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专业市场调解组织 营造和谐区域环境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638300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立专业市场调解组织 营造和谐区域环境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建立专业市场调解组织 营造和谐区域环境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建立专业市场调解组织 营造和谐区域环境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建立专业市场调解组织 营造和谐区域环境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建立专业市场调解组织 营造和谐区域环境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立专业市场调解组织 营造和谐区域环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立专业市场调解组织 营造和谐区域环境(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建立专业市场调解组织建立专业市场调解组织 营造和谐区域环境营造和谐区域环境上下九商业步行街地处西关福地,历来是广州市商业、旅游旺盛地区,是商业部批准的广州第一条步行街。这里骑楼林立,极具岭南特色,街道两旁的商铺鳞次栉比,服装、水晶、玉器等专业市场群聚于此,蜚声中外,江泽民、李长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亲临视察,并给予高度评价。上下九步行街总长 800 米,共有商铺 300 多间,商户 3000 多家,平时日均人流量达 30 万人次,节假日达 50 万人次,年均贸易成交额达 20 亿元,为荔湾经济发展贡献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由于上下九商业步行街商家云集,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社会经济成分和各类利益

2、关系复杂,在经济繁荣的同时,矛盾摩擦也日渐增多,产生了大量的社会矛盾纠纷,在调委会成立以前,可以说小矛盾不断,大纠纷不少,据不完全统计,上下九商业步行街发生 5 人以上群体性事件 2003年 27 宗 35 起,2004 年 29 宗 38 起,2005 年达 32 宗 47 起,呈逐年上升趋势。这些矛盾纠纷大多发生在公众场所,且多为突发性纠纷,处理不及时容易激化为治安案件甚至刑事案件。如何保持上下九区域的和谐稳定,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成为区委、区政府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针对这种情况,为了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平等协商、互谅互让、不伤感情、成本低、效率高的工作特点,荔湾区司法局提出组建上下九商业2步

3、行街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构想。在区领导的支持和市司法局的指导下,上下九商业步行街人民调解委员会于 2006 年 2月 17 日正式成立,是广州市首个在商业步行街成立的专业调委会。步行街调委会自成立一年多来,高效、优质开展调解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是化解了大量矛盾一是化解了大量矛盾纠纷纠纷。 。步行街调委会成立以来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0宗41起1300多人次,调处成功18宗,目前尚有2宗正在调处之中,自从调委会成立以来,未发生一宗到区或到市越级上访的事件,也未发生一起因矛盾激化而造成恶劣影响的群体性事件。此外,步行街调委会发挥立足于市场的优势,对矛盾纠纷能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真正做到将纠纷化

4、解在萌芽状态防止了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纠纷较以往有明显下降趋势;二是得到了市、区二是得到了市、区领导领导充分肯定。充分肯定。步行街调委会的工作成绩多次得到领导肯定,原荔湾区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卢玉萍在2006年的华林街地区维稳工作会议上充分肯定了步行街调委会成立以来的工作成效,并指出建立专业市场调委会是拓展调解组织的有益尝试,应该在区内其他专业市场推广,市司法局、调处办等领导也对专业市场调委会的做法表示赞赏。三是得到了社会三是得到了社会的广泛的广泛认认可。可。步行街调委会成立以前,出现纠纷时商户通常会采取一些过激行为,如2005年辖内十甫名都商场负一层30多租户追讨“两按一租”(约43万元)时

5、采取拉横额、写大字报、3上演跳楼闹剧等形式追讨,严重影响到辖内和谐的商业环境。而步行街调委会的成立,给了纠纷双方解决问题快速便捷的途径,受到大家的拥护。2006年发生的十甫名都案、名汇案、何济公案等租赁纠纷都通过选举代表的形式,以协商对话得到圆满解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纠纷的解决也提高了调委会的公信力,在商家中初步形成了“有纠纷、找调解”的良好氛围,自成立以来,主动申请调解的纠纷就有18宗。四是四是经经济济效果和社会效果双丰收,效果和社会效果双丰收,营营造了良好的造了良好的营营商商环环境。境。通过人民调解及时解决纠纷,最大程度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提高了消费者对区域消费环境的信心;保障了经商者

6、的合法权益,为商家挽回损失1000多万元;保障了职工的合法权益,为职工追回工资43万元;提高了经营者对区域投资环境的信心,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经过努力,步行街调委会逐渐成为上下九商业步行街一支化解矛盾纠纷,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我们的主要经验和做法是:一、领导重视,部门协同,着力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在上下九步行街调委会的设想提出后,区司法局洪局长、何副局长将此构想向区政法委卢书记、市司法局领导汇报,得到卢书记、市司法局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区司法局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专门派员到深圳、珠海等地实地考察了当地行4业性调委会的做法,草拟了关于成立上下九商业步行街人民调解委员会方案

7、(征求意见稿)及上下九商业步行街人民调解委员会章程(征求意见稿),并向区经贸局、区城监大队、区公安分局、区工商分局、华林街办事处、广州市商业步行街商会征求意见。2005 年 12 月中旬成立了步行街调委会筹委会,成员单位包括区经贸局、区司法局、华林街办事处、上下九步行街管理服务中心。经过精心筹备,上下九商业步行街人民调解委员会于 2006 年 2 月 17 日正式成立。成立之后,各级领导经常到现场指导工作,如荔湾区原区委副书记卢玉萍同志曾三次上下九步行街主持调解工作,市司法局卢铁锋局长、刘继生副书记、钟火松副局长等领导也亲临现场给予指导。领导的重视和各部门的协调配合,是步行街调委会各项工作顺利

8、开展的根本保证,也是对调委会成员的极大鼓励,激发了调解人员的工作热情。二、加强组织建设,着力打造一支“懂法律、知民情、善调解”的专业化队伍。队伍是组织建设的基础,步行街调委会从成立之初就着力打造一支“懂法律、知民情、善调解”的队伍。步行街调委会严格按照司法部规定的人民调解员选任条件和程序,采取选举、聘任的方式,充分整合地区资源,组建了由街司法所、街综治办、步行街管委会、步行街商会、工商所、城管支队、商户代表9人组成的调委会委员。出现纠纷时,根据纠纷类型分5配调解任务,涉及到相关职能部门的,相关部门的调解委员参与调解,职责分明,调解委员各司其职、协同调处。合理的队伍结构,既保障了调委会具有较强的

9、专业性、代表性,又确保调委会能结合地区实际,熟悉步行街的商情和社情,与步行街的经营者联系紧密,有的调委会委员既是管理者,又是情报信息员,能够及时发现纠纷苗头,防范于未然,为顺利化解矛盾纠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2006年2月,调委会委员、步行街管委会主任助理李永进同志在十天一排查工作中了解到,力美健公司荔湾店准备于2006年2月25日搬离,但穗南房产公司及荔湾广场物业管理处认为力美健公司尚拖欠其2005年10月至2006年2月经营期间的租金100万元及水电费50多万元,双方就搬迁问题产生纠纷。在掌握了上述情况后,李永进立即向区调处办汇报,并组织穗南房产公司、荔湾广场物业管理公司、力美健公司进行

10、协商,克制情绪,避免事态的进一步扩大,最终由区调处办组织区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协调,促使纠纷得以解决。三、加大宣传力度,着力营造“有纠纷,找调解”的良好氛围。要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工作的优势和作用,必须要提升人民调解在商户和群众中的公信度和影响力。为此,我们采取各种措施,加大了对人民调解,特别是步行街调委会工作的宣传力度。一是通一是通过报纸过报纸、 、电视电视、网、网络络等媒体加大宣等媒体加大宣传传力度,力度,6提高知名度。提高知名度。上下九步行街调委会作为广州首家在知名步行街成立的人民调解委员会,消息被广州日报等多家报纸刊登,起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今年 3 月份,步行街调委会成功调处的广州白云山何济

11、公制药有限公司与蒂豪女人街购物中心之间的纠纷,就是何济公公司从报纸上获悉上下九商业步行街成立了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消息后,主动向调委会申请解决的。二是以各二是以各类专项类专项活活动为动为契机广泛宣契机广泛宣传传,提高,提高认认同感。同感。步行街调委会积极参与各类专项活动,深入步行街现场宣传人民调解工作。在五月调解宣传月和法制宣传日活动中,华林街司法所与步行街调委会联合在上下九广场举办调解、调处工作法律咨询活动活动,通过接待前来咨询的群众,派发各类宣传资料,广泛宣传人民调解工作的有关政策,进一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人民调解工作的认同感。三是以高效的三是以高效的调调解工作解工作为为宣宣传传,提高公信度。

12、,提高公信度。成功调处一宗矛盾纠纷,其实就是一次人民调解工作的良好宣传。因此,我们要求调解员注意方式方法,在调解过程中始终保持中立、公平、合理的立场,维护调委会高效、廉洁的形象,提升在商户和群众中的公信度。到目前为止,上下九步行街调委会调解成功率为 98,调解员能促成纠纷的顺利解决,让一些久拖不决,或者自己解决不了的事情,在调委会的调解下,双方都能握手言和,真正做到定争止纷,例如, “蒂豪女人街”商场产权、租赁纠纷中,多方对商场所在地下九路 24 号、26 号,光雅7里 50 号之一,光雅里 48 号至 52 号首层(面积约为 1059 平方米)主张产权,商场的经营者也趁机拒缴管理费,纠纷久拖

13、不决。2006 年 1 月,商场投资者从报纸获悉,上下九商业步行街成立了人民调解委员会,向调委会申请协助解决,调委会在充分了解纠纷的始末后,分别约当事人了解情况,综合各方意见后再组织三方多次召开协调会,同时,通过步行街商会做好说服教育工作,最终纠纷三方同意自行协商,重新签定合作协议,一宗群体性纠纷隐患得以化解。自成立以来,步行街委员会共收到 18 宗主动申请调解的案件,在上下九步行街已初步形成了形成“有纠纷,找调解”的和谐氛围。三、狠抓制度落实,着力建立人民调解规范运作长效机制。步行街调委会积极加强工作机制建设,并狠抓制度落实,充分发挥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的优势。一是建立和完善排一是建立和完善排

14、查查机制。机制。坚持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制度,信息的收集是关键,我们采取定期排查、专项排查、集中排查的方法,集中力量开展不稳定因素的排查化解工作。通过与派出所、街综治办、步行街管委会等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及时掌握各种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和问题。同时每月定期召开例会,搞好综合分析和科学预测,取得工作主动权。二是建立二是建立预预警控制机警控制机制。制。建立健全重大疑难纠纷快报制度,保持信息渠道的畅通。在按要求上报的同时,对事态的发展进行全方位的控制,坚持8“可疏不可堵、可散不可聚、可解不可结、可顺不可逆”的原则和调解工作应该“区分性质、讲究策略、把握时机、严格执法、冷静稳妥”的基本要求,严格、依法、

15、妥善地予以处置。三是建三是建立立组织组织管理机制。管理机制。将步行街调委会纳入华林街地区“大调解”组织网络进行管理,并接受街司法所的业务指导,为步行街调委会的工作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四是建立和完善四是建立和完善督督查查回回访访机制。机制。步行街调委会对调解成功并形成调解协议的矛盾纠纷,组织专人对调解结果进行跟踪回访,了解调解协议履行情况, 听取群众对调处结果的意见和建议,确保协议的真正落实。四、加强档案管理,着力规范调解工作程序。步行街调委会设立“四簿一册”,即学习开会、法制宣传、调解纠纷和群众来信来访登记薄,以及调解人员花名册。对于重大纠纷的调解,实行“一案一档”,全面准确规范的记录调

16、解全过程,做好调解笔录,并要求有关当事人签字,并及时归档存证。正是由于调解笔录、归档工作的规范化操作,在很多重大疑难案件的处理中取得了很好的实际效果。如在下九路3335号租赁纠纷案件的调解过程中,部分当事人对于调解工作有误解,并捏造事实向上级部门投诉,阻挠调解工作的正常进行,由于调委会严格的笔录和归档制度完好的保存了相关证据,有力的驳斥了部分当事人的无理诘难,维护了人民调解工作的严肃性。9五、加强指导培训,着力提高调解员综合素质。按照司法部、司法厅的有关要求要求,调委会制定了严格的培训计划,通过举办培训班、组织交流、岗位练兵、经验演讲、现场观摩等多种方式,拓宽调解人员培训的渠道,加强对调解人员的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提高他们的法律政策水平和调解工作技能。今年,步行街调委会共参与培训3次,到区法院听课及旁听民事案件审理2次,最近还组织调委会主任前往深圳西乡和东莞厚街等地实地参观学习,不断开拓视野。上下九步行街在实践探索区域性、行业性调委会的工作已经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深知还有诸多不足之处,今后我们还将继续努力,不断深入开展人民调解工作,为上下九步行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