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时期国共双方为何全力争夺东北?

上传人:洪易 文档编号:40641669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放战争时期国共双方为何全力争夺东北?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解放战争时期国共双方为何全力争夺东北?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解放战争时期国共双方为何全力争夺东北?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解放战争时期国共双方为何全力争夺东北?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解放战争时期国共双方为何全力争夺东北?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解放战争时期国共双方为何全力争夺东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放战争时期国共双方为何全力争夺东北?(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解解放放战战争争时时期期国国共共双双方方为为何何全全力力争争夺夺东东北北?2011 年 06 月 21 日 11:22 来源:凤凰网历史 字号:T|T680 人参与 22 条评论打印转发核心提示:核心提示:毛泽东言,如果我们把现有的一切根据地都丢了,只要我们占有了东北,中国革命就有巩固的基础。蒋介石表示,党国命运在东北,盖东北之矿产、铁路、物产均甲冠全国,如东北为共产党所有,则华北亦不保。凤凰卫视凤凰卫视 20112011 年年 6 6 月月 2020 日日凤凰大视野凤凰大视野,以下为文字实录:,以下为文字实录:陈晓楠:各位好,这里是凤凰大视野,六十多年前,中国爆发了一场堪称世界战争史上最大规

2、模的内战,国共内战,一方是以蒋介石蒋介石为统帅的国民政府军队,另一方是中共领导的人民解放军,双方因为不同的政治理想和制度,展开了殊死决战,国民党称这场战争为“抗共卫国戡乱战争”,而共产党称之为“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又称“解放战争”。在这场战争当中,有一群特殊的参战者,他们并不是用枪炮,而是用照相机做武器加入了战斗,他们就是解放军中的红色战地摄影师。那时候他们年轻、单纯,充满理想,希望改变丑陋的现实和腐败的社会,他们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出没于枪林弹雨,用手中的镜头,为今天的我们留下了那个时代的血与火。杜铁柯(华北野战军摄影记者):1948 年 3 月 21 日,我们那个部队啊,负责打这个代王城

3、这个地方,上梯子的时候,把这个镜头想拍下来吧,就在这个时候,按动快门这个同时这个时间,敌人从城墙上扔下一个手榴弹,正落在我的脚下。蔡尚雄(华北野战军 20 兵团摄影组长):当随军记者很不容易的,你要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你才能拍到第一手的东西。郑永聚(晋察冀野战军摄影记者):我到了这个部队里了,不用发愁吃饭,也不用介绍信,你到哪吃到哪。裴植(第二野战军摄影科科长):张宏牺牲得比较壮烈,我还有一张他拍的照片,他在战场上,敌人炮弹打过来之后啊,迎炮弹的烟,我们部队向前冲锋,照的这张照片,他当时就牺牲了,有十几二十岁,一生就留下一张照片。在战争中间呢,很多照片都是用生命换来的。解说:这是一群普通

4、人,却经历了人类历史上最惨烈的内战“解放战争”,那是一场意志与决心、血肉与钢铁的较量。时隔六十多年,仍深深刻在他们记忆中,那是永不磨灭的镜头,作为红色摄影师,他们记录了那段血与火的经历,也把青春和理想泼洒在了一个特殊的年代。顾棣(原晋察冀书报工作人员):1943 年的夏天,我刚放学,当时我就看见一个骑着马的,挎着手枪还有照相机,我赶紧让路,这时沙飞看见我来,他说小鬼,你到哪儿去,我说回家,他说你家是什么地方,我说是凹里村,他说好好好,我也到凹里去。解说:顾棣本是河北农村一个普通农家孩子,一次偶然相遇使他与摄影结缘,带他走上这条路的人叫沙飞。顾棣:他就把那照相机拿下来,我说这千里眼吧,哎呀,他说

5、小土包子是吧,这是个照相机,他就马上打开,他说前面的亮玻璃这是镜头,后头底片放在这儿,把快门一按一按,“嘎啦”一声响,东西就进来了,觉得神奇得不行,觉得哎呀,这一辈子遇到了沙飞,把我带走上摄影道理,我简直太高兴了。解说:沙飞早年曾因拍摄鲁迅鲁迅照片而出名,抗战爆发后他来到山西前线,成为八路军第一位职业战地摄影师,1942 年 5 月,沙飞和一群富于理想主义精神的伙伴们,在严酷的华北敌后创办了晋察冀画报,为中共军队培养了一大批摄影人才。蔡尚雄是晋察冀画报的老摄影记者,他记得战地摄影十分危险、艰苦。蔡尚雄:我的拍的部队冲锋的相片,我一定都要到前面去,和战士部队啊行军里边啊,吃不上饭,一边走一边吃啊

6、,当随军记者一定不怕疲劳。解说:八年抗战中,蔡尚雄拍摄了大量华北军民奋勇抗战的镜头。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投降了,蔡尚雄也和全中国的人一样激动、发狂。蔡尚雄:那时我坐主席在(原)孟平县,住在滹沱河边上一个村庄,那个十二点、一点钟左右,说这个日本呢投降了,有的地方睡觉的人呢,衣服没有穿就跑出来了,敲锣声,都跑到房顶上,每一家都拿这个脸盆在敲。解说:曾参与创建晋察冀画报的中共晋冀鲁豫军区摄影科长裴植记得,抗战胜利后,人们都以为和平马上就要来了。裴植:抗日战争胜利了,都希望呢能够过点和平生活,能够过一点平安的舒坦的日子,太平日子,总之这让我来讲呢,老百姓如此,军队也是,打了八年都不想再

7、打了。解说:在晋察冀军区,当随军记者的袁汝逊记得,当时部队下令休息三天,很多战士已打算卸甲归田了。袁汝逊(晋察冀野战军摄影记者):有一部分人回家了,部队有一些战士有这样一种思想,我打完日本了,我应该回家了。解说:然而回乡的战士,还没来得及洗去身上的硝烟味,国共两党围绕战后中共的地位和武装问题争执起来,内战的阴影又笼罩着中国。袁汝逊:有一部分又回来了,这地方,有的地方又征兵。解说:当时,不论美国还是苏联,都不愿因中国爆发内战影响战后的世界格局,美国蒙大拿州国会议员迈克尔曼斯菲尔德赴中国考察后,给总统的报告中写道。中国最严重的问题,是国内的国共两党分裂问题,蒋总司令带着怀疑的眼光看待共产党,他认为

8、共产党过于强大,如果不加以限制,总有一天可能取代国民党。共产党自行制度法律,自行收税,自行发行代币。解说:这是新华社前线分社社长康矛召拍摄的,北平军调部中美代表的镜头,这些照片记录了当年美国特使马歇尔,来华调节国共冲突的历史,康矛召是中共山东画报的创办人,他的摄影生涯源于一次晋察冀之行。康晓燕(康矛召之女):我爸爸 1943 年的时候跟这个肖华一块到晋察冀去汇报工作,我爸爸当时是临时任命为肖华的秘书,然后看到了晋察冀画报,当时呢肖华同志就说了,说我们的战士,工农战士文化程度不高,说这个照片、画报是非常有说服力的,这样子就能解决了很多文化程度低的人,然后也能跟着革命形式的发展提高觉悟这样的,然后

9、说回去我们也要办,然后看了我爸一眼,这工作就交给你了。解说:康矛召创办了山东画报,在赴北平采访时,他见证了马歇尔促国共签订停战协定,并成立了由国共两党代表及美国军方三方组成的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裴植:那个时候气氛就比较紧张了,中央已经有了指示,要两手准备,一手和谈能够成功,我们就进入联合政府,另一手呢,如果国民党还要进攻的话,我们要做好打的准备。解说:此时,中共军队已开始战争的准备,摄影师们最关心的,当然是胶卷和器材,晋冀鲁豫军区摄影科长裴植,为买照相器材,随中共代表薄一波等来到北平。裴植:他到军调部开会,那么我呢正好利用这个机会,跟他去买点材料,为这个以后做准备。解说:不过裴植印象最深的,还

10、是北平军调部优良的客房待遇。裴植:那时候我们在部队里生活都是比较简陋的,到军调部住了那个沙发床,一人一个单人床,单子都是白的,都是每天,一两天就换一次的,到那去条件也改善了,哎呀,真是还不适应啊。解说:躺在白床单上的裴植,当然也闻到了空气中的火药味。裴植:越来越紧张,我们发表的社论呢,在北京出版了,那个社论叫做质问国民党,当时这个城市里面呢,气氛马上就紧张起来了,看来要,和谈要谈不下去了。解说:是战还是和,当时所有人目光的焦点都集中到了重庆。1945 年 8 月 29 日,也就是日本天皇的终战诏书公布仅十几天后,重庆大公报发表社评毛泽东毛泽东先生来了,多年后英国作家乔纳森.芬比,这样描写毛泽东

11、到重庆时的情形。这是这位共产党领导人,自十年前长征结束后,第一次离开他的北根据地,当记者问毛,第一次坐飞机有何感想时,毛回答“效率非常高”。解说:人们对毛泽东重庆之行关注的背后,是对和平的渴望,那么国共两党真能组成联合政府,为中国带来和平吗?一位美国观察员对此并不乐观,他这样描述重庆谈判。没有一方信任另一方,也没有一方愿意率先作出让步。蒋介石蒋介石设宴为毛泽东接风,他在祝酒时说,希望我们回到 1924 年的日子。重庆谈判达成了双十协定,但和平并未降临,在千里之外,国共两军正为受降日伪军、抢占日占区而剑拔弩张,重庆谈判期间,国民党阎锡山阎锡山部就和山西的中共军队,为争夺日本投降后的军备打了一仗。

12、接着,国共两军又在平汉铁路及津浦线一带爆发了冲突。这是当年解放军武装民兵实战训练的镜头。杜铁柯曾是当年中共华北野战军的战地摄影记者,他记得,当时为了抢在国民党到来前扩大解放区,把华北的民兵和游击队全部动员起来了。杜铁柯:我们准备接受日本的投降,部队少啊,怎么办呢,那时候困难的部队,小的部队,赶紧扩展成大部队,那过去民兵啊什么这个这个游击队啊,赶紧一组组织起来,扩充武装,来接受日本的投降。解说:裴植随薄一波一行从北平回到部队后,看到了更为紧张的一幕,时,中共各解放区的解放部队,已开始大规模练兵备战,连裴植所属的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刘伯承刘伯承,也在组织部下打靶。裴植:我就听说呢,刘司令要组织打靶,

13、那一天呢,我提早就到了,到了靶场,靶场就在那个邯郸的一个郊区,是过去是日本人在那打靶,一个旧靶场。解说:这是裴植拍摄的刘伯承打靶时的照片,他记得,刘伯承的一只眼睛曾因斗受伤而失明,但仍率先射击。裴植:他只一个眼睛啊,首先打了三枪,然后就是这个张际春呢,这个李达,还有一些旅以上干部,就都在那打。解说:这些画面是裴植与战友们共同拍摄的,当年中共武装大练兵的镜头,从这些激越的场面中,人们已闻到了战争的气息。裴植:当时那个军区的报纸,人民战士也专门发了社论,那么全民的这个练兵热潮啊,很快就掀起来了。练射击、练投弹、体育锻炼、战术技术,为这个敌人进攻做着准备。杜铁柯:所以那时候一说说,什么打败日本鬼子啊

14、,天下太平了要回家,根本没有这个想法。部队上不是减少了,而是要扩充要壮大,要应付蒋介石蒋介石,对付打内战。陈晓楠:就在中共各解放区为应对战争爆发而大练兵的同时,在延安窑洞里,毛泽东毛泽东却在盘算着一旦内战开打,到底能有多少胜算,当时国共两党为了占据抗战之后的有利地位,首先在东北展开了争夺,还在苏联出兵远东的时候,毛泽东就抓住时机,派悍将林彪挥兵十万抢先进入了东北。林彪在东北组建了“东北人民自卫军”,后称“东北民主联军”,与此同时呢,蒋介石也在美国的帮助之下,将七个军共二十八万军队,从西南及缅甸陆续运到了东北,国共两军在东北比有一场恶战。而谁能最终占上风呢?解说:这是当年东北民主联军鏖战黑土地的

15、镜头,这是国共两军在东北激烈交战的场面,照片的拍摄者叫齐观山,是中共东北画报的战地摄影师,东北画报是中共军队进入东北后创办的,很多人来自沙飞的晋察冀画报社。孙桂琴曾是东北画报的美术编辑,她是从学校参加东北民主联军的,后来与齐观山结为夫妻,她记得丈夫齐观山虽只比她大四岁,却是个老八路。孙桂琴(东北画报美术编辑):他比我大四岁,二十三岁,小青年嘛,但是呢,他吃小灶,我们刚一参加工作,吃大灶,大家在一个大房间,那个食堂里面,他们在一个旁边一个小屋里头,老干部,后来我们就年轻人,我们就瞎打听,什么人才能吃小灶呢,八年以上,参加革命八年以上。解说:抗战刚结束时,尚未参加中共武装的孙桂琴,还在吉林市联合高

16、中读书,她记得,当时东北局面十分混乱。孙桂琴:日本鬼子刚一投降,先进来的是苏联红军,苏联当时缺少兵源,就把监狱里的囚犯也拿出来,所以纪律很不好,苏联红军在那儿闹了一阵,先是八路军先去,然后呢国民党也去,国民党它的纪律也很不好,当时我的老师,我的同学,有的人就给他们当小老婆了。解说:日本投降了,东北民众纷纷猜测,东北会变成国共谁的天下呢?1946 年初夏,宋美龄随蒋介石飞抵沈阳时,心中带着同样疑问,当时国民政府东北行营主任熊式辉、保安司令杜聿明和辽宁省政府主席徐箴前来迎接,巧合的是这三人都是瘸子,宋美龄见三人一跛一拐走到飞机舷梯迎接,不禁心头一震,难道她的夫君蒋介石从苏军手中接收的东北,将是一个政治上的瘸腿政权吗?蒋介石已将七个军,在美国帮助下,从西南运到东北,国民政府也从苏军手中接管了沈阳、长春等中心城市,但林彪率领的民主联军,却占据了东北一些中小城市和乡村。毛泽东言,如果我们把现有的一切根据地都丢了,只要我们占有了东北,中国革命就有巩固的基础。蒋介石表示,党国命运在东北,盖东北之矿产、铁路、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