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县水产丰收禽畜业兴旺的启示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643742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南县水产丰收禽畜业兴旺的启示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平南县水产丰收禽畜业兴旺的启示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平南县水产丰收禽畜业兴旺的启示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平南县水产丰收禽畜业兴旺的启示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平南县水产丰收禽畜业兴旺的启示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平南县水产丰收禽畜业兴旺的启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南县水产丰收禽畜业兴旺的启示(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平南县水产丰收禽畜业兴旺的启示平南县水产丰收禽畜业兴旺的启示案例名称平南县水产丰收禽畜业兴旺的启示案例适用政府职能部门案例来源根据相关资料整理案例内容30 岁出头的平南县镇隆镇周塘村农民陈瑞敏,去年在金锁岭山地养了一万羽鸡。他说:“政府扶持部分经费搭棚,实行标准化养殖,我们夫妻俩只管按公司方案喂养就行了,一年下来,也能赚到6 万元,比去广东打工划算多了!” 这是平南县出资 100 万元扶持 40 个山林幼鸡养殖项目中的一个缩影,也是该县以养殖助农增收致富的一个典型例子。 该县去年新建年出栏 1000 头以上规模养猪场 20 个,完成年内新建 10 个年出栏超千头规模猪场目标任务的 200%,

2、新增规模养殖户 12032 户,完成新增规模养殖户 1 万户目标任务的 120%。落实项目资金 175 万元,对 14 个生猪规模养殖场进行标准化改造,新增一个无公害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安排 100 万元资金扶持利用果园、林地进行规模化、产业化养殖肉鸡,目前新发展年出栏 2 万羽规模养鸡场达 203 个,这些规模养鸡场都与平原农牧有限公司或良凡种鸡场签订产业化联营合同。在平南县永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养猪场,总投资 2 亿元、首期 2 栋 5 层高的养猪楼里,已“入住”仔猪 1000多头,开创了生猪“住高楼、坐电梯”的先河。具体做法有: 2第一、大力推广猪牛良种杂交改良。利用自治区安排生猪良种补贴项

3、目资金 240 万元,在全县继续免费为养殖户提供良种猪精,利用县财政安排 15 万元用于牛品种改良,免费向全县供应良种公牛精液,推广猪牛人工授精,实现猪牛良种全覆盖。杂交改良母猪11.471 万头、母牛 8760 头,全县生猪良种率达 100%,为养殖户减少配种开支 390 多万元。 第二、 在水产养殖上,该县采取以专业合作社带动的方法来推动其发展。全县有以黄沙鳖养殖为主的规模养殖场 82 个,黄沙鳖养殖面积 1.85 万多亩,养殖农户 1.96 万户,农民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 60 个,其中龟鳖养殖专业合作社 48 个。全县水产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达 125 个。 第三、抓好技术培训和重大动物疫

4、病防控工作,定期聘请广西大学动科院、广西水产畜牧学校教授对规模养殖场技术员、县生猪良种补贴项目管理办公室和乡镇供精点的管理人员、猪人工授精品改员等进行生猪养殖技术等培训,去年共培训 500 多人次。同时,抓好村级动物防治员的技术培训工作。防疫方面,全县去年共免疫生猪 126.455 万头、家禽 828.44 万羽,免疫密度达到 100%,全县无重大动物疫病发生,为全县养殖户减少防疫开支 560 多万元。 第四、政府从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扶持,大大激发了农民养殖积极性,去年,平南水产丰收禽畜兴旺。全年获国家各项资金总额共 2472.41 万元,县财政拨扶持款 295 万元。全县累计出栏肉猪 1

5、13.68 万头、肉牛 2.09 万头、山羊 3.54 万只、家禽31297.14 万羽,同比分别增 13%、15.47%、16.45%、14.7%;肉类总产量 111221 吨,水产品产量 65623 吨,同比分别增 13.33%和 16.46%;禽蛋产量 4427 吨,牛奶产量 497 吨,同比分别增 8.91%、6.65%;水产畜牧业总产值 32.98 亿元,同比增 13.22 %,全县农民人均水产畜牧业增收 310.6 元。该县获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 731 万元、全国污染源普查先进单位、全区水产畜牧工作先进单位、全区动物防疫工作先进单位、全区牛品改工作先进单位。相关思考1、平南县

6、水产丰收禽畜业兴旺的关键是什么?2、平南县水产禽畜业的发展有哪些启示?学理分析1、平南县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发展规模养殖,为新建规模养殖场提供选址规划、布局设计、良种引进、生产技术指导等服务,并从有关支农惠农政策资金中给予适当的扶持。该县新建镇隆桂隆瘦肉型猪场、上渡渭河旭明瘦肉型猪场等存栏母猪 100 头以上的规模养猪场 20 个,其中存栏母猪 500 头以上、年出栏规模达 1 万头以上的大型养猪场 5 个;全县年出栏 100 头以上的规模养猪场发展到8299 个,生猪规模养殖小区发展到 30 个。积极推进标准化生产,大力推广无公害养殖技术。争取上级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资金 2

7、00 万元,扶持 16 个生猪规模养殖场(小区)进行标准化建设改造,并在申请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认证方面提供政策支持。该县有 9 个生猪规模养殖场(小区)申请无公害农产品生产4基地认证,有 3 个年出栏规模达 1 万头以上的大型养猪场采用零排放技术发展生产。目前,该县已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认证的23 个养殖场的产品经检验全部合格,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 同时,该县通过实施生猪良种补贴项目,在全县免费供应良种猪精,大力推广猪人工授精杂交改良技术。去年,全县实施猪人工授精杂交改良 12.3 万胎次,猪良种覆盖率达 100%,使养殖户直接增加养殖收入 8000 多万元。此外,免费免疫猪瘟

8、疫苗 186.91 万头、猪蓝耳病疫苗 149.92 万头,保障了全县养植业的健康发展。2、平南县水产禽畜业的发展有哪些启示:一、政府支持、政策支持是产业发展的保障。农业是弱质产业。农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农业生产不仅存在市场风险,而且还存在自然风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参与市场运行的经济主体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市场风险。例如,原料和产品的价格升降,同类产品和可替代产品生产厂家的竞争等。农业经营者所面临的市场风险与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市场风险比起来有过之而无不及。由于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和农产品的需求相对缺乏弹性,很容易出现“谷贱伤农”现象。除了要面对市场风险外,农业生产还面临着自然风险的困扰。我国全国

9、性的或大面积的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地区性的自然灾害更是每年都有。对农业经营者来讲,很多时候自然风险比市场风险更可怕,带来的损失更惨重。因此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二、创新生产模式是产业发展的关键。5科技创新是加速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有力措施,要支持督促农业部门紧紧把握科技动态,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联系合作,及时考察一批新品种新项目,通过引进嫁接提升威信农产品的科技含量,降低生产成本,使一批农产品上规模上档次,提高市场占有率,这是推进科技创新的前提。同时要大力实施人才工程,既要有重点地聘请一批专家学者,更要用活用好县内人才资源,鼓励科技人员通过技术服务,技术承包,技术入

10、股等方式, 密切与龙头企业,专业村社、专业大户的技术联系,为提升全县农业产业化的科技含量打下基础。三、上规模、上档次培育基地是产业发展壮大的手段。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关键是培育具有市场开拓能力,能进行农产品深加工,为农民提供服务和带动农户发展商品生产的龙头企业,用龙头企业来延长农业产业链,形成产业群。一是进一步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多种所有制参与农业特色产业生产发展。加速培育一批产业关联度大、技术水平高、带动能力强的企业;依托优势资源,积极引进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现有的加工企业要加大挖潜改造力度,通过技改,扩大生产规模,改进生产技术,把传统生产方式与现代技术结合起来,提升特色农产品的品质和生产水平,

11、努力在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系列开发上有较大的突破。二是突出抓好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依托农业特色产业龙头企业,调整种植业结构,努力构建产业化发展格局。一方面因地制宜,根据本地的资源特点、市场特点,选准一个行业或几个行业的拳头产品,建设特色农业标准6化示范基地,搞好示范区、示范点和示范户,用“示范”来带动农业特色产业化发展。 四、打造品牌、保护品牌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以科技为动力、以品牌树形象推动发展。一是强化新技术推广。鼓励农业特色产业生产基地、企业与科研院所联合,加强农业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与转化,以市场的需求引进优良品种,改进种植模式;加大投入,下功夫狠抓农产品加工,引进设备,改进加

12、工工艺,提高包装档次,通过分级处理、贮藏保鲜、加工转化等措施,对特色农产品进行深度开发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突破加工、流通两大瓶颈,拓展国内外市场,提高市场的竞争力。二是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结合特色产业发展需要,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科技优势,加强农科教结合,搞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学种养水平;完善科技人员联系基地和结对帮扶制度。根据不同区域的特色产业,调整乡镇农技人员的配备,突出产业技术重点,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企业、农户进行帮扶。三是实施品牌化战略。一方面大力培育创建我市农业特色产品品牌,逐步提高农特产品的层次和品位,另一方面整合特色农产品品牌,实现同一产品品牌区域之间的共享。用品牌造势、聚势、蓄势,致力扩大品牌效应,树立农业特色产品的形象,拓展农产品市场,提高农业特色产品的市场影响力和占有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