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私奉献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阅读能力的思考与实践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1043586 上传时间:2018-05-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私奉献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阅读能力的思考与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无私奉献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阅读能力的思考与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无私奉献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阅读能力的思考与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无私奉献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阅读能力的思考与实践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无私奉献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阅读能力的思考与实践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无私奉献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阅读能力的思考与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私奉献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阅读能力的思考与实践(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6 页词清平乐禁庭春昼,莺羽披新绣。百草巧求花下斗,只赌珠玑满斗。日晚却理残妆,御前闲舞霓裳。谁道腰肢窈窕,折旋笑得君王。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阅读能力的思考与实践陈朝晖(扬中市第二高级中学物理组 212200 )摘 要:学生的阅读能力如何,直接关系到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目前学生现状分析。对阅读能力的说明,讨论培养阅读能力的途径,分析考查阅读能力几种典型模式.关键词:问题 阅读能力 培养 例析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掌握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为它能反映学生收集、鉴别、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高考综合考

2、试说明中已明确提出:“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的资料” ,然而目前学生的现状不得不令人关注.1问题的提出近年来高考物理试题与以往相比有了更大的变化,试题的文字叙述、结构和设问独具风格,立意、情景设置新颖. 有的试题文字叙述较长,信息量较大;有的试题所叙述的背景材料、物理情景与当前的新技术、新科研成果和新科技动态紧密结合. 因而考生必须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读懂题目,分析信息,提取有效信息,这对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有些学生反映,拿到阅读量较大的试题,一看到题目那么长,心理就发慌,读后脑中一片空白,不知道讲什么问题,最后无从下手. 遇到这类问题往往得分率很低,其实有的并不是问题太

3、难,而是考生被较长的题干所吓倒,也就是阅读能力较差所致. 因此,平时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显得尤其重要.2阅读能力的说明全国统一考试理科考试说明中已明确地对阅读能力作了说明:第 2 页 共 6 页人们对自然的各种现象和规律通常是用文字和图像来描述的.与文字相比,图表描述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因此常被各类科研文章采用,要读懂自然科学方面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是非常重要的,解答考查这类目标的试题,要求考生能从图表中提取所需的信息,并具备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判断、推理和计算能力,考生在阅读物理和化学方面的资料时,要着重了解所提出的新概念、新理论、新发现、新

4、技术和新方法,同时还要能读懂图示的物理意义,以及有关物理量之间的定性与定量函数关系;阅读生物学方面的资料时,要能读懂模式图、示意图和图解.该目标分成两条:(1)能理解图、表的主要内容及特征.(2)能读懂一般性科普类文章,并能根据有关资料得出相关的结论.3阅读能力的培养具备能力不可能像掌握知识那样. 一般要在他人的指导下,选择合适途径,通过自身反复训练,不断领悟,才能最终上升为一种自身具备,不可替代的本领. 阅读能力作为基本能力之一,它的培养也不例外. 笔者认为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3.1 广泛阅读,体现基础性只有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才能提高阅读能力.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5、” ,所以要在“读”上下功夫.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本,打好阅读基本功 物理课本是用最精炼的物理语言陈述物理事件、物理方法、物理知识的典范,它具有鲜明的“严谨清晰,通俗简明”的特点,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本,既可复习巩固物理知识,又可打好阅读基本功,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例如:(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课书 物理(试验修订本必修)第一册第 54 页)观察和实验表明,两个物体之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后一个物体一定同时对前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力是物体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文中文字叙述极其严谨简练,应让学生反复阅读,仔细琢磨加点字的含义,有助于阅读能力的提高.指导学生广泛阅读

6、报刊杂志及科普书籍,增强读懂资料的耐心和信心 近几年高考试题中,阅读量大的,学生感到较为畏惧的背景资料,绝大部分来自第 3 页 共 6 页于教材之外,它以现代科技、日常生活、生产中的某个热点事件、问题为情景,既考查了阅读能力,又考查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平时留心会发现有好多文章值得我们去阅读、去思考.例如:(苏教版中学生探索学习丛书 走近混沌第 89 页)如果在铁电体上施加应力使其沿自发极化方向发生弹性变形. 那么原胞中正、负电荷重心之间的距离就会变化而使其自发极化发生变化,自发极化的变化意味着表面束缚电荷及吸附的自由电荷的变化. 若在极性相反的两表面间接通一根电线,其上便会有电流流过,这种应

7、力导致电极化变化的现象称为“压电性”,反过来,如果在铁电体上施加电场,它便会发生弹性变形,这种现象称为“逆压电性”.压电体实际应用的最简单例子是使用压电陶瓷的煤气点火器. 经过极化的一小块压电陶瓷在受到压力时连接其带有相反电荷的两表面的导线之间会因为电荷的流动而迸出火花,利用这种火花可以点燃煤气.阅读上文后既知道了电铁体知识,又了解了压电陶瓷打火原理,还可结合电压、电流等知识点构成资料型题目,考查阅读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阅读的同时做好摘录,扩大信息存储量 在阅读的过程中,应要求学生养成记录的习惯. 将典型的物理模型、图像图表、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物理方法、热点事件等及时记录下来,

8、对那些模糊不清的内容,指导学生再查阅相关资料,这本身又是一个阅读过程. 经过日聚积累,个人信息存储量不断升级,阅读能力也将会不知不觉地得到提高.3.2 选择精读,体现针对性由于高中阶段时间紧,任务重,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选择内容精读,更具有现实意义.精读物理概念、规律,弄清物理量的内涵与外延 物理概念、规律是浓缩的精华,要弄清它的历史背景,逐字逐句的读,咬文嚼字的理解.例如: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通过反复阅读体会:“揭示了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即惯性” , “明确了力和运动的关系” , “为进一步定量研究物体的运动奠定了基础”等.

9、精读关键语段,提取有用信息 有些习题的文字叙述冗长,有用和无用信息混杂,再加上有意的设陷,使解题者往往难以把握问题的实质而误入歧途. 第 4 页 共 6 页面对这样的习题,需要反复阅读,用着重号圈出文字叙述中的关键词句,大刀阔斧地削去一些屏蔽思维的枝节内容,从而在认知结构中清晰地呈现出问题的主干,使看似复杂的问题简明化.例如:2000 年上海高考试卷第 24 题(热辐射问题)此题篇幅长,有 500 多字,考生只有耐心阅读,把握关键语句才能解决此题。精读物理过程、理清物理情境 有的试题文字表述并不算长,但它的情境较新,过程较复杂,这也给阅读者带来难度.例如:2001 年全国高考试卷第 22 题(

10、外力通过活塞从井中向上抽水问题)理清活塞上升过程中水位的变化,及判断活塞下面是否有真空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有的还可把过程用图像、表格等方式描述,简化过程,帮助理解.3.3 综合阅读,体现实用性在平时训练过程中,要讲究实效,要有计划的指导学生采用“泛读”与“精读”相结合, “读文”与“读图”相结合, “读书”与“读题”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训练形式,培养学生综合阅读能力. 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可先粗略浏览一遍,知道题目的概况;再精读,掌握题目的来龙去脉,从而选择有效解题途径.3.4 适时阅读,体现时空性平时要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空间. 阅读能力的培养关键在平时,教师要把握好时机,多给学生训练的

11、机会. 对一些精彩的背景资料可让学生“激情阅读” ;对已学过的物理知识或规律,可让学生“回顾阅读” ;对陌生的内容和较难的试题,可让学生“解疑阅读” ,对学生的摘录,可选择性的让学生“交换阅读”.侧重考查阅读能力类试题例析根据目标: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的资料. 侧重考查阅读能力类试题大致有下面三类,平时要注重各类试题的收集与解读训练.4.1 资料型信息类试题资料型信息题一般由“事件、信息、问题”等几部分构成. 信息部分是它的核心,可能包含一些物理课本中没有的内容:如新的公式与规律、方法,跨学科知识,对解决问题直接有关或无关的已知量等. 通常此类试题起点高,落点低,学生容易被“纸老虎”吓住.第 5

12、 页 共 6 页例如:2000 年高考综合试卷 第 29 题(霍尔效应问题)例如:2001 年高考综合试卷 第 31 题(太阳演变问题)例如:2002 年上海高考试卷第 21 题(自行车传动系统问题)解决这类题目关键是要耐心阅读,筛选出有效信息. 不要被长篇的叙述、新的名词和公式吓倒,认真读下去,还要学会类比转换,将实际问题转换为理想的物理模型,将遇到的新情景与学过的知识联系对应起来,问题就可能迎刃而解.4.2 坐标型图像类试题图像是自然科学方面资料的又一种表现形式,它被广泛应用于物理实验研究中. 图像所提供的信息往往既直观,又隐蔽,学生经常会无从下手,平时应加强这方面训练.例如: 1998

13、年全国高考试卷 第 18 题(振荡周期的平方 T2与电容 C 的图像)例如:2001 年全国高考试卷 第 20 题(力 F 与时间 t 的关系图像)例如: 2001 年上海高考试卷 第 43 题(铀的相对含量与时间亿年的图像)阅读求解坐标型图像类问题时,要仔细弄清纵横坐标各代表的物理量及其单位. 若由图像揭示规律,则要把握图像的特征,尤其要注意截距与交叉点等;若由实验数据描绘图像,则要抓住数据整体趋势(因实验中存在误差).4.3 数据型表格类试题在自然科学中,用实验研究某一问题时,一般先把实验数据记录在设计的表格中,然后再通过对表格中的这些数据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从中找出定性或定量的关系. 在实际生活中,好多产品的规格、参数、说明也是用表格形式描述的. 因此,对表格中记录的信息进行阅读理解是从事科学研究必备的素质,也是我们进行研究性学习中常用的方法. 平时应注意通过典型资料培养这方面阅读能力.例如:1999 年上海高考试卷 第 19 题(“验证玻意耳定律实验”数据表)例如:2001 年上海高考试卷 第 39 题(电池上的说明文字)解答这类问题关键仍是耐心细致地阅读,要从同一类数据变化中,不同类数据的比较中,找出规律,确立解题方案.总之,阅读能力的培养必须要有足够的时间保证,只有明确阅读目的,采第 6 页 共 6 页取科学的手段,持之以恒,定能收到预计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