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关于未成年人思想 道德建设工作创新案例材料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40625889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关于未成年人思想 道德建设工作创新案例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学关于未成年人思想 道德建设工作创新案例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学关于未成年人思想 道德建设工作创新案例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学关于未成年人思想 道德建设工作创新案例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关于未成年人思想 道德建设工作创新案例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关于未成年人思想 道德建设工作创新案例材料(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案例材料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案例材料 创建温馨教室 营造和谐育人环境-青铜峡市第四中学关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案例材料产生背景产生背景新基础教育认为:“班级建设是学生和老师在学校合作进行的、为促进学生社会性和个性健康主动发展而开展的学校实践”,其中“班级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和综合性工作,也是学生班级日常生活质量提升的重要方面。班级文化的核心是班级形象的建立和群体个性的追求”。“温馨教室”是指一种含有科学、民主、和谐特点的适应师生发展的班级育人环境,它既包括安全舒适的硬环境,又包括平等和谐的软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和学习,每一个学生和老师都会受到关注,

2、得到尊重,都会产生一种积极的健康的情感。“温馨教室”建设所形成的温馨的环境,会使班级呈现出积极进取、尊重关爱、真诚互信、宽松和谐的氛围,这种氛围直接影响着本班学生的情绪情感、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等。 因此,“温馨教室”建设对学生价值观形成、道德素养、人格的培养起着极大的作用。建设“温馨教室”的目的是为学生健全人格的成长、教师职业生涯的发展创造一个和谐的气氛。通过“温馨教室”的建设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一项重点工程;班主任也通过“温馨教室”的建设工程来发展自己的职业生涯。主要做法:主要做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案例材料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案例材料(1)温馨环境建设)温馨环境建设温馨环境

3、建设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要围绕班集体建设的目标开展。A、硬环境(物质层面):教室里的设施、设备安全、舒适、美观、宜人,环境整洁。做到“五无”,即:地面无杂物、痰迹,墙面无污渍,桌凳无刻印,门窗无积尘,卫生无死角。教室布置有特色,彰显个性。B、软环境(精神层面):树立与素质教育相一致的和谐的教育理念,营造团结进取、奋发向上的教室环境文化、课堂氛围和班风、学风。做到“四化”,即:日常管理制度化,行为语言规范化,学习用具摆放定位化,卫生工具隐蔽化。(2)温馨课堂建设)温馨课堂建设温馨课堂是师生进行情感交流和形成良好教学氛围的基础,是和谐师生关系最直接的体现。要改变教师的教育行为,教师要从单一的知识传

4、授者转变为引导者、辅导者、组织者。多一些鼓励、赞美和赏识,让学生获取更多的自信和成功的体验;多一点关注,要从关注“两头”变关注全体学生,让学生更多地体验到被人关注、被人爱护的温暖与幸福;多一点尊重、沟通和合作,让学生更多地体验到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成功与快乐;多一点课堂文明礼仪,实现教与学的和谐。(3)温馨的师生、生生关系)温馨的师生、生生关系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案例材料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案例材料建立温馨的班级人际关系,教师是关键。改善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是营造温馨师生关系的重中之重。温馨的师生关系首先是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其次要畅通师生沟通的渠道,研究学生、了解学

5、生是教育学生的前提和条件,要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关注学生群体的新动向。老师要善于做学生的挚友和导师。良好生生关系的形成是温馨教室建设的重要内涵。良好的生生关系表现在:民主、合作、交流、团结、互助、竞争等。良好的生生关系有利于学生之间取长补短,把个人的聪明才智凝合成一股集体的合力,共同探究,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之间遇到困难互相帮助,在学习探究中充分调动积极因素,发挥个人的内在潜能和智慧,在竞争中不断进步和健康成长。良好生生关系的思想基础是班级共同的奋斗目标、严明的纪律和健康的舆论。其实践途径是班级的有意义的教育活动。“温馨教室温馨教室”建设规划和目标建设规划和目标1、班主任学习及班主任组织班干

6、部学习相关材料阶段2、班主任和班级学生制订温馨教室创建方案3、班级建设温馨教室阶段4、学校对班级建设温馨教室进行阶段交流和评比5、建设温馨教室学期总结阶段:班级师生和政教处全面总结。创建目标:创建目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案例材料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案例材料通过建设温馨教室,各班营造一个团结进取奋发向上的教室环境文化、课堂氛围和班风、学风,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成长、教师职业生涯的发展。建设建设“温馨教室温馨教室”和评价标准和评价标准基本原则基本原则(1)共建共享师生共同创建,形成良性循环(2)注重过程循序渐进,在过程中体验和感悟(3)自主创新根据实际,凸现个性(4)自我教育充分发挥师生的主体积极性评价标准评价标准(1)师生互相信任 (2)同学关系融洽 (3)人与环境和谐活动效果活动效果这一活动的开展,在校园内引起强烈反响,教师从学生的日常行为中感受到不文明的言行少了,文明交往的现象普遍了。孩子的父母感觉到了自己的孩子长大了、懂事了。学校校风出现了崭新的局面,尊敬师长、团结合作、厚才康乐、尚德善学、文明和谐的风气蔚然成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