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挣扎的命运交响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40765295 上传时间:2018-05-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性挣扎的命运交响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性挣扎的命运交响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性挣扎的命运交响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性挣扎的命运交响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性挣扎的命运交响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性挣扎的命运交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性挣扎的命运交响(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性挣扎的命运交响 -杜诗形象考略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玄宗开元二十三年() ,诗人到洛阳应进士,结果落第而归,于是北游齐鲁。这首诗 就是在漫游途中所作。写泰山的诗很多,只有杜甫能用“齐鲁青未了”五字而囊括数千里, 可谓雄阔。其结句尤其精妙,气势不凡,意境辽远,将诗人的抱负和理想都含蕴其中。全 诗开阔明朗,情调健康。 房兵曹胡马诗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这是一首咏物言志诗。注家一般认为作于开元二十八年(740)或二十九年。诗的风格超迈

2、遒劲,凛凛有生气,反映了青年杜甫锐于进取的精神。诗分前后两部分。前面四句正面写马,是实写。 “胡马”。来自大宛(汉代西域的国名, 素以产“汗血马”著称) 。对马形象的刻画。南齐谢赫的古画品录提出“六法”,第一为 “气韵生动”,第二即是“骨法用笔”。所谓“骨法”,就是要写出对象的风度、气格。杜甫写 马的骨相:嶙峋耸峙,状如锋棱,勾勒出神峻的轮廓。接着写马耳如刀削斧劈一般锐利劲 挺。下面顺势写其四蹄腾空、凌厉奔驰的雄姿。 “批”和“入”两个动词极其传神。从骑者的感 受说,好象马是不动的,两旁的景物飞速后闪,风也向蹄间呼啸而入。诗人刻画细致,维 妙逼真。颔联两句以“二二一”的节奏,突出每句的最后一字

3、:“峻”写马的气概, “轻”写它的 疾驰,都显示出诗人的匠心。这一部分写马的风骨,用的是大笔勾勒的方法,不必要的细 节一概略去,只写其骨相、双耳和奔驰之态,因为这三者最能体现马的特色。正如张彦远 评画所云:“笔才一二,象已应焉,离披点画,时见缺落,此虽笔不周而意周也。 ”(历代 名画记 )这就是所谓“写意传神”。后四句转写马的品格,用虚写手法,由咏物转入了抒情。颈联承上奔马而来,写它纵 横驰骋,历块过都,有着无穷广阔的活动天地;它能逾越一切险阻的能力就足以使人信赖。 这里看似写马,实是写人,这难道不是一个忠实的朋友、勇敢的将士、侠义的豪杰的形象 吗?尾联先用“骁腾有如此”总挽上文,对马作概括,

4、最后宕开一句:“万里可横行”,包含 着无尽的期望和抱负,将意境开拓得非常深远。这一联收得拢,也放得开,它既是写马驰 骋万里,也是期望房兵曹为国立功,更是诗人自己志向的写照。 南朝宋人宗炳的画 山水序认为通过写形传神而达于“畅神”的道理。如果一个艺术形象不能“畅神”,即传达 作者的情志,那么再酷肖也是无生命的。杜甫此诗将状物和抒情结合得自然无间。在写马 中也写人,写人又离不开写马,这样一方面赋予马以活的灵魂,用人的精神进一步将马写 活;另一方面写人有马的品格,人的情志也有了形象的表现。前人讲“咏物诗最难工,太切 题则粘皮带骨,不切题则捕风捉影,须在不即不离之间”(钱泳履园谈诗 ) 。 阁夜 岁暮

5、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依依漫寂寥。这首诗是诗人在大历元年()寓于夔州西阁作所。全诗写冬夜景色,有伤乱思乡的 意思。全诗气象雄阔,大有上天下地,俯仰古今之概。 “野哭”二句,写拂晓前所闻。夷歌,指四川境内少数民族的歌谣。夔州是民族杂居之地。杜甫客寓此间,渔夫樵子不时在夜深传来“夷歌”之声。 “数处”言不只一起。 “野哭”、 “夷歌”, 一个富有时代感,一个具有地方性。 “卧龙”二句,卧龙,指诸葛亮。跃马,化用左思蜀都赋 “公孙跃马而称帝”句,意指公孙 述在西汉末乘乱据蜀称帝。杜甫曾屡次咏到他:“公孙初

6、据险,跃马意何长?”(白帝城 ) “勇略今何在?当年亦壮哉!”(上白帝城二首 )一世之雄,而今安在?他们不都成了黄 土中的枯骨吗!“人事音书”,词意平列。漫,任便。这句说,人事与音书,如今都只好任 其寂寞了。结尾二句,流露出诗人极为忧愤感伤的情绪。沈德潜说:“结言贤愚同尽,则目 前人事,远地音书,亦付之寂寥而已。 ”(唐诗别裁 )这话看似自遣之词,实际上却充分 反映出诗人感情上的矛盾与苦恼。 “志士幽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古柏行 ) “英 雄余事业,衰迈久风尘。 ”(上白帝城二首 )这些诗句正好传达出诗中某些未尽之意。卢 世认为此诗“意中言外,怆然有无穷之思”。 宿府 清秋幕府井梧寒,

7、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代宗广德二年(764)六月,新任成都尹兼剑南节度使严武保荐杜甫为节度使幕府的参谋。 所谓“宿府”,就是留宿幕府的意思。首联倒装。按顺序说,第二句应在前。其中的“独宿”二字,是一诗之眼。 “独宿”幕府, 眼睁睁地看着“蜡炬残”。第一句通过环境的“清”、 “寒”,烘托心境的悲凉。未写“独宿”而先 写“独宿”的氛围、感受和心情,意在笔先,起势峻耸。颔联写“独宿”的所闻所见,诚如方东树所指出:“景中有情,万古奇警”。七言律句, 一般是上四下三,而这一联却是四、一、二的句式,每句读起来有

8、三个停顿。诗人以顿挫 的句法,吞吐的语气,活托出一个看月听角、独宿不寐的人物形象,恰切地表现了无人共 语、沉郁悲抑的复杂心情。“风尘”句紧承“永夜”句。 “永夜角声”,意味着战乱未息。 “风尘荏苒”者,战乱侵寻也。 “关塞”句紧承“中天”句。一个人在这凄清的幕府里长夜不眠,仰望中天明月,怎能不心事 重重!“关塞萧条行路难”,就是那重重心事之一。思家、忆弟之情有增无已,还是没法子 回到洛阳啊!这一联直抒“宿府”之情。但“宿府”时的心情很复杂,怎能用两句诗写完!于 是用“伶俜十年事”加以概括,给读者留下了结合诗人的经历去驰骋想象的空间。尾联照应首联。 “幕府井梧寒”,联想到庄子逍遥游中所说的鹪鹩鸟

9、。 “鹪鹩巢于深 林,不过一枝。 ”自己从安史之乱以来, “支离东北风尘际,飘泊西南天地间”,用“强移”二字, 表明自己并不愿意来占这幕府中的“一枝”。用一个“安”字,不过是自我解嘲。杜甫的理想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然而无数事实证明这理想难得实现,诗人 宁愿回到草堂去“倚梧桐”,而不愿“栖”那“幕府井梧”的“一枝”;因为“倚”草堂的“梧桐”,比 较“安”,也不那么“寒”。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公元七六五年,杜甫带着家人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这首五言律诗大概是他舟经渝州、 忠州一带时写的。第一、二句写

10、近景:微风吹拂着江岸上的细草,竖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孤独地停 泊着。这里不是空泛地写景,而是寓情于景,通过写景展示他的境况和情怀:象江岸细草 一样渺小,象江中孤舟一般寂寞。第三、四句写远景:明星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涌, 大江东流。这两句写景雄浑阔大。有人认为是“开襟旷远”(浦起龙读杜心解 ) ,有人认 为是写出了“喜”的感情(见唐诗论文集杜甫五律例解 ) 。两种解释只强调了诗的字面意 思。诗人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正是为了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 颠连无告的凄怆心情。这种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在古典作品中是经常使用的。如诗 经小雅采薇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用春日的美好景物

11、反衬出征士兵的悲苦心情,写得 多么动人!第五、六句说,有点名声,哪里是文章好呢?做官,因年老多病而退休。这是反话, 立意至为含蓄。这里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同时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飘泊、孤寂的根 本原因。黄生说是“无所归咎,抚躬自怪之语”(杜诗说 ) ,仇兆鳌说是“五属自谦,六乃 自解”(杜少陵集详注 ) ,恐怕不很妥当。最后两句借景抒情,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飘 泊无依的感伤,真是一字一泪,感人至深。王夫之姜斋诗话说:“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互藏其 宅。 ”杜甫的这首旅夜书怀诗,就是古典诗歌中情景相生、互藏其宅的一个范例。江汉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12、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大历三年(768)正月,杜甫自夔州出峡,流寓湖北江陵、公安等地。此诗以首句头两字 “江汉”为题,正是漂泊流徒的标志。但诗人孤忠仍存,壮心犹在,此诗就集中地表现了一 种到老不衰、顽强不息的精神。“江汉”句,表现出诗人客滞江汉的窘境。 “思归客”三字饱含无限的辛酸。 “乾坤”代指天 地。 “乾坤”句包含“自鄙而兼自负”这样两层意思,妙在“一腐儒”上冠以“乾坤”二字。 “身在草 野,心忧社稷,乾坤之内,此腐儒能有几人?”(杜诗说 )黄生对这句诗的理解,是深 得诗人用心的。 “片云”二句紧扣首句,对仗十分工整。通过眼前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把他 “思归”

13、之情表现得很深沉。仿佛自己就与云、月共远同孤一样。诗人表面上是在写片云孤 月,实际是在写自己:虽然远在天外,他的一片忠心却象孤月一样的皎洁。昔人认为这两 句“情景相融,不能区别”,是很能说明它的特点的。 “落日”二句直承次句,生动形象地表 现出诗人积极用世的精神。 周易云:“君子以自强不息。 ”这恰好说明:次句的腐儒,并 非纯是诗人对自己的鄙薄。本联的落日,是用作比喻。黄生指出:“落日乃借喻暮齿”,是 咏怀而非写景。否则一首律诗中,孤月落日是自相矛盾的。落日相当于“日薄西山”的意思。 “落日”句的本意,就是“暮年心犹壮”。曹操“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步出夏门行龟虽寿 ) 。就律诗格式说,此联用

14、的是借对法。 “落日”与“秋风”相对,但“落日”实际上是比喻“暮年”。 “秋风”句是写实。 “苏”有康复意。与李白“我觉秋兴逸,谁云秋兴悲”的思想境界颇为相似。 胡应麟诗薮内篇卷四赞扬此诗的二、三联“含阔大于沉深”,是十分精当的。这两联诗 的意境,苏轼曾有诗云:“浮云世事改,孤月此心明”(次韵江晦叔二首 ) ,表明他不因 政治上遭到打击迫害,而改变自己匡国利民的态度。 “孤月此心明”实际上就是从杜诗“永夜月同孤”和“落日心犹壮”两句化用而成的。 “古来”二句, “老马”用了韩非子说林上是诗人 自比, “长途”代指驱驰之力。诗人指出,古人存养老马,不是取它的力,而是用他的智。曲江对酒 苑外江头坐

15、不归,水精春殿转霏微。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 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悲伤未拂衣。这首诗写于乾元元年(758)春,是杜甫最后留住长安时的作品。曲江,即曲江池,故址在今西安市东南,因池水曲折而得名,是当时京都的第一胜地。 前两联是曲江即景。 “苑外江头坐不归”,苑,指芙蓉苑,在曲江西南,是帝妃游幸之所。 “坐 不归”,突出了诗人的主观意愿,不想回去,可见心中的情绪。为三、四联的述怀作了垫笔。“水精宫殿转霏微”,水精宫殿,即苑中宫殿。霏微,迷蒙的样子。 “转”,突出了景物的 变化。下面的描写中,透露了诗人另有笔意。浦起龙读杜心解曾将诗人这一时期所写 的曲江

16、二首 、 曲江对酒 、 曲江对雨 ,跟作于安史之乱以前的丽人行作过比较, 指出:“此处曲江诗,所言皆花、 鸟、 蜻、 蝶。一及宫苑,则云巢翡翠, 转霏微, 云 覆, 晚静而已。视前此所咏云幕, 御厨,觉盛衰在目,彼此一时。 ”这种看法是有道理的。 “水精宫殿转霏微”所显示的,即是一种虚空寥落的情景,这个“转”字,则有时过境迁的意 味。“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短短一联,形、神、声、色、香俱备。 “细逐”、 “时兼”四字,极写落花轻盈无声,飞鸟欢跃和鸣,生动而传神。 “桃花细逐杨花落”一句,原 作“桃花欲共杨花语”,后杜甫“自以淡笔改三字”(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 ,由拟人法改为 描写法。何以有此改?就因为“桃花欲共杨花语”显得过于恬适而富有情趣,跟诗人当时仕 途失意,懒散无聊的心情不相吻合。这一联用“自对格”, “桃”对“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