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丽水力推休闲养生业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635712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0.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丽水力推休闲养生业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浙江丽水力推休闲养生业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浙江丽水力推休闲养生业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浙江丽水力推休闲养生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丽水力推休闲养生业(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丽水力推休闲养生业2012-8-27 17:16:00 中国经济导报网在中国,这些年来,许多人开始关注“亚健康”、“休闲”、“养生”等字眼。浙江丽水市,城市不大,是个典型的山区城市。在长三角强劲发展的年代里,这个“九山半水半分田”浙西南小城,因为土地及交通的瓶颈,一直发展不快,甚至陷入了产业层次低、企业规模偏小、资源消耗较大的经济发展方式“困局”。2008 年,从浙江另一个制造业大市市委常委转任丽水市长的卢子跃开始为这座城市经济“号脉”他意识到,发展经济实现的目标不能只是经济上的增长,还必须控制对生态的保护,不能因努力发展经济,而使环境受害,要努力探索出一条丽水特色的生产发展、生活富饶、生

2、态良好的科学发展道路。按照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的思路,2011 年升任市委书记使卢子跃开始对丽水经济进行卓有成效的改造,他凭借领导力和实践使大家态度发生了 180 度的转变,政府出台了发展休闲养生经济为支柱产业的战略,以自身生态环境优势来冲击山区经济发展新高度。在浙江工商大学教授、环境学院常务副院长孙培德看来,丽水经济转型源于三个外部动力:工业污染和丽水承担浙江生态屏障的保护开发职责动力;2008 年的金融危机,使得对外依存度较高的浙江经济有了转型的动力;2010 年,丽水、温州爆发著名的民间借贷危机,再次拉抬了政府对于经济转型的探索动力。这时的丽水开始坚定把绿色经济作为一个正式选项来提出,

3、这体现了卢子跃书记对环境的认知水平。8 月中旬,“海葵”过境,布置好台风灾后自救工作的卢子跃书记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的专访。记者:海葵对丽水造成什么损失大吗?灾害面前,您最怕听到什么消息?卢子跃:坚决防止因强降雨引发的次生灾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当然是第一位的,同时我市正在大力发展旅游休闲养生产业,游客的安全与出行也是我最关注的。最怕给外地游客留下“台风阻客归”印象。记者:提及浙江经济,大家津津乐道的是浙江的制造业,丽水虽然地处浙西南山区,近水楼台地利因素接纳产业转移机会应该不少,这些年丽水给人印象似乎放弃了工业优先转而发展并不成熟的旅游休闲养生产业?卢子跃:其实“工业强市”和发展休闲

4、养生产业并不矛盾,关键是要通过深化生态功能区调整的改革创新,严格做到:“该保护的要严格保护好、该开发的要科学开发好”。用一句比较形象的话概括,就是“掐两头、重修复”。所谓“掐两头”,一头是把好新引进企业的环保评估关,截断污染源。这方面,我们有一个“三不要”原则,也就是不符合国家产业导向的企业不要、高污染企业不要、高能耗企业不要。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态度坚决,没有丝毫商量余地。所以仅“十一五”期间我们就否决 900 多个项目。另一头是把好现有企业的污染排放关,控制污染面。工业企业肯定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关键要达标排放。对不能达标排放的,该关门的关门、该整改的整改、该停产的停产。在这个问题上,我

5、们的态度也同样坚决。所谓“重修复”就是把恢复生态系统作为关键,做到地不乱占、树不乱砍、矿不乱采、水不乱截,使生态系统不断朝良性循环方向发展。在这个基础上谋求又好又快发展,使丽水的生态优势转为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发挥出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另外,丽水有发展生态休闲养生产业有自己的优势。我们丽水境内自然风光秀美,民族风情浓郁,文化积淀深厚,素有“六江之源”、“浙江绿谷”、“中国生态第一市”等美誉,全市森林覆盖率和林木绿化率分别达到 80.79%和 81.62%,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平均在 3000 个立方厘米以上,部分地区高达 20多万个,空气质量级以上优良天气高达 360 多天,被誉为“浙南林

6、海”、“华东地区最大的天然氧吧”。丽水也是浙江第一河钱塘江、第二河瓯江的发源地,水质达标率 98%以上,饮用水合格率 100%。根据浙江省环境质量报告显示,我市生态环境质量已经连续 8 年稳居全省首位、全国前列。丽水有深厚的历史积淀,有独特的养生文化。丽水历来是道家文化的传播地及养生的天堂。东晋著名道教领袖葛洪曾在南明山上炼丹养生;唐代五朝尊宠叶法善隐居卯山研习占卜炼丹之术;刘伯温读书的青田石门洞是道教三十六洞天之一;道门领袖杜光庭著有脉学专著玉函经;缙云县鼎湖峰相传为黄帝驾龙飞仙升天之处,一位位道教大师在丽水的成长,让道家养生的“清静无为”“返璞归真”“顺应自然”的思想,深深融入了丽水的人文

7、性格中。去年,全市人均期望寿命达 77.31 岁,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达到国际“高寿城市”标准。发展是时代的永恒主题,如何协调经济与环境的关系是时代的难题。丽水要想实现经济方式转型升级,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就必须将发展趋势和自身优势结合,把潜在的资源优势转换成现实生产力,把“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才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记者:将休闲养生产业作为经济支柱产业无疑要冒稳定性、可持续性等风险,您决策的“底牌”是什么?卢子跃:在对国情省情进行研究时,我发现了一个社会发展趋势:中国社会已跨入人均 GDP4000 美元的发展阶段,“十二五”时期将向 8000 美元迈进,长三角区域即将迈过 1

8、0000 美元大关。这将是一个经济全面转型的阶段。进入这一阶段,社会财富迅速增长,人们普遍走出温饱型需求阶段,开始更关注生命,更重视健康,更注重休闲和保健。而快节奏、高强度的生活使得我国劳动者“亚健康”比例超过 50%。有专家预测,休闲养生将成为一种社会潮流和趋势,中国已步入休闲时代!与此同时,一股银色浪潮汹涌而来:我国 60 岁以上老龄人口的比例已达 13%,到 2020 年将达 17%。中国已进入老龄社会!面对“休闲时代”和“老龄社会”这两大趋势,“休闲养生产业”和“银色产业”势必产生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欧洲的“老年社区”,美国的太阳城,这些成功案例说明,“健康产业”和“银色产业”将

9、成为最有开发前途的新兴产业!市场经济是人流、物流、资金流的竞争,有了好生态,人会到你这个地方来,钱会往你这个地方流。现在每年夏天,上海、杭州等大城市很多退休干部就会跑到我们丽水农村,租住在农民家里,干农家活、吃农家菜,一呆就是好几个月。为什么?因为丽水生态好,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和汽车尾气,感觉精神气爽、舒筋活络。再比如,我们正在规划建设全国知名的养生养老基地,国内外很多知名企业过来洽谈项目合作意向。其实,我们也清楚,丽水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和一些大城市有差距,但是他们为什么愿意到丽水来?因为他们看中了丽水“中国生态第一市”和“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这两块牌子。记者:在休闲养生品牌推广方面,丽水近几年有

10、哪些举措?卢子跃:创建品牌是万里长征,需要苦干更要有地方特色。在不久前举办的“浙江生态日”丽水系列活动中,我们开展了“十大养生长寿村”、“十大美丽生态村”、“十大环保形象大使”和“生态环保原创歌曲征集评选”活动,出台了高龄老人补助政策,形成了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浓厚氛围。我们还着力增强丽水生态文化的影响力和美誉度,通过与中央电视台建立战略协作关系,制作播出了丽水旅游形象广告宣传片和“城市 1+1”丽水生态之城等节目。我们还作出了推进“秀山丽水、养生福地”建设的决定,并首次公布了生态休闲养生养老指数标准,以增强生态文化的软实力,抢占发展生态休闲养生养老经济的制高点。其次,我们还打

11、造了“五养”特色品牌,即食养、药养、水养、体养、文养。所谓“食养”,就是要依托健康、营养、美味、丰富的生态农副产品资源,融合饮食风俗和文化,弘扬丽水特色菜系,打造“美食之都”品牌。所谓“体养”,就是要发挥丽水优良的生态环境优势,结合中华民族传统养生理念和现代体育健身运动,积极发展运动养生项目,着力打造“健身丽水”品牌。所谓“水养”,就是要利用丽水“六江之源”丰富的江河湖泊、水库、温泉、湿地等水生态资源,开发亲水性养生项目,着力打造“魅力水乡”品牌。所谓“药养”,就是要立足丽水的生态环境和中草药资源优势,以科学养生为指导,以医疗保健和健康管理机构为依托,大力推进中医药养生保健,着力打造“保健之城”品牌。所谓“文养”,就是要挖掘丽水独特的人文资源和文化元素,在“以文养人”中不断提升群众素质、陶冶群众情操,打造“人文绿谷”品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