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集团企业产融结合的关键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638469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型集团企业产融结合的关键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大型集团企业产融结合的关键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大型集团企业产融结合的关键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型集团企业产融结合的关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型集团企业产融结合的关键(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大型集团企业产融结合的关键大型集团企业产融结合的关键一、产融结合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一、产融结合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产融结合,即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结合,指两者以股权关系为纽带,通过参股、控股和人事参与等方式而进行的结合。产融结合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大多数大型集团企业的战略选择。产融结合的本质在于企业通过产融结合,实现对金融机构的控制,构成一种包含金融机构的内部资本市场,从而对资本配置产生的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提高企业集团资金的使用效率,有效降低企业集团外部金融市场的交易成本,增加企业集团的收益和资本积累速度,最终形成较为显著的竞争优势。通过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融合,加快了集团企业的财

2、富聚集的速度,并且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社会资源。企业的做大做强,最终促使整个社会财富实现快速的增长。所以,产融结合可以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当然,产融结合也对风险管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产融结合风险的失控,不仅影响到企业自身,也会产生巨大的社会负面影响。为了控制金融行业的风险,目前我国对金融资本向产业领域投资的有较大限制,而产业资本投资金融业则具有较广阔的操作空间。二、产融结合的经验借鉴二、产融结合的经验借鉴国内多数大型企业集团均在加快进军金融业务步伐,尤其是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产业资本向金融资本的融合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国内像海尔、华能、中海油、宝钢、国家电网、神华、中石油等集团企业是进军

3、金融产业的代表,其中海尔堪称产融结合发展的典范。海尔发展金融产业具有涉足早、机会准、布局全、效率高的特点。海尔早在 2001 年开始涉足金融产业,用了仅仅一年多的时间,拿到了信托、保险、证券、银行几乎所有金融牌照,搭建了完整的金融业构架。2001 年 7 月,通过分散股权安排实现对青岛商业银行的控股;2001年 9 月,在证券行业萧条时期参股长江证券;2001 年 11 月,控股鞍山信托 20%股权,发现难以掌握控制权后果断退出;2001 年 12 月,成立海尔保险代理公司;2002 年 9 月,注资 5 亿元成立集团财务公司;2002 年 12 月,与美国纽约人寿最终联袂成立合资寿险公司。目

4、前,经过多年的金融行业管理,海尔的产品市2场与金融市场实现了良好的协同。现阶段国内大型企业集团发展金融产业已经与海尔当年的环境大不一样。一方面,金融行业经过几番并购, “便宜”的机会不多,而且对并购方实力的要求却越来越高;另一方面,近期国家实施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了过剩的流动性,尤其是国字头的企业闲钱太多,为了合理地引导资金的流向,国资委对央企发展金融业的态度转向支持,央企的产融结合迎来了快速发展时期。以中石油为例,在国资委对产融结合的支持态度日益明朗的背景下,中石油频频出手收购金融企业。2009 年 4 月底,中石油收购克拉玛依商业银行,并将其更名为昆仑银行;2009 年 7

5、 月初,中石油以现金方式增资控股宁波金港信托并将其更名为昆仑信托;据了解,中石油正在就与重庆银行联合发起设立一家注册资本为 60 亿元的大型金融租赁公司进行协商。如若上述项目顺利完成,中石油将形成较为完整的金融“版图” ,同时拥有银行、信托、金融租赁等社会化金融板块。毫无疑问,这会增加中石油融资的灵活性和效率,并降低融资成本,使中石油在日益频繁的海外并购中赢得更大的主动性。目前主要有四种模式可以供有金融发展战略意图的大型集团企业选择:直接参、控股金融企业、以财务公司为平台、 (准)金融控股公司和混合发展模式。1. 直接参、控股金融企业模式,即集团公司通过多种渠道直接参股银行、证券、信托等金融机

6、构,这种模式主要以国家电网、中海油为代表。国家电网集团是当前金融投资最为活跃的央企之一,截止 2009 年 5 月,国家电网集团公司直接控股财务、寿险、财险、证券、信托、经纪、期货 7 家金融机构,参股17 家金融企业,资产规模达到 2460 亿元,控股金融机构实现营业收入 34.99 亿元。这种方式操作简单,没有什么政策限制,但是产业经营与金融资本运营间无“防火墙” ,产业经营需承担金融风险。2. 以财务公司为平台模式,即集团公司通过财务公司投资金融企业,该种模式受到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等政策规定的监管指标限制,金融产业难以实现规模化。据了解,国内大约有 80 家企业集团独立组建财务公司

7、,许多大型企业集团,如中石化、中电力、中核、华电等企业,虽然产融结合发展迅速,但多数是依托其下属的财务公司进行业务运作。企业集团将财务公司作3为金融股权投资的平台,主体是错乱的,是对银行业监管的背离。可以预计,未来的监管政策会发生一定的调整,有可能将财务公司升格为金融控股公司。3. 通过(准)金融控股公司投资金融企业模式,即集团公司通过设立“(准)金融控股公司” (一般取名为“资本服务公司”或“资本经营公司” ,注册为非金融机构,从事金融股权投资和管理,投资多家金融企业,有效规避财务公司对外投资的政策限制,主要以华能、华电集团为代表。这种模式能防范集团内企业风险的传播,降低风险控制成本,专业管

8、理金融股权。目前对这种模式还没有明确的监管办法,但是,从政策发展的趋势来看,金融控股公司将可能会是主要的取向。这种模式的选择可以先操作,等待政策法规进一步明朗之时实现财务公司向金融控投公司的转变。4. 混合发展模式,即以上三种模式的组合,大型集团企业在进行产融结合时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各自的情况不尽相同,比如金融产业发展阶段、法律政策的限制、所处行业竞争格局、自身资本结构等不尽相同,金融产业发展的模式可能不一样。所以不少企业集团在产融结合时都同时采用了两种以上的方式,做到充分利用多种模式的优势,快速发展产融结合。三、产融结合应注意的问题三、产融结合应注意的问题结合正略正略的实践,大型集团企业产融结

9、合的模式可能不一样,但是在战略协同性、法律政策分析和风险防范上均应重点考虑,未雨绸缪:1. 金融产业与自身发展战略的协同性。不能为了产融结合而产融结合,产融结合是建立在企业战略与金融产业发展战略有机结合的基础上;也不能一味照搬其它企业的成功模式,要结合自身的企业的特点进行模式创新。实现金融产业和自身产业各领域之间的优势互补,最大限度发挥协同效应。2. 法律政策的限制与发展趋势分析。目前来看,监管机构对财务公司的限制短时间内难以改变,新的金融控投公司的监管政策虽然正在研究当中,但这是一种趋势。所以,不妨顺应这一趋势,一方面采用混合发展模式促进金融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只能打擦边球,避免政策法律风险。3. 风险的防范:要能够建立起金融资本与实业资本之间的防火墙,整顺金融板块的管理体制,通过专业的团队对金融板块进行管理,实现集团内部实业资本运营与金融资本运营的相对独立,有效规避实业风险与金融风险的联动性。4枢纽管理中心风险监控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