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641451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有格物致知精神.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导学案导学案 编者:吴丹玉编者:吴丹玉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理解、理解“格物致知格物致知”的内在含的内在含义义以及普遍的以及普遍的现实现实意意义义。 。2、 、学学习举习举例例论证论证、道理、道理论证论证的方法。的方法。3、 、培养科学培养科学实验实验精神精神。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丁肇中(1936 )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 年 1 月 27 日出生于美国密执安州的安阿伯,当时他的父亲在密执安大学念书,后来到台湾大学任教。青少年时期,丁肇中是在祖国大陆和台湾度过的,在国内念完小学和中学后,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59年获得工程学士学位,1960 年获得科

2、学硕士学位,1962 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1963 年以福特基金研究生的身分到瑞士日内瓦欧州核研究中心从事原子弹的研究工作,1964 年回到美国,担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师,第二年提升为助理教授。1969 年提升为物理学教授。1976 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写作背景写作背景】1911 年 10 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这位物理学家以朴实而诚挚的语言发表了精彩的演讲,他以一个科学家的身份,对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进行了反思,诚恳地呼吁我们应该具有“格物致知精神”,要通过不断实践和体验去探求知识与真理。 【阅读导航阅读导航】本文是一篇演说词,同时也是一篇漫谈式的论说文,所

3、谓漫谈就是不拘形式地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观念。比如, “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 “经验告诉我们,这种观点是不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 “实验不是毫无选择地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 ”虽然作者在文章当中提出了许多观点,但都是围绕以一个主题即“格物致知” 。这就是漫谈式议论文的一个特点。这篇文章的中心就是它的标题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也是作者在文中确立的一个中心论点。作者倡导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不管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有重要指导和启

4、示意义。【预习导学预习导学】1 1、 生字正音。生字正音。 丁肇中( ) 嘹望( ) 授予( ) 彷徨 ( ) 儒家( ) 埋没( )22 2、 词语解释。词语解释。授予: 彷徨: 清谈: 袖手旁观: 不知所措: 【整体感知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2、请在文中用横线画出各段的中心句,然后分析归纳,理出课文的层次结构。第一部分( ) 第二部分( ) 第三部分( ) 第一层( ) 第二层( ) 第四部分( ) 【探究文本探究文本】1、课文的标题是“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那么“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它最早在什么地方提出来的?2、 在第三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说“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3

5、、传统的中国教育所讲的“格物致知”与作者所提倡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不是一致的?造成这样结局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是怎样加以证明的?4、结合课文第三部分说说:究竟怎样才能学到新的知识,作者是在怎样悟到“格物致知”的重要性的?而实验过程具有哪些特征?35、这篇演讲词,体现了一种漫谈式的特点,从古今、从现实,娓娓而谈,直到文尾才水到渠成抖出自己的论点,请找出论点的原句,说说真正意义的“格物致知”应该是怎样的?6、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7、作者在列举事实时,采用正面事例和反面事例相结合说理的方法,请结合课文内容,完成下列表格。列举事例 阐述道理论述角度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子,苦思头痛而失败的事例

6、。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有计划的探测。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面临研究工作束手无策的事例。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举例论证的好处:用典型事例作为论据进行论证某一论点,使说理充分,令人信服。此外,文章还采用了 的论证方法,能够使说明的道理更加通俗易懂,更能达到演讲的目的。如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领悟和自我检讨,与科学进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4形成鲜明对比。通过这两种状况的对比,让人明白实验的重要性。【品析语言品析语言】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能否删掉?为什么?(1)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

7、而不愿动手。(2)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补充资料补充资料】1、 相关事例: 德国儿童擅长做家务在西方国家是出了名的。据悉,有的德国孩子甚至早在牙牙学语时便开始在家长的指导下做一些简单的家务活,如在用餐前帮助大人把餐具摆放端正等。尽管有时候仅仅是象征性的,他们做完了大人还得重来一遍,但长此以往锻炼下来,德国儿童的动手能力就自然而然地出类拔萃了。 不磨刀等于没有刀一个伐树的工人每天工作 10 多个小时,可他发觉自己的伐树树木却越来越少。他开始想,一定是自己的工作时间不够长,所以他除了睡觉和吃饭,其他的时间都用来伐树,但他每

8、天伐树的树木反而有减无增。他迷惑了。一天,他把他的饿苦恼说给他的主管听,主管看了看他,再看了看他手中的斧头若有所悟地说:“你是否每天用这斧头伐树呢?”工人认真地说:“当然了!这是我从开始伐树以来,一直不离手的工具呢!”主管关心地问他:“你有没有磨利这把斧头再使用它呢?”工人回答说:“我每天勤奋工作,伐树的时间都不够用,哪有时间去磨利这把斧头?”主管接着说:“你可知道,这就是你伐树数目每天递减的原因。你没有先磨利自己的工具,又如何能提高工作的效率呢?”【中考链接中考链接】阅读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节选),完成 1114 题.(15 分)多年来,我在学校里接触到不少中国学生,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谈谈中

9、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5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用这个名词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适当也没有了.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使人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淹没了。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

10、.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是把探察外界误以为探讨自己。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永远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到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以“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这种观点经验告诉我们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在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

11、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作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惟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这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管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或者

12、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得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到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作者:丁肇中) 11.中国传统教育里“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 作者所体会到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4 分) 1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的一个事实论据,并联系上下文说说它的作用.(4 分) 事例: 作用: 613.从你平时的语言积累中摘录一句名言,以论证“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一观点.(2 分) 14.请结合选文内容,以学习实际为例,说说我们为什么需要格物致知精神 (5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