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高三历史专题检测题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1011661 上传时间:2018-05-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高三历史专题检测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1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高三历史专题检测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1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高三历史专题检测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1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高三历史专题检测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1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高三历史专题检测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1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高三历史专题检测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高三历史专题检测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1 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高三历史专题检测题古代中国与世界一、选择题 1 “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 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 ”这表明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目的是 A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 B防止内部纷争,强化中央集权 C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 D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统治秩 序 2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始皇称帝是“一场革命” , “始皇帝”为“新制度的第 一人” 。 “新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 A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B皇权至高无上 C官员直接由皇帝任免 D书同文,人同伦 3唐朝规定,男丁年满 20 岁开始服兵役,到 60 岁

2、则免于征发。 贞观政要记载:“简 点使右仆射封德彝等,并欲中男十八已上,简点入军。敕三四出,征(指魏征)执奏以为 不可。 ”由此可以看出 A当时唐朝已经具备君主立宪制的特征 B中书省草拟的诏敕超越其部门权限 C当时魏征供职于门下省 D体现了三权分立,权力制衡的原则 4某一本历史著作中有这样的叙述:“在万历的祖父嘉靖皇帝以前,内阁大学士为 3 至 6 人,皇帝可能对其中一人的咨询较为频繁,但从名义上说,他和另外的几位大学士仍然 处于平等的地位。这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张居正名为首辅(或称元辅) ,其他大学士的 任命则出于他的推荐”以上材料讲述的是 A汉代察举制 B唐代三省制 C明代内阁制 D清代军

3、机处 5中国传统工艺常常出现失传现象,如蜀锦某些制作工艺在古代就已失传。中国古代工 艺失传的原因最有可能的是 A国家对技术传承重视不够 B传统制作工艺难学 C官营手工业技术的封闭性 D市场缺乏对传统工艺品的需求 6 “在最小的空间内用最简单的耕作方式养活尽可能多的人是中国的终极目标,为此,他 们将土地分成小块,劳动者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比他的房子大不了多少倍的那块土地上面。 ”这段材料最主要反映了 A精耕细作的必要性 B井田制的瓦解 C人口膨胀的压力 D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7万历二十一年(1601 年) ,江苏巡抚曹时聘因苏州民变上疏皇帝,内中提到“浮食奇 民,朝不谋夕,得业则生,失业则死。臣所睹

4、之,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织 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 ”材料主要反映苏州 A人们流离失所,社会动荡不安 B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C地方官员与商人勾结欺压百姓 D大量产业工人罢工 8古代中国社会“凡民曰四,一曰士,二曰农,三曰工,四曰商” 。明清之际,江南等地 出现了“士商相混”的现象。这反映了2A工商皆本思想产生,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B重农抑商政策松弛,传统社会结构解 体 C商品经济发展,等级观念淡化 D广州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 9法国学者谢和耐写道:“它同时又接受了取消公行 (十三行)的垄断专营权。这种 公行本意要配合官府而调节与外国人的通商活动。 ”下列表述中

5、不正确的是 A公行实际上是闭关锁国政策的产物 B取消公行垄断专营权是顺应世界市场的体现 C公行开始取消应该发生在鸦片战争以后 D垄断专营是古代帝制政府长期推行的政策 10中新网 2010 年 7 月 22 日电,据中央电视台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今天召开会议,决 定 2010 年 10 月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会议指出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 发展” 。与这一指示精神一致的中国古代思想是 A “礼之用,和为贵” B “仁人无敌于天下” C “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D “养心莫于寡欲” 11他认为人

6、的认识活动受命于天,而认识的目的是了解天意。通过内省的途径就能判断 是非,达到知天的目的。另外还必须通过对阴阳五行的观察,才能达到对天意、天道 的了解。 “他”是指 A陆九渊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阳明 12南宋抗元名将文天祥被俘后凛然不屈,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的名句。文天祥民族气节的形成与下列思想最为密切的是 A道家思想 B阳明心学 C程朱理学 D佛教思想 13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出自中国某典籍,全句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 近思,仁在其中矣” 。按语义判断,复旦校训当出自以下哪部经典 A 尚书 B 孟子 C 老子 D 论语 14 中国的世界纪录收录的中国古

7、代科技成果统计:类别数学天文历法气象地学化学农学机械水利轻工兵器项数2225259257788造成上表科技成果分布情况的根本原因是 A重农抑商政策 B儒家民本思想 C古代农耕经济 D手工业发达 15王国维在宋元戏剧史序中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唐之诗, 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王国维这句话的主要含义 是 A赞美宋元文学的辉煌 B强调文学具有很强的时代性 C认为古代文学是我国文学的顶峰 D哀叹古代文学时间的短暂 16 十二铜表法规定,利息不得超过一分(年利息最高为 8.33%) ;债务人对所欠债务 的偿还,有 30 天的法定宽限期。这说明此法律

8、A保护贵族的既得利益 B维护借贷双方的平等权利3C不鼓励高利贷的存在 D对平民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17某校学生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时搜集到以下材料:普罗泰戈拉 苏格拉底之死 克里斯提尼 陶片放逐法 据此判断,他们研究的课题最可能是 A古代欧洲民主政治的起源及缺陷 B西方国家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C古代西方人文思想的起源 D古希腊人文思想和民主政治的利弊 18孟子认为:“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与孟子思想相似的思想家是 A普罗泰戈拉 B苏格拉底 C梭伦 D彼特拉克 19中国隋唐的科举制、雅典梭伦的财产等级制、罗马的万民法,它们相似的作用是 A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 B扩大了统治基础 C推动了

9、民主政治的发展 D实现了选贤任能 20鲁迅在门外文谈中认为:“在社会里,仓颉也不止一个,有的在刀柄上刻一点图, 有的在门户上画些画,心心相印,口口相传,文字就多起来,史官一采集,便可以敷衍记 事了。 ”这段材料主要可以说明 A文字起源于图画 B仓颉是汉字唯一的创造者 C史学萌芽于文字发明 D仓颉是一个虚伪的人物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律规定:“盗封徒,赎耐。 ”即私自移动田界,要判处耐罪,可赎。严禁对私有 土地的侵犯。 “盗”采别人桑叶不满一钱者,也要判处 30 天劳役。在田律、 徭律、 仓律 、 公律、 金布律、 关布律等律中,对劳动人民缴纳田赋、赋税、服徭役以及手工业

10、生产和 商业活动都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违反者处以严厉的刑罚。秦法对“宦大夫”等地主阶级, “隶 臣妾”等被压迫阶级的身份、地位以及户籍等都有明确的规定,不得任意变更。 材料二 中国历代有卷册浩繁、分支众多的法律,法有“六典”,刑有“八议”,都是对特 权与等级的保护。中国法的界定十分模糊,倒是皇帝圣旨、朝廷法令、祖宗遗训更具威 力。因为法自君出,皇帝“钦定”法律,皇权置于法律之上,法律对皇权的约束作用微乎其微。 史仲文中国人走出死胡同材料三 没有东西比皇帝陛下更高贵和更神圣。皇帝敕令具有法律的效力。东罗马帝国民法大全 材料四 法是一种自然的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衡量正义和非正义的标 准

11、自然法是整个法律科学的思想基础和各种具体法规的指导原则,它高于一切人定法 和人为权力。 西塞罗(古罗马)(1)据材料一,说明秦律反映了秦朝封建法制的哪些特点?(3 分)(2)从材料二、三可以看出,东罗马帝国和古代中国在皇权与法律的关系上具有什 么相同点?(3 分)(3)材料四认为立法的指导原则是什么?与材料一、二相比,它的进步之处主要表 现在哪里?请简要评价罗马法的地位。 (5 分)4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战国时的大都市)“燕之涿、蓟,赵之邯郸,魏之温、轵,韩之荥阳,齐之 临淄,楚之宛丘,郑之阳翟,三川之两周,富冠海内,皆天下名都,非有助之耕其野而田 其地者,居五诸侯之衢,跨街冲之路也

12、。 ”盐铁论通有篇 材料二 “凡欲安君治民,兴霸称王,从近制远,必先立城郭设守备。 ”吴越春秋阖闾内外 材料三 “然本州(杭州)所赖苏、湖、常、秀、淮、广等处客米到来,湖州市、米市 桥、黑桥(皆为杭州撑风地名)俱是米行又有新开门外草桥下南街,亦开米市三四 十家,接客打发,分依铺家” “杭城(杭州)之外,城南西东北各数十里,人烟生聚,民物阜蕃,市井坊陌。铺席骈 盛,数日经行不尽,各可比外路一州郡,足见杭城繁盛矣。 ” 宋吴自牧梦梁录 材料四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纺织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 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南京的“织机愈百张”,繁阜喧盛。 (

13、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城市的特点,并分析其主要成因。 (7 分)(2)指出材料三反映的历史现象,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7 分)(3)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城市经济发展的特点。 (2 分)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董仲舒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 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 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知所从矣。 ” 材料二 耕稼陶渔之人既无不可取,则千圣万贤之善,独不可取乎?又何必专学 孔子而后为正脉也。 李贽焚书答

14、耿司寇 材料三 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 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 ”其既得之也, 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 息也。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董仲舒为发展儒学而提出的主张。 (2 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李贽对待儒学的态度。 (2 分)(3)根据材料三概述黄宗羲最主要的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与李贽思想 共5同点。 (4 分)(4)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我 们应该怎样对待它?(3 分) 参考答案:15DBCC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