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与对策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625164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与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与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与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与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与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与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与对策(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pood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与对策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与对策赵瑞玲赵瑞玲摘要摘要:教师不健康的心理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工作和生活,而且也会影响学生的认知和发展目前,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该文从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研究了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并从社会,学校、个人的角度就教师心理健康维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关关键词键词: :教师;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心理健康维护一引言一引言1988年,世界卫生组织对人的健康定义为:“不仅没有身体的残缺与疾病,还要有完整的心理、生理状态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健康不仅指生理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这已经是全世界的共识。心理健康是指人具有完

2、整正常的心理状态以及较高的社会适应能力,它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教师相对于其他行业而言,责任心、工作压力、工作时间、劳动强度都较大,同时承受着巨大生活压力,长时间处于身心疲惫状态,这必然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从理论上来说,教师的心理健康状态和水平低于其他行业。教师不健康的心理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工作和生活,而且也会影响学生的认知和发展。国外对教师的心理健康状态非常关注,对教师心理健康研究开展很早,研究成果非常多。美国的一些研究表明,68的教师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与心理健康统计调查的平均数字相近。还有一些研究结果表明,教师承受的心理压力相对其他行业来说要更大一些。Smith和Hight

3、ower通过调查指出:在教师、医生、pood农民、律师、家庭主妇和修女中,教师患神经官能症的比率相对高一些日本文部省1998年做过统计,因病而辞去教职的教师共有37lO人,其中患精神方面疾病者达lOl7人,约占l3。近年来,国内许多机构和学者逐渐开始关注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并从多范围、多角度、多层次开展教师心理健康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2000年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辽宁省14个地方168所城乡中小学的1191名教师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有51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而249的教师已经构成心理疾病。四川自贡市精神

4、卫生中心的周福初等人于1998年对自贡市三所乡村中学和两所城市中学的200名教师进行了SCL90的调查,结果各冈子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常模。郭晋武、汤迪高等人(2000年)的调查发现,高校教师中的心理问题发生率较高,约占总数的15纠20左右。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尽管研究的角度以及调查的人群不同,关于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结果也不尽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的趋向,那就是教师,尤其是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关注并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二二 研究教师心理健康的意义研究教师心理健康的意义教师是学校教育中的主要实施者,其心理健康状况程度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教育、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和质量的

5、提高,会影响到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甚至会影响到其他教师的心理与行为。可pood以说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已是影响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人的心理是相互影响的,教师心理健康有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中小学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模仿是其重要的心理特点,许多心理品质都是通过模仿形成和发展的。教师是学生最敬佩、最尊重的人,是学生观察、模仿的最直接、最主要对象,教师的言行、信念、道德及情感态度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所以,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教师首先要有健康的心理。建构主义者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积极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是一个知识获取和认知能力

6、协调发展的过程,是知、情、意协调统一发展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指导学生学习,主动建构知识体系,而且还要发展学生的各种认知能力,引导学生情感、意志等心理品质的发展。这一教学规律,客观上要求教师要具有一个健全、健康的心理。现今中小学的现实还是应试教育,升学率是衡量学校工作好坏的标准。因此,学校的管理重点是加强对教师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评价教师的工作必然以升学率、学生的分数为主要依据。这不仅影响教师心理的健康发展,而且必然会导致教师在教学中违背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重视知识传授,轻视认知能力酌培养。研究教师心理健康,有助于教师心理的健康发展。目前大多数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

7、都是从学校管理的角度开展的,在如何提高教师工作的绩效、提高升学率、促进学生学习分数提高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多,但针对教师个体心理pood健康的研究成果较少,特别是研究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方面的研究更为稀少。教师心理健不能仅仅从社会的角度去研究,更多的应该从教师个体出发,来认识、看待、评价教师的心理健康,这才能客观地评价教师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办法,促进教师心理健康发展。三三 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一)社会角色与社会期待教师角色的多样化增加了教师职业的压力。传统上教师角色比较单一,教师的主要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但随着社会的

8、进步和科技文化的发展,对人的智力、品德、心理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单一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已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者,而且还是一个智慧开发者、品德培育者、心理教育者,是一个集多重角色于一身的教育工作者,工作重心由传授知识转向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品德、健全学生的心理。教师的社会角色和职责的转变,极大地增加了工作的压力。从知识传授的角度而言,无论是社会还是家长和学生,对教师的知识水准要求越来越高。随着社会的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不断增多,教师“闻道在先”的优势逐渐丧失。由于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而教师在知识的获取和更新的速度上并不占有绝对

9、的优势,教师的权威和专业形象存在潜在的威pood胁。因此,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丰富自己的教育策略和手段才可应对这种局面。而这些,无疑会增大教师工作的压力和负担。(二)工作条件与要求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客观上要求教育系统在教育体制、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和手段等方面不断地进行改革。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领域的矛盾日益突出,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增加了教师职业适应的困难。如高考、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要求,竞聘制、绩效工资、职称评审等管理体制改革,面对这些,教师身上无疑会承载太多的责任和压力,他们的心理会长期处于焦虑、困惑、竞争状态中。但另一方面,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教师工作

10、时间长、工作量大。教师的工作时间一般会超过8小时,教师的周授课量多在1216节之间,有的会达到20节以上,加上备课、批改作业等,工作任务严重超负荷,没有多少闲暇时间。据调查,我国中小学教师人均睡眠时间比其他行业职工少1小时。长期处于高负荷、高强度的工作环境和工作状态,不仅会影响教师的身体健康,而且还会影响到教师的心理健康。(三)工作待遇与职业认同感在现实中,教师成为可敬不可慕的职业。长期以来,对教师的要求是人格完美、无私奉献、品德高尚,赞美教师的是春蚕和蜡烛pood精神,强调的是奉献、责任。但教师作为个体,其多样化的需要却被忽视,教师的待遇和工作条件并没有与其职业要求、责任付出相一致,没有得到

11、相应的提高和改善,明显低于社会其他行业,这导致教师职业的社会声誉偏低。社会行业间收入的巨大反差,使教师的职业价值取向产生混乱,职业认同感降低。教师超负荷的劳动,如果能够获得足够的社会支持,将有助于增进教师的心理健康。但现实中对教师的物质和精神层面提供的社会支持都不足。教师的工资待遇偏低,福利难以保证,住房、医疗待遇也经常不能很好落实,经济不发达地区教师工资时有发不出的情况。这些使教师职业声誉受到严重影响,教师自卑感加重。(四)家庭负担与个性教师劳动的一个特点是超时空性,不仅8小时在工作,8小时以外也在工作,在学校工作,在家也在工作。由于教师工作繁忙且工作的时间不固定,投入到家庭的时间有限,对子

12、女的学习、就业等问题关心不够,使得教师在家庭问题上有一种负疚感。我国中小学教师中女教师居多,由于社会分工和传统,女教师的家务负担更为沉重,既要求她们把学校工作搞好,又要把家务搞好,不仅加大了她们的劳动强度,而且也加大了她们的心理压力。如果家庭成员对教师工作不理解,就必然会产生矛盾,导致夫妻不和、家庭不稳定。任何职业都对从业人员有一定的心理要求,心理素质应与工作pood保持一定的适应性。到目前为止,我国教师职业的从业资格只有学历、知识、品德的要求,并无相应的心理要求。这一现状造成了一部分教师因性格、情绪、能力等因素,如内向、过敏、脆弱、创新等等,无法适应新形势、新发展的要求,易于产生烦躁、焦虑的

13、情绪,出现心理障碍。(五)教师管理中小学校对教师的管理基本上是按“升学率”、“优生率”来考核评价教师,并以此决定评优晋级和奖金发放,是一种以结果为标准的终结性评价。但教师劳动的一个基本特点是个体性劳动,很大一部分工作是内潜的、无形的活动,这是看不到、摸不着的。这种终结性的评价方式只看重最终结果,既不考虑学生的初始状态,也不考虑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作的努力和付出的心血与汗水。这样的评价使许多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受挫,对他们的心理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进而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以人为本、民主管理是学校管理的大势所趋。在我国中小学管理中,一般实行的是校长负责制。但在基层学校,所谓的校长负责制,就是学校

14、领导一个人说了算,民主管理、教师参与都变成了一种形式,谈不上真正的民主管理。在学校中,教师不是主人,是被管理的对象。这一管理现实,在教师的经济待遇、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方面产生了很多问题,由此引发的教师心理受挫、自尊心受伤的现象很普遍,教师心理健康问题逐渐成为学校管理的重要问题。pood四四 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的对策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的对策(一)以人为本,民主管理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之一,民主管理是学校管理的基本原则。无论是校长负责制,还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都应当把教师参与的民主管理作为学校管理的基本原则。要建立、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从制度上保证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途径和权力,广开

15、言路,充分听取教职工的意见,给教师更多的自主权,为教师参与决策提供机会和途径,满足教师参与管理的需要。了解教师的需要和困难,从物质上、精神上关心他们的生活,解决他们的困难,使他们获得足够的社会支持。努力营造相互理解、信任的工作氛围,营造民主、和谐的学校工作环境。学校要建立发展性评价机制,改变以分数和升学率为标准的目标性评价,积极开展教学过程、业务能力、进修提高等与学生身心发展相结合的过程性评价,客观、科学、有效地评价教师的工作结果和努力程度。(二)提高教师的待遇,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物质条件、社会地位的改善和提高是教师心理健康的前提和基础。提高待遇,不仅可以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而且还可以改善教师

16、形象,提高教师职业的吸引力,有利于从整体上提高教师队伍的水平和质量。各级政府和学校应采取各种有效的政策和手段,保证教师法的落实,切实改善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提高工资待遇和教师社会地位,可以保pood障基层中小学教师的合法权益,可以改善教师的社会形象,可以争得更多人对教师职业的理解和认同。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剧增,但学校的数量有限,发展速度跟不上城市化的进程,这势必会造成学校规模增大、班容量增大的情况,使原本超负荷的教师无形中又增加了工作量和工作压力。压力是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教育行政部门应积极采取措施加快学校建设的步伐,合理配置师生比例,减轻教师过重的负担和工作压力。同时,还应改变教师队伍老化的趋势,避免中老年教师超负荷工作,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建设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使教师的队伍趋向年轻化,以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三)定期开展教师进修培训,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素质定期开展教师进修培训,不仅是教师法的规定和教师职业的要求,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在对教师的调查中发现,中小学教师非常希望得到进修学习的机会,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