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圈闭识别技术在松辽盆地北部英台大安地区的应用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0643578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54.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岩性圈闭识别技术在松辽盆地北部英台大安地区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岩性圈闭识别技术在松辽盆地北部英台大安地区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岩性圈闭识别技术在松辽盆地北部英台大安地区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岩性圈闭识别技术在松辽盆地北部英台大安地区的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岩性圈闭识别技术在松辽盆地北部英台大安地区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岩性圈闭识别技术在松辽盆地北部英台大安地区的应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 0 0 6 年7 月石曲屹l = 幽理参攘西部会议专刊综合研究岩性圈闭识别技术在松辽盆地北部英台一大安地区的应用金银姬。杨懋新( 大庆石油管理局钻探集团物探公司研究所)。金银姬。杨懋新岩性圈闭识别技术在松辽盆地北部英台一大安地区的应用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 0 0 6 ,西部会议专刊:2 7 9 2 8 2 关键词岩性圈闭识别技术松辽盆地英台一大安地区1引言自1 9 6 6 年美国石油学家L e v o r s e n 提出隐蔽油气藏勘探以来,世界上许多含油气盆地都加强了对包括岩性油气藏在内的隐蔽油藏的勘探 1 3 。作为一个高成熟勘探区,松辽盆地北部大多数的构造圈闭已被探明,与其相关的油气剩

2、余资源也越来越少,而岩性油气藏的数目却明显增加,岩性油气藏与构造油气藏的数量之比正在不断增大,并逐渐成为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 4 5 。地震勘探作为油气勘探的关键技术,长期以来不仅在构造油气藏勘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以岩性反演为核心的储层与油藏描述技术,更促进了岩性油气藏勘探的发展,使岩性油气藏勘探不断获得新的突破和发现。但是陆相盆地复杂的地质条件以及岩性圈闭目标隐蔽、类型多、落实难度大等自身特点,使得岩性圈闭的识别和评价难度增加。本文以英台一大安地区为例,阐述在砂泥岩薄互层条件下应用岩性油气藏解释技术进行岩性圈闭识别和评价的方法。2 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岩性圈闭的成因类型岩性圈闭是指储集体的岩

3、性或物性在横向上发生变化后,被非渗透性的岩层所包围或侧向遮挡形* 黑龙江省大庆市红岗区杏五井物探研究所,1 6 3 3 5 7成的圈闭,有的文献里也称为地层圈闭 6 7 。按照以往的圈闭成因分类方法,岩性圈闭大致可以划分为原生砂岩体岩性圈闭、地层不整合遮挡圈闭、地层超覆不整合圈闭及生物礁块圈闭等四种类型 7 。如果按照这一分类方案,在松辽盆地中浅层主要产油层段一般只发育第一种类型,显然,这在油气勘探中大大缩小了岩性圈闭的内涵和外延,无法涵盖岩性圈闭的成因类型。根据地质特点和油气勘探需求,将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的岩性圈闭划分为原生岩性圈闭、次生岩性圈闭两种主要类型( 图1 ) 。原生岩图1 松辽盆

4、地北部岩性圈闭成因类型左为原生圈闭,分为:( a ) 分流河道、决口河道;( b ) 河口坝、滨浅 湖砂坝;( c ) 浊积砂体;( d ) 前缘席状砂。右为次生圈闭。分为:( e ) 砂岩上倾尖灭圈闭;( f ) 成岩圈闭I ( g ) 致密储层圈闭l ( h ) 泥 岩裂缝2 8 0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性圈闭是由原始沉积相带的变化而形成的,也可称为沉积岩性圈闭;次生岩性圈闭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地层沉积后因成岩作用导致储层物性横向变化而形成的岩性圈闭,即成岩圈闭;二是由于构造作用而形成的复合圈闭。3 岩性圈闭的地震解释技术勘探实践表明,在松辽盆地应用地震技术进行岩性圈闭识别主要难点在于:储层单层厚

5、度小,一般在3 5 m 之间,大大低于地震的现有分辨能力;储层的横向变化快,砂体纵向上错叠连片,横向上连通性较差;岩性圈闭的类型多,隐蔽性强,在不同的含油层系,储层几何形态、展布特征、物性变化等都有一定的差异,但又有着其基本规律;油气藏的形成受多因素控制,造成油气水分布规律不明显,分布状况较复杂。针对这些难点,结合松辽盆地北部岩性圈闭的成因特点,研究思路可归结为精细构造解释、沉积相研究、储层预测、烃类检测及岩性圈闭的识别和评价然后两者结合,得到最终的沉积相的平面展布,选择并分析较有利的沉积相带,总结岩性圈闭的分布规律,从而为储层预测打下了基础。3 3 储层预测技术”储层预测主要包括地震属性分析

6、和地震反演两方面技术。( 1 ) 属性分析技术由于沉积环境不同造成岩性参数的差异,这些差异会引起弹性参量的变化,进而引起地震剖面上反射特征的变化,即表现为地震属性的差异。提取和分析地震层序内的属性,将相同的、同一类的相模式识别出来,建立地震属性与地层岩性物性的转换关系,可为地质解释或岩性预测提供重要信息。属性分析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利用地震记录测量或提取的地震特征参数,如振幅、速度、相位、波阻抗及频率等进行储层预测;另一方面依据调谐理论,应用谱分解技术进行储层的预测。图2 为应用谱分解技术识别的英台一大安地区黑帝庙油层的河道砂体。等五个方面内容。 3 1 精细构造解释。,地层构造形态和

7、断层空间展布是岩性油气藏的重要控制因素,要求精细构造解释能够反映更多的细节,具有更高的精度。岩性圈闭识别中的精细构造解释主要是针对各主要目的层的小断层和小幅度构造,以了解区域的构造形态、局部构造特征、断层的空间展布规律及构造演化等。在解释过程中应用了相干数据体、水平切片、三维可视化技术、空间变速成图技术以及沿层振幅图、边棱检测图、倾角检测图等手段对各主要目的层进行了全三维解释,使得图2 谱分解技术识别的河道断距为3 6 m 的小断层及幅度大于5 m 的小构造均( 2 ) 储层的精细地震反演目前广泛应用的是得到了可靠的解释,达到了精细刻画构造的目的。叠后地震反演技术,它有两类主流方法:基于地震资

8、3 2 储层沉积相研究料直接转换的递推反演方法和基于模型的反演方( 1 ) 精细划分研究单元是岩性圈闭解释的基础,法。前者可以比较完整地保留了地震反射的基本特依据层序地层学原理和地震资料的分辨能力,综合征( 断层、产状) ,能够很好地反映岩相、岩性的空间地质、测井、地震资料,结合“分级控制、旋回对比”的变化,在岩性相对稳定的条件下,能较好地反映储层小层划分和对比原则,对主要目的层进行油层细分。的物性变化。但是,由于受地震频带宽度的限制,递( 2 ) 根据岩心资料、测井资料、录井资料并结合推反演资料的分辨率相对较低,不能满足薄储层研区域沉积环境,对各目的层进行单井沉积相的划分,究的需要。而后者将

9、地震与测井方法有机结合起进而建立岩一电关系,确定沉积微相类型;采用波形来,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地震分辨率的限制,理论上分析方法等地震手段,对各砂层组进行地震相划分,可得到与测井资料相同的分辨率,是薄互层条件下西部会议专刊金银姬等:岩性圈闭识别技术在松辽盆地北部英台一大安地区的应用2 8 1岩性油气藏勘探的关键技术,其缺点是该方法具有多解性,其结果主要取决于初始模型与实际地质情况的吻合程度,在同样的地质条件下,钻井越多,结果越可靠,反之亦然。对于砂泥岩薄互层地层而言,由于受地震频带宽度的限制,地震剖面上每一个同相轴都是一组岩性的综合地震响应,因而在岩性圈闭解释中主要采用了基于模型的反演技术,以测井

10、资料丰富的高频信息和完整的低频成分补充地震有限带宽的不足,为薄层单砂体的识别和解释创造条件。图3 、图4分别为英台一大安地区单砂体的反演剖面特征及三维可视化显示。图3 反演剖面上薄砂层的特征图4 薄砂层的立体显示3 4 烃类检测技术沉积相( 岩相) 识别可以确定岩性体或储层发育的有利沉积相带。岩性识别可以确定储集体的岩性分布,物性识别可以确定储层的物性分布,而流体识别则是确定岩性圈闭有效性的关键。目前使用的主要技术有:基于振幅差异的“亮点”技术、基于梯度一截距属性分析和弹性阻抗的A V 0 技术、基于烃类特征重构的多属性烃类特征反演技术( 包括吸收衰减属性) 、基于地震属性的模式识别和神经网络

11、预测技术、多波勘探技术等,技术的多样性反映了地震识别流体的难度。3 5 岩性圈闭的识别与评价岩性圈闭的识别就是识别储集岩体的形态、分布以及形成岩性圈闭的背景和遮挡等构造条件因素。其研究方法是首先综合分析各种方法所预测的砂岩结果,确保各层段单砂体解释的可靠性;而后将砂体预测结果与孔隙率及各油层顶界面构造图叠合,再综合沉积相带展布,进一步分析其圈闭条件,研究岩性圈闭的类型。一。圈闭评价过程则是石油地质条件综合分析的过程,主要是针对生、储、盖、圈、运、保等几大要素进行评价,评价其含油性及其相对优劣 4 3 。根据圈闭面积、形态、幅度、砂体厚度、储层物性的好坏、距油源远近等对岩性圈闭进行自动化和系统化

12、评价,定量地计算岩性圈闭的地质评价系数,确定岩性圈闭含油气的可能性。4 应用实例4 1 研究区地质概况英台一大安地区位于松辽盆地中央拗陷区齐家一古龙凹陷的南部,勘探面积约2 7 0 k m 2 ,总体表现为东西高中间洼的构造格局;断裂的展布方向以近南北向和北北西向为主;从构造演化来看,研究区早期处于一种东倾的区域构造背景,现今构造格局是嫩江组末期的区域构造反转的结果;沉积受西部物源控制,泉三、四段一嫩三段的三角洲平原亚相和三角洲前缘亚相上发育的分流河道、河口坝、远砂坝砂体为形成岩性圈闭的主要储集层类型;青山口组和嫩一、二段都具有生油能力,源岩发育,油源丰富。该区局部构造不发育,从现有的勘探认识

13、来看,油藏类型主要为岩性或构造一岩性油藏,因此应用地震技术进行岩性圈闭的识别和评价是该区油气勘探能否取得突破的关键所在。4 2 应用效果( 1 ) 应用岩性圈闭的地震解释技术,在扶余一黑地庙油层共划分了1 6 个砂层组,识别出岩性圈闭7 8 个。其中黑帝庙油层2 0 个;萨尔图油层1 4 个;葡萄花油层1 6 个;青一段1 0 个;扶余油层1 8 个,总面积为1 2 5 4 6 k m 2 。其中已知圈闭3 3 个;新发现的岩性圈闭4 5 个。( 2 ) 按岩性圈闭的不同成因与遮挡条件差异,砂体与构造、断层的有机匹配关系,在研究区主要解释2 8 2石油地球物理勘探了砂体上倾尖灭油气藏、砂岩透镜

14、体岩性油气藏、断层一岩性油气藏、构造一岩性油气藏等四种岩性圈闭类型。前两者是典型的岩性圈闭,主要是砂体在横向上发生变化,被非渗透性地层包围或侧向遮挡形成的圈闭,属原生圈闭范畴;后两者除了岩性因素以外,还加进了构造因素,当然油气藏的分布主要是储集体的发育范围所决定的,构造或断层只是起到了辅助作用,应属次生岩性圈闭范畴。( 3 ) 应用圈闭综合评价技术,评价出I 类岩性圈闭3 9 个,类岩性圈闭3 9 个。,5 结论通过以上研究可知,利用岩性油气藏鳃释技术进行岩性圈闭的识别和解释一般包括精细构造解释、储层沉积相研究、储层预测、烃类检测、岩性圈闭的识别评价等五方面。研究证明该技术在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

15、砂泥岩薄互层地质条件下进行岩性圈闭的识别和解释是完全可行的。但应注意的是在不同地区、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应用会有所差异。参考文献 1 3L e v o r s e nAI T h eo b s c u r ea n ds u b t l et r a p A A P GB u l l 1 9 6 6 ,5 0 ( 1 0 ) :2 0 5 8 2 0 6 7 2 李丕龙,张善文,宋国奇等断陷盆地隐蔽油气藏形成 机制以渤海湾盆地济阳拗陷为例石油实验地质,2 0 0 4 ,2 6 ( 1 ) :3 1 0 , 3 3 袁选俊,薛良清,池英柳等拗陷型湖盆层序地层特征 与隐蔽油气藏勘探以松辽盆地为例石油学报,2 0 0 3 ,2 4 ( 3 ) :1 1 1 5 4 3 高瑞祺,蔡希源松辽盆地油气田形成条件与分布规 律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 9 9 7 ,1 1 0 5 1 萧德铭,刘金发,侯启军等向斜区岩性油气藏成藏条 件与分布规律大庆油田发现4 0 年论文集北京:石 油工业出版社,1 9 9 7 6 3 张厚福,张万选石油地质学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 9 8 9 7 3 靳军综合地球物理方法识别准噶尔盆地的岩性圈 闭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 0 0 2 ,3 7 ( 3 ) :2 8 8 2 9 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