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启发式教学songxiuqin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643788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施启发式教学songxiuqin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实施启发式教学songxiuqin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实施启发式教学songxiuqin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实施启发式教学songxiuqin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实施启发式教学songxiuqin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施启发式教学songxiuqin》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施启发式教学songxiuqin(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浅谈“启发式启发式”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呼兰区白奎中学呼兰区白奎中学 宋秀琴宋秀琴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正处在素质教育的重要时期,生物教育作为中学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应当抓住这一改革契机,把培养学生生物学的能力放在首位。从教与学的实质研究中可以看出,要充分体现教学过程的实质和特点,就必须废止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实行启发式教学。启发式,启者,打开之意,即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扉,让知识的阳光射进来;发者,省悟之意,即明白了,接受了生物学中的启发式教学,是在充分肯定教师的主导地位的前提下,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民主的科学的教学方法。是先启后发,老师启而学生发。这种教学方法着眼于激发学生学习生物

2、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出发。这就要求教师在每节课的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内容 ,采取灵活有效的措施,启发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思维,使学既爱学又善学,从而获得知识,培养能力。生物教学中启发学生思维的方式很多,如实验、观察、设疑、讨论等。1、加强实验,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感性认识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源泉,学生的学习归根结底是从感性知识认识开始的,因此必须在感知的基础上去思维。生物实验一般会产生不同的现象,因而实验本身会给学生提出许多“为什么” ,这是生物实验就课的一个特点,但不是一做实验就能启发学生的思维。例如:“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 ,这个实验主

3、要让学生了解不同血管里血流速度不同的理性知识,而实验是对血流速度进行比较验证的,由于结论早已知道,实验仅起到巩固知识,熟悉操作技能的作用,往往达不到启迪思维的效果。因此如何组织与安排好实验,使其真正具有启发性,这是值得研究的课题,而教师在教学中尽可能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才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有力措施。例如,用探究法做“鉴定骨成分”的实验,一是提出课题。教师取一根长骨,用力折,很难折断,敲打几下,不易敲碎;再取一根长肋骨用于弯曲,看弯曲程度,指出骨有一定的硬的和弹性。这时提出:骨是由哪些成分构成的?让学生亲自做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二是探究过程。三是得出结论:骨是由硬脆的无机物和柔韧的有机

4、物组成;骨的物理特性主要表现在硬度和弹性两个方面,并指出骨的特性是由骨的成分决定的。这种探究法的实验,开发了学生的智力,达到了通过实验启发学生思维的目的。2、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启发学生思维直观教学可分为直接直观和间接直观两种。直接直观包括活的生物体,生物学实验等;间接直观则包括挂图、图表、模型、以及幻灯、黑板画投影仪、录像、电脑课件等。教者可根据教学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直观教学。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普及和教育投资的不断改善,网络教育正日益进入生物学的教学领域,借助电脑等先进的多媒体手段向学生展示经过教师精心设计制作的图、文、声、像相结合的内容丰富的电子课件。这些课件从教学资料中心或资源库直接

5、调出读取,并输送到课堂中来,给学生提供具体可观的形象,把学生的审美体验推向高潮,从而使学生进入主的学习、积极思维、探索的活动中去。例如:在讲“蛙类血液循环”时,可设计动画来表现,显示出血液在血管中流动,使循环路线十分清晰,并通过鲜红与深红的色彩差异来表现动脉血和静脉血之间的不同。在出示言简意赅的文字说明,这样学生就容易将课本知识真正了解和牢固掌握。在生物教学中,为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以便获得大量感性材料,除配以良好的演示、实验和网络教学外,还可以用模型、图表、幻灯、投影仪、录像等。例如,在在讲动脉和静脉时,可以先让学生摸一摸自己的颈部或腕部搏动的动脉,看看手背上的“青筋” ,使学生了

6、解动、静脉在体表的分布部位。关于静脉瓣饿内容,可指导学生一手握拳,在手腕处找一条静脉,然后用另一只手的拇指顺血流方向挤压静脉,静脉平平的,说明血流正常进行了,再逆方向挤压静脉,静脉鼓鼓的,并有几处鼓起小疙瘩状,说明此处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存在,这样使学生了解到静脉瓣,理解静脉瓣的功能,形象逼真吗,看了一目了然,印象深刻。由于多种感觉器官参与活动,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接受来自视觉、听觉、触觉和运动感觉的休息,在大脑皮层的不同方位留下痕迹,记忆深刻。3、精心设“疑”启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则诱发、探索、思考。教师应把质疑、解疑作为教学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是要求学生自己预习教学内容,进行独立思考

7、,发现疑难,提出问题;二是要设计出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尤其针对教学中的疑点和难点以及比较含蓄或潜在的内容,启发学生思索探讨,逐步解疑,在探索中有所发现和创新;三是设疑要目的明确,科学合理,小而具体,新而有趣,难易适度,富于启发。学贵有疑,设“疑”是有意识的创设疑问以激发学生深入思考探究问题的一种教学艺术。激疑善问是启发思维最常见的方式。启发式教学是极为重要的教学思想,可以无穷无尽地钻研探讨。有人认为在课堂上多提问或师生一问一答是启发式教学,这是片面的。启发式包括两个基本条件:一是以学生原有知识为基础,设计一些相应的问题,这些问题要提的有趣,激动人心才好。二是所提问题之间必须以知识阶梯和人们

8、逻辑思维规律形成层次。一个恰当引人入胜的疑问往往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如引导学生理解蛔虫角质层的作用时,可以问大家“食物进入小肠就会被消化,为什么蛔虫不会被消化呢?”诸如此类,学生在课堂上通过紧张而愉快的学习,似乎是不知不觉地自然而然地接受了新的生物知识,进入新的生物学境界。4、讨论启发讨论启发的关键是启发,基本形式是讨论。讨论要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进行,核心是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以此来培养和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授课前教师要深挖教材的智力价值,进行课堂教学的整体构思,从兴趣、方法、认知、技能等方面设计合理安排,步步深入地启发诱导,使学生完全进入学习角色,精心组织学生展

9、开讨论,发挥群体效应。例如,用讨论的方法学习“近视形成的原因”时,一是在学习了视觉的形成,利用投影仪比较近视眼与正常眼的结构,提出问题:近视眼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二是讨论过程。三是让患近视的同学说说自身造成近视的原因,从而得出结论。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运用组织讨论的方法,设置一定的情境,使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进行讨论,教师及时地鼓励引导,能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5、启发学生运用转化思想,组合新关系,拓展新思路创新的根源是“联接”的不断丰富和完善。根据原有知识之间的联系展开联想,进行新的组合,产生新的思路或见解就是一种创新。在引导学生思考新关系的过程中,教师要启发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诸如“生与熟”

10、 、 “顺与逆”的转化。以“生与熟”转化为例,当遇到某一个“生”问题难以发现其中包括的新联系时,可借助联想将它转化为“熟”问题加以解决;而对一个“熟”问题要寻求最佳解决方法时,则需要转换一下角度进行分析,尝试把“熟”转化为“生” 。长此以往形成双向思考的习惯,遇到问题发现新关系的机率就会增多。总之,作为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恰当地把启发式教学与学生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我们在生物教学过程中,高度发展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仅要把学生领进学习的大门,还要教给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以实现教学过程所要达到的目的,适应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推进素质教育正常有序的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