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物质的检验-(张敏)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634978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物质的检验-(张敏)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常见物质的检验-(张敏)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常见物质的检验-(张敏)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常见物质的检验-(张敏)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常见物质的检验-(张敏)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见物质的检验-(张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物质的检验-(张敏)(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镁的提取及其应用镁的提取及其应用江苏省沭阳高级中学:化学组:张敏一、课题一、课题二二、教教学学目目标标三三、重重点点、难难点点新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为:体验和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与方法,认识实验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初步学会物质检验的实验技能,能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并能进行交流;初步认识实验方案设计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二二) 教教材材分分析析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的基础之一。在化学研究中,人们经常要根据某些特征性质、特征反应、特征现象和特征反应条件等对物质进行检验,以确定物质的组成。教材选择 Cl-、SO42-、CO32-、NH4+等一些高中生所熟悉的离子作为检验

2、对象,不仅复习总结九年级化学知识,而且又学习常见物质的检验方法。并充分利用实验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归纳总结检验物质的常见方法,同时让学生初步学会设计实验方案来检验物质,这些知识渗透整个高中化学知识,对今后的学习有重要的意义。(3)学生分析学生分析学生在初中阶段学过一些物质的检验方法,并做过相应的实验,能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并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4)教教学学目目标标知知识识与与技技能能:1. 学会 Cl-、SO42-、CO32-、NH4+ 等离子的检验;2. 能用焰色反应、离子检验法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探究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成分;3. 了解一些现代化学的分析方法。过过程程

3、与与方方法法:1、学会 Cl-、SO42-、CO32-、NH4+等离子检验的实验技能2、初步认识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条件控制、实验现象分析和实验数据处理等方法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情情感感、态态度度与与价价值值观观:1、能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现象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并能主动进行交流。2、结合实际事例讨论遵守实验安全守则的重要性。树立安全意识,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五五)教教学学重重点点、难难点点Cl-、SO42-、CO32-、NH4+ 等离子的检验;识记实验方案设计、实验现象分析等方法在化学学习和科研方面的应用。(6)教教学学策策略略实验探

4、究法、引导讨论、归纳总结三三、教教学学过过程程教教 学学 过过 程程 教学教学 环节环节教师活动教师活动 学生活学生活 动动设计意图设计意图知识 回顾【PPT】如何来检验黄金的真假?【总结】检验物质有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过渡】到目前为止,大家都会哪些物质的检 验? 【总结】(1)CO32-试剂:稀盐酸,澄清石灰水;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H+PH 试纸;PH7(4)丝织品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过渡】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常见物质的检验。【板书】常见物质的检验讨论,回答:思考,回答聆听从生活中来,激 发学生学习兴趣 让学生体会物质 检验的重要性温故而知新,连 贯学生的知识网 络明确学习目标

5、新课 引入【分析】要鉴别物质,常常只需将各种离子检 验出来;这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几种常见离子 的检验;请同学们思考如何检验以下几种离子;NH4+、Cl-、K+、SO42-【提问】请同学们设计实验方案,如何检验 NH4+的存在?【过渡】只要分别将各种离子检验出来,就能 将四种物质区别开来,先看 NH4+的检验【PPT】总结、显示实验方案: 取溶液少量于试管,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 加热,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可以使湿润的 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思考、设计实 验方案; 回答: 思考、小结、 笔记培养学生独立分 析问题的能力; 并初步学会设计 简单的实验方案NH4+ 的检验【板书】 1. NH4+检验原

6、理 OH- + NH4+ = NH3 + H2O【实验探究】如何来检验试管中样品是否含有 NH4+ 提示学生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取试剂、 胶头滴管的使用、试管夹得用法、闻气味的方 法学生演示实验, 观察实验现象, 得出结论培养学生实验操 作能力,并通过 实验强化记忆Cl-的检验【过渡】下面请同学们设计检验 Cl-的实验方 案【PPT 小结】 取少许溶液于试管中,加入 AgNO3溶液产生 白色沉淀,再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提问】加入稀硝酸的目的是什么?产生沉淀 前加和后加对验证结果是否有影响?【总结】 加稀硝酸是为了排除 CO32-,SO32-离子的干扰; 滴加前后无影响【板书】2. Cl

7、-检验原理:Ag+ + Cl- = AgCl 【实验探究】如何来验证试管样品是否有 Cl- ? 阅读课文相关 内容,思考, 设计实验方案思考、讨论、 回答学生分组实验; 观察并记录实 验现象使学生学会分析 问题,并完善实 验方案;明确各 试剂的作用让学生自己验证 实验方案到位可 行性;及时总结 加深学生印象 激发学生进行实 验反思。【提问】请同学们思考如何检验 SO42-阅读课文相关 内容,思考: 【学生方案一】取少许溶液, 滴加 B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再滴加稀硝酸,SO42-的检验【分析】滴加 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酸的白 色有 AgCl 和 BaSO4,不能排除 Ag+的干

8、扰【分析】滴加 Ba(NO3)2溶液,产生不溶于酸 的白色是 BaSO4,但是如果样品中有 SO32-,生 成 BaSO3白色沉淀,NO3-和 H+同时存在会将 其氧化成 BaSO4,不能排除 SO32-的干扰【讲解】取少许样品于试管中,先加入稀 HCl 再加入 BaCl2溶液【提问】稀 HCl 的作用是什么?【探究实验】学生分组实验来检验试管中样品 是否具有 SO42-白色沉淀不溶 解交流、讨论,修 正实验方案 排除 Ag+干扰【学生方案二】取少许溶液, 滴加 Ba(NO3)2 溶液,产生白 色沉淀,再滴 加稀盐酸酸, 白色沉淀不溶 解思考、进一步 修正实验方案, 排除 SO32-干扰思考、

9、回答: 排除 Ag+、CO32- 、SO32-的干扰学生分组实验; 观察并记录实 验现象制造冲突,激发 学生进一步修正 实验方案培养学生动手能 力,进一步验证 实验方案的可行 性CO32-的检【提问 1】请同学们设计实验方案检验 CO32-思考、设计实 验方案【学生方案一】 取少量溶液, 滴加稀盐酸, 产生的气体能学会设计实验方 案验【提问 2】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得气体一定是 CO2吗?【提问 3】能够跟酸反应产产生 SO2、CO2气 体的有哪些离子?【提问 3】如何修正实验方案来检验 CO32-的 存在?使澄清的石灰 水变浑浊思考、回答: SO2也可以;但 是 SO2具有刺 激性气味

10、,CO2 无色无味思考、回答: CO32-、HCO32- 、SO32- 、HSO32-【学生方案二】 取少量溶液, 滴加 BaCl2溶液, 长生无色无味 无味能使澄清 的石灰水变浑 浊的气体提高分析问题的 能力体验和了解科学 研究的一般过程 与方法焰色反应【过渡】刚才离子的检验都是利用化学试剂直 接反应有沉淀、气体生成现象的不同来区别物 质,那对于 Na+、K+这样不形成沉淀、气体的 离子我们又是我们又是怎么检验的?【ppt】展示烟花的图片【过渡】美丽的烟花焰色是由于金属元素在高 温时发出的不同颜色的光。我们可以用这一原 理来了解一个新的检验物质的方法:焰色反应【PPT】焰色反应的概念播放焰色

11、反应的视频【小结、板书】焰色反应属于物理变化、焰色思考聆听、思考理解、记忆引发学生思考反应是元素的性质过程:烧-样品(固体、溶液均可)-烧- 洗使用的工具:铂丝或铁丝 清洗:盐酸Na+:焰色为黄色 K+:焰色为紫色(通过 蓝色钴玻璃)仪 器 分 析 法【PPT】展示红外光谱仪和元素分析仪等仪器 的图片,简单地介绍这些仪器在现代检测物质 中的作用。 【板书】三、仪器分析法:观看开拓学生视野, 感受现代化学的 时代性总结作业【总结】各种离子的检验的方法总结(表格) 【归纳】物质检验的一般方法完成课后练习,查找资料,了解物质检验在工 农业生产、科学研究以及日常生活中有重要的 用途自我总结、归 纳完成

12、作业巩固知识,回归 生活板书设计常见物质的检验一、NH4+ 、 Cl- 、SO42- 、CO32-1. NH4+ 的检验原理:OH- + NH4+ = NH3 + H2O2. Cl- 的检验原理:Ag+ + Cl- = AgCl 稀硝酸的作用:排除 CO32-、SO32-的干扰3. SO42-的检验:先加稀盐酸无现象,再加 BaCl2溶液 稀 HCl 的作用:排除 Ag+、CO32-、SO32-的干扰二、焰色反应焰色反应(元素的性质)使用的工具:铂丝或铁丝 清洗:盐酸Na+:焰色为黄色 K+:焰色为紫色(通过蓝色钴玻璃)三、仪器分析法四四、教教学学反反思思1.本节教学内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无论是课前布置的调查,还是课堂中的“科学探究 ” ,同学们都踊跃参与,在活动中体验到了成功和化学学习的乐趣,教学效果也比较好,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2.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还在形成过程中,从课堂巡视检查的情况来看,有不少同学的实验设计不完善,语言表述欠规范,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多设计这样的环节,让学生多锻炼,以逐步提高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