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五柳先生传

上传人:正** 文档编号:41038360 上传时间:2018-05-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下《五柳先生传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八年级语文下《五柳先生传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八年级语文下《五柳先生传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八年级语文下《五柳先生传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八年级语文下《五柳先生传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下《五柳先生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下《五柳先生传(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33 课时第五第五单单元第元第 22 课课 五柳先生传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陶渊明课型新授导 学 目 标知知识识与能力:与能力:1积累文言知识,重点掌握“晏如、萧然、会意、汲汲、戚戚”的词义,理解“之、其”的用法,辨析一词多义、古今异义。2透过作品初步了解人物自传的特点,通过诵读,了解人物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3熟读、背诵全文。过过程与方法:程与方法:1指导学生重视诵读,培养对文言文的语感,提高朗读背诵能力,力求读得好,诵得快。2指导学生课外收集陶渊明的有关资料,学生自主分析资料,主动探究,养成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探究意识。3体会文章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把握简约凝练、多用否定

2、句的语言特点。 情感情感态态度与价度与价值观值观: :学习作者,守志安贫、淡泊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重 点1理清行文思路,背诵课文。2把握五柳先生的高风亮节、精神实质。3体会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鉴赏本文的语言特色。难 点1理解关键语句的含意。 2通过探究五柳先生传是不是陶渊明的自传来把握人物性格及精神。学 法诵读合作探究法,讨论点拨法。 课 时2 课时导学思路及学生活动设计双边活动第第 一一 课课 时时【知识链接】陶渊明(365427),名潜,字元亮,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少时受家庭和儒经影响,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当时政治黑暗,社会动荡,他有志不能施展,直到 29

3、岁才出仕,但也不过几任小官。由于他厌恶官场的污浊,不愿“为五斗米折腰”,41 岁时决然从彭泽令任学生结合 配套介绍 了解掌握 作者师生互动上退隐,归田躬耕。归田后的陶渊明写下了 100 多首反映劳动生活的诗歌和多篇辞赋散文。陶渊明的作品,现存诗 120 多首、散文 6 篇、辞赋 3 篇及其它韵文。 他的作品,一方面表现出守志不移的耿直品格,一方面对污浊的现实表现出强烈不满。还有大量的田园诗,则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劳动本身的赞美,如饮酒归园田居及晚年的桃花源记,表现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他的诗给人最突出的印象是平淡自然,往往通过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率真自然的抒写,来表现农村的日常生活和这

4、种生活中的恬静心境,使人感觉真像是从“胸中自然流出”一样,没有一点的痕迹。五柳先生传就是诗人自撰的小传,全篇不足 200 字,却以精粹笔墨形象勾画了诗人的性格、生活、志趣。 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简称“传”。传记,传记,是介绍人物生平经历的文章,其特点是“实录”,即实事求是,不允许虚构和夸张。一般介绍人物的姓名、籍贯、年龄、性格、爱好等,虽记述的是一个人的生平,但并不等于把一个人的一生的全部经历,事无巨细的写进文章,而是记述一些重要的事件,同时显示出个人的品格特点。根据记叙的对象不同,传记可分为自传和他传两类。自传,传记文的一种,是叙述作者自己生平经历的文章。一般来说,自传要介绍自己的姓名、籍贯

5、、年龄、性格爱好及思想发展等等。【教学过程】自主预习自主预习学生联想 回顾学生按要 求用各种 形式诵读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1 1、导入新课:、导入新课:我们曾经学过陶渊明写的散文桃花源记 ,作者虚构 了一个令人神往的世外桃源,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社会 的向往,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现在我们再来学习他的另一篇文章 五柳先生传 ,两篇文章相互印证,也许对陶渊明的思想会有一个 更加全面的了解。 2 2、展示学习目标、展示学习目标 二、检查预习情况二、检查预习情况 1. 给加点的字注音。 性嗜酒而家贫( ) 造饮辄尽( ) 曾不吝情去留( ) 短褐穿结( ) 箪瓢屡

6、空,晏如也( ) ( ) ( ) ( ) 颇示己志(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 衔觞赋诗( ) 无怀氏之民欤( ) 2 2、介绍作者情况及时代背景、介绍作者情况及时代背景 (1)作者简介:)作者简介:陶渊明(365427),名 ,字 , 浔阳 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号 ,世称 ,有 传世。 (2)题目解说: 五柳先生传就是诗人自撰的小传,全篇不足 200 字,却以精粹笔 墨形象勾画了诗人的性格、生活、志趣。 (1)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合作交流合作交流 1 11.朗读课文第一段。 2.结合重点词语翻译第一段。 补充:(1)古今含义:因以为号焉( ) 每有会意( ) 造饮辄醉( )

7、(2)特殊句式的理解: 判断句: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省略句:闲静少言 3、组织学生反复诵读文字,疏通文义。 4、学生齐读,概括段意。合作交流合作交流 2 21.朗读课文第二段。 2.结合重点词语翻译第二段。 补充:戚戚( ) 汲汲( ) 倒装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3、组织学生反复诵读文字,疏通文义。 4、学生齐读,概括段意。 第 34 课时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精品细读精品细读以四人为 一小组, 按“读文- 释词-译句” 步骤释疑 解难 学生齐读 加深理解分小组讨论“导学提纲”中的问题,然后回答。 1陶渊明“好读书” ,为什么“不求甚解”呢? 这与他“不慕荣利”有关。他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

8、知的满足,精神 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既不求名,也不追求利,只求精 神上得到安慰,他的不求甚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 2 “赞”语中哪句话和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谈谈你对五 柳先生“不慕荣利”的看法? 与“不慕荣利”相照应的句子是“不汲汲于富贵”。 对“不慕荣利”的看法,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不 要求固定的答案。 3 “赞”语与前文有什么联系? 文后的“赞语”是作者仿照史家笔法加的评论性的文字。赞语的实 质是两句话:“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这正好与前面写到的“不 慕荣利”相照应,突出了五柳先生最大的特点和优点。传赞一体,互为 补充,使人物个性更为

9、鲜明。探究质疑探究质疑1.全班齐读课文。 2.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讨论“导学提纲”中的问题,然后回答。 a.五柳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文章介绍了他哪些方面的特点? 他沉默寡言,淡泊名利,家境贫寒,嗜酒如命,读书作文,不拘小 节。 b.文中所用篇幅最多的是写他哪方面特点? 写他喝酒的篇幅最长,也最传神(体会一下“晏如也”的感受。 ) 3本文最大的特点是多用否定句,请从文中找出这些否定句,想一 想多用否定句有什么作用?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不慕荣利”“不求甚解”“家贫不 能常得”“曾不吝情去留”“不蔽风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世人有种种追名逐利、矫揉造作之事,作者言“

10、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 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这样不仅让读者 对他的与众不同击节叹赏,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 活泼,引人人胜。 4 4、课堂小结:、课堂小结:本文借五柳先生给自己写自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 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表现了自己安 贫乐道的高尚情操。精段精读精段精读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 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 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 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11、,晏如也。常著文章 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1.上文中的“先生”指的是东晋时期的陶渊明(或陶潜),号五柳先生。学生齐读 课文 加 深理解2.给加点的字注音。嗜辄 3.解释加点的字。 (1)或置酒而招之 有人(2)环堵萧然 墙 (3)期在必醉 希望 (4)短褐穿结 破、坏 4.对下列句子里虚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亦不详其姓字(其:他的) B.因以为号焉(因:因此) C.既醉而退(既:已经) D.以此自终(以:用) 5.对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B ) A.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B.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C.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D.常著文

12、章/自娱,颇示/己志 6.将下面的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1)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平时悠闲平静少说话,不去追求名利。 (2)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心中便忘记了得失,用这种生活态度过自己的一生。 7.说说文中的“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 他是一个淡泊名利、放荡不羁、洁身自好的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 8.怎样正确地评价他的居住习惯和生活细节? 他洁身自好,不慕荣利的思想值得学习,但他消极避世,放浪形骸 的行为并不值得效法。 本课收获本课收获 1.思路再现:(1)语言简约凝练,勾画鲜明形象 多用否定句, 突出与世俗格格不入的节趣。 2.我学我思: (1) 、掌握一点知识:文言词汇积累,人物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 (2) 、提高一种能力: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形象。(3) 、体验一种情感:安贫乐道、淡泊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板 书 设 计教 学 反 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