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与县域经济发展探讨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642875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业化与县域经济发展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工业化与县域经济发展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工业化与县域经济发展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工业化与县域经济发展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工业化与县域经济发展探讨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业化与县域经济发展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化与县域经济发展探讨(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工业化与县域经济发展探讨工业化与县域经济发展探讨太湖太湖县县工工业发业发展的展的现现状和分析状和分析班班 次:安庆市次:安庆市“十一五十一五”第六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第六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作作 者:张世跃者:张世跃指导老师:周维德指导老师:周维德完稿日期:完稿日期:20102010 年年 1111 月月 7 7 日日2工业化与县域经济发展探讨工业化与县域经济发展探讨太湖县工业发展的现状和分析太湖县工业发展的现状和分析摘要摘要: :工业化是县域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运用工业化的拉动力来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注意在实践中把握工业化与县域经济的整体关联性。本文以太湖县为例,概述太湖县的工业发展现

2、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从实践出发,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探讨实现县域工业化的路径。以期对类似县域发展工业化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关键词关键词: :县域经济、工业化、产业结构、产业转移一、工业化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题一、工业化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题目前我国大多数县仍处农业经济阶段,工业化的任务没有完成,部分地区甚至还没有开始。因此,工业化仍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题。太湖县作为中部地区的一个典型县,代表着整个中部地区乃至全国县域工业发展的平均水平。如何尽快走过农业发展阶段,加快向工业经济、第三产业经济阶段的转变,是一个值得十分重视的理论问题、经济问题和现实问题。县处于宏观与微观、工业和农业、城市与农村的结合

3、部,是党和国家工作中承上启下的重要层次,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国家立国的重要支柱,是推动城乡经济发展的3有效载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开放的国际、国内市场双重压力,县域范围内要有效地化解工业品附加值低、供求不平衡、就业出口难、人均收入低等矛盾,必须加快县域工业的发展进程,扩充第二产业的就业容量,提高城镇化水平,努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县域工业不能很好发展,县域经济的发展就很难实现从量到质的飞跃。(一)县域工业化是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提高地方收入和积累(一)县域工业化是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提高地方收入和积累水平的重要前提。水平的重要前提。人们常说“无工不富,无商不活” ,县域财政状况如何,很

4、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地区工业发展的好坏。大凡经济发达的县,其经济的发展无不依赖于工业的崛起和希望,只有工业化才能把县域内的各类资源通过市场运作配置到最佳位置,发挥最大效益。工业化与经济发展速度、经济结构转型和技术进步密切相关。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作为第二产业相对不发达县,更应确立“工业强县”的战略决策,通过不断加大经济布局、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的调整,使工业得到快速、健康的发展,并形成若干产业集群,进而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可靠的发展平台和依托。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不断提高县级财政收入水平和原始积累水平的目标在加快工业化的进程中得以实现。(二)工业化是县域内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经济素质的战略措施(二)

5、工业化是县域内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经济素质的战略措施工业化与城市化有着紧密的联系,没有工业化,就没有城市化;而没有城市化,就没有真正的工业化。就县域范围而言,工业化与城镇化互为依托、相互促进、互为条件、相互制约,工业化引起产业结构的转变,并通过这种转变带动城市化。4而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动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工业化对城市化的带动作用,是就业结构的非农化才带动了人口向城市的迁移和集中。在工业化发展的不同阶段,对人口的聚集效应、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消费结构的升级效应也有所不同,城市化演进的后期更多地表现为非农产业主要是服务业就业增长的带动。伴随城市化的进程,农业人口比重逐渐下降,工业和服务业人口比

6、重逐渐上升,人口和产业向城市集聚,生产方式、交换方式和生活方式向规模化、集约化和现代化转化。(三)工业化是落实以工补农,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的重要途径(三)工业化是落实以工补农,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的重要途径农村实现全面小康,关键是要解决好“三农”问题,一个重要而有效的措施就是要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村经济发展,把工业发展置于更加突出的主导位置,从而带动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激活农村经济,实现以工补农,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工业化的本质和核心就是要把农村剩余劳动力从有限的土地上转移出来,吸引到城镇中去从事二、三产业,使劳动力实现自身效益最大化。实现工业化,能够直接增加农村劳动力就业机会,带来较为稳定

7、可观的工资性收入;能够间接扩大农产品的市场需求,有利于农产品价格的稳定和提高,使农民从农业增效中获得增收。二、太湖县工业发展现状实证分析二、太湖县工业发展现状实证分析结合实际情况,这里分析太湖县工业发展状况,使用的工业发展指标,采用可获得的县统计局统计指标。主要包括规模以上企业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税、工业投入、产业结构调整。(一)工业规模逐渐壮大(一)工业规模逐渐壮大5县域工业规模逐渐增大主要表现在规模以上企业数不断增加、企业规模和经济总量不断壮大。2005-2010 年,太湖县工业发展有关数据见下表(其中 2010 年为预计数):规模以

8、上企业数量(户)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亿元)亿元以上企业数量(户)2005 年327.061.802006 年359.22.7912007 年4516.524.5952008 年6626.68.5102009 年7839.912.4112010 年1026017.420年均递增1451.3%57.6%4(二)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二)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从三次产业来看,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2005 年三次产业产值比为 37.6:25.2:37.2,到 2009 年末,产业比调整到了28.2:37.4:34.4,二产增加值在 GDP 中比重超过一产和三产,实现了由“哑铃型”

9、向“橄榄型”的跨越。从这些工业指标数据上来看,太湖县目前的产业结构正处在第二产业为主的阶段。从第二产内部来看,太湖县的工业依然是以轻工业为主,但是,那些低技术含量、低加工度、低附加值的产业组织逐渐被淘汰,高加工度、高技术含量、处在加工链6高端的产业组织开始大范围的兴起,这些代表着工业未来发展方向的产业组织正在为太湖县工业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积累着力量。(三)工业投资逐年增加(三)工业投资逐年增加投资一直被认为是工业发展初期阶段的最重要因素,罗斯托关于工业化发展阶段理论中有一个专门的阶段叫着“为起飞创造前提条件阶段”。在该阶段,除了政治制度上的准备,另外一个就是资本准备。资本对工业发展的作用是至关

10、重要的。为了催进本地工业的快速发展,太湖县最近几年来,逐步增加工业投资。2010 年新上和在建工业投资项目 108个,预计完成工业投资 17 亿元,比 2005 年增长了 9.6 倍,五年累计完成工业投资 50 亿元,注入的新鲜血液让太湖县的工业经济充满活力。(四)平台建设初具规模(四)平台建设初具规模经济开发区是工业经济发展的载体,也是推进工业化与城镇化的结合点。强化开发区建设,集聚各种生产要素,在一定范围内加强企业协作分工,搞好产销紧密衔接,变单个企业优势为企业群体优势,是提高县域工业聚集化水平、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集约发展的有效途径。太湖县经济开发区从 2003 年开始建设,规划面积

11、 11 平方公里,已建成面积 5.4 平方公里,入区企业已达 80 余家,并成功升格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同时,在开发区内新建了民营经济创业园、劳动创业园等“园中园” ,下一步还将打造台商工业园。此外,根据发展需要,在四个重点乡镇新建了农民工创业园和工业聚集区。这些发展平台的建设和成功运行不仅仅表现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上,更重要的是推动了产业集中,对未来工业的发展起着举足 轻重的作用。7三、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三、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区位弱势(一)区位弱势区位弱势一直是大部分县域发展经济的一个重要障碍。改革开放后,国家制定产业政策的原则是,先东后西,从大到小。先发展东部地区,通过产业梯度转移

12、,逐步带动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先发展大城市,形成增长极后,通过增长极的辐射作用,带动增长极的周边地区发展。在这样的产业政策下,县域逐渐被边缘化,地理位置远离中心城市,产业政策难以惠及,资源流动受阻、市场容量小等等问题都制约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太湖县位于安徽省西南边陲、长江北岸;东边是安徽省省会合肥,西边是湖北省省会武汉,均相距 200 公里以上。这样的地理位置,让太湖县既没有融入合肥经济圈,也没有融入武汉经济圈,而是一个长期被边缘化的地方。中心城市发展能量无法辐射到该县,没有对中心区域的依附,发展几乎完全是“自力更生” 。因为区位劣势,资源很难流入该县。完全靠本县积累来发展县域工业,实现工业化难度

13、非常大。目前,区位弱势是太湖县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二)结构水平低、产业产品层次低(二)结构水平低、产业产品层次低从工业化发展的阶段来看,产业结构的演进有如下几个阶段:前工业化时期、工业化初期、工业化中期、工业化后期和后工业化时期五个阶段。根据钱纳里的工业阶段划分指标,目前,太湖县还未进入工业化初期阶段。工业化初级阶段的特征为:第一产业增加值在本地区 GDP 中所占比重逐渐缩小,其地位不断下8降;第二产业有较大发展,工业重心从传统工业主导型逐渐转向现代工业主导型,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因此太湖县处在前工业化时期向工业化初期的过渡阶段,是为该县工业化发展提供积累的阶段。目前太湖县的产业结构

14、水平较低。构成该县工业基础的企业是以中小企业为主,这些中小企业的特点是:一方面是资本需求小、科技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产业;另一方面,由于县域资金、人才、科技资源有限,同时市场容量没有很好开发,工业难以做大做强,企业规模小,技术创新能力低,发展缓慢。以上问题同时也就必然导致了整个县的工业处在分工环节的低端。这也代表着全国大多数县域工业的整体状况。全国范围内,只有为数不多的县能够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建立起了精密制造、电子信息设备制造等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太湖县工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也必然是产业结构的高端化和主导产业的高端化,国家层面的产业规划政策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规划,将是一个很好的机

15、遇,太湖县工业化未来发展的重点将是产业结构升级。(三)特色产业竞争力不强、主导产业尚未形成(三)特色产业竞争力不强、主导产业尚未形成目前,我国许多县域经济表现出“全能县”特征。 “全能县”县域经济是指那些产业齐全,产品包罗万象,小而全,什么都有。事实证明,“全能县”的发展思路不是很合理,这样会造成产品不专,不精,竞争力小,周边地区产业的趋同化自然而然形成恶性竞争。县域资源本来就有限,如果什么产业都涉及,产业规模就很难做大。一县之内,几乎没有什么特色产业,支柱产业、主导产业也没有形成。没有规模效益,哪来经济效益。县域工业经济在维持9现状的状况下挣扎,迟迟得不到发展。近几年来,太湖县逐渐意识到这个

16、问题,在综合分析全县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工业发展现状后,集中本县资源,努力打造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通过这些年的努力,特色产业开始逐步形成,比如五金机械、农副产品加工、轻工纺织、建材及建筑装饰等四大特色产业。以上四项产业,除了五金机械外,其他三项产业在安庆地区还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与周边县的产业存在雷同问题,与他们的竞争也只能停留在低层次的价格战上。所以我们还要继续整合资源,对以上四个产业的发展现状、发展环境、发展前景、以及社会影响力等方面做出评估,选出该县重点发展的特色产业,通过产业政策、财政支持等方式促进该县形成真正有特色有竞争力的产业。县域的特色产业为地方财政做出了重大贡献,几乎都是地方的支柱产业,为政府所重视。但是主导产业往往被忽略,所谓主导产业,应同时具备如下三个特征:能够依靠科技进步或创新,引入新的生产函数;能够形成持续高速的增长率;具有较强的扩散效应,对其他产业乃至所有产业的增长起着决定性的影响。目前,太湖县还没有这样的产业,也没有具有主导产业潜质的产业。四、四、 解决思路解决思路( (一一) )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确立正确的指导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