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与丑——读《檀香刑》有感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688992 上传时间:2018-05-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与丑——读《檀香刑》有感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美与丑——读《檀香刑》有感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美与丑——读《檀香刑》有感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美与丑——读《檀香刑》有感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美与丑——读《檀香刑》有感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美与丑——读《檀香刑》有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与丑——读《檀香刑》有感(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读檀香刑有感从看透明的红萝卜开始,到红高粱 、 生死疲劳 ,再到近读的檀香刑 ,我时常想,为何莫言笔下有这么多有味的故事,而山东高密东北乡生活为何如此丰富多彩,足以成为他一个取之不竭的文学宝库?我想可以以他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的演讲题目来回答吧:讲故事的人 。的确,莫言是一个讲故事的人,更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莫言总是在自己的小说中创造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自己的父母、祖父母也好,听到的当地传说的英雄也罢,这些人物来自于个体又被他从个体中抽离升华,最终融合垒砌成了一个民族血性的脊梁,他也由此建构了自己的文学王国, 檀香刑亦不离此意。莫言文学道路的起点来自于这样一个场景:“生活留个他最初的记忆是母亲坐

2、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洗衣用的紫红色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那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紧缩。 ”莫言说他总是用耳朵、鼻子、眼睛、身体来把握生活,来感受事物,他的记忆与生活,便是这样一个个有声音、有气味、有颜色的画面。正由于此,当莫言脑海里不断翻腾火车呼啸而过与猫腔如怨如诉的声音之时,便有了这部向历史与传统致敬的檀香刑!火车和猫腔这两种与莫言的青少年时期交织在一起的声音,由最初种在作者心田的两颗种子,终于发育成了参天大树!檀香刑的故事主体来源于高密东北乡的孙丙抗德的传说,作

3、者“为了适合广场化的、用耳朵的阅读,有意地使用了戏剧化的叙事手段,制造出了流畅、浅显、夸张、华丽的叙事效果” ,刻意吸收了“猫腔”这一当地最有特色的民间俗艺。于是,浓郁地方气息的这类戏剧韵文充斥全篇,在文中人物以各自视角诉说时都以猫腔为引子,进行内容提要,总领全章,此外,猫腔“唱腔悲凉,尤其是旦角的唱腔,简直就是受压迫妇女的泣血哭诉” ,分明为全文奠定了凄凉与壮美的基调,可以说,这是一部凄美的英雄史诗!而且,正文中还频繁出现押韵之文,读起来朗朗上口,正是作者所说的, “这部小说更适合在广场上由一个声音嘶哑的人来高声朗诵” ,那么下面观众必然有听说书之大悲大喜、畅快淋漓之感。接着,故事其实纷乱复

4、杂,但莫言以眉娘、赵甲、小甲、钱丁四人视角轮流来讲述故事,这一多视角转换的叙事手法是本文的一大特点,也是一大亮点。最早知道这一叙述手法是来自大导演黑泽明的惊世之作罗生门 ,这部影片可以说非常出名,影片从从强盗、武士之妻、武士、樵夫几个角度叙述同一个凶杀事件,处于事外的观众始终不知道事件真相,这类似于一个多面的棱镜,不同的侧面折射出不同人物的性格。此后,这一叙述手法便应用的十分普遍。面对同一事件,不同的人必然会有不同的感受,在本文中,作者在大部分叙述中并没有采取一个全知全能的视角,而是以几个主要人物的叙述来一步步逼近事情背后的真相,文中即以四人在孙丙抗德这一事件上各自主观视角的差异性展开叙述,这

5、体现在主观行为上,则是孙媚娘不择手段地救父孙丙,赵甲衷心于完成檀香刑这一自认为的伟业,小甲的唯父是从,县令钱丁则最为复杂,一面深爱眉娘,同时关爱百姓,心里不想抓住她的父亲,而且还能为民请命;但另一方面又迫于上司的压力与对官位升迁的迷恋,又必须抓住孙丙,这二者的矛盾始终在后者心理冲撞,一开始放走孙丙,但是后来还是迫于朝廷与德国方面压力,抓住孙丙,并协助孙甲完成檀香刑。这样,几个人物性格特征由此也凸现出来,孙眉娘的热烈、坚定与执着,赵甲之狡猾、阴险与精悍,小甲的懦弱无能,但最后舍己救父也显示其孝的一面,而对县令钱丁来说,痴情、正直爱民是其善良的一面,但另一面却是利欲熏心,唯命是从,怯懦,可见多方面

6、的冲突,造成了后者人物性格的复杂性,最后他刺死孙丙,阻止了檀香刑的阴谋,可看作是其人性从利欲中的复归,也是“超我”对“本我”的征服!当然,孙丙作为文中故事的最主要人物,性情耿直好爽,才情卓绝,猫腔技艺无与伦比,妻儿死后,入义和团带领村民抗击德国,可谓英勇无畏,执着至死方休,但其同时也具有农民阶级不脱其局限的愚昧无知、冥顽不灵的一面。简单说了猫腔与人物,这下来说说让我感到毛骨悚然的东西。毫不犹豫地说,这是迄今为止我看到的最为“惊悚”的一部小说,书中几次杀人场面,寒气逼人,都让我如刀在胸,压得喘不过气来,喝口水压压惊,特别是小虫子被阎王闩所杀、钱雄飞的被凌迟处死和最后孙丙受檀香刑折磨三处,莫言都用

7、一种异乎寻常的冷静语调来将这三个酷刑的实施准备、经过娓娓道来,浓墨重彩同时语言细致入微,似乎毫不关己,冷漠得令人咂舌,但读起来如在目前,虽如刺刀剔骨般森森然,但是在这透不过气的压抑中还是舍不得放下书。这些语言这儿就不录入了,有兴趣的朋友可去看看。对于酷刑在全书的构架中占到了什么位置,起到了什么样作用?莫言这样说过:“这就像书的封面, 檀香刑三个字是黑色的,整个封面又用灰色做底,只有在香字的下面有一抹殷红。酷刑在书中就像黄昏或黎明的时候,在灰色或黑色的天幕上忽然出现的一抹鲜红的霞光。 ”可见作者满意于自己叙述笔调,这一场场酷刑的大戏正是这一抹殷红的亮色,一抹红透的霞光!又如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一书中

8、所说的,在早期,惩罚是把具有疼痛感觉的犯人肉体作为行使法律的主要对象,用精心计算的间歇和连续的伤残来拖延死亡和加剧死亡的痛苦,如肢解、腰斩,在面部和臂部打上象征性的烙印(这在霍桑的红字里面出现)等。而示众场面与对肉体痛苦的刺激是这一惩罚的核心因素,即将死刑的实施当做一个公众景观,通过对肉体的摆布,惩罚的重心不在于死亡,而在于持续的制造痛苦,借肉体与鲜血的悲剧场面从而在围观民众及其社会中间形成“镇压”效应,这实际上把惩罚视为一种复杂的社会功能与政治策略,达到所谓的积极地、有益的效果。很明显,这一酷刑惩罚的背后隐藏的是政治权力,通过犯人肉体这一工具与民众博弈,最终靠着痛苦与鲜血的震撼力驯服后者。文

9、中四处详细的酷刑描写:小虫子遭阎王闩、戊戌六君子被斩杀,钱雄飞受凌迟、孙丙遭檀香刑,里面都有着大批的围观人群,执刑过程中通过正面的作者细致又血腥的描写,侧面突出围观之人的激烈反映,强烈地让人感到现场气氛的那种震撼力与无力感,而且执刑之后,更是总少不了“杀鸡儆猴” 、 “他就是你们的榜样”之类强力政治话语,围观群众便都驯服在这样一种政治行为与语言中。但最后文中乞丐们、崇拜孙丙的猫腔艺人对孙丙的营救与抗争,这一对权力政治的反拨,在我看来,也是那封面的一抹亮色,象征着灰暗人性底色上的一点光亮吧!就今天来说,将肉体作为刑法主要对象的现象消失了,惩罚的仪式因素也逐渐式微,这是时代进步与文明发展后,随之而

10、来的人们各种权力凸显的结果。再者,看到文中多种酷刑的介绍,我常常感叹于先人们如此“聪慧” ,绞尽脑汁得想出来如此多的杀人方法,可以说,这彰显的是那个时代以赵甲为代表的宫廷刽子手变态的审美心理,他们冷血无情,心理阴暗,文中作者也多次对此进行刻画,如“师傅说面对着这样美好的肉体,如果不全心全意的认真工作,就是造孽,就是犯罪。 ”“师傅说他常常用整夜的时间,翻来覆去地回忆那次行刑的经过,就像一个高明的棋手,回忆一盘为他带来巨大声誉的精彩棋局。在师傅心中,那个美妙无比的美人,先是被一片片地分割,然后再一片片地复原。在周而复始的过程中,师傅的耳边,一刻也不间断地缭绕着那女子亦歌亦哭的吟唤,师傅的鼻子里,

11、时刻都嗅得到那女子的身体在惨遭脔割时散发出来的令人心醉神秘的气味。 ”作者以一个全知视角来展现一个杀人狂魔的病态心理,文中语言愈是优美,我们愈是分明地感到脊背发凉,汗流浃背,同时,第十三章,赵甲凌迟钱雄飞被命名为“杰作” ,这一个个酷刑被视为“大戏” ,我以为,莫言正是以此反衬手法,把这些刽子手的阴暗变态心理展露无遗。我们知道,看客形象来源于鲁迅先生的文学作品,在他的笔下总是有那么些麻木不仁的看客形象,如药中的华老栓、小栓和五爷等,先生也对这些具有根深蒂固国民劣根性的看客大肆揭露。在檀香刑一文中作者也借赵甲之口对这些从未缺席过的看客进行赤裸裸的批判,其中最为直接的便是这处:“你如果把活儿干的不

12、好,愤怒的看客就会把你活活咬死,北京的看客那可是世界上最难伺候的看客。 ” “这实际是一部大戏,刽子手和凡人联袂演出。在演出的过程中,罪犯过分地喊叫自然不好,但一声不吭也不好。最好是适度地、节奏分明地哀嚎,既能刺激看客的虚伪的同情心,又能满足看客邪恶的审美心。师傅说他执刑数十年,杀人数千,才悟出一个道理:所有的人,都是两面兽。一面是仁义道德、三纲五常;一面是男盗女娼、嗜血纵欲。面对着被刀脔割的美人身体,前来观刑的无论是正人君子还是节妇淑女,都被邪恶的趣味激动着。凌迟美女,是人间最惨烈凄美的表演。师傅说,观赏这表演的,其实比我们执刀的还要凶狠。 ”看客已经把这种血腥场面视为一道景观,尽情地享受欣赏,并且还对执行者有着甚高的期待,对于被行刑者没有流露出丝毫的同情与怜悯,其虚伪如此!邪恶如此!读到最后一句话,振聋发聩,让人深感悲哀!梁任公在呵旁观者文中也曾不无激烈的说道:“天下最可厌可憎可鄙之人,莫过于旁观者。 ”此诚为不刊之论也!最后,很久没在如此深夜敲击键盘,写些东西了,我诚知自己无法用专业全面的眼光与语言来评价这么一部奇书,但是这本就是由一点点浅薄的看法与收获而来,这就够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