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好四个结合,开展校本教研

上传人:洪易 文档编号:40622014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搞好四个结合,开展校本教研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搞好四个结合,开展校本教研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搞好四个结合,开展校本教研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搞好四个结合,开展校本教研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搞好四个结合,开展校本教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搞好四个结合,开展校本教研(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搞好四个结合,开展校本教研 新课程带来的新理念、新方法、新实践,犹如一股清风吹进校园,荡起 阵阵涟漪,展现出一派新气象,为我校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为教师提供 了施展才华的舞台,所有的这些都归功于课改实验,归功于“以校为本”教研制度的落实, 归功于教研向学校、教师、课堂、实践的真实回归。 一、结合课程改革实际,制定校本教研制度 随着课改的逐步展开,虽然上岗前的通识性培训、对新的课程标准和教 材的认真解读、对课改特点及实施要领的初步了解,为广大教师参与实验奠定了一定的思想 理论基础,但面对这次基础教育的深刻变革,仍有一部分教师感到不适应,出现了许多难以 消解的困惑,遭遇原先估计不

2、到或者是估计不足的困难。例如:如何在教学中处理好知识与 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关系;在大班额情况下如何有效课改;如 何将课改的先进理念切实有效地转化为广大教师的教学行为;如何普遍提高教师们的专业化 水平、素养与能力等等,现实意义下的教研工作已显得苍白无力,亟需自下而上的教研机制 作为补充,在这一背景下,我们紧紧抓住了“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这一有效途径。 学校建立课改第一责任人制度,校领导高度重视校本教研,把“为了学 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的校本教研作为办学特色的重要支撑。学校成立“以校为本”教 研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直接领导和参与学校的校本教研工作,分管校长具体抓好校

3、本教 研的组织管理和有效实施,学校领导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广泛吸收教育报刊、杂志、教育 网络上的前沿信息,亲临课改第一线,零距离接触新课程,积极参与教学研究,认真听、评、 研课,努力使自己成为教师的真诚同伴和专业引领的力量之一,领导建立学校教科研的导向、 激励与保障机制,着力为教师参与教研创造有利条件、提供有力支持,整合资源,建立开放、 发展的教研网络,大力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和先进的校园文化,及时、准确地把好学校课改 脉搏,做好决策工作。 学校每学期初及时制定出新学期课改工作思路,要求全体教职工弘扬 “求真务实”的精神;求课程改革之真,务培养人才之实;求文明建设之真,务养成教育之 实;求和谐拼

4、搏之真,务工作创新之实;开展“三查、三看”的自我教育活动:查爱心够不 够,看综合反映;查课改真不真,看课堂活力;查工作实不实,看业绩成效;追求携手前进, 师生成长与学校发展双赢的目标。学校领导班子每周一的校务会议上研究部署学校教育教学 工作,制定学校校本教研计划,间隔一周召开一次教研组长会议,研究制定本组的校本教研 工作安排,建立以教改办、教研组、备课组为组织形式,全体教师广泛参与的活动机制,确 保校本教研工作落到实处。学校坚持以人为本,推崇“用目标激励人,用榜样鼓舞人,用正 气感召人,用制度约束人,用感情凝聚人”的现代管理理念,建立健全课改实验保障机制; 对校本培训、校本教研、课题研究提供政

5、策、资金和物资的支持和保障,激励实验教师大胆 开展课改实验研究与探索;营造严谨、务实、民主、宽松的教研氛围,改变教师各自为战的 状况,做到互相学习、共同切磋、合作研究、分享经验、提高水平;号召教师抓住机遇、敢 为人先,提倡创新,鼓励成名成家(成学科名人、课改专家) 。 从课改的酝酿准备到实验,校领导、各部门、广大教师都以极大的热情 和高度使命感,承担了巨大的责任,创造性地实施实验工作,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开局,取得 了富有成效的进展。近两年来,老师见面谈课改,潜心搞课改,从“走进新课程”到“决战 新课堂” , “激活思维、开拓创新,激活工作、追求艺术,激活课堂,提高质量” ,老师们的 课改理念在实

6、验中提升,课改行为在实验中规范,课改纯净在实验中展现,教学内容、教育 方式、学习能力、评价标准、课程管理等方面发生了许多新的可喜的变化,形成了宽松健康、和谐融洽、团结进取、民主平等的校园氛围,办学品位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结合学校教师实际,加强校本培训工作 要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一支理念先进,业务扎实,勇于探索, 开拓创新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近年来,我校开展扎实有效的校本培训工作,收到了明显的效 果。 学校在“以人为本、科研兴校”的校本培训指导思想,坚持思想政治素 质与业务水平并重,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学用一致,坚持先校内再校外,超前培训,按无原 则培训,在岗培训,与新课程同行,形式多样,

7、注重实效。学校结合实际制订了教师培训 计划 ,构建“集中自修反思研讨”的校本培训新模式,实现校本培训的两个根本性 转变;教师的培训工作重点从基础性培训和学历补偿教育逐步转变为更新知识、全面提高教 师综合素质;运行机制从主要依靠学校行政行为逐步转变为学校行为和教师个人行为相结合, 为教师找寻自我成长的平台,促使研究型教师的快速生成。 学校创设空间,采取切实措施,使校本培训成为教师的“加油站” ,给 骨干教师及学科带头人定目标、分任务、压担子,打造“名师”工程。注重教师队伍梯度建 设,制定了关于新进校教师管理的若干规定 ,对青年教师实行学习制度、坐班制度、导 师制度、定期汇报制度、单列考评制度和教

8、育试勉制度,努力锻造一支有着较强的适应及承 受能力,具有良好师德、健康人格、娴熟教育艺术和一定教研成果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教师 队伍。 学校加强新课程培训,用新理念夯实新课程改革的基础,每周五是雷打 不动的集中培训时间,组织教师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人手一份) ,分科 学习课程标准及新课标解读 ,学习走进新课程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识培训丛 书 、 小学语文教师 、 小学数学教师 、 湖北教育 、 襄樊教育 、 语文教学与研究等 的有关课改书刊,播放课堂实录,及时下载刊印了新课程改革不可忽视的新问题 、 新课 程实施中的教师行为要求 、 成长记录袋的使用、反思与改进等若干篇体现课

9、改新理念的 书籍,供教师们学习研讨。学校将课改培训做为继续教育学习的重要内容。做到“先培训, 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 。 学校建立校际之间广泛合作、相互交流、共同支持的工作机制,建立跨 组、跨学科、跨学校、跨地区教学研究的交流与合格机制,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 学习外地课改先进经验和做法;通过网络与专家、同行交流、对话;邀请名师、教育专家、 学者来校讲学、传经送宝,争取他们的专业指导和支持,用新课程的最新信息和动态贯穿实 验全过程,拓展教师课改思路。学校依据本校实际切实开展校本教研,制定枣阳市一实小 “以校为本”教研制度,以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 、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 、专业研究

10、人 员的“专业引领”作为学校开展校本教研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方式,以教研组为单位、 以备课组为研究小组、整体研究与分散研究相结合,充分发挥教师个人的主体作用和教研组、 备课组的集体优势。学校物色教学业务过硬、教育思想端正、学术民主、具备较强组织协调 能力的教学骨干担任备课组长,充分发挥备课组的作用和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加强集体备 课,做到“三公开” 、 “六备” 、 “五统一” ,即公开备课过程,公开教学资料,公开教学经验; 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备学法、备实验、备作业;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计划,统一 教学进度,统一教学资料,统一教学测评,倡导同伴互助、合格研究、集思广益,采用“自 我

11、反思提出问题教研组研究确定课题备课小组共同设计方案研究者付诸实施并反思 教研组集体(反思)与评价”的运行机制进行校本教研。 由于国情所限,新课程改革实验在大班额状况下进行有一定的普遍性, 我校比较突出,如何面向学生的全体,又照顾到个体差异,避免学生两极分化;如何进行小 组合作、探究性学习;如何在课堂上实现师生的有效互动等等,都是我们面临的亟待解决的新问题,因此,学校把“大班额”背景下的有效课改作为“校本教研”的总课题,开展“有 效课改与提高学生素质” 、 “考试与评价制度改革”等方面的实践与探索,坚持“一个月集中 交流、研讨一次”的课改学习制度和“以校为本”的中心教研制度(每周由一个学科的两位

12、 实验教师作主题发言) ,课题研究贴近学校实际,贴近教学实际,既有大样本、长周期的课 题,又有“短、平、快”的研究项目,既有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也有集体协作攻关。 学校每学期举行一次课改“开放周”教学观摩,组织一次大型交流研讨 会,开展一次“以校为本”教研论文、教学案例、教学反思交流研讨,每学年召开一次由 “以校为本”教研领导小组、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家长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广泛听取对学 校校本教研建设的意见和建议。每位教师每学年要进行 12 次教学公开授课,认真听取同 行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 20 节,要有记录,有 评议,通过专题性研讨、沙龙式研讨、 “

13、会诊”式研讨、单元教学研讨、个案分析研讨、教 研观摩研讨、课堂教学创新评比、教学开放周等各组、各类,分散、集中的研讨活动,注重 教研回归学校、回归教师、回归课堂。建立教师个人“以校为本”教研档案、重视实验过程 的资料收集、积累和经验总结,在实验中总结,在总结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 为推动课改实验工作向纵深发展,学校开展了“课改抓典型、育人闯新 路”活动,对在班级文化建设与管理、课堂教学、校本课程、校本教研、学生成长记录代、 学生综合素质评定、考试与评价改革、多元智能培养等方面涌现出的执行课标好、课改理念 强、好用易学的典型榜样进行收集、发掘,通过个人申报、民主推荐、组织考核等形式评出 若干典型

14、榜样,并进行广泛宣传和大力推广,使大家学有目标、干有榜样,以达到以点带面, 分层推进的目的。 校本教学研究制度的有效实施使学校的管理者和教师能直接面对现实问 题,开展思考、探索,改进教学活动,使广大教师踏上了一条由问题设计行动反思铺 设的,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走向:“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做研究型教师的必由之路, 使教师的教学过程真正成为“研究的过程” 、 “创造的过程” ,使教师在不断“研究” 、 “创新” 中获得新生,使学校真正具有了生命的意义。 三、结合学校教学实际,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课堂是新课程实施的主阵地,也是课改实验向纵深发展的主渠道。教师 们精心设计,认真撰写学习研究型走私案,

15、以自主、合作、探究、发现、反思、提升、拓展 为课堂教学框架,做到教案规范、环节齐全、符合课改实验需要、有助于教学目标有效完成、 具有个性特色和创新意识,形式不拘一格,内容常写常新,要结合教学实践进行教学反思, 写好教学后记,进行自我剖析、反思和完善,并形成习惯,学校对教师撰写情况认真检查, 动态交流,纳入评估,为教师提供了发展和创新的空间。 在课堂教学方面,教师能根据教学目标与内容、学生特点灵活运用教学 方法,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别差异,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合理安排座位,选择 不同的教学活动方式,努力做到教学活动化、活动教学化,给学生提供有效参与的时间与空 间,形成民主、平等、自由、宽

16、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利用多种途 径(图书、网络、实地调查等)广泛搜集和处理信息,能通过自主探索来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积极参与小组合作,通过讨论、动手操作等多种形式进行学习,合作意识增强。 通过近两年的课改实验,一个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合作 探究学习的新的教学模式正在逐步形成。 四、结合校本现状,反思成败得失 近两年来,我校通过不断完善机构、明确责任、建章立制、科学管理、 加大宣传、强化培训、课题引领,以点带面,有效实施校本教研,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学校初步构建了培训、教学、科研一体化研究机制,措施到位,保障有力,有利于教师成长的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活动广泛开展,为教师专业发展创建了良 好的学术研究氛围,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行为正在逐步形成,课堂呈现 出勃勃生机。 (二)教师们初步具备了自我反思、合作交流、同伴协作的能力,懂得 了如何评价新课程的课,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如何挖掘教材资源,探讨教学方法,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