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金贵银业:企业如何应对招聘难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639715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郴州市金贵银业:企业如何应对招聘难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郴州市金贵银业:企业如何应对招聘难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郴州市金贵银业:企业如何应对招聘难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郴州市金贵银业:企业如何应对招聘难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郴州市金贵银业:企业如何应对招聘难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郴州市金贵银业:企业如何应对招聘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郴州市金贵银业:企业如何应对招聘难(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郴州市金贵银业:企业如何应对招聘难郴州市金贵银业:企业如何应对招聘难郴州市金贵银业:企业如何应对招聘难企业难以招到合适的人才慨叹“招聘难”和大量毕业生和农民工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慨叹“就业难” ,且这种“有人无业”和“有业无人”供求错位的“两难”现象,已愈演愈烈,并被政府有关部门普遍关注。一、形成“两难”的主要原因1、大学生招生规模过于膨胀近 10 多年来,随着高校扩招人数的增加,毕业生绝对人数逐年增长,其就业格局由当初的 “卖方市场” 转向“买方市场” ,就业形势严峻,据统计,全国 2010 年大学生毕业人数 630 万人,市场上可供大学生就业的非生产岗位不到 180 万个,大学生供过于求。尽管

2、内地政府部门通过不断加快承接产业转移的步伐和招商引资的措施,使得内地加工制造业企业不断增多,但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难的问题,因为其用工很容易受限于人,更何况多数用工为技能型操作工人,而如今的大学毕业生又不愿选择这种岗位就业,不具备这种岗位就业的成本优势。如果大学生不选择这些非生产岗位的话,意味着相当多的大学生不能就业,更何况普高大学生在生产岗位上的竞争优势明显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和农民工,这种现象的长此以往,必然产生会形成大学生就业难问题。2、危机带来的影响自 2008 年美国华尔街次贷危机以来,金融风暴波及全球,许多企业纷纷倒闭,造成大批农民工返乡,打破了原有的用工平衡。自 2009年下半年

3、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势头的回升和用工形式的好转,企业用工又逐渐增加,尤其是沿海地区企业用工大量增加,而返乡的大部分农民工又选择了返乡就业和就近就业,加上劳动力供求信息的不对称、用工市场的不规范、渠道不畅通和供需双方的脱节,以及各地劳动就业服务覆盖面普遍不广,乡镇、社区等基层劳动保障服务机构不健全,造成部分企业不知道到哪里找合适的人和求职者不知道到那里找合适的工作,由于招用工基础平台建设的滞后,难免形成了“两难”的现象。3、经济发展对技能型人才需求大幅增长的原因我国经济 10 多年以来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的趋势(GDP 均在 7以上)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迫使企业对劳动者的素质越来越高,尤

4、其是技能型人才和技术人员颇受企业的青睐,这样一来,使得我国众多企业对日益巨增的技能型人才需求,无法得到满足。4、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劳动力结构性矛盾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劳动力人口的结构不合理,其中在许多企业比较注重劳动力的年龄和性别结构,据调查,相当部分企业不看好 40 岁以上求职者;二是劳动力供给质量不符合劳动力市场需求的质量。这两种结构性矛盾也是造成“两难”的重要原因。5、劳动力自身的因素如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发生了改变,他们当中大多数青睐于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及国营大中型企业,而且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可谓“千里挑一” ,不愿到民营企业就业,尤其是不愿意到条件相对较差的民营企业就业

5、,形成了到民营企业工作不稳定的就业偏见。同时,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和农村生活的改善,相当部分农民工也不愿意再到商业贸易、娱乐休闲、文化体育、公共交通等设施配套水平较差的内地民营企业就业,一心想到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就业,认为大城市和沿海地区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要大,这样一来,难免增大了就业压力。6、我国教育体制的原因、教育行政部门招生和人才输出的矛盾比较突出。如今高校招生采用的是原来的计划模式,而到学生毕业、人才输出时,却要遵循市场经济的模式,完全由学生自主择业,就业矛盾越来越突出,加上用人单位对专业设置没有话语权,完全由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掌控高校专业的设置,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高校管理

6、层却不需对“就业难”的后果负责,难免出现对人才市场需求变化反应迟钝、应对措施乏力和形成“毕业生不符合社会需要” 、 “人才供给与产业结构的人才需求脱节” 、 “人才培养质量与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脱节”的现象。、专业与课程设置脱离社会需要。毕业生“就业难”不是没岗位,而是人才与岗位不匹配。由于现行教育体制在课程设置上过分强调学科自身的逻辑性、系统性、完整性,不注重“教”与“学” ,高校不按市场需要设置专业,而且相当部分高校在教学方式上,只注重理论,不注重实践,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质量不高,而学生急需的就业指导课、创业教育课又严重开设不足,势必导致与职场中的实际需要脱节。、师资队伍建设滞后。高校是保

7、障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其培养的毕业生不符合社会需求,是导致“就业难”的直接原因。按照市场规律的要求,作为“滞销产品”的“制造者”的高校,应当责无旁贷和全方位地加强内部管理、优化教学流程、提高产品质量和改进“市场营销” ,充当好自己的角色。但从高校目前的情况来看,其教师队伍缺乏优胜劣汰机制,忽视终身学习、自我提高,习惯于“近课本、远市场” 、 “近理论、远操作” ,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变化的研究深度不够,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习惯于因循守旧、更新缓慢,面向社会需求和传授管用的“真功夫”动力不足,对自己无法满足社会需要而拥有的知识和技能的认识不足,致使学生无法学到真本领,人才培养质量客观地出现

8、了下降,诚然不可能培养出高质量的毕业生。、教育质量保证机制匮乏。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后,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张,优质师资和教育质量意识淡薄,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强弱、社会评价好坏反应迟钝,教育行政部门对落后的教育教学方式和教育质量缺乏必要的监控手段和保障机制。、办学理念陈旧,办学模式封闭,教学方式落后。由于我国教育沿袭前苏联的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中心,照本宣科,强调共性,要求死记硬背,忽视实习实训环节,忽视社会需求和就业需求,学生接触实际机会少、动手能力差,毕业后学不到真正管用的东西,过于应试教育,致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偏离应用型人才的标准,实践技能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7、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

9、工作跟不上。当前大部分高校没有设立大学生就业服务机构,即使设立了也是形同虚设,更谈不上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就业意识指导和职业观念指导等就业指导服务,至于政府有关部门的就业援助服务措施也不是很到位,没有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服务,有待于进一步改进。8、企业自身管理水平的原因。我国相当部分企业存在管理水平不高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员工薪资水平偏低,社会保险不健全,食宿条件较差,对外招聘的男女工比例失调,人性化管理缺失,员工培训和晋升机制不健全等,使部分有就业愿望的求职者不愿到这样的企业求职。二、解决“两难”的对策1、加快发展职业教育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把职业教育和技能培养作为教学的关键,

10、紧紧围绕如何提高学生就业率,调整教学结构和培养模式,进一步贴近社会需求,通过 “校企合作”和“联合办学”的模式,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合作,根据用人单位对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使学生学有所用,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2、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培训学校和政府就业指导服务机构要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和就业培训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使大学生从“我想干什么”的一厢情愿转变到“我能干什么”的现实中来,适应市场的需求,帮助大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当今就业市场的竞争压力,调整好就业目标和心理预期,树立好“先就业、后择业”的心态,克服不良的心理障碍和排除不利的心理干扰。尤其是政府就业指导部门,要按照“

11、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抓好城乡失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引导失业人员顺利就业。3、加速推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转型温家宝总理多次提出要“大胆推进教育改革” 、 “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的目标,但至今没有实质性进展,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又将“教育卫生”列为八大“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之首,这说明了我国现行高等教育体制机制已经到了非转型不可的历史关头。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其根本出路在于加速高等教育改革与转型。从目前高校的基本情况来看,其办学理念、办学模式、教育教学方式、人才培养模式、专业与课程设置、高校内部管理体制与创新等方面都存在许多弊端,急需改革和转型;从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来看,

12、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偏离了“以人为本” ,忽视了改革创新对高校发展的要求,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忽视了数量发展、规模扩张与质量提高的关系,忽视了教育体制、高校运行机制的稳定、发展与改革之间的“协调” ,忽视了高等教育职能发挥与人民群众期待、社会实际需求之间的协调,忽视了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可持续” 。因此,作为治本之策,我们必须下决心在高等教育领域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速推进我国高等教育转型,这才是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4、建立健全学校、院系、教师三级质量保障体系。对高等院校的教育,要建立社会和企业对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评价制度、课堂教学评估制度、实践教学评估制度、教师听课制度、同

13、行评议制度、学生定期反馈制度及教学督导制度,通过制度建设和社会监督,来加强人才培养的过程管理,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5、加强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推进调解仲裁工作规范化。劳动调解仲裁部门要通过加大对劳动用工等政策法规的宣传和及时排查用人单位的用工隐患等措施,进一步帮助企业改进和加强管理,以到达企业建立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稳定员工队伍,避免出现新的失业现象。6、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市场主阵地的作用。在即将对“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市场”整合成一个“人力资源市场”之后,整合后的人力资源市场要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服务中心的作用,通过举办有针对性用工招聘会和人才交流会,满足企业用工需求,同时,整合后

14、的人力资源市场要借整合之东风,建立区域内统一、真实可信的人力资源信息库,把已掌握的求职者的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技能、联系方式等基础信息)和用工单位信息,全部放在网站上进行宣传,并与周边地区劳动力信息网站互联互通,让更多的企业和求职者了解用工、招聘信息,从根本上改变劳动力市场建设滞后和人力资源信息无法共享的局面。7、加快内地“园区”基础建设。内地政府有关部门在抓承接产业转移和招商引资工作的同时,不能忽视“园区”的基础建设,不断提高“园区”城市化水平,建立完备的生活配套设施,用硬环境吸引和留住人力资源。8、提高企业用工管理水平。要求企业不断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员工待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树立良好的用工形象,督促企业把用工和稳工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在企业内部形成尊重员工、尊重人才的氛围,使员工深切体会到“体面劳动”和“活的有尊严”的真正含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