 状病毒之所以为患甚大,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人类还没有接触过这样变种后的新病毒。当 人群有足够多的人产生了抗体之后,这种病毒对人类的威胁也就小得多了。文章多处运用比喻说明的方法。下列比喻分别具有什么作用? (病毒)且不奢谈“库房”和“车间” ,就连作为保护外壳的“茅草

15、房”也没有。变异就像赌博,总是有输有赢,不断地赢下去的几率是微乎其微的。文章从哪几方面把病毒和细菌作比较?请分点概括回答。根据病毒的特征,给病毒下一个定义。(不超过35个字)本文说明的中心是什么?请简要回答。中国皮影戏 易 树 皮影戏,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 时,一般由三到五个艺人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 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 中国皮影戏有着悠久的历史。两千多年前,汉武帝爱妃李夫人染疾故去,武帝思念心 切,神情恍惚,终日不理朝政。术士李少翁一日出门,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影子倒 映于地,栩栩如生。李少翁心

16、中一动,用棉帛裁成李夫人影像,涂上色彩,并在手脚处装 上木杆。入夜围方帷,张灯烛,恭请武帝端坐帐中观看。武帝看罢龙颜大悦。这个载入 汉书的爱情故事,被认为是皮影戏最早的渊源。 表演皮影戏要先制作皮影。其制作过程是:先将羊皮、驴皮或其他兽皮的毛、血去净, 经药物处理,使皮革变薄,呈半透明状,涂上桐油,然后把皮革镂刻成所需的人物形象。 皮人的头、四肢、躯干等各自独立,而又用线连成一体,分别以连杠由演员操纵,令其活 动。 皮人涂有各种颜色,表达人物的善恶美丑。绘画也有一定的讲究,女性发饰及衣饰多 以凤、花、草、云等纹样为图案,男性则多用龙、虎、水、云等纹样。人物造型与戏剧人 物一样,生、旦、净、丑角色齐全,制成的皮影高的达55厘米,低的仅有10厘米左右。 皮影戏表演时,由三五个艺人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